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研究性学习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的运用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鉴赏是高中音乐课中较重要的一个的模块,教师根据高中生的年龄知识特点,采用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自主探寻音乐知识,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
  关键词:音乐鉴赏 高中音乐 研究性学习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音乐教师们纷纷投入探求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的研究,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力图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独立学习和探究音乐知识技能的能力。那如何结合高中生的实际能力,让学生在音乐鉴赏课的学习中积极主动的寻求,探索艺术的魅力呢?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中进一步将其明确为“综合实践活动”,而“研究性学习”就属于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本文所要阐述的是在音乐鉴赏课上研究性学习的应用。
  一、音乐鉴赏课研究性学习的性质和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的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旨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立足学生的直接经验,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借助教材、教师、网络等及教材以外的力量,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体现了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体验性和创造性的教学的特点。
  新课改后的音乐鉴赏课,大多教师虽创设各种问题和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体现了自主探究,但大多束缚于课堂之上,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发挥。所以,提倡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材、走进更大的艺术海洋,寻求和发现音乐的魅力。
  二、音乐鉴赏研究性学习的形式
  一个课题完成的周期可为两个月,每个班以教材的单元为单位自主确立研究对象,例如:高一(1)班三、四月研究对象为“音乐与民族”,高一(2)班的研究对象为“音乐与时代”等。各班自主结合分成若干小组,各组根据组员的能力和要求选择相应的子课题进行分组专项研究。可分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组”,“汉族民歌组”,“亚洲民间音乐”等等。各组利用课余时间,借助教师、图书馆、网络等资源展开活动,在相应的音乐课上展示阶段性研究成果,由教师和它组学生给予评价,然后课后再修改,深入性研究,然后展示最终研究成果,上交总结性资料等。
  三、音乐鉴赏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
  (一)选题指导,确定子课题
  教师根据各学期的时间长短,制定每阶段(两个月)研究大课题计划,在两学期内完成整本教材内容的研究。每阶段第一课为选题指导课,教师制定大课题,如:“音乐的民族风情”。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及知识储备优势,自行选择并结合成五组,每组十人左右,选出组长,取出响亮的小组名称,确定子课题。
  (二)制定方案,展开研究
  制订研究方案这一环节关系到研究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也是培养学生协调相互关系,合理分配任务,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研究性学习顺利开展的关键,可与选题放在同一课时完成。各组由推选的小组长根据组员各自擅长的特点分配任务,如资料搜集员、记录员、调查员等。讨论研究,制订研究计划,计划的制订要详细具体,各组成员根据兴趣、能力等方面做互补调配。例表:
  (三)搜集资料,制作演示文稿
  资料的搜集是整个课题研究学习的核心阶段,学生在不断搜寻课题相关的知识资料,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感受音乐的魅力。以“非洲音乐”这个课题举例:资料员搜集非洲地理、人文、生活资料,及具代表性的歌舞作品和独特的乐器知识资料,学唱《非洲赞歌》,研究总结非洲歌曲的特点(旋律简单短小,自由的节奏,常做反复等);搜集非洲鼓的图片及相关资料,讨论研究非洲鼓的特点及非洲音乐节奏上的特点;动手制作鼓,小组合作创编有非洲音乐特点(节奏复杂多变,多线条,多层次等)的节奏片段;上网下载非洲《阿杰舞》视频,学习感受非洲舞蹈的特点(动作粗犷豪放,速度快,幅度大,随意等)。
  组内讨论研究,筛选出有价值的资料信息,整合记录,制作演示文稿。演示文稿是更直观的将研究成果展示给其他同学学习评价,其中涉及电脑ppt的制作技术,学生主动求助电脑老师,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学习并完成。
  (四)成果展示,形成性评价
  成果展示是各组将研究的结果直观地展示给全体学生,是知识的传授亦是其他同学新知识学习和评价的阶段。展示的行式多样化,各组代表扮演教师的角色做总体讲述和解说,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学生能平视知识的权威性,以自己的方式体验理解音乐,传播艺术知识。该阶段的操作,需要教师的总体协调,分组分时间展示。展示时,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学习,并能客观评价,给出提高改善的建议,教师做好记录,做出总结和评价,并对下阶段的深入研究给出科学性的指导意见。
  (五)深入研究,上交材料
  根据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意见,组内深入研究,提升研究的高度,及时修改、补充材料,提高认识,完善课题的研究。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学生学习知识能够深入研究,总结提炼,尝试创新,以获得深层次的体验。教师整理各组同学的研究成果,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建立各班资料库,以便将来交流查阅。
  高中音乐鉴赏课,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鉴别能力,涉及知识面广,形式多样,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体验、探究,提高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体会音乐的魅力。这一形式的教学,在实施的初期难免会出现一些困难,教师要及时总结、反思、交流,才能逐步完善教学,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平台。
其他文献
为提高GPS接收机的灵敏度,采用模糊控制算法自适应调节接收环路的信号带宽,调和带内噪声控制与频率误差之间的矛盾。在GPS接收机设计中,通过降低环路带宽,抑制进入带内的噪声能量,提高环路信噪比,但在高动态环境下,为增加系统对频率误差的容忍度,就需适当提高环路带宽。采用模糊控制对接收环路的噪声带宽进行自适应调节,达到了提高接收机灵敏度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接收机系统性能比传统接收机在平方损耗及误码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完善,教育教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声乐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艺术细胞,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主要课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新课改理念深入推进,声乐教学在注重演唱技巧的同时,也更加关注其艺术实践性。从本质上而言,声乐教学与它的艺术实践性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了更好地发挥声乐教学的作用,在教
摘要: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高等师范院校在社会上受到广泛的关注。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提高高师钢琴教学效率是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从注重基础理论的掌握、正确使用教学方法、强化能力教育、加强钢琴伴奏训练、优化钢琴教材等方面探讨了提高高师钢琴教学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提升 高师钢琴教学 效率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高等师范院校在社会上受到广泛的关注。随着钢琴专业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需求越来越明显,MiniGUI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嵌入式Linux系统的图形用户界面。为了满足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的需求,将MiniGUI移植到基于S3C
卫星定位组件作为一门较新项目,同时作为对可靠性要求至高的高科技武器产品中的重要组件,在保证产品的可靠性方面,需要构建高覆盖面的组件测试方法,通过充分测试暴露产品问题
为了实现地区降水量自动观测,采用虹吸式降水量传感器和自动统计计算软件,实现了一种降水量采集系统。该降水量采集系统与维萨拉公司的翻斗式降水量观测设备进行了精度比对试验
摘要:钢琴作为音乐活动和音乐教育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乐器,其性能不断发展完善至接近现代钢琴的模样大致是在肖邦的时代。对发端于羽管键琴时代以来三百多年的钢琴演奏及教学之传承发展做一梳理将有助于"钢琴教师"们更好地完成自身所担负的教学职责。  关键词:钢琴教育 钢琴教材 钢琴演奏 钢琴学派  现代钢琴演奏艺术,自巴洛克时代以后,海顿、莫扎特、克莱门蒂影响了贝多芬的钢琴创作、演奏技巧又传至车尔尼的演奏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