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说阅读一直是高中文学阅读的重要内容,鲁迅的小说《祝福》是从1950年进入高中语文教材的,此后,不管课程改革如何进行,《祝福》一直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保留篇目。对于《祝福》需要理解和把握的方面很多,本文試图对《祝福》中主要的修辞艺术进行分析,大概分为三种:对比、比喻、反复。通过这三种主要的修辞手法对《祝福》吃人的主题,进行深刻的剖析。
关键词:祝福;对比;比喻;反复
鲁迅的文章历来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被选入高中教材的这篇《祝福》作为文学经典,不仅在思想内容上真实地、具体地揭露了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本质,而且在艺术形式和写作手法上也是非同反响、匠心独运的。其中修辞手法堪称一绝,小说突出地运用了对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对吃人的主题进行深刻地剖析。
一、对比
为了充分表达作品的内容,鲁迅先生运用对立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特点,加以联系和互相比较,使“真、善、美”和“假、丑、恶”形成 鲜明对照。这样写,既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又表达了鲜明的爱憎感情,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1)环境与环境的对比
环境是人物赖以生存活动的场景,小说一开始便营造一种热闹的年的氛围,那“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的闪光”,那“一声钝响的送灶的爆竹”,那“震耳的大音”,那“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的村镇,无不证明着鲁镇热闹欢腾的新年气象。而就在这样一个喜气洋洋的场景中,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景象:“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这与那欢乐的景象相比较,含着多少凄清阴冷,多少悲凉与死寂。
(2)人物之间的对比
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来反映生活、揭示主题。人物关系无疑是展示主题的纽带。《祝福》中的人物虽不多,却有着鲜明得出对比,这使得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更加突出。
①不同人物的对比
祥林嫂与柳妈形成鲜明对比。同样是受压迫被剥削的劳动妇女,却由于经历不同而结局迥异。祥林嫂因为是寡妇,又死了儿子,手是不干净的,所以被鲁四爷唾弃,只让她做烧火的事。柳妈则不然,她是一个善良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凭这个她就可以有资格洗器皿,然而柳妈所处的地位只是比祥林嫂高一点而已,她就可以站在高处,对祥林嫂进行无情的奚落。鲁迅把这两个人物放在一起对比,既批判了 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又揭示了 劳动人民内心深处的疤痕。
②同一人物的对比
首先,是鲁四老爷自己与自己。小说先交代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但紧接着就写他“大骂其新党”,然后小说又写到他的书房陈设:“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而后却写他高声地骂祥林嫂是个谬种。同一个人,两种截然不同的言谈举止,这样一对比,就把鲁四老爷道貌岸然而内心冷酷凶残的本质揭露无遗。
其次,是祥林嫂自己与自己。她的肖像,鲁迅先生抓住了前后四个阶段的不同特点,作了准确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将祥林嫂的社会处境细腻地表现出来。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时的“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这表明她的生活虽然艰难困苦,但她仍有活力;第二次来鲁家做工时,“脸色青黄,只是两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又显示出她再嫁再寡的创伤十分严重,只能以泪洗面,这样悲痛的心情使她愈发憔悴;第三次描写她的肖像是在她捐了门槛后仍然遭到侮辱与呵斥,此时的她“脸色同时变作灰黑,只是失神的站着”,“第二天不但眼睛窃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从祥林嫂的脸色和精神状态变化,可以看出的希望已经破灭,此时的她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第四次描写她的肖像,是她在街头乞讨的场景,她“头发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个活物。”跟前几次相比,祥林嫂的的外貌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她的变化,不仅表现为身体的衰老干枯,还表现为精神上仿佛失去了感知,几乎变成了一个行尸走肉。是怎样的一个吃人的环境,使一个善良、勤劳、淳朴的妇女被活活地折磨而惨死?
