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屯是今青海尖扎县康杨镇的一个行政村,该屯最初是应明代的卫所制度而产生的。由于史料记载有限,以及民间记忆的模糊,该地在经历六百年的历史演进后,其“初民”的来源仍存在各种说法。本文就该问题,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历史背景
洪武元年(1368)明朝建立,元顺帝弃大都北遁,元朝的统治宣告结束,但雄踞大漠南北的蒙元残余势力仍严重威胁着新王朝的安危。为防止蒙古势力南下,明王朝在北方沿长城一线设“九边” [1],并在全国设立卫、所、屯寨,形成卫——所——屯寨——墩的纵深军事防御体系,位于西北地区的甘青藏区更也是明王朝经略的重点之一。
明洪武八年(1375)置归德守御千户所,隶河州卫。永乐九年(1411),[ 2]调河州卫中左千户所一所,归德居住,下开十屯。十屯即今贵德县的王、周、刘三屯,今尖扎县的康、杨、李三屯,同仁县的脱、季、李、吴四屯,统称归德十屯(亦称贵德十屯)。这些屯寨的军丁,多由内地迁来,隶属军籍,在世袭百户的带领下设屯筑寨,屯田戍边,父死子继,世代相承。明宣德以后,军屯制度逐步废弛,军户的后裔逐渐落籍屯地,原先的屯寨也逐步发展为规模较大的村落[3]。
二、军屯移民说与卓尼说
杨屯位于今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康杨镇东南方向2公里处,明代属贵德辖地,这里海拔较低,气候良好,适宜发展农牧业。杨屯汉语又称杨家上庄,藏语称嘉廓日,意为汉族寨子。杨屯现为康杨镇的一个行政村,全村共分三个社,其中一社二社均位于杨屯,三社在一、二社以西1.5公里处的尕马堂一带,约12户。全村共159户,634人,[4]主要是汉、藏、回、撒拉族几个民族。
(一)军屯移民说
杨屯在明代列属贵德十屯,最初是与明代都司卫所制相结合的特殊军事单位。史载:“明季洪武十三年(1380)于河州拨民四十八户来贵德开垦守城,自耕自食,不纳丁粮。又于河州卫拨世袭百户王、周、刘三人,各携眷口,赴贵德守御城池。又东乡康、杨、李三屯百姓原系土人,编入民籍完粮”。 [5]《甘肃省新志》卷九:“又《临洮府志》贵德所辖周鉴、王源、刘庆、李钊、康泰、杨銮等六寨”[6]。这六个寨子分别是位于今贵德县三河地区[7]的王源寨、周鉴寨、刘庆寨,今尖扎县康杨境内的杨鸾寨、康泰寨和李钊寨。按明代的卫所制度,军户们到来之后,便要筑造屯寨居住守备。杨屯寨子的轮廓至今依稀可辨,约合10亩大小。根据杨屯老人的回忆,寨子的城墙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挖毁的。从正史的角度来看,杨屯的初民毫无疑问是明代的军屯移民,而且贵德三屯和今康杨三屯的屯民均来自河州卫。明代贵德十屯的屯寨名现在已变成地名。屯寨作为明代屯田军士居住的最小聚落单位,聚落中的最高领导者往往是百户,为便于称呼和相互间的交往、互通信息,常以百户的姓氏(或姓名)来给屯寨命名。如今贵德县三屯的百户分别名为王源、周鉴、刘庆,其屯名也被称之为王屯、周屯和刘屯;今尖扎康杨地区三屯的百户分别是康泰、杨銮、李钊,屯名也随之命名为康屯、杨屯、李屯。自清至今,屯田虽废,屯寨名称却一直延续至今从未改变,而这充分说明现在的屯堡村寨就是卫所屯田制的产物。[8]
(二)卓尼说
关于杨屯初民的来源,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据笔者采访,杨屯“占根”诸姓氏[9]认为自己的祖先是从甘肃而来,这一点与文献的记载不谋而合的,但同时他们又强调,其祖辈不是通过“军事垛集”而来,而是因部落矛盾从甘肃卓尼迁至此地。
