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上的引导误区及对策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kingzx6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堂上教师应成为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可是在实践中,我们却发现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存在误区,下面结合具体案例简单地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
  
  一、顾此失彼——偏执式引导
  
  案例
  一位教师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中进行了如下的引导:
  师:一个将来可能享誉乐坛的小音乐家,他的命运是怎样的?默读12自然段到课文最后,看看哪些词句刺痛了你的心。(学生自由读,圈画,思考)
  交流时,一个学生读到“后来听到骂声,鞭打声,小孩的哭声,吵嚷声,狗叫声。”
  师:从这些声音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仆人骂、打小扬科。
  师:想一想小扬科挨了怎样的打?
  生:用鞭子狠狠地抽,用脚使劲地踢;用鞭子狠狠地打,打后还在伤口撒上盐……
  学生想了好多残忍的仆人打骂小扬科的方式,听课的老师都连声唏嘘。
  
  一点通
  语文教材中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丰富的人文内涵正是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情操的重要内容。我们老师在教学时,头脑中要有一根弦——不忘对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引领。教师作如此的引导,真可谓“顾此失彼”——只顾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却忽略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让学生站在仆人的角度探究仆人如何对小扬科施以暴行。学生的想象残忍到了极致,学生的心硬了起来,又何谈学生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其实,教学时,老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读描写小扬科被打后的表现。来感受仆人的残忍、社会的黑暗:多么可怜的小扬科,他只不过摸了一下小提琴,有罪吗?就遭到这样的毒打?让学生深切感受波兰当时社会的黑暗、不公,而不是让学生去探究仆人怎样施以暴行,只顾语言的训练,而忘却情感的目标。
  
  二、请君入瓮——猜谜式引导
  
  案例
  教学《古井》一课,老师让学生默读课文3-5自然段,引导学生概括这几个自然段讲了乡亲们帮两位老人挑水的事。接着提问:乡亲们为什么帮两位老人挑水?首先学生从两位老人身体情况来思考,一个学生答后,教师的引导就好像在猜谜,猜一个让人找不到谜底的谜:
  师:请用一个四字词语说明两位老人用水困难?
  生1:腿脚不利。
  师:(摇摇头)不对。
  生1:一瘸一拐。
  师:男的一瘸一拐,女的不,不对。
  生3:手脚并用。
  (教师的猜谜式的引导,让学生有些无所适从,思维发生混乱,“手脚并用”一般用于攀爬)
  生4:年过六旬。
  (教师又是摇头,见学生实在说不出自己心中的答案,就放弃了引导)
  师:两位老人身体不好,年纪又大,不就是年老体弱吗?
  
  一点通
  我们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顺学而教。教师的引导要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用启发性的语言拨开学生头脑中的迷雾,让学生见到灿烂的阳光。而这位教师设一个陷阱,让学生往里跳,跳不准,跳不对,教师就一再否定,令学生不知所从。胸中是装着学生还是装着教案?这样束缚学生思维的问题应该避免。
  其实,若老师的问题可改为:你能用一个词来说明两位老人因为身体差而用水困难吗?学生会搜集头脑中的词语储备。选用一个或多个合适的词来表达。既彰显学生的个性,又放飞学生的思维,这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的体现。
  
  三、隔岸观火——虚化式引导
  
  案例
  教学《丰碑》一文,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如果你也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在零下30度的风雪中,你会怎样。这是在引导学生进行移情体验。由于学生当时穿着暖和的衣服,又在开着暖气的教室里上课,对冷的体验不深,或者说根本体验不到,学生的回答是这样的:
  生1:我会缩成一团。
  生2:我会冻得到处跑。
  生3:假如剩下一件棉衣我会自己穿上……
  
  一点通
  不能怪学生什么,学生切实的感受就是这样的,就是这样真实的,但“缩成一团”“冻得到处跑”这样的形象。和军需处长的镇定、安详、神态自若,是那样的格格不入。此时的移情体验笔者认为是失败的。更有第三个学生的回答:“假如剩下一件棉衣我会自己穿上。”这与军需处长“宁愿自己挨冻也要让战士穿上棉衣”的做法大相径庭,学生并没有真正走进云中山那个寒冷的大冰砣;军需处长衣着的单薄破旧,牺牲时动作神态的安详并没有深深震撼学生的心,他们没有真正走进军需处长的内心——对战士们的关爱战胜了寒冷,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教师的引导是虚化的。这虚化的引导,虚掉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虚掉了学生精神与语言的同构共生,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如同隔岸观火。
  如果此时教师作如下的引导:请同学们再读描写军需处长外貌、动作、神态的句子,与刚才学生自己的体验做一对比,让学生感悟:为什么军需处长会那样的镇定、安详?你想怎样赞美这位军需处长?就会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
  
  四、原地兜圈——照旧式引导
  
  案例
  一位老师教学人教版第九册古诗《题西林壁》,当学生知道作者从各个角度看到庐山的景象不一样,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时,一位学生小心翼翼地举起了手。
  师:你有什么问题呀?
  生: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不看清楚了再写诗呢?
  老师听了略一迟疑,没置可否,一挥手让学生坐下了,继续自己的教学。等学生理解了全诗的大意后,老师提问:从这首诗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引导学生认识这首诗蕴涵的哲理——看问题要从多个角度去看。
  
  一点通
  课堂教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生成性、不确定性,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生成了一个个没有预约的精彩。教师在其中更像是一位智者,在疑点、难点或迷惑、矛盾处巧妙点拨,引领学生从未知走向已知,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这位老师面对学生的疑问,不知从何处引导,只好让学生坐下了事。教师对学生的质疑不置可否,照旧跑自己的教案,熄灭了学生心中好奇的火花,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事情呀。
  其实,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将这个“球”踢给学生:“是呀,作者为什么不看清了再写呀?”引导学生讨论,学生通过的讨论,会弄明白其中的缘由:作者就是想通过“看不清庐山真面目”这个现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呀!看问题看事物,一定要全面、客观,这也是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如果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个疑问,这疑问其实也是《题西林壁》一诗教学的一个关键点,顺学而教,就能水到渠成地理解了诗中蕴涵的哲理,而不用“原地兜圈”——学完全诗,再提出“从这首诗中你受到什么启发”这个问题了。这是涉及教师教学智慧的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对教材深刻地把握,在平日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懈地锻炼,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努力地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
  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积极地探索着。在课程改革初期,出现以上问题也是难免的,关键在于我们要通过不懈的努力,积极寻求沟通新课程的理念与实践的桥梁,使得理念与实践能够和谐统一。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公有制在理论上是高效率的,但在世界性的实践中却处处反映出它是低效率的.原因在于公有制理论的逻辑前提存在一定的缺陷,由此造成实践中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最终导
在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教师应从培养新的学习理念、引导学员自主学习和提高课堂导学技巧等三个方面去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思想观念,充分发挥学员们的学习潜能,
根据高校物资设备采购数量大、品种多、专业设备要求特殊且时效性强等特点,笔者认为,理想的高校物资设备集中采购模式应该是“政府集中采购机构采购与高校采购机构采购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