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文化语境下的“公共新闻”实践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共新闻”自上世纪末在美国发端以来,引发了我国新闻界的思考和实践。“公共新闻”植根于公民社会,其诞生地的社会环境与中国文化传统和制度环境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全面了解“公共新闻”内涵,紧密结合中国文化和制度环境,深切关照当下国情和公共事务,恰当定位其在我国新闻实践中的角色,将是我国“公共新闻”实践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公共新闻 文化和制度语境 实践
  
   近年来,“公共新闻”成为国内新闻界关注的话题,并逐渐从理论探讨进入新闻实践层面。2004年江苏卫视举行《1860新闻眼》开播一周年纪念研讨会,将主题确定为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宣称该栏目的新闻实践定位在“公共新闻”,即“用公众的眼睛关注国计,以人文的精神关注民生,创造公共新闻话语,搭建社会和谐的公共平台”。随后,越来越多的电视台推出了“公共新闻”栏目,以《1860新闻眼》为代表的“公共新闻”的出现被业内人士评价为继“民生新闻”之后的又一场电视革命。
  较之起源于美国的“公共新闻”,我国的“公共新闻”在实践环境、传播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这与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生存的文化传统和制度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立足我国国情,全面理解“公共新闻”内涵,恰当定位“公共新闻”,是我国“公共新闻”事业的发展的关键。
  一、“公共新闻”的缘起
  20世纪末期的美国新闻界,媒体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逐渐偏离了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责,公众利益的诉求渠道受阻,形成了公众对传媒的集体不信任,传媒公信力式微,公民对社会政治生活疏离,民主政治生活面临崩溃的局面。在此境况下,美国新闻工作者发起了一场新闻报道业务方面的革新运动,即“公共新闻”运动。最早提出“公共新闻”理念的纽约大学新闻系教授Jay Rosen指出“新闻记者不应该仅仅是报道新闻,新闻记者的工作还应该包括这样的一些内容: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去阅读和观看这些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新闻传播学者与新闻媒介对“公共新闻”的关注、争议和实践探索,主观上表现了美国新闻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媒介社会责任的新思考,实质上也呈现出当前美国民主政治利用媒介的重新定位来达到调动社会公众情绪与力量,减缓社会压力,促进社会整合的目的。
  二、“公共新闻”中国实践的理念及定位
  在美国,“公共新闻”缘于对公民社会现状的深切体量,根本上是为了唤醒公民的政治生活参与意识,引导和培育公民参与社会政治事务的方式方法,由于新闻媒体领导了这场运动,使得运动的影响被扩大了。从文化和制度层面上讲,这场运动植根于美国公民社会、多元文化和民主制度当中,是对美国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自我修复,是在美国较成型的公民社会和多元文化土壤中孕育和发展出来的改革成果。
  较之“公共新闻”发源地的文化传统和制度环境,“公共新闻”对于我国来说无疑是个舶来品。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因素,中美两国在媒体制度、媒介环境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怎样将“公共新闻”的先进理念和我国社会的文化传统和制度环境相结合,充实“公共新闻”的中国式内涵,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新闻”实践道路,将是“公共新闻”在中国立足和发展的关键。
  “公共新闻”致力于以公共的视角看待社会问题,提高公众的行动能力,引导公众意见,影响公共决策,起到维护公共利益的作用。当下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转型过程中的国内矛盾,全球化背景下大国崛起历程中的中外矛盾集中显现,这种环境一方面为“公共新闻”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也需要使“公共新闻”实践既能自觉调和进而立足中国文化和制度语境,又能阐扬独特理念,有效影响公众,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笔者认为,就我国的“公共新闻”实践而言,以下几点有必要贯穿和遵循。
  (一)以人为本
  人本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政治文明的重要内涵。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尊重人、完善人、发展人为主要着眼点。当下中国,经历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社会财富积累大增,与此同时,高增长带来的环境代价、资源代价、社会诚信代价、分配格局差异等等问题集中显现。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由特定的人组成的族群之间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分配的公共问题,微观层面实质上也是关系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民生问题。这些问题在公共管理层面已经达成共识,旨在促进人和自然、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以人为本”思想已经成为公共管理部门的主导思想,并在公共管理当中有切实体现。
  就“公共新闻”而言,在新闻报道中应该自觉培育“以人为本”的视角,将维护人之为人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己任。这样既做到了植根传统文化,又上承公共管理部门思想,下应公民切身需求,达成多方利益的有效调和,进而促进问题解决。具体操作层面来讲,“公共新闻”报道在横向上可以致力于关注和纠正当下以GDP为本,以经济收益为本等短视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均衡全面发展;致力于维护公平、正义,维护不同地区、不同族群、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权、发展权和社会财富收益权;纵向上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即发展既能满足当前的物质文化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享用资源的权利。
  (二)舆论引导,促进和谐
  舆论引导是新闻传媒的应有之义,是媒体发挥社会效益的重要表现形式。新闻报道既影响舆论的生成,又关系其走向,公共事件报道尤其如此。鉴于此,在“公共新闻”报道中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方式方法和技巧,注意引导中的轻重缓急显得格外重要。