根据被采访者项志[10]的介绍,他本人曾受杨屯韩秀英[11]之托并结合其口述,搜集整理了杨屯的历史,事情是这样缘起的:据说,吐蕃王朝时期,卓尼一带有一个名为噶的部落,头人的名字叫杨,相当于千户的地位。杨没有子女,于是每天煨桑、念经、求神,希望能得到一子。后来果然灵验,某一天天空突然出现了一个十分好看的小男孩,于是头人的夫人生下一男婴,取名噶(高兴之意)。噶成年之后结婚生有四子,后来长子斗日尖一系出现了一个叫噶·益西达杰的人,到了公元9世纪初,噶·益西达杰成为了吐蕃赞普热巴坚的大臣。再后来噶·益西达杰逐渐兴旺发达,占领了包括今四川若尔盖一带的地方,并于1295年修建了卓尼寺。再后来噶·益西达杰的势力更是与日俱增,辖地范围也不断扩大。此时,内部的一部分人对他的不满情绪也随之高涨,矛盾和纷争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于是这一部分人带领了自己的部众迁至今青海尖扎境内杨屯所在地,时间约为1631年。据韩秀英的父亲韩曾奇讲,当时从卓尼来的主要为韩、罗、胡三姓人,其中韩家是部落头人,胡家是汉族[12]。而且,韩家人本来姓杨,只因某朝皇帝赐给了他们一样宝贝,他们便因宝贝的名字将杨姓改为了韩姓。
杨屯的先民们到来之际,当地一片草原,来后为了生存即开始开荒种地,发展农业。因来的人当中有木匠、技工(做砖头的人)、石匠、法师等不同职业的人,个个是能工巧匠。他们于1651-1733年间修建了桑主寺和贾加的一座本教寺院,贾加头人与广大民众十分欣赏和感激,于是头人收其为部落的属民,并在贾加的地界上划分给了他们森林、草原、水泉、住房以及寺院中聆听经法的位置。后来,这些远道而来的人用“杨家”[13]给自己的村子命了名,以示对他们祖辈的纪念。1770年,杨屯的先民还在自己的村子里修建了二郎庙。关于这一点,据说是1958年以前,杨屯的人在本村发现的一块有关二郎庙的匾额上所记载的,但匾额毁于“文革”。关于杨屯先民的民族,韩秀英还特别强调,他们的先民是由卓尼而来的“纯藏族”,后来成为了贾加部落的属民。1949年前,该村有35户,160人,其中男75人,女85人。
经过笔者的查证与推测,就杨屯先民的来源,上述“历史记忆”与汉文史志中的相关记载多有矛盾之处。史书记载,永乐九年后,贵德十屯先后设立,十屯百姓多由河州拨民,由其世袭百户统领,杨屯百户杨銮。但关于杨銮其人及其屯寨状况没有具体的记载。但调查过程中,“历史记忆”很肯定他们就是卓尼杨土司的后人,这让人颇感迷惑。
第一,假如杨銮百户就是卓尼杨土司属下的百户。根据文献记载卓尼杨土司之杨姓[14]是在明正德三年(1508)由皇帝所钦赐,那么,有两种可能:即永乐时期来,则不会有杨姓;正德三年以后,明代的军屯制度早已于80年前的宣德(1426-1436)时期就逐渐走向衰败,政府再拨民前来屯守恐怕已经意义不大。何况“历史记忆”认为杨屯先民是于1631年(崇祯五年)到来的,为纪念卓尼的先辈才将村子的名称命名成“杨家”的。这一点,杨姓解释虽合理,但客观上,此时明朝已是四面楚歌、几近灭亡之时,加之崇祯皇帝亲自准许废除屯田。[15]青海地区的屯田也是在明中叶后开始凋敝的,于情于理,此时政府再调拨“军户”前来屯守也已经不大可能了。
第二、久美昂波著的《卓尼版〈丹珠尔〉大藏经序目》中提到:“雍正九年(1721)在乔当沟[16]新筑一城池,来函求援。土司带领头人道吉南觉、丹曲嘉、恰热哇、杨珍等很多随从及五百多名民工来到青海乔当沟,在细心且有心计的头人恰热哇和管家噶本才让等人的管理下,短时期内完成了筑城任务。汉官们惊奇地说:‘筑城之快实乃前所未有’”[17]。这与韩秀英所述似有共同点,即杨屯的祖辈们善于工匠,同时也看出,卓尼杨土司的属下应该有一大批能工巧匠。现今杨屯虽仍有很多匠人,除了被认为是“汉族木匠”的胡家外,这些匠人大部分都是些外地“招来的女婿”。
第三,蒲文成在《甘青藏传佛教寺院》一书中提到位于今尖扎县县治西北38公里处,贾加乡西南3公里,距离杨屯15公里的桑主寺,相传初建于元代。期间三次易址,第二次迁到了贾加尕日,但未提及准确的时间。杨屯的“历史记忆”认为他们的先民在1651-1733年间修建了桑主寺的事实,应该是该寺第二次易址时的重修,而非始建,这一点似乎文献记载与“历史记忆”不谋而合。
综上所述,杨屯的“历史记忆”,可能是其不同来源的族群记忆的复合,杨屯虽是后期的命名,但其居民来源较为复杂。限于资料,目前尚难作出明确定论。
三、“原系土人”的几点思考
崔永红的《明代青海河湟地区屯田的分布和军户的来源》在对明代军户的来源上就康、杨、李三屯“原系土人”的说法做了一定的推测:“归德康、杨、李三屯,《西宁府新志》卷十六载‘原系土人’。这里的土人,指土著之人。创屯之初,未必全是土著,但起码有土著参加,想来也是可信的”。[18]理由是,朱明王朝建国初增补军伍的其中一个办法就是收集故元降军败军和元末各割据势力的降军败军。将这部分人“籍民为军”,设卫所屯田。河湟地区明初故元遗兵比较集中,后降服变为明军,归附民户中的壮丁有一部分被选编为军卒也是有可能的,他们被称为土著军。明初,西宁卫和河州卫这样的边卫、土著军士还是卫所军的基干。[19]
