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棵大杏树几乎遮住了半个院子,水井旁放着父亲自己做的木头凳子。那时,我不到10岁,父亲不到40岁。父亲种地干农活,精气神十足,我觉得自己一辈子也没达到过他那个状态。他说话喜欢大声,但吹笛子时,却总是轻轻地用手舔舔唾沫,小心翼翼地把薄如蝉翼的笛膜贴在笛管的圆孔上,然后试吹几下,接着就是欢快的旋律在院子里飘荡。父亲唱歌也不错,我的这点儿天赋一定是从他那里来的。《二郎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些歌都是父亲喜欢的。现在,昨天的事我常常忘记,《二郎山》的歌词却记得清清楚楚: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古树荒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岗……
随后的几十年里,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但父亲的精神始终没倒。唯一变了的是,极少再听他唱歌,笛子也一次没吹过,甚至那几支长短不一的笛子都不知丢到哪里去了。父亲说话还是那样激昂,什么事都极少让步,总有自己的主见。生产队的农活儿没有他不会的,没有他没干过的,扛麻袋、做土坯都是极累的活儿,他从不吝惜自己的力气。打电井、接电机、水电焊以及社办企业的机械设备运行维修这些技术活儿,他也十分拿手。在家里生活最困难的时候,父亲还下煤矿干了几个月。有一回,他刚一离开工位,巷道冒顶掉了很多石头,算是逃过一劫。
与身体的劳累相比,精神的折磨更加痛苦。1976年冬天,我14岁,家里快要无米下锅。这种长期的极度贫困足以压垮每一个人,但妈妈始终顽强地支撑着家里的一切,白天干活儿,晚上还要熬到深夜,给我们几个孩子缝衣做鞋,有时还在鞋面绣上简单的装饰,极力让我们穿得干净体面一些。我和弟弟妹妹出生时,妈妈都会给我們绣一个“长命百岁”的肚兜,还会到县里的照相馆照一张相。1973年,我最小的弟弟出生时,生活实在太艰难了,小弟没享受着这个待遇。
那时我身体较弱,每年妈妈都要领我走很远的路到县城找老中医看病。有一次,路上见到村里一个小伙子扛着锄头去干活儿,妈妈也不知道是对我还是对她自己说了一句话,我绝对不会让我的孩子当农民。可是,她除了信念,又有什么办法呢?但她传达给我的这个信念,给了我不倦努力的希望,直到现在。
那时,我一边在家里干活儿,一边唱着歌。我想,如果大门外有个文工团长路过就好了,或许他会带着我离开,那是一个无路可走的孩子最大的梦想了。别说,文工团长还真来了。市里京剧学员班招学员,我唱歌很好的,《智取威虎山》《沙家浜》这些样板戏里的唱段我都会唱。学校演节目我还演过杨子荣,披着一个塑料布唱《共产党员》。老师也喜欢我,积极推荐我。12月的大冷天,爸爸用自行车驮着我去考场,我发挥得不错。比赛过后,文工团长却把别人领走了。爸爸很上火。我好像没有什么悲伤,有的只是绝望。
不久之后,一个阴暗的早晨,收音机里传来了恢复高考的消息。我对高考、大学一无所知,只是听老师和大人们说,高考不用走后门,分数够就行。
我一定要参加高考。
就在1978年那个夏天,一个在城里读书的小伙伴,说他们学校有一个叫某某的同学,学习非常厉害,绝对的第一名。那个名字我一下子记住了,仿佛真切地看到了自己的梦,甚至抓到了那个能带来改变的梦。至暗的夜空突然划出了一丝光亮。
那年暑假,姑父把我从村里的七年一贯制小学转到了城里的中学读初三,还是重点班。姑父是个老师,他大概觉得我是块学习的料吧。我在村里的小学里一直都是学习最好的学生。有件事你大概猜到了,小伙伴说过的那个同学就在这个班上,是个漂亮的女生,文静大度中透着聪明睿智。大半年里,我们没怎么说过话。我觉得自己与她的距离就是人与神的距离,但那种见到真神,梦变得真实的感觉让我激动了许久。
