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这是已故诗人海子一首名叫《日记》的诗中的两句。
最初读到它的时候,我就被一个叫做德令哈的地方迷住了。在流浪途中,德令哈正好成了我的一个驿站,我在那个位于柴达木盆地边缘的小镇下了车。
下车后我习惯性地朝四周望去,便望见了一片古老而土气的建筑物。那片建筑物在我的正前方,位于一座鱼脊似的山下,穿过铁路便可到达。此时夕阳尚未坠落,时间还早,我决定先到那里去观光,看看有无值得欣赏和记住的东西。走进院子,我才发行进入了一家旅店。我首先看到不少风尘仆仆的人在院子当中那口手压水井下洗脸。
既然是旅店,那就在此住下吧,但愿不是香港电影中的那个“龙门客栈”,我的肉有更大的用途,做了包子未免可惜。主意已定,我便向一位正在洗脸的大汉打听旅店的情况。大汉头也不回地说你都看到了,没有热水,也没有食堂,人住在这里,吃饭要到铁路那边的城里去,不过住宿费倒是很便宜。他又说店主是个好人,他已经是这里的常客了。
所谓店主是一位40岁左右的妇人,我找到她时她正在对镜梳妆。看得出来在这方面她不是行家里手,拙劣的化妆使她看起来一副凶相。尽管如此,我仍然向她表明了来意,并掏出证件准备登记。妇人并不接过去,只是不经意地瞄了一眼,然后拿着一串钥匙走了出去。我所受到的冷遇没有立即引发我的愤怒——我感到很累,已经没有力气去争取“人权”了。
看来那个大汉的话并不可靠。如果这里是个人肉包子店,他也许是同伙……联想给我带来恐惧,不由得全身发凉,但在众目睽睽之下我又不敢径直离去。我把目光投向墙上那些宗教味很浓的壁画,用这种方式掩饰心中的不安,后悔不该贸然闯入这个深不可测的院子。忽觉肩头被人一拍,一个低沉的声音在脑后响起:“你不是要住店吗,为什么不跟我来?”一回头,看到“母夜叉”的脸离我很近,吓得我心头突突跳。我结结巴巴地说还没登记呢,妇人说:“登记什么?又不是结婚。我把屋子收拾好了,可你就是不来。”妇人转身径直朝一条黑暗的过道走去,我只得跟在她后面。
妇人将我领到一间屋子里,问我有多少钱。我不懂。妇人说:“住店就得交钱,这是规矩。”
“有多少交多少吗?”
“有多少交多少,走时结账,多退少补,这是本店的规矩。”
“就算你的规矩合理,可我还得出去吃饭,你这里又没有食堂。”
妇人说你要花钱就到我这里来拿,拿多少给你记着。
“我凭什么相信你?”
妇人有些吃惊:“为什么不相信我?他们都这样,他们都相信我。”
谁知道是真是假,我可不是三岁小孩。于是我说明天给你钱好么?妇人不置可否,一言不发地离去,离去前吩咐我说:“如果有什么动静,呆在屋里不要出去。”
呆着不要出去?那不是等着让他们收拾么?我越发觉得这里有鬼。不过我反倒平静下来,朗朗乾坤,我不信真的有鬼,且看他们要搞什么名堂!
我感觉到这家店里住了不少人,然而四周却很安静。
我弄不懂妇人为什么要“收缴”客人的全部钱财,也搞不懂这种独特的管理方式有什么意义。既然她觉得有此必要,为什么又不坚持到底?如果我想赖掉今夜的房费,明天我完全可以找个机会溜走。后来我才弄清楚原来这儿的铁路边盛产强盗,妇人出此“下策”是为客人的安全着想。猖狂的强盗为什么不敢骚扰她的旅店,却没有人能够给我提供令人信服的答案,有人说妇人的男人是当地的黑社会老大,有人说她男人跟“红社会”的关系很铁,所以强盗们不敢来犯。
第二天,我莫名其妙地病了,发高烧,被子被我的体温烧得滚烫。
举目无亲,谁来照顾我?如果得不到治疗,我本已羸弱不堪的身体能支持多久?“弄不好你会客死他乡”——我又想起多年以前离家出走时一位朋友对我的“预测”。
翌日上午我正在昏睡,迷糊中感到有人在朝我嘴里灌什么东西,味道怪怪的。我努力睁开眼睛,看到妇人面无表情地看着我,像一个无心无肝的冷面杀手,可她的确在给我喂药。
“醒了?醒了就好。”妇人把手上的水杯和一袋打开的药递给我:“自己吃,我还有事。”
我一下子改变了对她的看法,想起昨天的话,忙掏出50元钱递给她,用眼睛告诉她这是我的全部财产了。我知道她不会相信,一个长途跋涉的人,怎么可能只有这点钱?事实上我也没有全部交出来,这说明我还没有完全放松对她的戒备。但她并没有提出她的疑问和要求,一言不发地接过,走到门口时回过头来问我想吃什么。
“你这儿不是没有食堂吗?”
