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的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mgx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极分化是多年来压在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心头的一块大石头,有多方面的起因。家庭问题,现行考试制度和对教师的考核制度以及部分家长对英语教学的认识不足是造成两极分化的主要因素。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为英语教学两极分化问题的解决带来了莫大的希望。
  一、农村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农村人口对于英语学习的认识不足而导致的重视不够,农村小学英语师资严重不足导致小学升入初中学生英语基础远远差于城里学生,制约了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农村家长对子女关心不够,督促不严,期望不高,导致学生目的性不明确。有的家长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对于英语学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望洋兴叹了。还有社会上的一部分非知识型暴富者遮住了一部分学生追求英语知识的心灵之光。
  2.目前的考试制度尤其是升学考试以及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制度,导致中学英语教师不得不放弃对学困生的帮教。后进孩子大多自闭,没有老师满腔的热情和鼓舞,凭他们自己的能量,课堂教学根本无法跟上教学进度。所以,很多学困生,其实在初一就已经放弃了英语学科,放弃了自我。
  3.农村家长甚至于部分教师缺乏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新课程改革虽然提出了一系列整改措施,但老师家长还很难放弃对分数的偏重,特别是家长。
  两极分化现象的遏制,要从小学英语教学开始。小学生天真好奇,学习新知识的心理障碍少,对新学科有着极大的热情。小学里的课业任务相对较轻。小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要相信,只要是非先天愚型,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可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学业。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教育观念问题。
  二、小学英语教学遏制两极分化的具体措施
  1.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小学英语在起始阶段比较容易唤醒学生的好奇,老师要把握好这一机会,并尽力维持这份好奇心。可是学困生自我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涣散,老师要把每一堂课都设计得丰富多彩。
  2.“三三制”的备课。教师备课要有层次性—适合不同层次的不同教学目标。“三三制”指的是课的内容三分之一是给优等生的,三分之一是给中等生的,还有三分之一是给学困生的,课程目标应该以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愿望为宜。
  3.课堂要成为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表演的大舞台。英语是交际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较多的个体训练,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形成需要大量的操练。老师除了要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吸引每一个学生热情参与老师设计的每一个游戏表演外,还要特别地把目光投向那些内向自闭、不爱交流的学生,不断鼓励他们上台表演和参与。用自己的爱去鼓励他们,唤起他们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并让他们在参与中获得成功和自信。
  4.不同量及难度的作业。学生的作业量应该以本人的起点为标准。适当太欧洲呢感学困生的作业。对于学困生作业中的星星亮点,老师都要真诚地加以赞美。
  5.注重形成性评价。遏制两极分化,不要过多使用终结性评价。交替使用,对于学困生,更要较多地使用纵向评价。纵向评价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培养一种跟自己比的斗志。对于他们来说,战胜自我是最重要的。而总是横向比较,只会使他们增添自卑。
  6.重视培养学困生的情商。学困生的智力和非智力都会逊色于优秀生,老师对于他们发生的智力因素上的问题(包括背、记、抄等方面的困难)和非智力因素上的问题(包括懒惰、畏难、消极、自卑以及逆反)一定要有一颗宽大博爱的心,不迁怒,不急躁,切忌使用辱骂,训斥,甚至责备都不要有。学生的成绩的获得与老师的的接纳和期待成正比。老师一个宽容的微笑,一个赞美的眼神和一次轻轻的抚摸给予学困生的力量,胜过无数次的学业辅导。一个好的老师懂得怎样在活动中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给予学困生以优秀生同样的尊重,赢得他们的信任。增加心理相容性,帮助他们解除顾虑,摆脱消极态度。学困生比优秀生更需要关爱和帮助。如果每节英语课上表演的大多是学困生,英语教学就成功了。
  7.不要把英语课上成语文数学课。学生大多数喜欢上音乐、美术和体育课。老师也能带着上音体美课的心情去与孩子们相处,相信没有一个学生会讨厌英语课。老师若能取得家长的配合,让学困生在家里多听听磁带,跟着朗读,效果会更好。
  教育必须把面向全体学生作为提出所有教学原则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小学英语教学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小学英语要做好的,是使每一个学生都不怕学英语。全体学生的热情和参与始终是小学英语教学的立足点。对于每一个学生,自始至终不要放弃,每一位英语老师都要把遏制两极分化作为己任,让每一张笑脸都迎着太阳。
其他文献
摘要: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和建筑材料,离开词汇语言就失去了实际意义。词汇量的扩大是提高英语语言基本技能的基础。本文结合英语新课程的教学实践,针对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高三复习,探索如何利用词汇法语言教学理论来提高复习的有效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运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高三复习;词汇法;教学理论;运用    引言——学生问的一道语法题  曾有位学生问笔者一道语法题:  
《读书》一九九四年第四期《学究慨世》一文引晚清《慨世》一文,有句:“当前石腹文章,反说书呆厌气”,后有注释,说“石腹文章”即“一肚子学问”,恐不确。  窃以为“石腹”犹如今日讲“草包”,喻其腹中无文化,“文章”是外表华丽好看。“石腹文章”略似今日所谓“绣花枕头一包草”外表好而腹中无文。二句引文或可译为:“当今没学问的人倒装饰得华丽好看,反而看轻有学问的人,讥之为书呆”。  这二句接下去是“万般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