笔者在此基础上也想就“土人”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非汉人的土著居民
比利时籍Louis Schram于1911-1912年在土族地区居住了十年,后所著《甘青边界蒙古尔人的起源、历史及社会组织》一书中解释到:“‘土人’的意思是‘当地人,本地人’(Native),它可以指与某个出生地有关的人,也可以指一个地区的原始居民。在汉语书籍中,‘土人’一词从来不用于指中国任何地方的土著汉人”[20]。“土人”是个带有贬义的称呼,在西宁汉人的眼里,“土人”专指“蒙古尔人和沙陀人”。由上可以看出,“土人”至少是对除汉族外的其他少数民族的称呼,而且有别于“西番”。“土人”有两层意思:第一是一个地方的土著居民;第二是对某一特殊群体的称呼,如蒙古人和沙陀人。Louis Schram对“土人”的定义可谓是全面的。
就此,关于杨屯百姓“原系土人”一说,先不论该“土人”究竟指哪个民族,但至少证明他们应该是非汉族人群的可能。
(二)甘肃卓尼的“土户家”
蒙古统一中国后,在边疆地区利用少数民族上层建立起土司制度。“其中甘肃边外的有些土司,均被称为土人,这种族称到明初便正式见于记载。明《洪武实录》中所谓的‘西宁州土人’,直到清初《秦边纪略》所谓的 ‘土人’,都是指南木哥等土司所属而言。而比此稍后一点的外国人游记[21]中,正好把青海境内祁土司和甘南卓尼杨土司的属民称为‘假霍尔’(‘假’为译音,或译‘嘉’、‘加’,是藏族对汉人的称谓)”[22]。“目前甘南卓尼一带尚有一些自称为‘土户家’的族人”。
以上都提到了甘肃卓尼,这与杨屯的“历史记忆”也是相符合的,而且今天的杨屯被周围的藏族称作是“嘉廓日”,“嘉廓日”是否“假霍尔”的音转或误读,笔者尚难定论,需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三)“渐染夷风”或“番化”的人群
《循化志》卷四:“屯兵之初,皆自内地拨往,非番人也。故今有曰吴屯者,其先盖江南人,余亦有河州人。历年既久,衣服、言语渐染夷风,其人自认为土人,而官亦目为之番民矣”[23]
注释:
1.指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偏关、固原九镇。
2.“归德十屯”的设立时间有两种说法,《明太宗实录》记载为永乐九年,《循化志》记载为永乐四年,本文采用永乐九年之说。
3.参见崔永红等《青海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0页。
4.笔者于2009年5月8日在杨屯进行补充调查时,杨屯村委会《康杨镇贫困人口调查摸底各村分解表》所载。
5.姚钧《贵德县志稿》,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52页。
6.《甘肃省新志》卷9,转引自崔永红《明代青海河湟地区屯田的分布和军户的来源》,《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7.三河地区指贵德河阴、河东、河西。
8.参见孙兆霞《屯堡乡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9.杨屯汉族和藏族中主要的几个“占根”姓氏分别是:韩、胡、罗、高、朱等。
10.项志,73岁,藏族,原中共尖扎县委书记,现退休在家,《尖扎藏族社区志》主编,书待出版。关于杨屯的历史记忆方面的整理,基本上是来自他本人提供给笔者的藏文手稿,并由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2006级研究生俄项多杰口头翻译,本人又结合久美昂波所著的《卓尼版〈丹珠尔〉大藏经序目》整理所得。
11.韩秀英,藏语名字旦正措,几年前去世,享年83岁。生前曾委托项志书记并口述相关记忆希望理出杨屯的历史,根据老人生前的口述和项志后来对相关资料的查阅,现整理有一份关于屯历史的藏文手稿,他认为,结合卓尼版大藏经《丹珠尔》大藏经序目,杨屯的先民的确是由甘肃卓尼“杨家”而来,系杨土司后代。
