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选修教学的审美与实用价值探讨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chin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审美的角度熏陶学生,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从知识和方法上去引导他们培养实用技能,与高考能力衔接,与生活乐趣衔接,才能真正发挥诗歌选修教材的作用。
  【关键词】诗歌教学 选修教材 审美价值 实用价值
  
  提起诗歌,对学生来说,可谓“爱你不容易”,高二的学生接触的诗歌并不多,对诗歌的感受力不强。许多学生反映,一首诗读完了仍一片茫然,不知所云,提笔做题,更是无处入手,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对照,相去甚远,他们学诗歌的信心大受打击,有些学生甚至体会不到诗歌的美,认为诗歌没有实用价值,不愿花时间去学。针对这种现状,利用《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这本选修教材,从审美的角度熏陶学生,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从知识和方法上去引导他们培养实用技能,与高考能力衔接,与生活乐趣衔接,才能真正发挥这本选修教材的作用。
  一、从审美的角度熏陶学生情感
  把充满生命美感与体悟的诗词,上成单纯的知识讲解、做题训练课,必然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因此,选择一些可实际应用、可鉴赏陶冶、可探索研究的篇目,让学生课前做好准备,课上教师设计好激趣的环节尤其重要。要让学生感受到诗中的美,就要注意下面几个环节:
  1.读出诗味。根据诗歌的情调特点,教师进行配乐朗诵示范,学生个别朗读,分组朗读,全班朗读,读出情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之美,有感情地朗诵,让学生进入一个曼妙的境界,体会诗人的喜怒哀乐。
  2.品出画美。让学生在理解了整首诗的情调后,创造性地再造画面,以散文的语言描绘生动的画面,并以画相配,让学生在谐趣的氛围中领略诗画之妙。如学了《早雁》一诗,可让学生根据前四句的内容,用散文化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再现画面。
  3.悟出情美。注重学生的个性解读,抓住诗中的字词、色调,整体把握形象,体悟诗人的情之美。诗无达诂,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对学生合理的个性解读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肯定,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恰当地设计一些探究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在设疑、质疑、解疑中提高对诗歌情感的认识能力。如学《小松》,可设问:“从诗中你悟出什么?”
  二、从做题的角度提高答题技能
  每学完一类诗,让学生归纳这位诗人的诗歌特点、这类诗的特点,老师展示各种题常考的问题及答题模式,如归纳咏史诗鉴赏步骤:首先,知史实,了解何地(古迹)、何时、何人、何事。其次,明观点(对史实有何看法)、析目的(联系生平背景际遇,明感情,悟意图)。掌握两种目的:述己志(感慨个人遭际)、忧天下(思考历史、借古讽今)。熟记常见情感:(1)叹朝代兴亡变化;(2)感慨岁月瞬息变幻;(3)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4)借古伤怀。再次,赏技巧:借古抒怀、直接议论、以景衬情、对比。
  在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基础上升华到如何具体去表达对作品的定向理解,学生会欣然地接受,这一举措,为高三诗歌总复习作铺垫。
  三、从写作的角度积累素材,掌握技法
  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提醒学生学会从中积累写作素材,从美词佳句中体会其意境特点,适用写作方向,感悟哲理哲思,为议论文提供论据素材,为记叙文提供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素材。疏理归纳有关亲情友情的诗句、读书学习的诗句、立志自励的诗句、战争节日情景感受的诗句等,为高考作文作好充分的准备。诗歌中艺术手法如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都可为学生写散文及记叙文提供参考,在学诗时注意引导。写元宵节可引用“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通过咏物诗《葡萄》《小松》学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可让学生尝试用这种手法写咏物散文;学了《蜀相》,从“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体会以景衬情的手法,学会在记叙文和抒情散文中用景物描写衬托人物的心情感情;学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懂得如何在写作中运用以声衬静的写法;通过学习《题乌江亭》,比较写项羽的三首诗,学会从不同角度辩证地分析评论历史人物。
  四、从实用角度指导人生
  唐诗宋词有许多反映诗人人生经历、思想倾向和人生态度的,对我们的人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在品读诗歌中,领略古代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走进唐诗宋词,在“唐风”、“宋雨”的洗礼下,可让学生感受到王维“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的闲适淡雅,体会辛弃疾“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孤独,感受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著。读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体会到他的淡泊与清高;读杜甫的“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感慨于他的忧患;读《定风波》,从“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中认识苏轼的豁达;“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告诉我们爱情的真谛;“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告诉我们思念之情的深挚。让学生联系文化背景,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从而培养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态度,不断完善自己。
  ★作者单位:广东省清远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数学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年的风雨历程。十年来在教育专家的引领下,在不断地学习与探索中,我们经历了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学观念的更新;经历了从热热闹闹、华而不实的课堂向朴实、真实、扎实课堂的转变;经历了从机械地构建新的课堂模式向根据教育的本质规律,有目的地构建师生共同需求的活跃、灵活、活泼的课堂。数学课堂渐渐彰显了它的理性与务实。下面笔者想从三个视点谈谈自己对当前数学课堂新的理解和认识。  一、更注重
【摘要】高效课堂一定带有生命的色彩,有生命的活力,有生命的张力。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文修养,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语文教师“巧谋”、“善导”才能合力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 巧谋 善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要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值
摘要: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受到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条件的制约,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对物理实验缺乏相应的操作能力。另外,实验设备陈旧,实验操作台个数有限,这些因素都增加了物理实验教学的难度。那么,农村中学如何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呢?我觉得应该从教学仪器,改革实验体制,提高学生实验兴趣入手,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雷雨》中的周萍是一个性格内涵丰富而复杂的人物形象,本文分别从感性、理性、诗意等几个层面细致而深入地剖析了周萍的复杂性格。
【摘要】新课标要求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课堂师生互动。有效的课堂互动不以活动的频繁为标志,不以课堂的气氛为尺度,而是将学生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作为核心参数;师生双方在互动中同等重要、互为主体,但关键在教师。  【关键词】师生互动 设置情境 有效课堂    新课标的推进,大大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但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学生似乎很有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同座之间也有讨
【摘 要】“论述类”文本一般以议论文的面目出现,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为主要内容,含时评、短论、书评、社科论文等。由于论述类文章是常用文体,所以被列为必考文体。结合往年考题,对论述类文本考点进行分类分析有助于考生有针对性地复习备考。  【关键词】“论述类”文本 分类分析 复习备考    从2007年起,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在内容上有了较大改变,将现代
古诗文传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好古诗文对提高学生语文修养至关重要。但是,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法来教学,不但消弱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而且还不利于学生学习古诗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