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奴成为了当今社会上的一支“生力军”,他们奋力打拼,甘苦自知,而一部《蜗居》,将房奴的日子活生生地搬上了屏幕,也把房子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摆在了世人的面前。
“两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工作了七八年后,每个月如果不吃不喝不消费,省下所有的钱,可以在这座大都会的郊区,买一平方米的房子。”这就是《蜗居》的开头背景,也是残酷的现实。海萍与苏淳夫妇的购房经历很精彩,可谓是这个时代的一个最佳缩影。
生活的现实在海萍的身上似乎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一个当初闻名校园的文学女青年,现在开口闭口都是吃的东西:高档的绿色大衣被形容成咸菜色,唯美感人的爱情故事被说成是鱼上的香菜——好看不好吃。这些细节很有意思,也很真实,我们不得不承认,当生活的压力让你喘不过气来的时候,面容俊美的男歌星远不如菜市场大减价时的土豆西红柿更吸引我们的注意。
他们可以忍受天天开水煮白菜,可以一年不买新衣,可以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但为了那几十平方米,牺牲了生活、牺牲了爱情、牺牲了最根本的价值观,这就是海萍夫妇的房奴生活。但他们从没有后悔过,因为房子对他们来说更重要,为了房子,他们可以负重前行,义无返顾!这不正是我们现今社会上房奴一族的真实写照吗?
而在大城市房价飞速上涨的今天,既想有自己的房子还不想那么累的人应该如何做呢?
出城买房的春秋大梦
北京居高不下的房价已经让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放弃了买房的念头,转而求其次地把目光投向了北京的周边,因此临近北京,隶属河北的燕郊从昔日无人问津渐成热土。作为“北京编外郊县”的燕郊,在短短几年里涌入10多万北京买房人,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在快速城市化的特殊阶段,几乎所有城市都在疯狂扩张,可很少有人问过,城市是否有力量承载其边界的延伸?燕郊作为一个标本,再次被推向前台。
陈栋的家欧逸丽庭是进入燕郊的第一个楼盘。此前,在国贸上班的陈栋一直在东三环的劲松小区租房住,每月房租1200元,房间还不足10平方米。逼仄的空间快把他逼疯了,甚至点一支烟,房间里的烟雾也久久不散。而现在,他用同样的钱数支付月供,换来的是88平方米的大空间。在北京待了10年的陈栋亲眼见证了燕郊的发迹:房价从2000年的均价2000元一路飞涨到今天的4500元。
而曾在燕郊做过售楼先生的林华却有自己的想法:“老实说,北京的房子我肯定买不起,但我也不会买在燕郊和香河。北京自己的地铁线还没有修全,凭什么就修到你河北来。再说了,生活不仅仅是交通问题,以后麻烦还多着呢!其实这些规划都是画在纸上的烧饼,只要是超过城市承载负荷的,一个都实现不了。”林华很诚恳地说,他老家就在华中地区的省会城市,他会回老家买房。
陈栋搬进燕郊新房的第一晚写过一篇博客,其中有一段大意是:用婚姻的围城形容燕郊楼市再贴切不过。准备在这儿置业的人,就像热恋中的人儿,眼中全是对方攫取不尽的未来价值。而已经置业并住在这儿的人,就像处于七年之痒中的已婚人士,曾经种种的预期被现实各个击破。“如果价格只有这么低,就不该把预期设定得过分高。”陈栋从没奢望有一天燕郊能划归北京,自己混个北京户口。而对于其他人的美好愿景,他只说了四个字:春秋大梦。
“蚁族”:无处安放的青春
房奴有房奴的辛酸泪,但是更多的人,连做房奴的资格都没有,
今年9月,北京大学博士后廉思主编的调查实录《蚁族》出版,将“蚁族”一词带人公众视野。“蚁族”不是蚂蚁,他们多是80后大学毕业生,曾经头顶光环的天之骄子,今天却被现实逼进了“蚁族”的圈子。他们受过高等教育,现在却主要从事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他们平均月收入低于2000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