12.当时卓尼土司的属民应该有一部分汉人。另外一说,认为胡家最初是河州的木匠,但据调查,今天上庄的胡家认同自己为藏族而非汉族。
13.根据以上的口述资料,杨屯命名的时间的上限应该在1651-1733年之间,即清代顺治八年至雍正十一年间的八十多年的时间。
14.卓尼的其中一位名叫旺秀的土司,于明正德三年(1508)赴京朝贡,皇帝甚为高兴,夸赞他说在汉藏边界对政教事业贡献巨大,并赐杨姓,旺秀土司改名杨洪。参见久美昂波著,杨世宏译《卓尼版〈丹珠尔〉大藏经序目》,甘肃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207页。
15.参见 王毓铨《明代的军屯》,中华书局,1965年版。
16.项志认为乔当沟可能在今青海平安古城乡一带。
17.久美昂波著,杨世宏译《卓尼版〈丹珠尔〉大藏经序目》,甘肃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234页。
18.参见崔永红《明代青海河湟地区屯田的分布和军户的来源》,《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19.参见崔永红《明代青海河湟地区屯田的分布和军户的来源》,《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20.[比]Louis Schram 著,李美玲译,【美】Robert FriedHeather Fried 校《甘青边界蒙古尔人的起源、历史及社会组织》,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1页。
21.耶克·加伯的《中国鞑靼与藏区游记》,参见自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2.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16页。
23.龚景翰《循化志》卷4,《族寨工屯》,青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3页。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一、历史背景
洪武元年(1368)明朝建立,元顺帝弃大都北遁,元朝的统治宣告结束,但雄踞大漠南北的蒙元残余势力仍严重威胁着新王朝的安危。为防止蒙古势力南下,明王朝在北方沿长城一线设“九边” [1],并在全国设立卫、所、屯寨,形成卫——所——屯寨——墩的纵深军事防御体系,位于西北地区的甘青藏区更也是明王朝经略的重点之一。
明洪武八年(1375)置归德守御千户所,隶河州卫。永乐九年(1411),[ 2]调河州卫中左千户所一所,归德居住,下开十屯。十屯即今贵德县的王、周、刘三屯,今尖扎县的康、杨、李三屯,同仁县的脱、季、李、吴四屯,统称归德十屯(亦称贵德十屯)。这些屯寨的军丁,多由内地迁来,隶属军籍,在世袭百户的带领下设屯筑寨,屯田戍边,父死子继,世代相承。明宣德以后,军屯制度逐步废弛,军户的后裔逐渐落籍屯地,原先的屯寨也逐步发展为规模较大的村落[3]。
二、军屯移民说与卓尼说
杨屯位于今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康杨镇东南方向2公里处,明代属贵德辖地,这里海拔较低,气候良好,适宜发展农牧业。杨屯汉语又称杨家上庄,藏语称嘉廓日,意为汉族寨子。杨屯现为康杨镇的一个行政村,全村共分三个社,其中一社二社均位于杨屯,三社在一、二社以西1.5公里处的尕马堂一带,约12户。全村共159户,634人,[4]主要是汉、藏、回、撒拉族几个民族。
(一)军屯移民说
