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响起来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aj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没有走过,才感到歧路的迷惘;因为没有做过,才深知探索的艰辛;因为没有想过,才更有收获成功后的喜悦。这里是一片刚刚开垦的处女地;这里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活动平台;这里是我们寓学于乐、自我教育的大课堂。那一篇篇声情并茂的演讲,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劲歌漫舞,一段段自编自演的相声小品,一次次激烈的知识擂台赛……无不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来吧!让我们走进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他人喝彩,为自己鼓掌!
  《献给母亲的歌》综合课在同学们的精心准备下开始了。
  镜头一:母亲最令我感动的一件事
  曾小波是我班的笑话大王,经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这一回却赚得了同学们的一把眼泪。你看他站在场子中央一改往日的滑稽相。他是这样开头的:“上周的愚人节,可能是大家最开心的一天,可却是我最倒霉的一天。那天,我不小心病了,烧得很厉害……”接着讲述了他妈妈是怎样背着他一路上下楼梯去看医生;怎样在守着他输液时安慰鼓励他;又是怎样地因为太劳累而在一旁睡着;他是怎样地观察到妈妈的皱纹、妈妈的白发、妈妈的日趋衰老……他一直哽咽着讲完这个故事,眼泪不自主地流了下来,很多同学也跟着抹起了眼泪,连几个平时较调皮的学生也沉默了。此时无声的教育胜过老师的千言万语。特别是曾小波说的最后一句:“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天地宽大,父母恩大’的具体涵义。”讓同学们从心底里佩服他,并长时间地为他鼓掌。
  镜头二:妈妈!我错了
  刘艳可是最体贴、关心人的,班上同学都喜欢她并尊称她为“大姐”。今天她衣着朴素的上场了:“我儿子正读初三,本想周末让他出去轻松一下,就没有想到这一去就是一道金光,哎!真是急死人哟!”……。“妈哎!有饭没得哟!我饿得很!”“嘿!这不是班上的调皮大仙——刘旭吗?怎么今天他也来凑热闹?看他不出丑才怪”。有几个女生在小声议论着。接下来的表演让人感动不已:原来儿子学习不努力,经常以学校要买资料的名义骗取妈妈的钱,然后去打电子游戏,还上网聊QQ。可不,今天又在游戏室网了一天,回来吃了饭又说要到老师家去补习外语,并叫老妈拿十元钱的补习费,而老妈却信以为真,颤微微地拿出皱巴巴的十元零钞对儿子说:“旭儿!自从你老爸瘫痪以后,就只靠我拣点儿废纸换点钱,这钱原准备给你爸买药的,既然你要得急就拿去吧!”,儿子眼睁睁地望着妈妈手里的钱,半天不敢去接。突然,儿子一下扑在妈妈的怀里哽咽着说:“妈妈!我……我……错了!我不该瞒着你去上……”二刘的精彩表演让同学们唏嘘不已!良久,爆发出同学们憋在心底的掌声——经久不息!
  好戏连连,掌声不断……!
  最后,《献给母亲的歌》在实习老师一曲深情的《妈妈的吻》中结束。
  “献给母亲的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给我的教学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一直在努力尝试创设情景教学,因为我深深地知道“语文就是生活”,生活讲究的是情景,语文的学习也就离不开情景,“一字一句总关情”。所以我时时在寻找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宜的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他们的和谐发展构建平台。一堂课是否成功,最直接的就是在课结束时看学生的脸上是否挂着满足的笑容,眼里是否流露出依依不舍的神情。我从没有见过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如此感动过。原来!只要充分相信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自主性,积极为他们创设自我展示的机会,老师没有想到的,他们能做到。我相信:在这次活动中,曾小波同学深刻地体会了母爱;刘艳同学感受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刘旭同学也真正认识到“诚信”的重要,电子游戏的危害;同学们在重新认识同学的同时更受到一次亲情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抽象的维度被学生演绎得如此动人。这一切的获得都缘于综合性学习,都源于新一轮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文本中“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新兴产物,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师授性学习方式,比较单一、单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思维、空间,也削弱了来自学生心底的学习原动力。而综合性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发展、和谐发展;注重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和谐结合;迎合了“学大于教”的大语文观……整个学习过程充满着生命的鲜活力。
  “语文课难上,综合性学习更难开展!”这是当前正在感受实验课改的语文老师普遍的心声。教师的角色、意识将怎样转变?教师的教法该如何改进?学校的教学资源将怎样充实?学校、老师将如何为我们学生的学习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搭建平台?……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愿所有的语文老师不断实践、努力探索,与课改同成长!
