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也是水利大省,河流众多,受冬季气候寒冷影响,会产生河流冰情,在冰情产生后,会产生河道治理、凌汛期防汛、交通运输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对于河流冰情的观察方法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流;冰情;观察方法
一、概述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也是水利大省,河流众多,受冬季气候寒冷影响,会产生河流冰情,在冰情产生后,会产生河道治理、凌汛期防汛、交通运输等方面的问题。所谓河流冰情是指冬季河流随着气温、水利条件、地理变化等因素而发生的结冰、封冰和解冻等现象。在冰情观察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冰情中的三个阶段,一是结冰期,结冰期一般自每年秋末开始至河道水面封冰期之前,在这一阶段结冰一般从岸边开始,特别是河流缓慢大的河湾以及静水边,形成透明的冰带称之为初生岸冰。当温度继续下降后,初生岸冰成为牢固冰带时,称之为固定岸冰。二是封冰期,封冰期是河流结成冰层到冰层融裂开始流冰阶段,河流封冻前,一般发生流冰及流冰花等现象。通常用疏密度来表示其流冰的数量。三是解冰期,从春季流水开始至全部融冰之日为止称之为解冰期,在这个阶段在可见范围内已经没有固定的盖面冰层,或河心融冰面积已大于河段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时,称之为解冰。解冰是由于热力、水力作用面使冰层解体,直至开河。
二、各冰期的冰情观察方法
岸冰,对于岸冰的观察主要是为河流封冰过程、冰期流量资料整理、编辑以及封冻预报提供数据参考。岸冰的观测范围可以在观测站测流断面上下游一定距离内的河段两岸进行觀察。通过观察岸冰的生成、发展和消失的过程,以及影响岸冰消失的气温、水温、流速等变化过程,来实现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岸冰观察的次数取决于影响岸冰的各个因素特征分析为决定因素。对于岸冰的观察主要是观察影响岸冰形成、发展和消失的气温、水温、流速、开河时间等数据指标,为绘制累积气温与岸冰增长关系图,固定断面岸冰、水深、流速横向分析图,以及流速与岸冰增宽速度关系图等提供数据支持。
水内冰,水内冰是冰期的主要观察冰情现象,观测研究水内冰主要是分析其成因、发展过程以及特征,通过对水内冰的观察能够有助于冰期测验工作,为水利发电工作更好更快的开展提供数据分析支持。水内冰是指结于河底或者水中物体上的冰体,其形状多为海绵体多孔而不透明的冰体。秋末冬初结冰期主要的冰情特征是水内冰,其形成的条件主要是敞露的水面过冷却,水流紊乱和结晶的核子。观察水内冰主要是观察水内冰、河底冰以及冰花量等,主要观察水内冰、河底冰以及冰花量形成、发展和消失的过程,通过对水内冰产生的条件和在断面上分布的特征,结晶状态以及透明度、掺杂物,河底冰的上浮情况,冰花量以及结冰量等数据的观察,实现水内冰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冰塞,大量的冰花堆积在河段盖面冰的冰底下,堵塞过水断面,造成河流不畅以及上游水位壅高的现象即为冰塞。冰塞壅水对于城镇、厂矿以及水利建筑物都不同程度的构成一定的危害,冰塞对于测站水位流量关系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于冰塞的形成过程应作为冰情观察的重点。对于冰塞的观察,主要是测定冰塞的位置、形状、冰量、特征等。冰塞位置容易发生在水面比降转折的河段和弯道,清沟下游处,水库末端等位置。为研究冰花积累情况、分布形状以及演变规律,在冰塞河段应布置足够的测量断面和测点,断面间距不应过长,以满足研究冰花演变规律为度。测次应根据冰塞演变过程而定。对冰塞形成条件的研究,应将重点放在气象以及水力田间,特别是水力条件的影响。例如比降变化、弯道、断面棉花以及水速变化等。
冰坝,流冰期冰块流至河道束狭、急弯、浅滩处大量堆积,使河道阻塞,由于冰块不断堆积,横跨断面,上游水位显著抬高,即为冰坝。冰坝观测的内容主要是水位、冰情目测、冰坝体积测定以及冰坝平面图、纵横断面图等。水位观测的目的是为了用水位来分析冰坝的形成、生长、破裂到消失的过程,一般以水位变化为主,因为冰坝纵断面在头部变化较为剧烈,观察次数应多次观测。同时,还要进行冰坝河段冰情观测。结合冰情目测,在整个冰坝形成前后和发展过程以及消失过程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阶段绘制冰情图。冰坝体积测算可用经纬仪在冰坝上下游较高的基点上进行测试,然后通过估算取得相应的数据值。
冰情观测中目测是较为常用的观测方法,冰情目测是在水位观测以前或以后进行,主要采取由远及近,由面到点,先岸边后河中的观测顺序。在具体观测中,按照登临冰情观测点,综览河段冰情情况,在岸边观测岸冰宽,了解有无水内冰,冰淞、冰花等现象,发生特殊冰情时,到特殊冰情地点观测并了解其结构情况,随时将目测和了解的情况,进行记录,对于文字表述不清晰的可以采取绘制草图及拍照等方式进行资料收集。
三、结束语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也是水利大省,河流众多,受冬季气候寒冷影响,会产生河流冰情,在冰情产生后,会产生河道治理、凌汛期防汛、交通运输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冰情的观测能够为农业生产、水利安全等提供相应的数据资料,为更好的发展农业和水利提供决策支持的数据和文献资料支撑。