“我可以给你想办法。”
我知道我想吃的东西她这里不会有,但我仍然说我想喝稀粥,有绿豆的那种。说这话时我想起了我的母亲,从前每当我生病而无胃口的时候,母亲就给我熬绿豆稀粥,也只有那种东西能让我“起死回生”。
再醒来时我发现床头多了一张小木桌,桌上放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稀粥,但里面没有绿豆,是一种拇指大的豆子。我想要么是这里买不到绿豆,要么是她听错了。
不管怎样,我都没有理由挑剔了。我端起那碗稀粥,满怀感激地喝了下去。
当天下午,我的病好了不少,心情也好了不少,只是浑身乏力。三天后,我基本上恢复了健康。该上路了。
在去结账的路上,我边走边想还应该给她多少钱才合适,哪怕她趁机敲我一竹杠,我也毫无怨言。
结果,我吃惊地被告知给她的50元还剩下15元。
我当然不相信,嗫嚅着说你是不是弄错了。她白我一眼:“你为什么总是不相信?那我就算给你听——住宿费每天10元,3天30元,另有10元是买大米和豆子的钱——我跑了好远才买到的——大米和豆子你只吃了一半,收你5元不多吧?你给我50元,50元减35元,你说还剩下多少?”
她误会了我的意思。我费了半天口舌才让她明白她不是收多了,而是收少了,她照顾病中的我,给我喂药,为我采购大米,为我熬粥等等,这些都是付出,都应该得到报酬,天经地义无可厚非。
她盯了我半天,突然说出一番不同凡响的话来:“不是所有付出都能够得到回报的,比如你母亲养育了你,你拿什么回报?你回报得了吗?
告辞的时候,我给她磕了一个响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
我再次想起海子的诗句,感到自己不仅仅拥有了美丽的戈壁。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这是已故诗人海子一首名叫《日记》的诗中的两句。
最初读到它的时候,我就被一个叫做德令哈的地方迷住了。在流浪途中,德令哈正好成了我的一个驿站,我在那个位于柴达木盆地边缘的小镇下了车。
下车后我习惯性地朝四周望去,便望见了一片古老而土气的建筑物。那片建筑物在我的正前方,位于一座鱼脊似的山下,穿过铁路便可到达。此时夕阳尚未坠落,时间还早,我决定先到那里去观光,看看有无值得欣赏和记住的东西。走进院子,我才发行进入了一家旅店。我首先看到不少风尘仆仆的人在院子当中那口手压水井下洗脸。
既然是旅店,那就在此住下吧,但愿不是香港电影中的那个“龙门客栈”,我的肉有更大的用途,做了包子未免可惜。主意已定,我便向一位正在洗脸的大汉打听旅店的情况。大汉头也不回地说你都看到了,没有热水,也没有食堂,人住在这里,吃饭要到铁路那边的城里去,不过住宿费倒是很便宜。他又说店主是个好人,他已经是这里的常客了。
所谓店主是一位40岁左右的妇人,我找到她时她正在对镜梳妆。看得出来在这方面她不是行家里手,拙劣的化妆使她看起来一副凶相。尽管如此,我仍然向她表明了来意,并掏出证件准备登记。妇人并不接过去,只是不经意地瞄了一眼,然后拿着一串钥匙走了出去。我所受到的冷遇没有立即引发我的愤怒——我感到很累,已经没有力气去争取“人权”了。
看来那个大汉的话并不可靠。如果这里是个人肉包子店,他也许是同伙……联想给我带来恐惧,不由得全身发凉,但在众目睽睽之下我又不敢径直离去。我把目光投向墙上那些宗教味很浓的壁画,用这种方式掩饰心中的不安,后悔不该贸然闯入这个深不可测的院子。忽觉肩头被人一拍,一个低沉的声音在脑后响起:“你不是要住店吗,为什么不跟我来?”一回头,看到“母夜叉”的脸离我很近,吓得我心头突突跳。我结结巴巴地说还没登记呢,妇人说:“登记什么?又不是结婚。我把屋子收拾好了,可你就是不来。”妇人转身径直朝一条黑暗的过道走去,我只得跟在她后面。
妇人将我领到一间屋子里,问我有多少钱。我不懂。妇人说:“住店就得交钱,这是规矩。”
“有多少交多少吗?”
