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能力:语文阅读教学不容忽视之“重”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高考的论述类文本阅读体现出不少新的特点:文本选材范围广泛,涉及史学、美学、考古学、文艺学等。所选文本带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典范性。又经过命题人改造加工,具备了论述文所应有的“论证阐述(或立论陈述)”的特征,篇幅虽小,“五脏俱全”。考生在答题时普遍觉得难度大,失分严重。究其原因是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高中生缺乏有效的逻辑思维训练。高考中论述类文本的阅读形态是很“奇异”的,它要求考生“双重阅读”,既要阅读文本本身的内容,又要理解、判断命题人所设置的选项的内容。但即便如此,考生对文本的理解还是首位的。首先考生自己需要认真阅读文本,对文本中的重要概念、文章观点、文本思路等进行理解和分析。在这个阅读的过程中,考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贯穿其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关键。
  由考生此题失分严重反观我们的教学,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的教师在论述类文本阅读备考时,训练方法套路化、机械化,过分注重“做题”的技巧和方法,而忽略从理解的角度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在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偏颇之处,过分关注文本的文学性元素,注重挖掘文本的文学因素,而忽略了此类文本所隐含的逻辑思维能力。前者会随着高考命题导向的转变而逐渐改观,教师们会逐渐意识到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关键是要重视阅读方式,真正在阅读的“内功”上下功夫。而后者则牵涉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的转变,需要语文教师正确认识论述类文本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关注论述类文本所隐含的逻辑思维力量,以全新的眼光去审视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
  现以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为例,探讨如何在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此单元的选文分别是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林庚的《说“木叶”》和钱钟书的《谈中国诗》。这三篇文章都出自大家之手,语言严谨、思路清晰,学术性较强,当做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教学案例来进行探讨,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笔者认为,在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中要培养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概念的理解是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起点
  语言中的概念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维的重要载体。因此,对于文本中重要概念的理解也是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起点。在逻辑学上讲,概念的含义有内涵和外延之分。而在具体的文本中,概念又往往具有语境义,语境义是概念的外延形式之一。对于具体的论述类文本而言,学生需要理解该概念在某一篇文本中的具体含义,在此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更深入的理解。而在学术性的论述类文本中,往往有不少概念,甚至有些概念很相近,这就需要我们对概念的理解和把握要准确。如林庚的《说“木叶”》中就有“木叶”“树叶”“落叶”“落木”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学生只有彻底弄清它们的真正含义后才能更好的理解这篇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找出这些概念的语境义及其异同。木叶”与“树叶”字面解释是一个意思,但“木叶”及其演变的“落木”等词语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二是“木”所暗示的颜色性。再认真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文中这几个重要概念的含义,有助于学生去深入理解文本,进而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作者用了大量的例子(主要是相关的古典诗词),就是为了论证这几组概念的联系及区别,着重论述的是“木”字系列的词语在古诗词中广泛运用的内在原因。把握了概念、梳理了思路,这篇文章也就理解得差不多了。所以说,对概念的理解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起点和基础,只有准确理解了概念,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才能真正起步。
  二、“深度理解”是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
  所谓“深度理解”,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读懂”——只明白字面意思,或者对于文学性较强的文本能领悟、能意会,而在于它是对论述类文本的内在“肌理”把握很透彻,能够对句子内部以及句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有很好的理解,并能对其进行相关的推断。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理论认为,理解是新获得的知识与现有的心理图式和认知框架的整合。理解类别中的认知过程包括解释、举例、分类、总结、推断、比较和说明。而概念性知识是理解的基础。理解类别的七种认知过程分别阐释着“理解”的含义,推断就是其中的形式之一,而且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能够对文本中的某句话作出合理的解释、恰切的说明、妥帖举例等,理所当然可以看做是解释的深入,但是否具备推理能力其实是检验是否“深度理解”的重要标志。在近几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题中,选项中关于推断能力的考查也占了相当比重。推断包括内部推断和外部推断两种,内部推断是指句子内部及句间关系的推断,外部推断是由文中句子内容向文本外部拓展推测。如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学生对于文本第六段的理解有难度,其中有段论述“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这段文字既牵涉“科学的文字”“文学的文字”和“直指的意义”“联想的意义”两组概念的理解,又涉及对关键语句“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解。因为“科学的文字”一般用的是文字的本义(直指的意义),意义单纯,所以它的语言更加精确,;“文学的文字”因其文学的特性,联想和想象较多,所以必须用到文字的联想的意义,生发、引申较多,变化也较多。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字,文字意义的确定和控制方面也不同,因而阅读和写作过程中的文字运用也不同。
  三、分析、概括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核心
  无论是概念的理解还是对文本“深度理解”,都是读者随着作者的思路去走进作者思想的“深处”,为的是读懂作者。而读者对于作者文本的理解最终要变成自己的思考,这就需要具有较强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分析可以看做是理解的外延,它是比理解更高阶的能力。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分析主要包括区分事实与观点,把结论与支撑性论据联系起来,确定观点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的,以及自主地发现那些能够佐证作者意图的证据等等。分析涉及对文本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部分,比如区分出观点(或结论)与材料(或论据),区分出议论性文字和叙事性文字,区分出概念性知识和事实性知识等等。在区分的基础上确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各部分与整体结构的关系。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分析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分论点与总论点之间的关系。如钱钟书的《谈中国诗》,这是作者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作者主要论述中国诗的特点,并且听众是外国人。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演讲词时,就要梳理作者的观点,中国诗的特点到底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旁征博引,贯通中西,引用了大量的中外诗词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阐述出中国诗相对于外国诗所具有的特点。学生要区分开作者议论性的观点句和所援引的例子,区分开观点与材料。