先成家,后立业,有自己的居所,是很多人平凡的梦想。可是,对“蚁族”而言,生活把这梦想变成了奢侈。脏、乱、差的聚居村,只是栖身之所,而家,是没有的。“蚁族”群体普遍扎根城中村的原因是那里房租低廉,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都聚集在此。“蚁族”收入微薄,生活能省则省,“城中村里的房子租金少,村子越往深处的越便宜”。
温骁是去年从广东商学院毕业的,他在学校附近租房,十一二平方米的单间,有一个独立卫生间,一个简单的洗手台,旁边有一张床、一张电脑桌和一张茶几,但他坚持不去外地发展,“每个人的生活状态都是自己选择的。”他说:“我们是打不死的小强,就这样活着。拼到最后,不管路是怎样。”小黄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做软件。走出校园的他,月收入三千多元,但他还是选择住在城中村,与人合租,环境简陋。他说,主要是想和朋友继续住在一起,彼此有伴,周末可以一块儿打球,平日也有个人来侃侃大山,不至于太闷,“不尽然是经济因素,主要是怕寂寞。”小黄乐呵呵地说。
从某种意义上说,“蚁族”的出现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去精英化”有关,大学生由优势群体转为相对弱势群体。近年来,大学生毕业期待薪酬停滞不前,甚至有下降趋势,便是对此的反映。“蚁族”的出现也证明80后向上流动的机会相对要少,渠道也没那么顺畅,尽管“蚁族”不至于沦为最底层,但在社会地位上却处于“要上不上,要下不下”的尴尬境地。与普通人相比,他们有着更为艰难的处境:社会的漠视,年轻脆弱的心灵,璀璨却难以实现的梦想。他们痛苦着、无奈着、彷徨着,想大声哭喊,但城市的天空根本不相信眼泪!
“麦兜族”:抱怨添烦恼,努力争取幸福
房奴做不起,城外不想去,“蚁族”太悲哀,那我们还有什么路?
继“蚁族”之后,网络上出现了又一新名词“麦兜族”。“麦兜”是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只粉色的卡通小猪,它家境平平,傻乎乎却很踏实,和妈妈一起过着简单普通的生活,永远不失快乐生活的勇气。对应现实生活,指的是一群出生在80后的平凡小人物。与“富二代”截然不同,他们没有显赫的家境,辛苦地在城市奋斗,为生计奔波,通过努力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是典型的草根阶层,但永远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麦兜族”一词诞生后迅速走红网络,网友专门总结出这一群体的几大特征。
三不:不等、不要、不靠是判定“麦兜族”的首要标准。80后的“麦兜族”完全凭借自身脚踏实地的奋斗在大城市里谋得容身之所,他们没有父辈的人脉关系可依靠,工作以后绝不再向家人伸手要求物质帮助,不少“麦兜族”还要定期寄回生活费供养父母。
积极乐观:虽然生活的巨大压力时常让他们喘不过气,但“麦兜族”总保持着动画片中麦兜的乐观,不向现实屈服,困难挫折不能磨灭他们简单而美好的梦想。“在残酷竞争中从容生存,寻找自己的生活轨迹”,他们甚至被称为城市精神的代表,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态度。
想有房:“麦兜族”希望能打拼出一片天地,在大城市扎根是他们的最大梦想。或身兼数职存钱筹备首付,或省吃俭用拼命供房,虽然是购房阶层的弱势群体,但他们从未放弃这一念头,全身心为之奋斗。
“房价动辄过万,在大城市拼搏的小人物都成了‘麦兜’,想找安身之处谈何容易?”有人感叹道。网友“行走江湖”发帖自称“麦兜族”,他针对网上的抱怨说出了自己的见解:“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在北京打拼多年,我明白只有靠自己才行。像我们一样的‘穷二代’,好吃懒做是永远买不上房的,而经过我的努力,自己一样在大城市购得了一处住所。”他认为只要积极向上、锲而不舍,“麦兜族”也会过上幸福的小日子。不少“麦兜族”网友认为《凡人歌》的歌词“何时曾看见这世界为了人们改变……”最能反映他们的心境。“在大城市中无依无靠的确有些无奈,但抱怨只能增添烦恼。世界不会为了个人而改变,只有自己不断努力才能争取到幸福。”