尽管如此,胆怯却始终伴随着我。我总觉得自己的基础比较差,一直战战兢兢,就怕考试露馅。姑父第一天带我去学校,鼓励了我很多。学校说要考试,姑父让我好好复习一下韦达定理,他认为这个定理是考试的重点。我没学过,还想数学怎么还考伟大定理呀?又不敢问,担心姑父骂我。整个学期,我都是一边走路一边想着做题,一边吃饭一边比画圆锥立体图形。谢天谢地,期中考试成绩下来,我竟然是第二名!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班主任也很吃惊。第一名是谁很明显了。神就是神,以后无数的大小考试,我也从来没有超过她。
父亲有个小书架,很小的我还认不全书里的字,却经常拿起来看。邻居大哥哥看小说《林海雪原》时,我总是趁着他不看的时候读上几页,像《烈火金刚》《野火春风斗古城》这样的小说更是看得如痴如醉。那时,县里的新华书店就是我唯一的外部世界。记得当时我花8分钱,买了一本小人书《扑不灭的烈火》,喜欢得不得了。书店柜台里有一本好像叫《平原枪声》的书,不算厚,但我没有钱,每次只能去柜台前瞅几眼,到现在也觉得很遗憾。还记得读过一本《西汉故事》,像指鹿为马、鸿门宴、约法三章、孺子可教这些成语和俗语,到今天我也觉得栩栩如生。
当我成为父亲后,也一直鼓励女儿多读书。女儿刚上初一时,虽然周周有考试,但在写作、演讲和文学阅读上仍然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和精力。《飘》的英文版几乎“每行都读了”;初二时她在校园文化节表演电影《傲慢与偏见》配音,获得第二名;高二时跳级与高三的孩子一起申请美国大学,并以高额奖学金被录取,同时被新加坡国立大学全奖录取。我总结,这些都与阅读功底密不可分。
国外大学以人文课程居多,国外孩子的阅读量和我们也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阅读、讨论、写作、演讲都是课堂必备的硬功夫。如果参加不了国外课堂的深度讨论,就很难有建设性的课堂贡献,会越来越觉得自己不行,然后躲到角落里去,甚至出现心理问题。我告诉女儿,如果不想走出国门时被人笑,就请坐下来安静地读书,踏踏实实地读。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出国就两个字“作死”。
有感于此,这几年,我花费了很大的业余精力为孩子和家长朋友们写些东西。2012年出版了《新家长时代》。在《写出你自己——美国大学申请作文写作全景指南》之后,2017年又出版了《美国文学群英谱》。在写作的过程中,我的眼睛连3号字都有点儿看不清了,但想到能为孩子们的阅读写作,能为家长朋友们的焦虑做点儿什么,我觉得也值了。
随后的几十年里,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但父亲的精神始终没倒。唯一变了的是,极少再听他唱歌,笛子也一次没吹过,甚至那几支长短不一的笛子都不知丢到哪里去了。父亲说话还是那样激昂,什么事都极少让步,总有自己的主见。生产队的农活儿没有他不会的,没有他没干过的,扛麻袋、做土坯都是极累的活儿,他从不吝惜自己的力气。打电井、接电机、水电焊以及社办企业的机械设备运行维修这些技术活儿,他也十分拿手。在家里生活最困难的时候,父亲还下煤矿干了几个月。有一回,他刚一离开工位,巷道冒顶掉了很多石头,算是逃过一劫。
与身体的劳累相比,精神的折磨更加痛苦。1976年冬天,我14岁,家里快要无米下锅。这种长期的极度贫困足以压垮每一个人,但妈妈始终顽强地支撑着家里的一切,白天干活儿,晚上还要熬到深夜,给我们几个孩子缝衣做鞋,有时还在鞋面绣上简单的装饰,极力让我们穿得干净体面一些。我和弟弟妹妹出生时,妈妈都会给我們绣一个“长命百岁”的肚兜,还会到县里的照相馆照一张相。1973年,我最小的弟弟出生时,生活实在太艰难了,小弟没享受着这个待遇。
那时我身体较弱,每年妈妈都要领我走很远的路到县城找老中医看病。有一次,路上见到村里一个小伙子扛着锄头去干活儿,妈妈也不知道是对我还是对她自己说了一句话,我绝对不会让我的孩子当农民。可是,她除了信念,又有什么办法呢?但她传达给我的这个信念,给了我不倦努力的希望,直到现在。
