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拙”不如“献丑”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q5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众所周知,体育学科的项目种类繁多,包括球类、民族传统体育类、田径类、体操类、新兴类等,每个类型中又分很多项目,想要同时掌握这么多种技能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让体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有时会有些力不从心,甚至有时还会遭遇失误的尴尬,这也让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不愿意甚至不敢做示范,生怕被学生笑话。我认为,“藏拙”固然可以隐藏教师某些技能短板,但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在一次篮球教学时“藏拙”不成反“献丑”,却在“献丑”之余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案例描述
  由于某些客观因素导致我接触篮球的时间较晚,虽然经过后期的“恶补”,但仍然有些技术动作不能够做得很熟练。这让我在篮球教学时会有些心有余而“技”不足,有些技术不敢展示、示范,生怕“露了底”,被学生笑话。为了避免在篮球课上遭遇尴尬,有损我在学生心中“无所不能”的光辉形象,对于不熟练的技术,我研究出了一套“能讲清楚尽量不做示范,能请别人示范自己尽量不示范”的“教学手段”。由于我以高超的“演技”作为“伪装”,所以一直没有“露馅”。但是,常言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我终于在一节篮球课上“湿了鞋”。
  那是五年级的一节篮球课,教学内容是胯下运球。课堂上,我讲解完动作要领后,只象征性地做了一次胯下运球就准备让学生开始练习。“老师,我在电视上看过,篮球胯下运球动作有很多种,左腿胯下、右腿胯下、左右腿连续胯下,老师你给我们展示一下呗!”队伍中一个“不和谐”的声音顿时让我有些不知所措。“给我们展示一下吧,老师是不是不会啊?”竟有些学生开始起哄了。“不行,不能让这帮臭小子看扁了。”我心里暗想,“硬着头皮上吧!”虽然我以前也曾下苦功练习过,但毕竟根基不牢,技术不熟练,再加上本身就有些“心虚”,结果可想而知,每次运球超不过3个回合就脱手了。学生们嘻嘻哈哈笑成一团,我心中却是尴尬万分。“老师,原来你真的不怎么会啊!”“老师,你都不会,我们怎么可能学得会呢?”在学生们的“嘲笑”声中,我更加无地自容了。
  突然,我想起我们班的小颜是学校篮球队队员,参加篮球训练已经有三四年了,技术非常不错。我灵机一动,说道:“小颜是学校篮球队队员,我们请他给我们展示一下吧。”“好!”小颜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开始了表演,各种胯下运球小颜都做得有模有样。“好厉害啊!”“老师都不会做,他竟然会!”同学们纷纷发出不可思议的赞叹。“小颜是不是很厉害啊?”“是!”“他比老师还要厉害呢!”“小颜是经过几年辛苦的训练才这么厉害的,所有的技能都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老师就是因为以前没有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所以篮球才没有学好。”“老师突然有一个想法,”我接着说道,“既然小颜是我们这群人当中篮球最厉害的,那么我们就请小颜来做我们篮球课的老师。老師跟你们一起学习,篮球课结束后,咱们比比谁的技术更熟练,掌握的动作更多。赢了老师的同学,篮球这一项可以免考,如何?”“好!好!好!”学生们听说可以跟教师比赛都兴奋不已,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小颜同样也非常激动,脸上满是骄傲的神情。
  于是,在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里,在“颜老师”的带领下,我和学生们一起开始了胯下运球的学习。课堂上,学生们相互学习、相互比拼,练习得都非常认真,就连以往在课上表现不积极的学生也热情高涨,有些学生还利用课余时间加练。其间有学生家长通过微信告诉我说,“孩子最近像着了魔似的,做完功课就到小区篮球场练球去了,每次都大汗淋漓地回来”。在学生们看来,能打败教师那可是莫大的荣耀,这让他们有了巨大的动力。看着他们这么努力,我当然也不能落后,每天早上都提前30分钟到校练习运球。转眼便到了我们约定比赛的日子,那天我格外高兴,不仅因为我赢得了比赛,保住了“颜面”,更因为我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至少能熟练完成1~2种胯下运球,有些可以完成2~3种,甚至有几个还“偷偷”练习了背后运球。
  三、案例反思
  著名学者林格说过:“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而不是显示教师的聪明和才华,教育要保护孩子的主动性,关键是放下自我。”教师适时地在学生面前“装装傻”“献献丑”并不是无能的表现,相反它是一种教育艺术、一种教育智慧。案例中,我在进行篮球胯下运球教学时,原本是想保住“颜面”,没成想却献了“丑”,然而就是在“献丑”后,我发现了隐藏在其中的教学智慧。于是便有了我灵机一动后,合理地利用课堂资源,让课堂的角色发生反转,“学优生”变成了“老师”,老师变成了“学生”。
  这样的转变让课堂充满了新鲜感,课堂氛围也变得更加轻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败老师”这一目标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中能认真练习,在课余时间能主动加练,而且还完成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在这种“反转”的轻松氛围中,在与教师“一争高下”的激励下,设置的学习目标得以快速、高效地达成,“小阴谋”也最终得以顺利得逞。
其他文献
2020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多项改革措施。《意见》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竞赛活动”“完善青少年體育赛事体系”“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教育部、体育总局共同制定社会体育俱乐部进入校园的准入标准”“制定优秀退役运动员进校园担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制度”等等。国家层面《意见》的出台,将会破