杨屯在明代列属贵德十屯,最初是与明代都司卫所制相结合的特殊军事单位。史载:“明季洪武十三年(1380)于河州拨民四十八户来贵德开垦守城,自耕自食,不纳丁粮。又于河州卫拨世袭百户王、周、刘三人,各携眷口,赴贵德守御城池。又东乡康、杨、李三屯百姓原系土人,编入民籍完粮”。 [5]《甘肃省新志》卷九:“又《临洮府志》贵德所辖周鉴、王源、刘庆、李钊、康泰、杨銮等六寨”[6]。这六个寨子分别是位于今贵德县三河地区[7]的王源寨、周鉴寨、刘庆寨,今尖扎县康杨境内的杨鸾寨、康泰寨和李钊寨。按明代的卫所制度,军户们到来之后,便要筑造屯寨居住守备。杨屯寨子的轮廓至今依稀可辨,约合10亩大小。根据杨屯老人的回忆,寨子的城墙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挖毁的。从正史的角度来看,杨屯的初民毫无疑问是明代的军屯移民,而且贵德三屯和今康杨三屯的屯民均来自河州卫。明代贵德十屯的屯寨名现在已变成地名。屯寨作为明代屯田军士居住的最小聚落单位,聚落中的最高领导者往往是百户,为便于称呼和相互间的交往、互通信息,常以百户的姓氏(或姓名)来给屯寨命名。如今贵德县三屯的百户分别名为王源、周鉴、刘庆,其屯名也被称之为王屯、周屯和刘屯;今尖扎康杨地区三屯的百户分别是康泰、杨銮、李钊,屯名也随之命名为康屯、杨屯、李屯。自清至今,屯田虽废,屯寨名称却一直延续至今从未改变,而这充分说明现在的屯堡村寨就是卫所屯田制的产物。[8]
(二)卓尼说
关于杨屯初民的来源,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据笔者采访,杨屯“占根”诸姓氏[9]认为自己的祖先是从甘肃而来,这一点与文献的记载不谋而合的,但同时他们又强调,其祖辈不是通过“军事垛集”而来,而是因部落矛盾从甘肃卓尼迁至此地。
根据被采访者项志[10]的介绍,他本人曾受杨屯韩秀英[11]之托并结合其口述,搜集整理了杨屯的历史,事情是这样缘起的:据说,吐蕃王朝时期,卓尼一带有一个名为噶的部落,头人的名字叫杨,相当于千户的地位。杨没有子女,于是每天煨桑、念经、求神,希望能得到一子。后来果然灵验,某一天天空突然出现了一个十分好看的小男孩,于是头人的夫人生下一男婴,取名噶(高兴之意)。噶成年之后结婚生有四子,后来长子斗日尖一系出现了一个叫噶·益西达杰的人,到了公元9世纪初,噶·益西达杰成为了吐蕃赞普热巴坚的大臣。再后来噶·益西达杰逐渐兴旺发达,占领了包括今四川若尔盖一带的地方,并于1295年修建了卓尼寺。再后来噶·益西达杰的势力更是与日俱增,辖地范围也不断扩大。此时,内部的一部分人对他的不满情绪也随之高涨,矛盾和纷争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于是这一部分人带领了自己的部众迁至今青海尖扎境内杨屯所在地,时间约为1631年。据韩秀英的父亲韩曾奇讲,当时从卓尼来的主要为韩、罗、胡三姓人,其中韩家是部落头人,胡家是汉族[12]。而且,韩家人本来姓杨,只因某朝皇帝赐给了他们一样宝贝,他们便因宝贝的名字将杨姓改为了韩姓。
杨屯的先民们到来之际,当地一片草原,来后为了生存即开始开荒种地,发展农业。因来的人当中有木匠、技工(做砖头的人)、石匠、法师等不同职业的人,个个是能工巧匠。他们于1651-1733年间修建了桑主寺和贾加的一座本教寺院,贾加头人与广大民众十分欣赏和感激,于是头人收其为部落的属民,并在贾加的地界上划分给了他们森林、草原、水泉、住房以及寺院中聆听经法的位置。后来,这些远道而来的人用“杨家”[13]给自己的村子命了名,以示对他们祖辈的纪念。1770年,杨屯的先民还在自己的村子里修建了二郎庙。关于这一点,据说是1958年以前,杨屯的人在本村发现的一块有关二郎庙的匾额上所记载的,但匾额毁于“文革”。关于杨屯先民的民族,韩秀英还特别强调,他们的先民是由卓尼而来的“纯藏族”,后来成为了贾加部落的属民。1949年前,该村有35户,160人,其中男75人,女85人。
经过笔者的查证与推测,就杨屯先民的来源,上述“历史记忆”与汉文史志中的相关记载多有矛盾之处。史书记载,永乐九年后,贵德十屯先后设立,十屯百姓多由河州拨民,由其世袭百户统领,杨屯百户杨銮。但关于杨銮其人及其屯寨状况没有具体的记载。但调查过程中,“历史记忆”很肯定他们就是卓尼杨土司的后人,这让人颇感迷惑。
第一,假如杨銮百户就是卓尼杨土司属下的百户。根据文献记载卓尼杨土司之杨姓[14]是在明正德三年(1508)由皇帝所钦赐,那么,有两种可能:即永乐时期来,则不会有杨姓;正德三年以后,明代的军屯制度早已于80年前的宣德(1426-1436)时期就逐渐走向衰败,政府再拨民前来屯守恐怕已经意义不大。何况“历史记忆”认为杨屯先民是于1631年(崇祯五年)到来的,为纪念卓尼的先辈才将村子的名称命名成“杨家”的。这一点,杨姓解释虽合理,但客观上,此时明朝已是四面楚歌、几近灭亡之时,加之崇祯皇帝亲自准许废除屯田。[15]青海地区的屯田也是在明中叶后开始凋敝的,于情于理,此时政府再调拨“军户”前来屯守也已经不大可能了。