那时,我一边在家里干活儿,一边唱着歌。我想,如果大门外有个文工团长路过就好了,或许他会带着我离开,那是一个无路可走的孩子最大的梦想了。别说,文工团长还真来了。市里京剧学员班招学员,我唱歌很好的,《智取威虎山》《沙家浜》这些样板戏里的唱段我都会唱。学校演节目我还演过杨子荣,披着一个塑料布唱《共产党员》。老师也喜欢我,积极推荐我。12月的大冷天,爸爸用自行车驮着我去考场,我发挥得不错。比赛过后,文工团长却把别人领走了。爸爸很上火。我好像没有什么悲伤,有的只是绝望。
不久之后,一个阴暗的早晨,收音机里传来了恢复高考的消息。我对高考、大学一无所知,只是听老师和大人们说,高考不用走后门,分数够就行。
我一定要参加高考。
就在1978年那个夏天,一个在城里读书的小伙伴,说他们学校有一个叫某某的同学,学习非常厉害,绝对的第一名。那个名字我一下子记住了,仿佛真切地看到了自己的梦,甚至抓到了那个能带来改变的梦。至暗的夜空突然划出了一丝光亮。
那年暑假,姑父把我从村里的七年一贯制小学转到了城里的中学读初三,还是重点班。姑父是个老师,他大概觉得我是块学习的料吧。我在村里的小学里一直都是学习最好的学生。有件事你大概猜到了,小伙伴说过的那个同学就在这个班上,是个漂亮的女生,文静大度中透着聪明睿智。大半年里,我们没怎么说过话。我觉得自己与她的距离就是人与神的距离,但那种见到真神,梦变得真实的感觉让我激动了许久。
尽管如此,胆怯却始终伴随着我。我总觉得自己的基础比较差,一直战战兢兢,就怕考试露馅。姑父第一天带我去学校,鼓励了我很多。学校说要考试,姑父让我好好复习一下韦达定理,他认为这个定理是考试的重点。我没学过,还想数学怎么还考伟大定理呀?又不敢问,担心姑父骂我。整个学期,我都是一边走路一边想着做题,一边吃饭一边比画圆锥立体图形。谢天谢地,期中考试成绩下来,我竟然是第二名!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班主任也很吃惊。第一名是谁很明显了。神就是神,以后无数的大小考试,我也从来没有超过她。
父亲有个小书架,很小的我还认不全书里的字,却经常拿起来看。邻居大哥哥看小说《林海雪原》时,我总是趁着他不看的时候读上几页,像《烈火金刚》《野火春风斗古城》这样的小说更是看得如痴如醉。那时,县里的新华书店就是我唯一的外部世界。记得当时我花8分钱,买了一本小人书《扑不灭的烈火》,喜欢得不得了。书店柜台里有一本好像叫《平原枪声》的书,不算厚,但我没有钱,每次只能去柜台前瞅几眼,到现在也觉得很遗憾。还记得读过一本《西汉故事》,像指鹿为马、鸿门宴、约法三章、孺子可教这些成语和俗语,到今天我也觉得栩栩如生。
当我成为父亲后,也一直鼓励女儿多读书。女儿刚上初一时,虽然周周有考试,但在写作、演讲和文学阅读上仍然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和精力。《飘》的英文版几乎“每行都读了”;初二时她在校园文化节表演电影《傲慢与偏见》配音,获得第二名;高二时跳级与高三的孩子一起申请美国大学,并以高额奖学金被录取,同时被新加坡国立大学全奖录取。我总结,这些都与阅读功底密不可分。
国外大学以人文课程居多,国外孩子的阅读量和我们也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阅读、讨论、写作、演讲都是课堂必备的硬功夫。如果参加不了国外课堂的深度讨论,就很难有建设性的课堂贡献,会越来越觉得自己不行,然后躲到角落里去,甚至出现心理问题。我告诉女儿,如果不想走出国门时被人笑,就请坐下来安静地读书,踏踏实实地读。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出国就两个字“作死”。
有感于此,这几年,我花费了很大的业余精力为孩子和家长朋友们写些东西。2012年出版了《新家长时代》。在《写出你自己——美国大学申请作文写作全景指南》之后,2017年又出版了《美国文学群英谱》。在写作的过程中,我的眼睛连3号字都有点儿看不清了,但想到能为孩子们的阅读写作,能为家长朋友们的焦虑做点儿什么,我觉得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