关键词:河流;冰情;观察方法
一、概述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也是水利大省,河流众多,受冬季气候寒冷影响,会产生河流冰情,在冰情产生后,会产生河道治理、凌汛期防汛、交通运输等方面的问题。所谓河流冰情是指冬季河流随着气温、水利条件、地理变化等因素而发生的结冰、封冰和解冻等现象。在冰情观察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冰情中的三个阶段,一是结冰期,结冰期一般自每年秋末开始至河道水面封冰期之前,在这一阶段结冰一般从岸边开始,特别是河流缓慢大的河湾以及静水边,形成透明的冰带称之为初生岸冰。当温度继续下降后,初生岸冰成为牢固冰带时,称之为固定岸冰。二是封冰期,封冰期是河流结成冰层到冰层融裂开始流冰阶段,河流封冻前,一般发生流冰及流冰花等现象。通常用疏密度来表示其流冰的数量。三是解冰期,从春季流水开始至全部融冰之日为止称之为解冰期,在这个阶段在可见范围内已经没有固定的盖面冰层,或河心融冰面积已大于河段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时,称之为解冰。解冰是由于热力、水力作用面使冰层解体,直至开河。
二、各冰期的冰情观察方法
岸冰,对于岸冰的观察主要是为河流封冰过程、冰期流量资料整理、编辑以及封冻预报提供数据参考。岸冰的观测范围可以在观测站测流断面上下游一定距离内的河段两岸进行觀察。通过观察岸冰的生成、发展和消失的过程,以及影响岸冰消失的气温、水温、流速等变化过程,来实现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岸冰观察的次数取决于影响岸冰的各个因素特征分析为决定因素。对于岸冰的观察主要是观察影响岸冰形成、发展和消失的气温、水温、流速、开河时间等数据指标,为绘制累积气温与岸冰增长关系图,固定断面岸冰、水深、流速横向分析图,以及流速与岸冰增宽速度关系图等提供数据支持。
水内冰,水内冰是冰期的主要观察冰情现象,观测研究水内冰主要是分析其成因、发展过程以及特征,通过对水内冰的观察能够有助于冰期测验工作,为水利发电工作更好更快的开展提供数据分析支持。水内冰是指结于河底或者水中物体上的冰体,其形状多为海绵体多孔而不透明的冰体。秋末冬初结冰期主要的冰情特征是水内冰,其形成的条件主要是敞露的水面过冷却,水流紊乱和结晶的核子。观察水内冰主要是观察水内冰、河底冰以及冰花量等,主要观察水内冰、河底冰以及冰花量形成、发展和消失的过程,通过对水内冰产生的条件和在断面上分布的特征,结晶状态以及透明度、掺杂物,河底冰的上浮情况,冰花量以及结冰量等数据的观察,实现水内冰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冰塞,大量的冰花堆积在河段盖面冰的冰底下,堵塞过水断面,造成河流不畅以及上游水位壅高的现象即为冰塞。冰塞壅水对于城镇、厂矿以及水利建筑物都不同程度的构成一定的危害,冰塞对于测站水位流量关系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于冰塞的形成过程应作为冰情观察的重点。对于冰塞的观察,主要是测定冰塞的位置、形状、冰量、特征等。冰塞位置容易发生在水面比降转折的河段和弯道,清沟下游处,水库末端等位置。为研究冰花积累情况、分布形状以及演变规律,在冰塞河段应布置足够的测量断面和测点,断面间距不应过长,以满足研究冰花演变规律为度。测次应根据冰塞演变过程而定。对冰塞形成条件的研究,应将重点放在气象以及水力田间,特别是水力条件的影响。例如比降变化、弯道、断面棉花以及水速变化等。
冰坝,流冰期冰块流至河道束狭、急弯、浅滩处大量堆积,使河道阻塞,由于冰块不断堆积,横跨断面,上游水位显著抬高,即为冰坝。冰坝观测的内容主要是水位、冰情目测、冰坝体积测定以及冰坝平面图、纵横断面图等。水位观测的目的是为了用水位来分析冰坝的形成、生长、破裂到消失的过程,一般以水位变化为主,因为冰坝纵断面在头部变化较为剧烈,观察次数应多次观测。同时,还要进行冰坝河段冰情观测。结合冰情目测,在整个冰坝形成前后和发展过程以及消失过程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阶段绘制冰情图。冰坝体积测算可用经纬仪在冰坝上下游较高的基点上进行测试,然后通过估算取得相应的数据值。
冰情观测中目测是较为常用的观测方法,冰情目测是在水位观测以前或以后进行,主要采取由远及近,由面到点,先岸边后河中的观测顺序。在具体观测中,按照登临冰情观测点,综览河段冰情情况,在岸边观测岸冰宽,了解有无水内冰,冰淞、冰花等现象,发生特殊冰情时,到特殊冰情地点观测并了解其结构情况,随时将目测和了解的情况,进行记录,对于文字表述不清晰的可以采取绘制草图及拍照等方式进行资料收集。
三、结束语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也是水利大省,河流众多,受冬季气候寒冷影响,会产生河流冰情,在冰情产生后,会产生河道治理、凌汛期防汛、交通运输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冰情的观测能够为农业生产、水利安全等提供相应的数据资料,为更好的发展农业和水利提供决策支持的数据和文献资料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