第二、久美昂波著的《卓尼版〈丹珠尔〉大藏经序目》中提到:“雍正九年(1721)在乔当沟[16]新筑一城池,来函求援。土司带领头人道吉南觉、丹曲嘉、恰热哇、杨珍等很多随从及五百多名民工来到青海乔当沟,在细心且有心计的头人恰热哇和管家噶本才让等人的管理下,短时期内完成了筑城任务。汉官们惊奇地说:‘筑城之快实乃前所未有’”[17]。这与韩秀英所述似有共同点,即杨屯的祖辈们善于工匠,同时也看出,卓尼杨土司的属下应该有一大批能工巧匠。现今杨屯虽仍有很多匠人,除了被认为是“汉族木匠”的胡家外,这些匠人大部分都是些外地“招来的女婿”。
第三,蒲文成在《甘青藏传佛教寺院》一书中提到位于今尖扎县县治西北38公里处,贾加乡西南3公里,距离杨屯15公里的桑主寺,相传初建于元代。期间三次易址,第二次迁到了贾加尕日,但未提及准确的时间。杨屯的“历史记忆”认为他们的先民在1651-1733年间修建了桑主寺的事实,应该是该寺第二次易址时的重修,而非始建,这一点似乎文献记载与“历史记忆”不谋而合。
综上所述,杨屯的“历史记忆”,可能是其不同来源的族群记忆的复合,杨屯虽是后期的命名,但其居民来源较为复杂。限于资料,目前尚难作出明确定论。
三、“原系土人”的几点思考
崔永红的《明代青海河湟地区屯田的分布和军户的来源》在对明代军户的来源上就康、杨、李三屯“原系土人”的说法做了一定的推测:“归德康、杨、李三屯,《西宁府新志》卷十六载‘原系土人’。这里的土人,指土著之人。创屯之初,未必全是土著,但起码有土著参加,想来也是可信的”。[18]理由是,朱明王朝建国初增补军伍的其中一个办法就是收集故元降军败军和元末各割据势力的降军败军。将这部分人“籍民为军”,设卫所屯田。河湟地区明初故元遗兵比较集中,后降服变为明军,归附民户中的壮丁有一部分被选编为军卒也是有可能的,他们被称为土著军。明初,西宁卫和河州卫这样的边卫、土著军士还是卫所军的基干。[19]
笔者在此基础上也想就“土人”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非汉人的土著居民
比利时籍Louis Schram于1911-1912年在土族地区居住了十年,后所著《甘青边界蒙古尔人的起源、历史及社会组织》一书中解释到:“‘土人’的意思是‘当地人,本地人’(Native),它可以指与某个出生地有关的人,也可以指一个地区的原始居民。在汉语书籍中,‘土人’一词从来不用于指中国任何地方的土著汉人”[20]。“土人”是个带有贬义的称呼,在西宁汉人的眼里,“土人”专指“蒙古尔人和沙陀人”。由上可以看出,“土人”至少是对除汉族外的其他少数民族的称呼,而且有别于“西番”。“土人”有两层意思:第一是一个地方的土著居民;第二是对某一特殊群体的称呼,如蒙古人和沙陀人。Louis Schram对“土人”的定义可谓是全面的。
就此,关于杨屯百姓“原系土人”一说,先不论该“土人”究竟指哪个民族,但至少证明他们应该是非汉族人群的可能。
(二)甘肃卓尼的“土户家”
蒙古统一中国后,在边疆地区利用少数民族上层建立起土司制度。“其中甘肃边外的有些土司,均被称为土人,这种族称到明初便正式见于记载。明《洪武实录》中所谓的‘西宁州土人’,直到清初《秦边纪略》所谓的 ‘土人’,都是指南木哥等土司所属而言。而比此稍后一点的外国人游记[21]中,正好把青海境内祁土司和甘南卓尼杨土司的属民称为‘假霍尔’(‘假’为译音,或译‘嘉’、‘加’,是藏族对汉人的称谓)”[22]。“目前甘南卓尼一带尚有一些自称为‘土户家’的族人”。
以上都提到了甘肃卓尼,这与杨屯的“历史记忆”也是相符合的,而且今天的杨屯被周围的藏族称作是“嘉廓日”,“嘉廓日”是否“假霍尔”的音转或误读,笔者尚难定论,需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三)“渐染夷风”或“番化”的人群
《循化志》卷四:“屯兵之初,皆自内地拨往,非番人也。故今有曰吴屯者,其先盖江南人,余亦有河州人。历年既久,衣服、言语渐染夷风,其人自认为土人,而官亦目为之番民矣”[23]
注释:
