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把小学生引入课外书的殿堂,不仅能丰富他们的视野,同时能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还对发展他们的情感、意志、品格等非智力因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孩子能自觉地去进行课外阅读呢?本文通过“激发兴趣,引领孩子走向课外书籍”“ 提供环境,坚持阅读” “积累表达——评价学生阅读成效”“ 家校协作,“悦”读无穷”等四方面入手,对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进行探索,在激发孩子们爱上课外阅读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旨在培养他们爱读书的习惯。
【关键词】习惯 培养 激发兴趣 家校协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196-02
“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以精辟的概论阐述阅读对于人类的重要性。面对信息如浪潮般涌向我们的生活,一个人是否拥有从小培养起来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是决定把握信息的准确与否的关键。随着课程的改革,小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在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使阅读成为陪伴孩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成为其塑造人文素养的重要渠道,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灿烂童年,打好生命的底色。在此我想将本人自工作以来在课外阅读方面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激發兴趣,引领孩子走向课外书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也就为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提供了前提。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主动帮助他们选择课外阅读的内容,经常性地围绕课外阅读组织形式多样的阅读交流,让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1、故事诱导激趣,引发孩子课外阅读浓厚兴趣。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老师可利用班队课、品德与生活课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故事。一听到老师要讲故事,学生都会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直竖,故事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孩子们渐渐被感染、被陶醉,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情感起伏的紧急时刻,教师嘎然而止神神秘秘地告诉孩子:故事情节错综复杂,要知更精彩情节,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这样让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
2、榜样激励,书中体验,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根据学生仰慕英雄、名人的特点,可以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告诉学生,古往今来凡对人类有贡献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典范。
3、引入竞争,体验成功,循序渐进培养农村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为了使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高涨,老师可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小小故事会、好词妙句、绕口令比赛、歇后语比拼、词语接龙等,每次评选出优秀分子。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论今,使学生逐渐感受书的魅力,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提供环境,坚持阅读
为了保证课外阅读的顺利开展,积极争取学生家长和学生图书馆的配合。
1、成立“小小图书角”,倡导阅读。为了启迪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参与阅读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我首先带头在班级图书角共享几十本课外书,要求每位学生在每个假期买两本新书。利用寒暑假,自己先读好。每学期开学后,开展“献两本我喜欢的书给你给他”的活动,把自己的好书介绍给别人。
2、利用榜样的力量促进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小学低年级的向师性很强,我会在一年级新接手一个班后,每天早上早早地在课室讲台一起和孩子们阅读,给他们一个榜样的力量,让他们跟着一起静心看书。常抽空和孩子们一起分享阅读的收获。
3、利用图书室,广泛阅读。图书馆不仅是供应图书的地方,也是学校的文化中心。它是开展课外阅读的物质基础。我经常利用黑板报、墙报等阵地,及时作新书介绍和推荐,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阅览课上亲自带学生进图书室畅游书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形成读书氛围,并保持阅览室的宁静、明净,让学生在这样洋溢馨香的地方尽情采撷知识的花蜜。还经常结合课文单元教学,引导学生在图书馆借相关的课外书进行拓展阅读。
4、拓宽学生读书空间。我们又把读书活动引向家庭。让家长经常带孩子上书店,推荐适合我们看的书籍,给孩子选购书籍。建议家长在家里为孩子安排读书的小书桌、放书的小书橱。更鼓励家长放弃休息娱乐的时间,与孩子一起读书,边读边议,互相讨论,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三、积累表达——评价学生阅读成效
我们知道,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运用语言积累进行合理表达。因此,我们在养成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同时,要考虑学生阅读成效的评价,以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
1、设计考查记录卡,评价学生阅读成效。
定期检查记录卡,能了解学生阅读量;能发现学生阅读兴趣点并灵活调整学生阅读书源;能从学生的阅读感受的表达中了解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足迹。同时根据综合等级的评价,每月在班级评选几位读书积极分子,以便更好地促进班级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成效。
2、关注课堂表达,肯定学生的阅读成效。
阅读是输入,而表达是输出。评价学生阅读成效最常见、方便的做法莫过于课堂中学生表达的关注。有效的课外阅读定能促进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广度,理解深度。课堂中积极关注学生表达的畅度、表达的美感、表达的亮点,及时发现及时鼓励,在让学生感受教师的珍视和激励中,提升阅读的情感和成效。
3、 丰富活动,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效。
定期开展故事会、好书推荐会,一分钟信息交流活动,展评个性积累本,写话本等,让学生在一项项活动的舞台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展现阅读的能力,提升阅读的品位,形成阅读的持久性和良性阅读循环方式。像我们学完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后,班上开展了故事会,让同学在最近收集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中选一篇自己最喜欢的在班上和同学交流,大家选出几位“优秀小故事家”。
四、家校协作,“悦”读无穷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在学校里常常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才能主动地阅读各类书籍,然而,到了家里,容易受到电视、游戏等影响导致课外阅读的连续性和时间效率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所以,老师应该寻求与家长协作配合,共同建立一个“学校+家庭”的阅读氛围机制。鼓励家长们配合,在家里规划建立一个阅读的小空间,这个小空间由学生和家长自己商量设计布置,如包括书柜、花卉、贴图等;支持家长参与自己孩子的阅读计划,每天用半小时左右时间进行相互的听读,讲见闻,分享阅读心得。
总之,坚持就会胜利。老师和家长联手合作,提供给学生丰富的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激起学生阅读兴趣中,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让阅读的触角与信念散播开来,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学生生活的方式,使学生能从阅读中体会充实盈满的阅读乐趣。