在细致分析文本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概括出中国诗篇幅短小,富有暗示性,笔力清淡、词气安和,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五个特点。而概括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思维能力,读者能用自己语言陈述文本的观点并做出合理的分析,本身就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批判性思维是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高级阶段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较为缺失,由此导致学生的思辨性思维也欠发达,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也受限。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分析是为了走进作者,而批判性思维则是跳出文本,对文本再做“冷眼旁观”,冷静、理性地看待文本,甚至不惜对文本提出质疑和相反的观点。批判性思维不是简单的“批判”,而是建立在对文本深入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之上,依据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和人的正常认知规律对作者观点或文本本身提出的理性看法。由此可见,批判性思维是高级阶段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容忽视。比如《咬文嚼字》课后习题中就提出马南邨《不求甚解》与该文作者不同的主张,说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并列出理由若干。教师即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但要注重学生的说理能力,有理有据的进行思辨看待。还有,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阐述的中国诗的特点你怎样评价?有没有不同的或补充的观点?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在此过程中让他们的思维得到锻造。当然,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假以时日,教师恰当的培养,一定会出效果。
  總之,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容忽视,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注重直观、感性的同时,多一些理性和睿智,而注重逻辑思维品质的培养则是语文阅读教学不容忽视的重中之重。
其他文献
刘云英,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高级中学教师。   《哦,香雪》是一篇非常经典的小说,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一篇文章。关于这一篇的文本解读,解读角度有多种:有抓住其文体特征,落实小说人物情节和环境等诸多要素的;也有以叙事学理论中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为切入口的,更有抓住《哦,香雪》的个性特征——“诗性”,分析文本“诗性”具体表现的。但从关键词角度深入探究的相关文本解读还有所欠缺。本文拟就某些能够探究文本意
王日淦,董旭午,江苏省泰州中学教师。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传统源远流长。在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古诗词具有极其深厚的根基,早已成为培养和塑造我们民族精神的文化养料。古诗词中那些精美绝伦的作品,以其洗练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丰富的想象、精湛的艺术展现了广阔的审美空间。因此,在广大中学生成长过程中,肯定也少不了源自古诗词的营养。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展开古诗词教学,才有可能教他们真正学好和会学古诗词
王敏,江苏省昆山市葛江中学教师。   相似思维就是“对彼此联系的事物形成的共时性关系进行系统探究,从中找寻事物关联的机质”[1]。事物之间的相似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他相似”,一种是“自相似”。所谓“他相似”,是指“两种截然不同事物在某种性质、功能上的相似”。所谓“自相似”,就是“一个事物的局部和整体,个别和一般在某种性质上的相似”[2]。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写于1982年5月,十年动乱的创伤
《河中石兽》是初中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也是本单元唯一一篇文言文课文。本单元主要选取探险和科幻方面的文章,重点在于激发探索自然世界和科学领域的兴趣和想象力,还要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有所质疑和思考。学习这篇课文,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辨能力,还要能从作者的寄托和情感出发,体会求真的思想内容,学会辩证分析问题。   一、《河中石兽》中“据理臆断”的三种举例   此文短小精悍
广东高考回归全国卷3年来,文言文作为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考察部分,而且也是在高考强调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改革潮流中不断创新变貌的一部分,却依然是大部分广州学生丢分严重的部分,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化、题型的多样化,全国卷文言文部分较过去广东卷考察的难度更大,知识面更广,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多,要理解的部分更细,更是成为许多学生丢分的“重灾区”。  然而虽然全国卷的文言部分的确更难更深,且防猜题能力强大,但文
培养学生学的能力,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理念,也是教者的共识和追求的方向。但是,在课堂实践中怎样具体展开,尤其是在古诗文这类强调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怎样与发展思维和活动能力结合起来,这还有诸多值得探索的路径。  一、理论考虑  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说到:“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的。”[1]前者指教育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需要之上,与学生的经验活动相统一,“如果教育者的努力不与儿童主
一、教学案例  【教学设想】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新闻类文章,在以往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而忽视自主合作的学习,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本设计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重点而不求面面俱到。努力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着力于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又不忽视双基训练,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行自主
刘自歆,刘金侠,安徽省太和县第一中学教师。   新课标主张“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倡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为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然而,很多课堂教学呈现出一些不恰当的做法,特别是类似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下简称《永》)的教学,由于课文大量用典,以典言志,寄寓深远,同时还存在着一个与之并行的复杂的隐性背景系统,因而课堂教学往往出现浅表化倾向,随意化、主观
马正平,四川西充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享受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写作学会原副会长。全国中文专业本科写作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主持人。代表作有:美学专著《生命的空间:<人间词话>的当代解读》,写作学专著《写的智慧》(1-5卷),大学教材《高等写作学》(1-4册)和专著《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DCC作文》《新路径作文》
整本书阅读突破了传统语文篇章阅读的狭小格局,倡导在“整”字上下功夫,注重内容的统整,过程的连贯,结果的融通,这无疑是正确而必要的。但“整”由“散”组成,宏观奠基于微观,整本书阅读最终还是要落在具体的章节和文段上,落在细致的分析与研读上,可以说,细读依然是整本书阅读的前提和基础,离开文本细读的整本书阅读无异于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一、还原语境:读出真意   还原,是文本解读的重要方法,本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