初冬时节,沐着暖暖冬阳,为进一步办好本刊“一线话题”栏目的“阳光操场”板块,为全国各校提供可参考的经验,栏目调研采访组(以下简称:调研组)在合肥经济开发区进行了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以下简称:大课间)的专题调研。一路走来,调研组感受到了该区浓厚的大课间文化氛围,更感受到大课间在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调研过程中,随访了1位分管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者、1位省体育特级教师、9位学校校长、5位
小阳今年上一年级,他有重度听力障碍,必须借助助听器才能听到外界的声音,因为是先天性疾病,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四肢协调能力都比同龄的学生要差一些。  1.初“识”印象。开学初,小阳身上的助听器就吸引了我的注意,这个助听器一边连接耳朵,一边固定在衣服上,长长的线,像极了一个“定时炸弹”,感觉这根线随时会被某个“熊孩子”扯掉。  2.都是助听器惹的“祸”。新学期第一节体育课,我开始给学生们在走廊排队。我按
一、捋清关系,化解教学两难  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一视同仁表现为:没有任何歧视,平等对待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因材施教表现为:根据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以及技能学习能力等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教师一视同仁保证了学生享受平等的教学,但班级中的学生普遍存在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往往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和身体能力等方面,同样的教学进度和教学难度会让学生在同一个班级中得到
“方法”在词典中的解释是: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类推“教学方法”,最直接的释义则是:为获得教学效果或达到某种教学效果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因此,一切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手段、方式也都可以称得上是教学方法,应该从宏观层面上对“教学方法”进行把握。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取决于教学效果是否达成,检验教学效果达成,主要依据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自我认可,“本身”操作经验是否有
半个月前,“一线话题”栏目组通知我做好准备,协助栏目校对几篇稿件,虽然工作任务应接不暇,但我仍然既爽快又兴奋地接受了这项“光荣的使命”,因为当初有幸得到“一线话题”栏目组的信任,成为了“特邀联络员”,栏目组寄予的“要为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服务”的期望让我一直牢记在心,况且这是一次难得的既承担义务,又能学习成长的好机会。  接到稿件时,我正在市里带队参赛,每天白天指导学生比赛,晚上开完总结分析会,安排
校园花式篮球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也是笔者所在学校的校本课程,历经10年的课堂教学实践,逐步实现了技术动作内容的传承与创新,考核评价的合理完善,活动展示的成果积累,让这门课程逐渐走向成熟。双球技术是校园花式篮球的核心技术,学生通过序列化的规范学习,可逐步掌握动作技能,全面达成健体、启智、树德的育人目标。  一、双臂交叉换位抛接球  练习目的:有助于发展学生上肢力量与耐力素质,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培养
冬季体育课堂教学有其显著的季节特点,很多学校进入冬季后及时调整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也有一些体育教师在学期初的教学计划中,就有目的地提前安排了进入冬季后的课堂教学内容,并提出了关于冬季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题。如何开展好冬季体育课堂教学需要体育教师根据季节特点、学情、学校教学资源等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选择与开展一些适合季节及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并采用适宜的方法与策略。通过本期研讨交流,对根据地区特
一、挖掘根源,找出原因,探明问题实质  教师需回归课堂,以学生为视角,探寻影响学生参与体能练习的因素,挖掘其根源,有的放矢地为趣味化体能练习内容设计寻找突破口。  1.剖析内在因素,找出根源  研讨中很多教师认为,长期枯燥的体能练习,致使学生情感态度发生变化,怕苦叫累,不愿参与,产生抵触心理;也有部分学生因自身缺陷对体能练习产生自卑心理等,这些都是学生不愿参与体能练习的内在因素。如,江苏周万征认为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危重紧急患者的主要部门,是医疗护理的前线,也是最易出现医患纠纷的部门。急诊科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时,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医患矛盾。本文分析了急诊护理风险,提出了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的常见方法。急诊护理主要风险识别  1.高危患者。有吸毒史、酗酒及不愿意配合治疗的患者以及“三无”患者最易出现安全隐患;猝死患者护理风险最高。  2.高危护理人员。资历浅、知识老化、情绪易激动护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