“两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工作了七八年后,每个月如果不吃不喝不消费,省下所有的钱,可以在这座大都会的郊区,买一平方米的房子。”这就是《蜗居》的开头背景,也是残酷的现实。海萍与苏淳夫妇的购房经历很精彩,可谓是这个时代的一个最佳缩影。
生活的现实在海萍的身上似乎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一个当初闻名校园的文学女青年,现在开口闭口都是吃的东西:高档的绿色大衣被形容成咸菜色,唯美感人的爱情故事被说成是鱼上的香菜——好看不好吃。这些细节很有意思,也很真实,我们不得不承认,当生活的压力让你喘不过气来的时候,面容俊美的男歌星远不如菜市场大减价时的土豆西红柿更吸引我们的注意。
他们可以忍受天天开水煮白菜,可以一年不买新衣,可以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但为了那几十平方米,牺牲了生活、牺牲了爱情、牺牲了最根本的价值观,这就是海萍夫妇的房奴生活。但他们从没有后悔过,因为房子对他们来说更重要,为了房子,他们可以负重前行,义无返顾!这不正是我们现今社会上房奴一族的真实写照吗?
而在大城市房价飞速上涨的今天,既想有自己的房子还不想那么累的人应该如何做呢?
出城买房的春秋大梦
北京居高不下的房价已经让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放弃了买房的念头,转而求其次地把目光投向了北京的周边,因此临近北京,隶属河北的燕郊从昔日无人问津渐成热土。作为“北京编外郊县”的燕郊,在短短几年里涌入10多万北京买房人,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在快速城市化的特殊阶段,几乎所有城市都在疯狂扩张,可很少有人问过,城市是否有力量承载其边界的延伸?燕郊作为一个标本,再次被推向前台。
陈栋的家欧逸丽庭是进入燕郊的第一个楼盘。此前,在国贸上班的陈栋一直在东三环的劲松小区租房住,每月房租1200元,房间还不足10平方米。逼仄的空间快把他逼疯了,甚至点一支烟,房间里的烟雾也久久不散。而现在,他用同样的钱数支付月供,换来的是88平方米的大空间。在北京待了10年的陈栋亲眼见证了燕郊的发迹:房价从2000年的均价2000元一路飞涨到今天的4500元。
而曾在燕郊做过售楼先生的林华却有自己的想法:“老实说,北京的房子我肯定买不起,但我也不会买在燕郊和香河。北京自己的地铁线还没有修全,凭什么就修到你河北来。再说了,生活不仅仅是交通问题,以后麻烦还多着呢!其实这些规划都是画在纸上的烧饼,只要是超过城市承载负荷的,一个都实现不了。”林华很诚恳地说,他老家就在华中地区的省会城市,他会回老家买房。
陈栋搬进燕郊新房的第一晚写过一篇博客,其中有一段大意是:用婚姻的围城形容燕郊楼市再贴切不过。准备在这儿置业的人,就像热恋中的人儿,眼中全是对方攫取不尽的未来价值。而已经置业并住在这儿的人,就像处于七年之痒中的已婚人士,曾经种种的预期被现实各个击破。“如果价格只有这么低,就不该把预期设定得过分高。”陈栋从没奢望有一天燕郊能划归北京,自己混个北京户口。而对于其他人的美好愿景,他只说了四个字:春秋大梦。
“蚁族”:无处安放的青春
房奴有房奴的辛酸泪,但是更多的人,连做房奴的资格都没有,
今年9月,北京大学博士后廉思主编的调查实录《蚁族》出版,将“蚁族”一词带人公众视野。“蚁族”不是蚂蚁,他们多是80后大学毕业生,曾经头顶光环的天之骄子,今天却被现实逼进了“蚁族”的圈子。他们受过高等教育,现在却主要从事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他们平均月收入低于2000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
