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前,孩子该怎么学?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li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岁前,孩子不应该学什么?
  在孩子生命的早期,大脑就像是一个大胆的剪裁师,只有被经常刺激的神经元和突触才能存活下来,而不经常被刺激的神经元细胞所连接的突触就会被修剪掉。给孩子丰富的活动和游戏,给他们自由探索的空间,才能给孩子大脑中的神经元细胞足够的刺激,促进其生长发育。所以,就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6岁前,孩子不应该学什么呢?
  不能过早学知识
  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思想的影响下,许多家长在孩子的幼儿时期甚至出生不久就让孩子接受知识的学习,进行智力的开发,让孩子早早识字,早早会做算术题,知道英语单词。从孩子发育与成长的规律而言,有些知识不需要过早地学,那样会影响其他能力的发展。
  有许多家长从孩子三四岁开始就教孩子算数,有些孩子也能很快说出答数,但这不是孩子真正掌握了数学知识。一般来说,3岁前的幼儿对数已有笼统的感知,他们能区分明显的多和少;3~5岁的孩子在点数实物后能说出总数,并能按成人说出的数取相应数量的物体;5岁以后的幼儿才能认识到数不因实物的变化而改变,形成了数的“守恒”。
  心理学实验证明,只有到5岁之后,孩子才能脱离实物的支持,进行小数目的加减运算,并学会100以内的数数。一旦孩子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孩子对数的理解与运算就会变得简单,并且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有些家长让孩子过早识字,或者在幼儿阶段不是让孩子自然而然地识字,而是通过集中学习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孩子一下子都把字记住了、认识了。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孩子虽然表面上认识了许多字,但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会让孩子的认知过早符号化,会影响孩子想象力的发展,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
  入学准备不是学习小学内容
  目前,大家都赞同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科学育人,都在反对“幼儿教育小学化”、提倡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进入小学一年级,孩子开始接受正规的、系统的教育,此时孩子的入学准备状态很重要。入学准备状态是指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即儿童在进入学校时应当达到的发展水平,或能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任务要求的身心发展的水平与状态。“零起点教学”并不意味“零准备”,入学准备须重视。
  但入学准备不是提前学习小学的内容,入学准备不能错误地等同于识字、算数。有研究发现,孩子早期的语言技能(如字母识别能力和语音敏感性)越好,后期学术能力越高。因此,在孩子0~6岁时,培养孩子语音敏感性很重要,但不是指让孩子多识字、写字,而是要让孩子听到各种声音、各种语言,鼓励孩子唱诵歌谣、复述故事,培养孩子的语音意识和正确发音能力,培养孩子对语言理解的能力,特别是说和听方面的能力。从数学学习的角度,不是要求孩子会算多难的加减法,会做多少题目,而是要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活动,帮助孩子在玩中学,掌握生活中简单的数学知识,如对数、量、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6岁前,孩子应该学些什么?
  3~6岁的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与更多的人接触,不久的将来,他们还将进入小学。幼儿期的良好发展是孩子后继学习生活与终身发展的重要保障。儿童在幼儿期发展是否良好,将影响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发展的顺利与幸福。那么,从孩子一生发展的角度看,在幼儿期,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学些什么呢?
  塑造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良好的习惯对幼儿身心的健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将伴随幼儿一生,使幼儿终身受益。家庭教育要有意识促进孩子的生活、学习、思维、人际交往等行为习惯的养成。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提出明确合理的要求,注意做到内容具体明确、语言通俗简练。根据幼儿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好奇心是人们积极观察世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是儿童学习的重要动力来源,也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在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激发其好奇心是让幼儿轻松接受新鲜事物和学习新知识不可或缺的途径。儿童的好奇心具有幼稚性、情境性、广泛性和探索性等特点。好奇心强的幼儿接触新事物时注意力集中、爱提问、爱探索。面对孩子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父母应合理对待,采用合适的方式实事求是地回答。父母要善待孩子把玩具拆开似的“破坏行为”,满足孩子主动探索的心理,鼓励孩子对新异事物和未知事物的好奇与关注。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幼儿期的儿童自主意识开始发展,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开始自主做一些决定与行动。3~4岁时儿童的行为独立性快速发展,为今后其情感独立和认知独立的发展奠定基础。随着道德感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4~5岁的孩子逐渐明白了随意发脾气等行为是不正确的,学会对情绪的调节和自控,有了自己的同伴和感兴趣的活动,在情感上逐渐消除对父母的依赖。3~5岁儿童的认知独立水平一直在提高,开始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思考,有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所以,家长可以依据孩子的独立性发展特点,创立宽松的环境氛围,让其愉快地玩耍,自由地交流,自己做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培养孩子的多方面能力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让孩子认读汉字和感受数学、使用数学解决问题,选择图文并茂、图画为主、文字为辅、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的图书,通过讲故事、亲子共读故事的方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同时,可以在玩耍与游乐中培养孩子的绘画、音乐与体育运动能力。并采用图片、画报等直观形象的方式加强孩子对危险情境及事故原因以及后果的认识,提升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另外,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获得成功的社交技巧,能使儿童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以及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因此,父母在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的同时要引导孩子学会合作与分享、处理同伴矛盾,学会社会交往技能以及发展友谊。
其他文献
我女儿小的时候,我什么都允许她干,她把面条倒在头上,我都不责骂她。当时,她把面条扣在头上,还很高兴,指着头上的面条说是头发。像这样的情况,一般家长会觉得很烦,为给她收拾干净而烦。可我觉得,不就是收拾一下吗,这种小事有什么值得训孩子的?生活中很多小事都用不着管束,没有危险、不伤害他人就够了,用不着去管他。  关于自由和规矩,其实是大家感到最迷惑的一个问题。很多人会问:“对孩子比较宽松,长大以后他会不
期刊
成长中,孩子总是会对自身和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以及对自己身体变化引发的各种疑问。如:肚子里面都有什么?牙齿是怎么脱落的?我是怎么长高的?面对这些疑问,爸爸妈妈会怎么回答呢?今天我们给大家推荐的这5本和身体有关的绘本,可以让孩子感受故事情节中关于身体里有趣的事情。  《肚子里有个火车站》  茱莉娅吃得太多、太快,所以她的肚子里出事了!饭菜一大块一大块地掉进肚子火车站里,堆得像小山一样高。这可害惨了肚
期刊
好蓝好蓝的天空,飞来一只绿色的鸟儿。  绿色的鸟儿飞走了,会来什么呢?  一朵白色的云儿。  白色的云儿飘走了,会来什么呢?  一只紫色的风筝。  紫色的风筝飞走了,会来什么呢?  一只橙色的气球。  橙色的气球飘走了,会来什么呢?