  当下社会转型期积累下来的各种矛盾频发,这些矛盾大多涉及公共利益或特定群体利益。关注这些公共事件是“公共新闻”的应有之义,也为“公共新闻”发挥传递信息,提高公民获取信息后的行动能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等作用提供了广阔平台。值得注意的是,在此类公共事件的报道中,新闻从业者对报道的基调、分寸、时机的把握会直接影响到作用发挥的性质和程度,把握不当将影响作用的发挥,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公共新闻”报道中,新闻工作者务必要全面看待此类事件发生的历史渊源、制度因素,多角度、多视角反思个中诱发因素;新闻工作者务必秉持理性、客观,而不是人云亦云,意气行事。在具体的报道中,要密切关注事物发展的动向,在坚持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合适时机、把握恰当力度,扮演好公共利益、媒体价值判断和公共管理部门职责三重利益的调适者角色,促进公众和公共管理部门的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
  (三)培育公民意识
  “公共新闻”脱胎于公民社会,致力于公共利益的诉求表达和有效解决,这基于全体公民都具有关注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基于公民具有参与社会管理和政治活动的意愿和素养。反观当下的中国社会,公民关注公共事务,参与政治活动的意识和能力都有欠缺,在面对维护自身权益、关照群体利益的依法维权意识、实际操作水平等方面亟待加强。
  公民意识缺乏是当下中国社会的现状,公共事务的解决离不开健全的公民意识,良好的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培育公民意识是现代化转型的重要保障,也是当前国情下“公共新闻”报道亟待关注和努力的重要方面。因此,依托“公共新闻”实践,注重培育社会成员的法制观念、维权意识、责任意识,引导公民参与社会政治事务,培养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方式方法等,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①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②蔡雯,《美国“公共新闻”的历史与现状(上)——对美国“公共新闻”的实地观察与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5(1)
  ③蔡雯,《美国“公共新闻”的历史与现状(下)——对美国“公共新闻”的实地观察与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5(2)
  ④蔡雯,《试论中美两国公共新闻传播的现实差异》[J].《今传媒》,2005(06)
  ⑤李洋、唐远清,《公共新闻崛起的背景与前景》[J].《当代传播》,2004(06)
  ⑥蔡雯,《美国新闻界关于“公共新闻”的实践与争论》[J].《新闻战线》,2004(04)
  ⑦郭大轮,《直面中国公共新闻面临的三大问题》[J].《中国电视》,2007(02)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09级新闻学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摘要 根据Micaps系统提供的天气预报资料、卫星云图资料,结合多普勒雷達回波4种产品的分析,利用天气动力学知识,对2016年7月25日辽宁省喀左县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空急流的建立和切变线的形成,为此次暴雨的发生提供了触发机制;雷达基本反射率可直观地反映降水强度变化和发展过程;基本径向速度产品正负速度区的变化及零等速线的形状,对暴雨的强度和落区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关键词 切变线;华
摘 要 目的:探讨微波热疗配合放疗对晚期喉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资料较全的64例晚期喉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行单纯常规放疗,局部总剂量DT 66~70Gy/6.5~7周;联合组除常规放疗外同时配合微波热疗每周3次(周一、三、五),热疗于放射治疗后20~30分钟内进行,瘤内温度43℃,每次30~40分钟。结果:联合组总显效率及完全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
胡萝卜田易受多种杂草侵害,因此使用除草剂可有效提高胡萝卜的产量和品种,从用药量、用药时间、使用技术和防治对象几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几种胡萝卜田常用的除草剂。并针对目前我
目的:研究克林澳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感及脑干听觉诱电位影响.方法:将56例2型糖尿痛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克林澳+基础治疗组,对照组:基出治疗组,1个疗程后检测体感及脑干听觉诱电
设互动、队伍建设互动和考评体系建设互动五个方面提出建立高校党建和团建工作互动机制的方法与途径。
【摘要】电视节目信息量大的要求,使口播新闻以其灵活性、快捷性成为新闻节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目前播音员在口播新闻无声语言的交流中存在的弊端及交流的技巧和规律进行了探索,阐述了无声语言的交流在口播新闻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电视 口播新闻 无声语言 交流技巧    电视口播新闻是没有新闻现场图像,由播音员播念简要文章的一种报道形式。口播新闻的特点一是灵活,二是快捷。在没有现场图像的情况下,以口
毛细支气管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严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流行面广,发病率高,其发病与该年龄的支气管解剖学特点有关。其中部分病儿存在气道慢性炎癥,日后数年内喘息反复发作,甚至发展成哮喘,严重危害病儿的身体健康[1]。在治疗中,孟鲁司特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有高度的亲和性和选择性,并且能有效地抑制炎症介质,不过对于毛细支气管炎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后小儿喘息的研究目前比较少[2]。本研究为
关键词 脑炎 昏迷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50   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由蚊虫传播,夏末秋初为发病高峰期,临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征为主要症状,重症患儿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广大儿童的健康和生命。   本文对高热护理,采取综合性降温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