先成家,后立业,有自己的居所,是很多人平凡的梦想。可是,对“蚁族”而言,生活把这梦想变成了奢侈。脏、乱、差的聚居村,只是栖身之所,而家,是没有的。“蚁族”群体普遍扎根城中村的原因是那里房租低廉,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都聚集在此。“蚁族”收入微薄,生活能省则省,“城中村里的房子租金少,村子越往深处的越便宜”。
温骁是去年从广东商学院毕业的,他在学校附近租房,十一二平方米的单间,有一个独立卫生间,一个简单的洗手台,旁边有一张床、一张电脑桌和一张茶几,但他坚持不去外地发展,“每个人的生活状态都是自己选择的。”他说:“我们是打不死的小强,就这样活着。拼到最后,不管路是怎样。”小黄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做软件。走出校园的他,月收入三千多元,但他还是选择住在城中村,与人合租,环境简陋。他说,主要是想和朋友继续住在一起,彼此有伴,周末可以一块儿打球,平日也有个人来侃侃大山,不至于太闷,“不尽然是经济因素,主要是怕寂寞。”小黄乐呵呵地说。
从某种意义上说,“蚁族”的出现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去精英化”有关,大学生由优势群体转为相对弱势群体。近年来,大学生毕业期待薪酬停滞不前,甚至有下降趋势,便是对此的反映。“蚁族”的出现也证明80后向上流动的机会相对要少,渠道也没那么顺畅,尽管“蚁族”不至于沦为最底层,但在社会地位上却处于“要上不上,要下不下”的尴尬境地。与普通人相比,他们有着更为艰难的处境:社会的漠视,年轻脆弱的心灵,璀璨却难以实现的梦想。他们痛苦着、无奈着、彷徨着,想大声哭喊,但城市的天空根本不相信眼泪!
“麦兜族”:抱怨添烦恼,努力争取幸福
房奴做不起,城外不想去,“蚁族”太悲哀,那我们还有什么路?
继“蚁族”之后,网络上出现了又一新名词“麦兜族”。“麦兜”是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只粉色的卡通小猪,它家境平平,傻乎乎却很踏实,和妈妈一起过着简单普通的生活,永远不失快乐生活的勇气。对应现实生活,指的是一群出生在80后的平凡小人物。与“富二代”截然不同,他们没有显赫的家境,辛苦地在城市奋斗,为生计奔波,通过努力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是典型的草根阶层,但永远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麦兜族”一词诞生后迅速走红网络,网友专门总结出这一群体的几大特征。
三不:不等、不要、不靠是判定“麦兜族”的首要标准。80后的“麦兜族”完全凭借自身脚踏实地的奋斗在大城市里谋得容身之所,他们没有父辈的人脉关系可依靠,工作以后绝不再向家人伸手要求物质帮助,不少“麦兜族”还要定期寄回生活费供养父母。
积极乐观:虽然生活的巨大压力时常让他们喘不过气,但“麦兜族”总保持着动画片中麦兜的乐观,不向现实屈服,困难挫折不能磨灭他们简单而美好的梦想。“在残酷竞争中从容生存,寻找自己的生活轨迹”,他们甚至被称为城市精神的代表,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态度。
想有房:“麦兜族”希望能打拼出一片天地,在大城市扎根是他们的最大梦想。或身兼数职存钱筹备首付,或省吃俭用拼命供房,虽然是购房阶层的弱势群体,但他们从未放弃这一念头,全身心为之奋斗。
“房价动辄过万,在大城市拼搏的小人物都成了‘麦兜’,想找安身之处谈何容易?”有人感叹道。网友“行走江湖”发帖自称“麦兜族”,他针对网上的抱怨说出了自己的见解:“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在北京打拼多年,我明白只有靠自己才行。像我们一样的‘穷二代’,好吃懒做是永远买不上房的,而经过我的努力,自己一样在大城市购得了一处住所。”他认为只要积极向上、锲而不舍,“麦兜族”也会过上幸福的小日子。不少“麦兜族”网友认为《凡人歌》的歌词“何时曾看见这世界为了人们改变……”最能反映他们的心境。“在大城市中无依无靠的确有些无奈,但抱怨只能增添烦恼。世界不会为了个人而改变,只有自己不断努力才能争取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