“有多少交多少,走时结账,多退少补,这是本店的规矩。”
“就算你的规矩合理,可我还得出去吃饭,你这里又没有食堂。”
妇人说你要花钱就到我这里来拿,拿多少给你记着。
“我凭什么相信你?”
妇人有些吃惊:“为什么不相信我?他们都这样,他们都相信我。”
谁知道是真是假,我可不是三岁小孩。于是我说明天给你钱好么?妇人不置可否,一言不发地离去,离去前吩咐我说:“如果有什么动静,呆在屋里不要出去。”
呆着不要出去?那不是等着让他们收拾么?我越发觉得这里有鬼。不过我反倒平静下来,朗朗乾坤,我不信真的有鬼,且看他们要搞什么名堂!
我感觉到这家店里住了不少人,然而四周却很安静。
我弄不懂妇人为什么要“收缴”客人的全部钱财,也搞不懂这种独特的管理方式有什么意义。既然她觉得有此必要,为什么又不坚持到底?如果我想赖掉今夜的房费,明天我完全可以找个机会溜走。后来我才弄清楚原来这儿的铁路边盛产强盗,妇人出此“下策”是为客人的安全着想。猖狂的强盗为什么不敢骚扰她的旅店,却没有人能够给我提供令人信服的答案,有人说妇人的男人是当地的黑社会老大,有人说她男人跟“红社会”的关系很铁,所以强盗们不敢来犯。
第二天,我莫名其妙地病了,发高烧,被子被我的体温烧得滚烫。
举目无亲,谁来照顾我?如果得不到治疗,我本已羸弱不堪的身体能支持多久?“弄不好你会客死他乡”——我又想起多年以前离家出走时一位朋友对我的“预测”。
翌日上午我正在昏睡,迷糊中感到有人在朝我嘴里灌什么东西,味道怪怪的。我努力睁开眼睛,看到妇人面无表情地看着我,像一个无心无肝的冷面杀手,可她的确在给我喂药。
“醒了?醒了就好。”妇人把手上的水杯和一袋打开的药递给我:“自己吃,我还有事。”
我一下子改变了对她的看法,想起昨天的话,忙掏出50元钱递给她,用眼睛告诉她这是我的全部财产了。我知道她不会相信,一个长途跋涉的人,怎么可能只有这点钱?事实上我也没有全部交出来,这说明我还没有完全放松对她的戒备。但她并没有提出她的疑问和要求,一言不发地接过,走到门口时回过头来问我想吃什么。
“你这儿不是没有食堂吗?”
“我可以给你想办法。”
我知道我想吃的东西她这里不会有,但我仍然说我想喝稀粥,有绿豆的那种。说这话时我想起了我的母亲,从前每当我生病而无胃口的时候,母亲就给我熬绿豆稀粥,也只有那种东西能让我“起死回生”。
再醒来时我发现床头多了一张小木桌,桌上放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稀粥,但里面没有绿豆,是一种拇指大的豆子。我想要么是这里买不到绿豆,要么是她听错了。
不管怎样,我都没有理由挑剔了。我端起那碗稀粥,满怀感激地喝了下去。
当天下午,我的病好了不少,心情也好了不少,只是浑身乏力。三天后,我基本上恢复了健康。该上路了。
在去结账的路上,我边走边想还应该给她多少钱才合适,哪怕她趁机敲我一竹杠,我也毫无怨言。
结果,我吃惊地被告知给她的50元还剩下15元。
我当然不相信,嗫嚅着说你是不是弄错了。她白我一眼:“你为什么总是不相信?那我就算给你听——住宿费每天10元,3天30元,另有10元是买大米和豆子的钱——我跑了好远才买到的——大米和豆子你只吃了一半,收你5元不多吧?你给我50元,50元减35元,你说还剩下多少?”
她误会了我的意思。我费了半天口舌才让她明白她不是收多了,而是收少了,她照顾病中的我,给我喂药,为我采购大米,为我熬粥等等,这些都是付出,都应该得到报酬,天经地义无可厚非。
她盯了我半天,突然说出一番不同凡响的话来:“不是所有付出都能够得到回报的,比如你母亲养育了你,你拿什么回报?你回报得了吗?
告辞的时候,我给她磕了一个响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
我再次想起海子的诗句,感到自己不仅仅拥有了美丽的戈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