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 开创我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新局面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wnl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7年新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在这里召开“中小企业对外合作二十年座谈会”,共同回顾我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事业发展历程和经验,分析现阶段中小企业开展对外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讨论我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工作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这次会议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工作上水平、上台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工作的回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工作不断发展,回顾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有几点体会:
  
  (一)中小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开展对外合作的一支重要力量。改革开放初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些中小企业开始以 “三来一补”、合作生产、合资经营等方式开展对外合作,这是中小企业突破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桎梏萌现出的一个可喜现象,开拓了我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崭新局面。对外合作范围由最初的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及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扩展到美国、德国、意大利、丹麦、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并开拓了拉美地区和非洲的经贸交流和项目往来。对外合作内容由服装加工、塑料制品和电子产品扩大到技术、设备、人才、资金融通等领域。个体、私营、“三资”及股份制的中小企业逐步发展和规范。
  
  (二)中小企业对促进我国经贸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截止2005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到6200亿美元。200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14221亿美元,其中进口额为6599亿美元,出口额为7622亿美元。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占到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0%左右。在对外投资方面,截至2005年底,我国已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企业为3万多户,其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
  
  (三)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开展对外合作经历了“引进-吸收-创新”的艰辛历程。长期以来,国家支持中小企业通过引进和技术改造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鼓励中小企业自主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改革开放初期还是集体企业的海尔集团,正是通过开展对外合作,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同时,坚持走技术创新道路,形成了海尔品牌产品,实现了向外技术转让,成为中小企业在对外合作中成长壮大的成功范例。
  
  (四)服务合作已成为中小企业对外合作的重要内容。中小企业对外合作不仅是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等,也包括科技创新、展览展销、人才培训、管理咨询、融资担保等服务业务的合作。中国与欧盟、日本及有关国际组织的合作,推动了我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对中小企业发展起到支撑作用。2003年,国家发改委牵头成立了APEC中小企业服务联盟,为APEC各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提供了广泛的合作平台。此外,我国相继与美国、欧盟、德国、意大利、韩国、越南等国家签订了加强中小企业合作的协议和有关文件,建立了中小企业政策对话机制和信息交流机制,促进了双边中小企业贸易往来与合作的开展。特别是会展业已成为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舞台。近年来,中国的展览业适应企业开拓市场的需要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国内有关部门、展会组织者举办各类展会2000多个,出境举办国际展会500多个。由国家发改委举办的较具规模专以促进中小企业对外合作为主要内容的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展览会、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已开始为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起到重要作用。
  
  (五)中小企业对外合作方式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我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初期主要以输入生产技术和资金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小企业对外合作范围不断扩大,逐步开始向输出型方向发展,如技术出口、海外投资、境外加工等。联想、华为、天狮、飞跃等一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海外投资方式已由最初的货币投资、实物投资向股权置换、跨国并购等多个领域拓展。转变对外合作方式,提高企业参与对外合作和国际分工的能力,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实力和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六)政府对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工作的组织指导作用得到加强,中小企业对外合作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在学习和借鉴国外扶持中小企业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工作的引导、扶持和管理不断加强。1986年,国务院在原国家经济委员会内设立了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领导小组,成立了中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继中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成立后,全国各地都成立了相应的机构。这些中心、机构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对于推动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1990年,民政部批准成立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吉林、江苏、内蒙古、四川、深圳、青岛、南京、潍坊、黄冈等27个省市陆续成立了中小企业对外合作的社团组织,形成了中小企业对外合作服务体系初步框架。目前,全国已建立了60多个综合性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开展多项服务业务,对促进中小企业对外合作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家主管部门曾在1988年、1990年、1991年和1997年先后四次召开了全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工作会议,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工作进行指导和扶持。1998年,国务院在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内设立了专司中小企业事务的部门,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专门建立了对外合作外,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工作。
  
  二、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小企业对外合作也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一)中小企业的自身发展为开展对外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到4230多万户,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提供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比例占75%,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GDP的60%左右,社会销售额的60%左右,上交税收占50%左右,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企业整体实力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中小企业的个体竞争力也得到提升。一些中小企业机制灵活,在技术创新中不断取得突破,并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
  
