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处于经济建设中心位置的城市市长们肩负重任。安徽省马鞍山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利用资源优势引来大批外商,又以优惠政策留住外商。因此,近年来该市经济发展快中求稳,提高了经济发展效率,增强了可持续发展速度。本期《市长访谈》栏目刊登了该市市长姚玉舟的专访文章,希望全国各地的市长们也能够拿起笔来,把自己如何提高执政能力以及领导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的好经验写给广大读者。
滔滔长江,千里奔流,像一条轻柔的玉带飘落在长江三角洲。以钢城闻名中外的马鞍山市,仿佛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三角的玉带上,熠熠发光。
金秋的一个下午,记者来到马鞍山市,在市长会客厅里采访了姚玉舟市长。姚市长介绍说,马鞍山地处长江下游南岸,是安徽省的东大门。与南京紧密相连,是长三角轴线边的节点城市、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皖江开发开放的重点城市。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的人均值,连续多年位居安徽省各市首位。尤其是财政收入,2001年为20亿元,2003年达3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也连年翻番,2001年为31亿元,2002年达60亿元,2003年猛增到107亿元。多年来,依托良好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生态保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服务功能日趋完善。马鞍山市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以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等光荣称号。马鞍山产业基础雄厚,经济实力较强。现在已形成以钢铁工业为主体,汽车、机械、化工、建筑、纺织、电子、电力、建材、轻工、医药、食品等门类齐全,产品结构较为合理的工业体系。
发挥钢铁资源优势 以钢铁工业带动相关产业
谈起资源优势话题,姚玉舟市长如数家珍。马鞍山有丰富的铁矿资源,1953年创办了国营马鞍山铁厂。1956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省辖马鞍山市。20世纪80年代,马钢已发展成为中型钢铁联合企业,年产生铁超过200万吨。1993年,马钢公司成功进行了股份制改制,在境内外整体上市。目前拥有当今世界先进的冷热轧薄板生产线、高速线材生产线、热轧大H型钢生产线和车轮轮箍生产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板、型、线、轮”产品结构,全部产品通过ISO9002质量认证体系,产品出口到48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马钢钢产量突破6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67亿元,经济效益列全国十大钢铁企业第二位。今年钢产量有望达到800万吨,销售收入有望突破250亿元。
马鞍山市原来地方工业底子薄,近年来大作钢铁资源文章,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业,以机械制造业为龙头,延伸产业链。工程类专用汽车、重型机械、机床、刃模具等一批以钢铁为原料的骨干企业迅速崛起。同时,在龙头的带动下,建材、化工等行业也相继兴起,地方工业在短期内迅速发展壮大。安徽星马专汽公司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工程类专用汽车制造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多年居全国第一,成功上市。
民营企业在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下,逐步做大做强。去年,全市民营企业增加1000户,今年上半年新增750户,民营企业总数达4028户,从业人员4.92万人,出现梦都、塞纳河畔、翠林等品牌企业。
发挥区域优势 发展高科技企业
姚玉舟市长说,马鞍山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也非常便捷。沿江铁路贯穿全境,与京沪、皖赣、宣杭铁路相连。高速公路有宁马、芜马公路,目前正在规划修建连接禄口机场的高速公路,对接宁杭、宁高、宁常高速公路。南京的轻轨、地铁也将与马鞍山对接。马鞍山港是国家一类港口,江海联运直达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马鞍山的长江大桥也在筹建之中,拟投资30亿元,2008年建成,将是长江上最长的跨江大桥。依托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捷的交通,马鞍山市政府提出“对接无缝”的口号,积极参与南京都市圈的建设,加快融入长三角的步伐。2001年9月,马鞍山和南京签订了《关于加强两市全面合作的会谈纪要》,由两市有关部门相继签订了交通、科技、旅游等7个合作意向书。今年初,马鞍山正式申请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借助南京都市圈和长三角平台,近年来,马鞍山大力推进以省级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的园区建设,吸引了一批外来高科技企业在园区落户,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大大增强了发展后劲。2003年底,全市18户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值64.2亿元,利税达8.7亿元,出口创汇达5636万美元。全市民营科技企业达到87家,技工贸总收入5.1亿元。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马鞍山为国家863计划新材料成果产业化基地。
发挥水资源优势 做大做强相关产业
马鞍山利用江河湖泊纵横交错的自然条件,促进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第一,建设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江心洲四面环水,拥有耕地5万亩,无“三废”污染,马鞍山在这里大力发展无公害瓜果蔬菜生产,打造蔬菜生产基地,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当涂县拥有可供养殖水面47万亩,马鞍山在采用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建设生态渔业基地。2003年,水产品产量6万吨,产值8亿元。第二,加强沿江港口建设,大力发展水上运输业。马鞍山港是长江沿岸天然深水良港,常年可停靠1万吨级船舶,近年来,马鞍山着眼于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功能,下大力气整合长江岸线资源,水上运输业得到快速发展。第三,充分利用丰富的长江水资源,大力发展造纸等工业。安徽山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纸板、纸箱,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坚持调整产品结构和发展规模经济并举,产量和效益连续多年居安徽省造纸行业首位,在国内同行业名列前茅。同时被省环保局授予“省环保先进单位”称号。
发挥旅游资源优势 发展虚拟经济
姚玉舟市长介绍,马鞍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独特。市区西南的采石矶,雄奇神秀,冠长江三矶之首,因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朱元璋首战采石矶告捷,才能夺取当涂,创建江南第一个根据地,再夺金陵称吴王,当皇帝。陈友谅也在采石矶称汉王,举行大典。享誉世界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对这里的青山绿水留连忘返,晚年终老长眠于当涂青山脚下。三国东吴大将朱然墓,被列为上世纪80年代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利用这里丰富的旅游资源,市委市政府一手抓实体经济,一手抓虚拟经济,大力发展旅游业,并逐步实现两种经济同步发展。他们以打造休闲旅游基地为方向,积极实施全市旅游总体规划,加快与长三角地区实施旅游对接。同时,加快推进旅游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采取特许经营、出让经营权等多种形式,把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市场,增强旅游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因此,近几年旅游业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收入逐年攀升。
谈到招商引资话题,姚玉舟市长说,市委市政府把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摆在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以资源优势吸引外商,又以优惠政策留住外商。马鞍山投资成本低廉,土地、劳动力价格等生产要素的综合成本约是上海、广东等地区的50%,是南京等地区的60%。马鞍山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形成了全党、全民、全社会招商的新格局。马鞍山富有徽商文化历史底蕴,素有“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和情结。目前,已有法国圣戈班、香港中华煤气、台湾中橡、台湾润泰、北京首创、上海农工商、上海大华、浙江海外海、珠海格力、青岛啤酒、安徽丰原、南通瑞慈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马鞍山,并不断增资扩股,马鞍山开放型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势头。
姚玉舟市长说,今后要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扩大对外开放,邀请海内外有志之士到马鞍山投资兴业。到2012年,全市将实现GDP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GDP达5000美元,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提前8年在安徽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18年,实现GDP比2000年翻三番,把马鞍山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的城市,在安徽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