期刊
妈妈发现3岁的孩子近段时间嘴角干裂,以为是干燥导致的。在增加水分后情况却没得到缓解,反而开始起疱,便认为孩子是上火了。可凉茶喝下去了仍没有效果,疼痛难忍的孩子饭也吃不下了,妈妈急忙带他去医院诊治。医生诊断是口角炎,也就是俗称的“烂口角”。  嘴唇的润滑是依赖皮脂腺分泌的皮脂来维持的,在正常情况下嘴唇一般不会发生干裂。但进入秋冬季节后,气候干燥导致皮脂腺分泌减少,这也使得孩子更容易发生嘴唇干裂和疼痛
期刊
前不久,据媒体的报道,小男孩军军因为沉迷于玩平板电脑,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到医院检查时,医生发现他左侧颈部的肌肉僵硬。拍片检查发现,他的颈椎已经变形了。妈妈说,军军从4岁开始就玩平板电脑,每天捧在手上低着头,一玩就是两个多小时。  孩子这么小年纪就患上严重的颈椎病,父母需要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对于孩子而言,电子产品的声光刺激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互动功能更容易让
期刊
儿子小博生性活泼、顽皮。自他出生后,我便担惊受怕地开始做些失去孩子的梦。每次看到有拐卖儿童的新闻,我便会心有余悸地拉过两岁多的小博,要他再复习一遍家庭住址、父母的单位地址、座机电话号码、我们的手机号码。一些常识性的叮嘱还要孩子再复述一遍,小博嘟着小嘴像爆豆般地背诵着:“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要陌生人给的玩具……”逼急了的时候,他竟然哈哈大笑,令我哭笑不得。  我方向感极差,带
期刊
奥利和查理的奶奶爷爷虽不能像中国的祖父母一样视隔代教育为己任,但是从日常的交往中我还是能够看出婆婆的一些教育之道,尤其近期我们组织了一次大家庭露营之旅,让我对婆婆的隔代教育深有体会。  情绪饱满,对生活充满好奇心  面对奥利和查理,奶奶就像是个老小孩,对于周遭的事物总是表现出惊奇。当我们坐车过桥时,奶奶故意把声调抬高:“奥利和查理,快看啊,前面好大一座桥!”下桥时,奶奶又和孙子们一起欢呼。走在公园
期刊
孩子挑食、厌食的确让很多家长头疼。如果孩子不喜欢吃饭,妈妈应该把重点放在食物的品质上,而不是量上。为了提高孩子的食欲,妈妈要多做几种孩子喜欢吃的菜,同时调节孩子吃零食的时间和量。在此,我为家长介绍两款让孩子一见倾心的菜品,鲜艳的色泽和美味的口感一定会让他们食欲大增。  炫彩虾球  其实,餐桌就是一个美育的绝佳宝地。我们不妨稍微花些心思,将平时常见常用的食材赋予一定的美感形式,让孩子用嘴巴吃饭的同时
期刊
女儿5 岁时,一次我领她去商场购物,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没有双腿的半身人在商场门口乞讨,我掏出10元钱放在他面前的铁盒里,对他微笑了一下,然后转身领着女儿进了商场。女儿边走边不解地问:“爸爸,你为什么要给他钱啊?他又不是我们家亲戚。”我抚着女儿的小脑瓜说:“因为那位叔叔生活遇到了困难,需要我们大家帮助他走出困境……”后来,我和女儿又一次在大街上碰到一个老乞丐,女儿不声不响地主动把自己的零花钱给了那
期刊
2015年6月初,由张嘉译、王海燕夫妻档主演的悬疑剧《后海不是海》在东方卫视播出。在开播发布会上,面对记者提出的“愿意女儿接你的班吗”的问话,张嘉译坦言,孩子的人生,要交给她自己去做选择。这话袒露出作为父亲的张嘉译的教女经,在生活中,他是怎么做的呢?  女儿成了生活重心  著名演员张嘉译,在演艺事业上属于大器晚成的男人。他成名晚,当爹更晚,40岁时才有了女儿张译心。女儿降生后,张嘉译发现一切都失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