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p11.2微缺失仅表现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1例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g5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2018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诊治的1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男,13岁,临床表现为体位改变时出现短暂运动不能,表现为头转向一侧、颈后仰、摇头、摆动,双手紧抱于胸前,双足尖着地,足底麻木、疼痛。基因检测:染色体16p11.2(chr16:29594293-30189789)位置存在约595.5 kb杂合缺失。相关文献详细报道的16p11.2微缺失患儿表现为PKD者有8例。16p11.2微缺失是引起PKD的另一基因表现形式。对于PKD患儿的遗传评估中应注意16p11.2微缺失的筛查。

其他文献
目前临床上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不高,非药物治疗手段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热点。无创性神经调控技术通过非侵入式设备,采用电、磁或化学的方法,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临床上无创性神经调控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运用效果。但该类技术运用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治疗仍处于研究阶段,现阐述几种临床常用的无创性神经调控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内科治疗的进步,心脏病患者的生存期延长,活到生育年龄的女性越来越多,因此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病率还有上升趋势[1].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 ~4%,无
期刊
目的 应用三维CT重建图像测量肩关节前向不稳患者的盂肱关节骨性数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有肩关节前脱位史的患者48例(病例组)和正常肩关节50例(对照组)的CT图像,测量其肩胛盂高
目的 探讨输卵管积液的MRI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其诊断水平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盆腔囊性疾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包含扩散
迷走神经刺激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手段,经过20余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其有效性与安全性得到充分验证。但由于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目前仍无可靠预测指标来评估可能从迷走神经刺激术中获益的难治性癫痫患者。研究表明,可能的特异性预测指标包括年龄、癫痫发作类型、癫痫病因、癫痫综合征类型、认知与行为水平、头皮脑电图相关指标及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等,但因研究设计等因素的异质性,导致其中部分指标仍有争议。现根据相关文
“小关干大事”是中共江西省委书记苏荣上任不久后对南昌海关作出的评价。江西地处中部,历史上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然而面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热潮,却因为不沿边不靠海进出口通关不便,轮落到“不东不西”的尴尬境地。   为破解老区通关难题,南昌海关主动对接长、珠、闽海关,搭建区域快速通关平台,拓展国际航线、推进电子口岸和特殊监管区域建设,率先在内陆地区建立覆盖“长珠闽”地区,海、陆、空、铁四位一体的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哮喘治疗的目标是达到哮喘的长期控制,减少急性发作、计划外就医和住院等。达到以上目标需要做好患儿及家庭的哮喘自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