  (作者单位:645150四川高县沙河职业中学)
其他文献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但由于体育教学中项目繁多、人员杂乱、学生的顽皮以及体育设施的不配套等因素,常常使体育课中出现一些意外事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严重者可导致残疾。笔者就此对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及预防的措施和办法加以探讨。    一、原因    1、思想问题。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盲目、冒失地参加体育锻炼,情绪上大起大落、急于求成,或者是在练习中畏惧、胆小、害羞而犹豫不决、过分紧张等,都
期刊
青少年是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对象,也是学校体育的主体。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体育课的目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体育基本知识。学生的身心健康是现代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但在体育课中学生受伤的事例也举不胜举。可见,对于如何降低体育课的损伤率、提高体育课的质量,做到真正完成体育课任务、真正增强学生体质、真正能使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同步,是当前值得探讨的问题。我认
期刊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点、老师教学的依据,古人把“上学”称为“读书”,然而现在许多学生学习时脱离教材,主要表现为:课上听老师讲,课下做练习题,完全被动地吸纳,甚至成为老师教学的奴隶,而有的老师说,教材中现成的习题学生不屑做,但若把相关的习题印制成试卷,学生就乐意做,这种情况说明许多学生学习时脱离教材的情况是非常严重的。事实上,也有很多学生十分注意扩大阅读面,能够经常性地读书,然而收效同样甚微——这是学
期刊
近年来,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CAI(计算机辅助教学)、WBI(基于网络的教学)带来的是教育技术上的一场革命,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学手段以其形象的画面、清晰的文字、甜美的音乐、亲切的语言,创设出新颖独特的教学情景,全方位吸引学生的感官。在教学实践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不仅为英语教学活动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而且能
期刊
高中英语新课标明确规定:“在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为继续学习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因此,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成为高中教学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如何改变以往的阅读教学形式(即以教师为中心,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很少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以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提出的要求,从而不断提高学生阅读应试能力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下面谈一下自己对此话题的几点思考。   
期刊
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已是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生活的全球化,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学习和掌握一门外国语,开展对外交流是对21世纪国民素质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对口语、听力训练不够,部分中学生口语发音不准、说话不流利且听力太差,无法用英语进行交流。因此培养好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势在必行。    一、中学英语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
期刊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的优势在于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好的提问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提问的关键是如何设计问题,如果问题设计不当、过于肤浅,或教师缺乏引导,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笔者认为课堂提问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设计的问题要与教学目标一致    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新课标规定语文教学的目标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提问要
期刊
教学是双向的,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只有师生互动起来,也就是师生的思想认识上了一个台阶,教育教学质量才会提高。因此,教师要力争让学生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即把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通过主动学习,智力水平就会提高,达到预期目的。    1、“动”在计划中  不管是小学的语文、数学或其它课程,课前预习是学好本课或本节课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预习,首先让学生对新教材有一个感性认识,在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信息技术不断改变着教学的方式,多媒体把计算机技术、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形成了一种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快了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种课程的整合,推动了教育现代化,以信息化带动了教育现代化。  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的教学中,如何把握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原则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传统的教育教学过
期刊
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整体。“新课导入”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但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课堂教学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把新课导入设计好,首先要明确设计的依据。众所周知,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还要以教材为本。在新课导入设计中,当然要充分考虑这三者之间以及它们和新课导入的关系。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控制者,由于自身的特点——年龄、性别、学历、地理专业知识基础、心理学和教育学素养、兴趣爱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