1.指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偏关、固原九镇。
2.“归德十屯”的设立时间有两种说法,《明太宗实录》记载为永乐九年,《循化志》记载为永乐四年,本文采用永乐九年之说。
3.参见崔永红等《青海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0页。
4.笔者于2009年5月8日在杨屯进行补充调查时,杨屯村委会《康杨镇贫困人口调查摸底各村分解表》所载。
5.姚钧《贵德县志稿》,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52页。
6.《甘肃省新志》卷9,转引自崔永红《明代青海河湟地区屯田的分布和军户的来源》,《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7.三河地区指贵德河阴、河东、河西。
8.参见孙兆霞《屯堡乡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9.杨屯汉族和藏族中主要的几个“占根”姓氏分别是:韩、胡、罗、高、朱等。
10.项志,73岁,藏族,原中共尖扎县委书记,现退休在家,《尖扎藏族社区志》主编,书待出版。关于杨屯的历史记忆方面的整理,基本上是来自他本人提供给笔者的藏文手稿,并由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2006级研究生俄项多杰口头翻译,本人又结合久美昂波所著的《卓尼版〈丹珠尔〉大藏经序目》整理所得。
11.韩秀英,藏语名字旦正措,几年前去世,享年83岁。生前曾委托项志书记并口述相关记忆希望理出杨屯的历史,根据老人生前的口述和项志后来对相关资料的查阅,现整理有一份关于屯历史的藏文手稿,他认为,结合卓尼版大藏经《丹珠尔》大藏经序目,杨屯的先民的确是由甘肃卓尼“杨家”而来,系杨土司后代。
12.当时卓尼土司的属民应该有一部分汉人。另外一说,认为胡家最初是河州的木匠,但据调查,今天上庄的胡家认同自己为藏族而非汉族。
13.根据以上的口述资料,杨屯命名的时间的上限应该在1651-1733年之间,即清代顺治八年至雍正十一年间的八十多年的时间。
14.卓尼的其中一位名叫旺秀的土司,于明正德三年(1508)赴京朝贡,皇帝甚为高兴,夸赞他说在汉藏边界对政教事业贡献巨大,并赐杨姓,旺秀土司改名杨洪。参见久美昂波著,杨世宏译《卓尼版〈丹珠尔〉大藏经序目》,甘肃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207页。
15.参见 王毓铨《明代的军屯》,中华书局,1965年版。
16.项志认为乔当沟可能在今青海平安古城乡一带。
17.久美昂波著,杨世宏译《卓尼版〈丹珠尔〉大藏经序目》,甘肃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234页。
18.参见崔永红《明代青海河湟地区屯田的分布和军户的来源》,《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19.参见崔永红《明代青海河湟地区屯田的分布和军户的来源》,《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20.[比]Louis Schram 著,李美玲译,【美】Robert FriedHeather Fried 校《甘青边界蒙古尔人的起源、历史及社会组织》,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1页。
21.耶克·加伯的《中国鞑靼与藏区游记》,参见自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2.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16页。
23.龚景翰《循化志》卷4,《族寨工屯》,青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3页。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