参考文献:
[1]呼玉山.激发阅读兴趣 提高阅读能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10):59~60
[2]安恩平.阅读教学中的探究与实践〔J〕.教师教育科研,2006(05):21
[3]章永生.教育心理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习惯 培养 激发兴趣 家校协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196-02
“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以精辟的概论阐述阅读对于人类的重要性。面对信息如浪潮般涌向我们的生活,一个人是否拥有从小培养起来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是决定把握信息的准确与否的关键。随着课程的改革,小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在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使阅读成为陪伴孩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成为其塑造人文素养的重要渠道,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灿烂童年,打好生命的底色。在此我想将本人自工作以来在课外阅读方面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激發兴趣,引领孩子走向课外书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也就为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提供了前提。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主动帮助他们选择课外阅读的内容,经常性地围绕课外阅读组织形式多样的阅读交流,让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1、故事诱导激趣,引发孩子课外阅读浓厚兴趣。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老师可利用班队课、品德与生活课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故事。一听到老师要讲故事,学生都会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直竖,故事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孩子们渐渐被感染、被陶醉,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情感起伏的紧急时刻,教师嘎然而止神神秘秘地告诉孩子:故事情节错综复杂,要知更精彩情节,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这样让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
2、榜样激励,书中体验,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根据学生仰慕英雄、名人的特点,可以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告诉学生,古往今来凡对人类有贡献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典范。
3、引入竞争,体验成功,循序渐进培养农村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为了使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高涨,老师可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小小故事会、好词妙句、绕口令比赛、歇后语比拼、词语接龙等,每次评选出优秀分子。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论今,使学生逐渐感受书的魅力,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提供环境,坚持阅读
为了保证课外阅读的顺利开展,积极争取学生家长和学生图书馆的配合。
1、成立“小小图书角”,倡导阅读。为了启迪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参与阅读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我首先带头在班级图书角共享几十本课外书,要求每位学生在每个假期买两本新书。利用寒暑假,自己先读好。每学期开学后,开展“献两本我喜欢的书给你给他”的活动,把自己的好书介绍给别人。
2、利用榜样的力量促进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小学低年级的向师性很强,我会在一年级新接手一个班后,每天早上早早地在课室讲台一起和孩子们阅读,给他们一个榜样的力量,让他们跟着一起静心看书。常抽空和孩子们一起分享阅读的收获。
3、利用图书室,广泛阅读。图书馆不仅是供应图书的地方,也是学校的文化中心。它是开展课外阅读的物质基础。我经常利用黑板报、墙报等阵地,及时作新书介绍和推荐,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阅览课上亲自带学生进图书室畅游书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形成读书氛围,并保持阅览室的宁静、明净,让学生在这样洋溢馨香的地方尽情采撷知识的花蜜。还经常结合课文单元教学,引导学生在图书馆借相关的课外书进行拓展阅读。
4、拓宽学生读书空间。我们又把读书活动引向家庭。让家长经常带孩子上书店,推荐适合我们看的书籍,给孩子选购书籍。建议家长在家里为孩子安排读书的小书桌、放书的小书橱。更鼓励家长放弃休息娱乐的时间,与孩子一起读书,边读边议,互相讨论,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三、积累表达——评价学生阅读成效
我们知道,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运用语言积累进行合理表达。因此,我们在养成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同时,要考虑学生阅读成效的评价,以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
1、设计考查记录卡,评价学生阅读成效。
定期检查记录卡,能了解学生阅读量;能发现学生阅读兴趣点并灵活调整学生阅读书源;能从学生的阅读感受的表达中了解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足迹。同时根据综合等级的评价,每月在班级评选几位读书积极分子,以便更好地促进班级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成效。
2、关注课堂表达,肯定学生的阅读成效。
阅读是输入,而表达是输出。评价学生阅读成效最常见、方便的做法莫过于课堂中学生表达的关注。有效的课外阅读定能促进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广度,理解深度。课堂中积极关注学生表达的畅度、表达的美感、表达的亮点,及时发现及时鼓励,在让学生感受教师的珍视和激励中,提升阅读的情感和成效。
3、 丰富活动,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效。
定期开展故事会、好书推荐会,一分钟信息交流活动,展评个性积累本,写话本等,让学生在一项项活动的舞台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展现阅读的能力,提升阅读的品位,形成阅读的持久性和良性阅读循环方式。像我们学完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后,班上开展了故事会,让同学在最近收集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中选一篇自己最喜欢的在班上和同学交流,大家选出几位“优秀小故事家”。
四、家校协作,“悦”读无穷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在学校里常常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才能主动地阅读各类书籍,然而,到了家里,容易受到电视、游戏等影响导致课外阅读的连续性和时间效率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所以,老师应该寻求与家长协作配合,共同建立一个“学校+家庭”的阅读氛围机制。鼓励家长们配合,在家里规划建立一个阅读的小空间,这个小空间由学生和家长自己商量设计布置,如包括书柜、花卉、贴图等;支持家长参与自己孩子的阅读计划,每天用半小时左右时间进行相互的听读,讲见闻,分享阅读心得。
总之,坚持就会胜利。老师和家长联手合作,提供给学生丰富的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激起学生阅读兴趣中,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让阅读的触角与信念散播开来,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学生生活的方式,使学生能从阅读中体会充实盈满的阅读乐趣。
参考文献:
[1]呼玉山.激发阅读兴趣 提高阅读能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10):59~60
[2]安恩平.阅读教学中的探究与实践〔J〕.教师教育科研,2006(05):21
[3]章永生.教育心理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