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记得我,一点也不重要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eng124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节的前一天晚上,我在学校值班,改学生的随笔。高一升高二,学生因分科而重组班级。开学伊始,学生和老师都在彼此适应中。有些学生很怀念原来的班级和老师,在新的集体中还未能找到归属感。
  手上的这篇随笔中,学生表达了对我的同事张小兵老师的依恋。他盛赞小兵老师的课自由而厚重;老师性情之敦厚和书法之美一样让他叹服;他没想到这段师生的缘分只有一年,后悔自己没有更认真地学语文;他感叹故事已经结束,流露出无限伤感。
  我写不出小兵老师那样漂亮的毛笔字,只是用黑色水笔工整地写下一段评语:“故事还未结束,你可以随时找张老师沟通啊。我也会努力的,让课堂自由,让语文有趣。”然后把随笔本放在小兵老师的办公桌上,给他留了一张纸条:“你给他写几句鼓励的话吧!”
  第二天我来到办公室时,桌上已经有了一幅字:小兵老师用行云流水般的行楷给那位学生写了一段温暖的鼓励。上课时,我把随笔本连同小兵老师的字一起带给那位学生,他沉默着读完了,平静地说了声谢谢。我相信在沉默和平静之下,一定会有些东西沉淀到他心灵的河床上、青春的记忆里。
  有趣的故事发生了。几天后的一个早晨,我的桌上也放了一本随笔。原来是我之前的学生现在到了小兵老师的班上,她也在随笔里表达了对我的想念。小兵老师幽默地仿照我的评语回复她:“我会努力的。”
  学生喜欢上一位老师后,再去适应一位新的老师,会有些困难,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就应该让学生形成这样的认识:喜欢一位老师,喜欢他(她)的课,重要的是由此养成对学科的热爱,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而作为老师,也需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喜欢”,千万不要把自己当作明星,自恋自负,得意洋洋。曾有一位朋友告诉我,她休完产假后回学校上班,接了一位特级教师的班。学生和家长开始时对她不太信任,她上课很困难,于是找那位特级求助,希望他能跟学生作些沟通。那位特级非但没有帮助她,还面露得色,似乎这些早在他的意料之中。朋友再没找过他,只是认真地琢磨课,真诚地跟学生沟通,一段时间后,学生接受了她,她也找回了自信。那位特级沾沾自喜的淺薄和狭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深恐自己成为那样的人。刚工作那些年,作为新教师,我也曾非常在意学生的“喜欢”。这些年,我渐渐懂得,我陪学生一起走过一段最美好的青春岁月,有一些真善美留在学生的心上,也留在我的心上。我非常珍惜这些岁月,学生的朝气感染了我,减轻了我生命中的沉重和阴郁;我也珍惜师生间的心灵交流,那往往是别的职业所没有的至高幸福。至于学生,他们还有长长的路要走,广阔的远方和无限的可能正在等待他们。他们带着那些真善美好好地往前走就行,记不记得我,一点也不重要。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其他文献
花与雨色,融为一体。  田垄上,有许多头戴黄草帽的人弯腰在田里劳作,远远望去,好像是一片黄水仙花。  我面前萎萎地站着一位老人,他宽大却消瘦的脸如同一亩起了皱纹的黄土地,他望着我,忽然一扯嘴角,便露出了善意真挚的微笑。黝黑的皮肤在绵绵雨丝下洋溢着孩子般的明净。  他指着泡沫箱,露着微黄的牙问我,要不要买。声音很胆怯,但却很欢快。  我点头。  我之所以站在这里,就是因这一桌的石莲。  本是来乡间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