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ska阿拉斯加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516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过电影《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的人,多半会对其中阿拉斯加的景象留下深刻印象,这片远离美国本土、被海洋环绕的陆地,充满了神秘、浪漫的原始气息:野性的动物、泛着蓝光的冰川、无边的雪山、荒芜的原野……高纬度和独特的地貌,让阿拉斯加成为北美难得的一块净土,同时却也是旅行者的天堑,当地的许多地方很难从陆地或空中抵达,乘坐邮轮是游玩阿拉斯加的不二选择。

现实版《冰雪奇缘》


  阿拉斯加是第49个加入美利坚合众国的州,它是美国最大的州,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块飞地。阿拉斯加原属俄罗斯,1867年,美国人以720万美元的价格从俄罗斯人手中买下这块17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阿拉斯加东接加拿大的育空地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南邻阿拉斯加湾、太平洋,西濒白令海、白令海峡、楚科奇海,北临北冰洋,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冰雪王国,也被称为“午夜阳光之地”,在位于北极圈内的区域可以看到极光和极昼。每年5月初到9月初,世界各地的游客纷纷汇聚到美国的西雅图、加拿大的温哥华等地,搭乘不同的邮轮前往阿拉斯加,饱览极地的迤逦风光。

冰原下的沃野


  阿拉斯加有五个地理区域:西南区、极北区、内陆区、中南区及东南区,都拥有自己的独特风貌,如果不是以深度科考研究为目的的话,极北区和中南区是体验阿拉斯加最好的选择。

极北区


  极北区约占阿拉斯加面积的三分之一,大部分位于北极圈以北,终年被冰雪覆盖。这里是爱斯基摩人的家园,也是最容易看到极光和极昼的地区,景点虽然十分有限,却拥有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风光。
  精彩看点
  ■ 诺姆
  诺姆(Nome)小镇位于白令海峡沿岸,起初只是爱斯基摩人的一个小村落,人口不足百人。1898 年,当地发现了金矿,在“淘金热”的年代(1899—1903)里,人口一度激增至 2 万人。1962 年采金业终止,这里的生活也慢慢平静下来。淘金时代在这个极北小镇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可以在小镇博物馆重温那段往事。
  ■ 巴罗
  巴罗(Barrow)位于北冰洋沿岸,是极北区最大的城市,有爱斯基摩人的社区,以及浓郁的极地文化。当地的爱斯基摩人仍然保存着捕鲸的习俗,每年6月会举办捕鲸节。在巴罗还可以看到野生的北极熊。
  中南区
  中南区有阿拉斯加最大的城市安克雷奇(Anchorage),集中了阿拉斯加一半以上的居民。这一区域四季分明,有冰川、峡湾、湖泊、平静的海滩和蕴育鲑鱼的河川,“北美第一峰”麦金利山(McKinley Moutain)就矗立在这里。
  精彩看点
  ■ 基奈峡湾国家公园
  基奈峡湾国家公园(Kenai Fjords National Park)建于1980年,因哈丁冰原而享誉全球。哈丁冰原占地1813平方公里,覆盖着厚度约1600米的冰冠,每年都会形成30余处巨型冰川,在公园的陆地园区可欣赏其壮观景象。
  ■ 迪纳利国家公园
  迪纳利国家公园(Denali National Park)以巍峨的麦金利山为标志。麦金利山海拔6194米,是北美的最高峰,山顶终年白雪皑皑。可搭乘园区内的班车深入到Wonder Lake区域,探寻野生动物的踪迹。
  Tips
  不可错过的体验
  ■ 冰川列车
  “北极光号”(Aurora Winter Train)是阿拉斯加通往北极圈的景观列车,以安克雷奇为中心,南到惠蒂尔(Whittier)和舒沃得(Seward),北到费尔班克斯(Fairbanks),全程470英里(约756.4公里),要在冰天雪地中行驶将近12小时,沿途可以看到极地美景。
  阿拉斯加還有一趟名为Denali Star的列车,是迪士尼动画片《极地特快》的原型。列车的座位分为Gold Service 和Adventure Class,前者位于列车上层,有全透明的车窗,后者是普通座位。
  ■ 极光观测
  阿拉斯加极光的观测时间是8月末到次年4月初,其中又以3月新月前后的7天为最佳。极光观测需要天空晴朗,每天的最佳观测时间是傍晚到黎明之间,主要的爆发和局部活跃经常发生在22:00至次日2:00之间。
  ■ 棕熊捕鱼
  自然法则在阿拉斯加这片纯净的土地上无时不刻不在上演。每年6—8月,这里会上演阿拉斯加棕熊与鲑鱼的“生存较量”。生长在阿拉斯加淡水河的鲑鱼,一岁左右时顺河而下,游到太平洋找寻食物;经过四年海中生活的磨砺,它们变得健壮、成熟,夏秋之际,会循着原路返回出生之地繁殖后代。鱼看似是弱势的一方,但想要捕捉到它们,阿拉斯加棕熊不止要有过硬的捕鱼技术,有时运气也不可缺少。
  阿拉斯加旅行ABC
  ■ 最佳旅行时间:5—8月
  ■ 最佳旅行方式:邮轮
  ■ 所需签证:美国签证、加拿大签证
  ■ 推荐航线:2018年6月2日,水晶邮轮“和韵号”,北京出发,全程10天,费用68999元人民币/人起
其他文献
