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奥尔夫教学法是德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教学法以音乐为主线,将语言、动作、器乐等元素进行综合运用,尊重学生学习音乐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专注力、反应力等,使学生能够“玩中有学、学中有玩”以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世界。因此,本文选择以从小学音乐课堂的角度去分析奥尔夫教学方法与教育理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奥尔夫教学法运用到小学音乐课堂中去,为学生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音乐;奥尔夫教学
奥尔夫在其音乐教育实践中提出“原本的音乐”,它将即兴创作表演作为教学方式的起点,由学生亲自参与、体验。在音乐活动中收获知识、展示自己并乐在其中,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奥尔夫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有:
一、将“语言”训练引入音乐课堂
学习说话与学习走路是每个人出生后,后天所具备的两个基本能力。所以,利用说话的方式作为音乐教学的起点,会使学生们感到熟悉与亲切,无需通过专门的训练与技巧的准备,就可以开始进行音乐教学,从学生身边熟悉感知的环境与事物入手,学习往往事半功倍。
1.节奏朗诵
①从字词、姓名开始的节奏朗诵教学。如:
|我叫|× ×|,|我叫| ×× × |,我叫| ×××× |。
②从简单的儿歌、童谣节奏朗诵训练。如:《排排坐》
×××.× | ×× × | ××××× | ×.× | ××××××| ×— |
排排 坐, 食果 果, 生果 甜嗦 嗦, 大家 笑 呵 呵。
××××.× | ×××× ×| ×××××|×.×| ××××× | ×—|
你一 个, 我 一 个, 大嘅 分比 你 啊,细个 留返 我,
×××× | ×××× ×| ×.×××× |×××××|××× ×|×0||
食完 果果 唱 支 歌,相 互 谦让 乐和 和, 乐 和 和。
这首童谣的歌词幽默诙谐,读起来琅琅上口,表演起来富于点童趣。以学生们熟悉、喜爱的歌曲为基,运用节奏朗诵进行教学。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在一定的节奏朗诵基础上进行对此练习,能够较快地掌握节奏与律动。
2.“小品”朗诵的节奏训练
教师出题目,由学生个人或小组去创编一个带有一定的情节和长度的小品(即较完整的事件)。“小品”可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生活的能力、学习音乐的兴趣、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如节奏感、多声部合作等。节奏型语言活动形式有:单层次;多层次;接龙;卡农。
3.嗓音游戏
学生按照意愿组合成若干组,共同商议,创编一个声响情景,设计出相应的画面情节。各组学生轮流展示自己创编的声音“故事”,师生共同分享、点评。
二、将“动作”训练引入音乐课堂
结合动作进行教学是小学低年级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小学生生性好动、坐不住、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干扰,这种“动作”节奏教学方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1.声势
声势就是把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某些部位运动而发出声响的一种动作姿势。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古典声势”,包括拍腿、跺脚、拍手、捻指四种基本形式。除了这四种声势基本形式外,现延伸了更多丰富的声势形式。
2.身体动作
用身体的動作来感受音乐。身体动作的训练必须有一个合适的空间,空间要大,能让学生们自由活动行走。如听鼓声活动走,教师击鼓,学生根据鼓声在自己的空间活动,要求自己走自己的,不要碰到别人,也不要跟别人。当鼓声一停,就停下来;鼓声一起,就接着走。
三、将“器乐”训练引入音乐课堂
“奥尔夫器乐”强调所用的乐器,应是简易上手、每人都能很快学会并掌握、没有过高的技能技巧要求的乐器。让学生在教学及游戏环节中,对乐器进行自我探索和发现,从而充满兴趣地演奏。奥尔夫乐器分为两类:固定音高(能奏出旋律)与无固定音高。有固定音高的乐器:有音高的乐器,从乐器制作的材质以及音色特点来进行分类的。课堂教学常用的乐器主要分为三类:钟琴、金属琴、木琴。无固定音高打击乐器(一般以四大类为基础):木质类、散响类、皮革类、金属类。比如易拉罐、纸杯中放沙子当沙锤,酒盖并串起来当串铃。
四、结束语
单一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和学生的需求,我们必须认清现实,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要从学生的基础教育抓起,在音乐课堂中借鉴和运用奥尔夫教学法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专注能力、反应能力等全面素质发展,使“学”与“乐”二者并存。愿本文能对自身学习有帮助之外,同时让更多的人对奥尔夫教学法的教育理念有所认识和了解。
参考文献:
[1]方少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实用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10.