  (二)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为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到境外投资、开拓国际市场;支持非公有制企业扩大出口和“走出去”。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十一五”期间,我们将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强对外合作是其中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这些政策法规、规划,为推动中小企业对外合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宏观经济环境为中小企业开展对外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今年是我国加入WTO五周年,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面临更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机遇。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明显提高,各国与中国中小企业的合作,日益频繁和活跃。近几年来,中国政府先后与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欧盟等国联合举办了一系列活动,签订了多项协议,积极为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推动、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开展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其中,中国与东盟、中国与美国、中国与法国、中国与意大利关于中小企业的合作交流,为双方广大中小企业在商品、技术、品牌和资金融通方面的互利合作都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四)国际产业转移为中小企业开展对外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据统计,中国利用外资连续10多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中国已成为制造业国际转移最大承接地。为我国中小企业与国际大型企业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提供了与国际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开展协作配套的发展路子,使中小企业有机会纳入其全球生产体系和供应链;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中小企业引进新的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商业模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劳动效率和自主创新能力,最终提高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把握机遇的同时,也应当看到中小企业在开展对外合作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一是中小企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布局趋同、产品结构相对落后,在对外合作进程中经常出现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恶性竞争,并且引发一系列的贸易争端。
  二是中小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不高,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缺乏品牌意识和自主创新意识。在对外合作过程中企业缺少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市场的生存发展空间受限。
  三是中小企业存在大量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中小企业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隐患多也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开展对外合作。
  四是中小企业的市场行为不规范。一些企业在开展对外合作过程中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意识淡薄,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抓住重点,扎实有效推进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工作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全面提高中小企业对外开放水平,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引导中小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和技术含量,鼓励企业更多的引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积极承担国际服务业外包转移,提高利用外资质量,鼓励中小企业到境外投资兴业,发展产品加工、劳务输出、建立营销网点、开展合作研发,加强与国内政府和国际组织的交流,积极探索国际合作的新机制,办好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为中小企业扩大开放搭建平台,同时做好以下工作:
  
  (一)研究制定中小企业对外合作的扶持政策。研究促进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整体战略规划和配套政策措施,鼓励中小企业加大境外投资力度;加大对中小企业对外合作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为中小企业对外合作融资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加强对中小企业境外经营活动的引导和调控,保护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合法权益。
  
  (二)加大中小企业对外合作的资金支持。解决制约中小企业开展对外合作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继续做好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到境外上市,建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新体系,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国际资本的有机结合。
  
  (三)完善中小企业对外合作的工作机制。完善中小企业对外合作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机制的作用,形成多层次、政府与民间组织、中介机构的有效结合,形成包括贸易纠纷快速反应机制、境外市场法律咨询、融资保障与海外投资再保险和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激励机制等。
  
  (四)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对外合作的公共服务平台。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开放服务方式,重点支持建立一批中小企业对外合作服务组织和相关行业协会,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提高中小企业的对外合作水平,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同时还要注意推动我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机构与世界各国商会,以及相关国际机构的交流合作,加快我国中小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进程。
  同志们,今天,大家在这里参加“中小企业对外合作二十年座谈会”,纪念中小企业对外合作中心成立20周年。回顾20年来中小企业国际合作事业的发展历程,研究中小企业对外合作的未来发展。中心对我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事业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的工作,得到了有关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各国中小企业组织的赞誉和信任,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有关部门领导的肯定。正像马凯同志贺辞中提到的中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成立二十年来,为我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希望把握机遇,苦练内功,注重服务,提高水平,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做出新贡献。曾主管过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的老领导蒋黔贵、张志刚、陈清泰同志都题写了寄语,对中心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希望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的同志们按照镕基同志的题辞所要求“肯定历史成绩,展望辉煌未来,坚定信心,艰苦奋斗,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继续做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工作,为中小企业对外合作事业做出新的贡献。这里我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对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成立20周年表示热烈地祝贺!
  祝中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不断进步,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他文献
市场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浩瀚商海,无限商机,决不可能由哪个企业垄断包揽,也决不会使哪个企业找不到生存空间。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在于从广阔的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
2006年11月18日的北京国际车展上,克莱斯勒集团总裁莱索达在中国自主品牌奇瑞汽车的展区宣布,未来奇瑞将为克莱斯勒代工,在中国生产B级和更小型的汽车,并面向海外市场。这一刻,足
海外受众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身份特征和传播接受心理。中国外宣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必须深入研究海外受众传播接受心理。本文在分析海外受众传播接受心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划
本文通过美国宪政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美国银行案",探讨"信任"的制度基础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最近,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的设想并取消了延续2600年之久的农业税,减轻了农民的税
<正>贷款利率并轨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自身定价能力的问题,应在满足监管和风控要求前提下,不断优化定价策略,提升贷款服务溢价空间公平和效率在经济学上是对
在高校扩招、银行贷款规模急剧膨胀的今天,如何加强高校资金使用管理,防范财务风险是高等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特点,提出了高等学校需加强资金使用
0引言货币政策是通过政府对国家的货币、信贷及银行体制的管理来实施的,它涉及经济全局的宏观政策,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分配政策和外资政策等关系十分密切,必须实施综合配套
本文对中国西部喀喇昆仑-昆仑山地区通天桥火山岩、阿鲁克库勒的9号和10号次火山岩获得的^40Ar-^39Ar年龄分别为69.2Ma、1.00Ma和0.37Ma,邦达错橄榄玄武岩的K—Ar年龄为44Ma,据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