当初我去乌兹别克斯坦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它在阿富汗的北部,是我回国的“必经之地”。说实话,离开人文特色无与伦比的阿富汗,一只脚刚踏入乌兹别克斯坦的边境小城时,我的内心是抗拒的。不过,我乐于让现实纠正“偏见”,不管从哪个角度说,乌兹别克斯坦最著名的城市撒马尔罕,这个“曾经中亚最伟大的城市”,确实称得上亚历山大大帝的那一声赞美,而布哈拉、希瓦、塔什干,不论巴扎上的民间手工艺,还是手抓饭的那团烟火气,都
西沙群岛,中国最美的岛屿,拥有绝美的海水水色、难得一见的白沙、丰富的热带海岛动植物和鱼类、珊瑚资源,以及众多保存完整的历史遗迹,如同是一座超級海洋公园。  西沙群岛由40多个岛、洲、礁、沙、滩组成,分布在5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目前对外开放的主要有三个岛屿:【补充岛屿名称】,此次采访我们还到达了另外两个岛屿和世界上最深的蓝洞,发现这片蓝色疆土的更多精彩。
在危地马拉,如果要追溯古代玛雅人的文化,得去蒂卡尔(Tikal),那里是消逝的玛雅帝国遗留下来的最大的一座废城;但要了解今天玛雅人的生活,就得到奇奇卡斯特南戈(Chichicastenango),当地人昵称它为Chichi,这个海拔2000多米的小山城是玛雅人最大的聚居地,位于首都危地马拉城西北140公里,要在曲曲折折的山路上走3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每到周四和周日,这里的集市都会如期进行。  虽然C
我们在古巴专程拜访了导游手册上介绍的“最大”和“物产最丰富”的两座自由市场,一座在哈瓦那,一座在卡马奎,后者几乎成了我们在那座城市停留的惟一理由。  事实上,“最大的自由市场”不过一个篮球场大小(还得除去篮架和发球区的面积),而“物产最丰富的”,至少比不上我9岁时中国自由市场的规模。古巴依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人均月工资只有二三十美元,算欠不发达国家,民生实在有点儿艰苦和匮乏。前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
科罗拉多大峡谷  拍摄时间:2014年2月  拍摄设备:Nikon D3X  焦距:55mm  光圈:F/20  曝光时间:1/80s  感光度:200  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印第安人居住区,全长400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大峡谷国家公园已开发的景区分为南缘和西缘,这幅作品拍摄于西缘。太浩湖  拍摄时间:2014年3月  拍摄设备:SONY DSC-HX300  焦距:49mm 
作者简介:黄正骊,2011年以同济大学建筑系博士生身份赴联合国人居署实习,在肯尼亚的内罗毕、基苏木等地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查设计工作。走进卡卡梅加  “卡卡梅加森林曾经一路蔓延到赤道几内亚,是古老的几内亚——刚果热带雨林的一部分。后来被英国人砍光了,只剩下这一点点。”我们的登山导游查尔斯这样说道。我喘着粗气站在山头,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树冠,再对照手里的非洲地图,无法相信查尔斯说的话。  非洲人说话是
卡朗格(Les Calanques),有着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刻而成的崖壁和冰蚀峡谷,向海洋延伸20公里,怀抱恬静海滩,是个蓝色世外桃源。人们在这里发现过众多化石——卡朗格的地质形态形成于2亿多年前,史前的第一批人类早在190万年以前就已到达这里繁衍生息。  20世纪70年代,那些喜欢太阳和蓝天的法国本地人,被这里翡翠色的海面以及陡峭的悬崖所吸引,来到这里徒步、攀岩、探寻各处隐蔽的崖壁。自1975年海
拍摄人:朱春毅  拍摄地点:浙江,杭州 拍摄时间:10月29日  INFO:FUJIFILM X-T10,F/5.0,1/25s,ISO 2500  被称为“最美书店”的“钟书阁”,位于杭州滨江区星光大道繁华的商业中心,毗邻钱塘江,在这个车水马龙的城市,难得能有这样一个宁静的所在,很多人喜欢周末时来这里,伴着一本书,静静地度过半天。为了不打破这种宁静,我拿出随身带的微单相机,用高感光记录了这惬意的
匈奴人自春秋战国年代起便进入中国古史的记载中。如许多游牧民族一样,他们对草原上的苍狼充满着敬畏,狼型图纹时常出现在他们随身的佩饰之上。狼的捕猎场景,是匈奴人最常用的纹饰。  汉代狼噬牛金牌饰  金牌饰是一种服饰上的实用配件,精美的雕刻手法,使其兼具实用性与装饰性。这件汉代狼噬牛金牌饰,表现的是狼偷袭牛的瞬间场景。  金牌背部略平展,有两个矩形横扣,应是为了扣于衣物或其他物品之上。金牌扣饰系用黄金铸
每过一百年,这座城市便会如履薄冰似的经历一场复兴的变革。按道理讲,起伏的海潮本应慢慢销蚀它的辉煌,流逝的时光会为城中的教堂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污染更有可能一点点地啃噬壮美的宫殿,但这一切并未发生,威尼斯从未像现在这样美丽。  这座城市的酒店、宫殿、教堂、博物馆……全都被淹没在改造翻修的狂澜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意大利以及欧洲的公共基金会,还有各种私人组织,一直在共同努力,力争每个星期都发掘出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