[2]范晓君,王朝霞.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8.
【关键词】小学音乐;奥尔夫教学
奥尔夫在其音乐教育实践中提出“原本的音乐”,它将即兴创作表演作为教学方式的起点,由学生亲自参与、体验。在音乐活动中收获知识、展示自己并乐在其中,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奥尔夫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有:
一、将“语言”训练引入音乐课堂
学习说话与学习走路是每个人出生后,后天所具备的两个基本能力。所以,利用说话的方式作为音乐教学的起点,会使学生们感到熟悉与亲切,无需通过专门的训练与技巧的准备,就可以开始进行音乐教学,从学生身边熟悉感知的环境与事物入手,学习往往事半功倍。
1.节奏朗诵
①从字词、姓名开始的节奏朗诵教学。如:
|我叫|× ×|,|我叫| ×× × |,我叫| ×××× |。
②从简单的儿歌、童谣节奏朗诵训练。如:《排排坐》
×××.× | ×× × | ××××× | ×.× | ××××××| ×— |
排排 坐, 食果 果, 生果 甜嗦 嗦, 大家 笑 呵 呵。
××××.× | ×××× ×| ×××××|×.×| ××××× | ×—|
你一 个, 我 一 个, 大嘅 分比 你 啊,细个 留返 我,
×××× | ×××× ×| ×.×××× |×××××|××× ×|×0||
食完 果果 唱 支 歌,相 互 谦让 乐和 和, 乐 和 和。
这首童谣的歌词幽默诙谐,读起来琅琅上口,表演起来富于点童趣。以学生们熟悉、喜爱的歌曲为基,运用节奏朗诵进行教学。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在一定的节奏朗诵基础上进行对此练习,能够较快地掌握节奏与律动。
2.“小品”朗诵的节奏训练
教师出题目,由学生个人或小组去创编一个带有一定的情节和长度的小品(即较完整的事件)。“小品”可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生活的能力、学习音乐的兴趣、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如节奏感、多声部合作等。节奏型语言活动形式有:单层次;多层次;接龙;卡农。
3.嗓音游戏
学生按照意愿组合成若干组,共同商议,创编一个声响情景,设计出相应的画面情节。各组学生轮流展示自己创编的声音“故事”,师生共同分享、点评。
二、将“动作”训练引入音乐课堂
结合动作进行教学是小学低年级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小学生生性好动、坐不住、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干扰,这种“动作”节奏教学方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1.声势
声势就是把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某些部位运动而发出声响的一种动作姿势。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古典声势”,包括拍腿、跺脚、拍手、捻指四种基本形式。除了这四种声势基本形式外,现延伸了更多丰富的声势形式。
2.身体动作
用身体的動作来感受音乐。身体动作的训练必须有一个合适的空间,空间要大,能让学生们自由活动行走。如听鼓声活动走,教师击鼓,学生根据鼓声在自己的空间活动,要求自己走自己的,不要碰到别人,也不要跟别人。当鼓声一停,就停下来;鼓声一起,就接着走。
三、将“器乐”训练引入音乐课堂
“奥尔夫器乐”强调所用的乐器,应是简易上手、每人都能很快学会并掌握、没有过高的技能技巧要求的乐器。让学生在教学及游戏环节中,对乐器进行自我探索和发现,从而充满兴趣地演奏。奥尔夫乐器分为两类:固定音高(能奏出旋律)与无固定音高。有固定音高的乐器:有音高的乐器,从乐器制作的材质以及音色特点来进行分类的。课堂教学常用的乐器主要分为三类:钟琴、金属琴、木琴。无固定音高打击乐器(一般以四大类为基础):木质类、散响类、皮革类、金属类。比如易拉罐、纸杯中放沙子当沙锤,酒盖并串起来当串铃。
四、结束语
单一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和学生的需求,我们必须认清现实,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要从学生的基础教育抓起,在音乐课堂中借鉴和运用奥尔夫教学法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专注能力、反应能力等全面素质发展,使“学”与“乐”二者并存。愿本文能对自身学习有帮助之外,同时让更多的人对奥尔夫教学法的教育理念有所认识和了解。
参考文献:
[1]方少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实用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10.
[2]范晓君,王朝霞.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