重视葡萄膜炎,警惕潜在风湿病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vm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本华 副主任医师,就职于河南风湿病医院。擅长影像学诊断、风湿病诊治、结核病防治及科普创作。结合临床医疗工作主持开展临床实用研究课题十多项。主持完成科研成果五项,出版专著三部,撰写发表学术论文46篇。
  
  “风湿病是因为受风吹和湿浸所致的疾病吗?”——从字面上看当然没错。然而风湿病的病因相当复杂、并非如此浅显易懂。中医和西医对风湿病的认识各不相同。因为中医治疗风湿病有优势,所以本文重点讨论中医风湿病病因。
  
  ※中医风湿病病因 ※
  
  祖国医学二千多年以来没有形成较为理想的风湿病病因学理论。著名风湿病学者娄多峰教授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又通过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将风湿病的病因概括为“虚、邪、瘀”三个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病因学理论。
  虚(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不足,脏腑经络组织功能失调、低下):⑴ 禀赋不足,可为营卫、气血不足及脏腑经络组织功能低下等。就脏腑言,以肾虚较为突出。⑵ 劳逸过度,过度劳累(包括劳力、劳神、劳精过度)主要伤及营卫气血,气机郁结,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恚怒伤肝,肝郁气滞,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损伤肾气。安逸过度(过度安闲,不劳动,不运动)易使气血运动迟缓,脾胃功能减弱。筋骨脆弱,肝肾虚弱,阳气虚,血行不畅。痰浊瘀血内生,阻滞脉络。⑶ 病后产后(大病、久病或妇女产后)导致正虚。正虚还可由饮食失调、外伤等引起。以上诸多因素又往往相互影响,难以绝然分开。
  邪(外感六淫之邪侵袭人体): ⑴ 季节气候异常 (暴寒暴暖),超越了人体的适应和调节能力。⑵ 居处环境欠佳(居住在高寒、潮湿地区)或长期在高温、水中、潮湿、寒冷野外等环境中生活工作。⑶ 起居调摄不慎(日常生活不注意防护),如睡眠时不着被褥,夜间单衣外出,病后和劳后受电扇、空调之风寒,汗出入水中,冒雨涉水等。
  瘀(瘀血痰浊):⑴ 七情致瘀,以怒思为多。怒则气逆,思则气结,两者均致气机运行失和,郁滞不通。瘀血既成,阻滞脉络。⑵ 跌仆外伤(闪挫暴力引起局部组织经络损伤),血行不畅或血溢脉外,留滞局部,形成瘀血。局部筋脉失养,抗御外邪能力下降。⑶ 饮食所伤,暴饮暴食,恣食生冷,过食肥甘,饮酒过度等饮食失节,则损伤脾胃,脾失运化,痰浊内生,阻滞经络。
  虚邪瘀三病因既是辨证的结果,又是论治的依据,其审辨的准确与否,对治疗效果常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即所谓“审证求因,据因论治”。临证时详察细辨,多能执简驭繁,抓住病因本质,指导遣方用药及调摄防护,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 西医风湿病病因 ※
  
  大致包括:感染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环境因素(风、寒、湿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机体素质,代谢障碍,创伤与劳损,退行性改变等。
  在人们的生活中可以诱发风湿病的因素很多,几乎处处都是隐患和陷阱。读者朋友详细了解风湿病的病因,有助于避免危险因素的侵袭,预防风湿病的发生。对风湿病友来说可据以采取控制疾病发展、避免复发的措施,加快康复的进程。
其他文献
自古以来,历代养生学家推崇梳头这一保健方法。古人常以指来梳头,称为“栉发”。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以梳头作为健身妙方,他常是“梳头百余下,散发卧,熟寝至天明”。在《酒醒步月理发面寝》诗中说:“千梳冷快肌骨醒,风露气人霜莲根。”享年86岁高龄的南宋诗坛寿星陆游,以梳理头发作为养生之道,到了晚年,他那稀落的白发中竟长出许多黑发来。高兴得顿生灵感,故有“客稀门每闭,意闷发重梳”;“破裘寒旋补,残发短犹梳”;“
虽然已经立春,但从气象学而论,冬天还没有过去,所以2月份的温度非常多变。气候因素加上人口流动的频繁,给一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带来可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提醒,2月份在注意预防甲型H1N1流感和普通流感的同时,还应注意预防和控制流脑、麻疹等疾病。   疾控专家指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流脑双球菌感染脑膜或脑脊髓膜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高烧、头痛、喷射状呕吐、脖子发硬。流脑双
目的 比较大动脉炎日本Ishikawa诊断标准、修正的日本诊断标准、美国风湿病学分类标准以及基于中国人群的诊断模型在中国大动脉炎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能.方法 纳入自2008年1月
期刊
预防医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医学专业。笔者就其所在的疾控机构预防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做法进行阐述,分析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风湿病在中医上隶属中医学痹症、历节病的范畴。以目前的医学水平,还是个难题,没有好的方法来治疗它,而且发病率非常高。有研究表明,80%的风湿病患者会有发生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消化道疾病和肾脏疾病的危险,直接危及生命。  特别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更是反复发作,而且直接侵害人体187个滑膜关节,并最终致残,号称“致残疾病之首”,被世界医学界称为不死的癌症,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四大顽疾之一。我国各种
近些年来,自然灾害在我国较为频繁地发生。笔者多次参加了救灾卫生防病保障工作,从一线保障的实践中切身感受到,灾害发生后无论对灾区民众,还是对参与救灾的部队官兵来说,在
西医对风湿病的认识     风湿病,是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累及骨、关节、肌肉、皮肤、血管等组织的一大类疾病。其包括范围甚广,国内外将其分为十大类200多种疾病,常见的有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痛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骨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等疾病。大部分西医风湿病的病因不明,多认为与免疫、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目前临床用于治疗风湿病的西医药物有以下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