二、比喻
比喻的运用也是本文的一大成功之处,鲁迅先生善于抓住本体的特征设譬立喻,使小说中的人物贴切自然,切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他写柳妈“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柳妈是一个佣人,同祥林嫂一样,属于被剥削阶层,常年劳累是她们的生活,在这样一种生活状态下,脸上的皱纹肯定会越来越多,因此,她笑起来就像“核桃”一样,纹路又粗又深。
在第二次来到鲁四老爷家时,鲁迅先生把祥林嫂的脸比作“死尸”似的脸。遭遇了两次丧夫,儿子又被狼叼走的沉重打击的祥林嫂,被命运折磨得到了死亡的边缘,她的脸上既没有血色,也没用任何表情,这样的脸跟死尸没有任何差异。在冬至祭组时节,因为“四婶”和“四叔”的嫌弃,嫌弃祥林嫂败坏风俗,不干不净,所以不让她插手祭祀的事务,“她很胆怯,不独怕黑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是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这里,鲁迅先生把她比作了惴惴的小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祥林嫂的可怜和对世人的害怕。这两个喻体,都抓住了本体的特征,用得生动传神,人物形象性格立刻跃然纸上。
三、反复
反复是本文中运用频率较高的又一修辞手法。
小说第一次反复是在文章中的一、二自然段,“我”回到故乡,所见、所闻、所感,都显示出了家乡的人和事没有变化,文中两次写道:“没有什么大变化,单是老了些。”此处 作者巧妙地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四叔和家乡人生活的未改变,间接透露出鲁镇仍然处于封建思想观念这一环境下,点出小说的背景,起渲染烘托作用。
第二次反复在第二自然段和第十自然段,在“我”看到这些情况后,“我”都暗自下决心,“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第一次想要走,是因为在看到“年年如此,家家如此”的年终大典后,被封建礼教思想所笼罩,对于这一现象感到失望。第二次是在 了解了祥林嫂的悲惨 遭遇后,对她表示同情,同时,对于她的遭遇却没有能力挽救,无力改变鲁镇的黑暗,因此想要逃离这样的现实世界。作者在这里用反复的手法,点出了“我 ”内心 的真实想法与不足之处,说明了“我”在封建传统思想下仍然有懦弱的一面。
文中第三次反复是在“我”向一个短工打听祥林嫂的死讯,他回答我时,“始终没有抬头”,“仍然没有抬头”,“我”向和祥林嫂同一阶层的短工打听这一消息,他没有表现出多余震惊与同情,而是“淡然的回答”,“简捷的说“,都显示出了他的麻木不仁。鲁迅先生通过这一细节的反复,集中体现了鲁镇人民对于祥林嫂之死的默然和精神上的麻木。
小说最后一次反复则表现在祥林嫂对阿毛之死的哭诉上,首先阿毛是她的亲生骨肉,阿毛的死让她深深地自责。其次,阿毛之死让深受封建思想教化的祥林嫂深知,“出嫁随夫,夫死从子”的封建伦理纲常会将她在社会上存在的可能剥夺殆尽。她不厌其烦的将这一经历讲述给鲁镇上的人,不顾他人的嘲弄与取笑,单是“我真傻”就反复了四次,这就不只突出了她那极度悲伤与自责的矛盾心理,而且为她自身的悲惨死去作了铺垫。
总之,鲁迅先生巧妙的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把祥林嫂“有价值的人生撕破了给人看”,令人警醒。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关键词:祝福;对比;比喻;反复
鲁迅的文章历来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被选入高中教材的这篇《祝福》作为文学经典,不仅在思想内容上真实地、具体地揭露了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本质,而且在艺术形式和写作手法上也是非同反响、匠心独运的。其中修辞手法堪称一绝,小说突出地运用了对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对吃人的主题进行深刻地剖析。
一、对比
为了充分表达作品的内容,鲁迅先生运用对立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特点,加以联系和互相比较,使“真、善、美”和“假、丑、恶”形成 鲜明对照。这样写,既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又表达了鲜明的爱憎感情,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1)环境与环境的对比
环境是人物赖以生存活动的场景,小说一开始便营造一种热闹的年的氛围,那“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的闪光”,那“一声钝响的送灶的爆竹”,那“震耳的大音”,那“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的村镇,无不证明着鲁镇热闹欢腾的新年气象。而就在这样一个喜气洋洋的场景中,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景象:“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这与那欢乐的景象相比较,含着多少凄清阴冷,多少悲凉与死寂。
(2)人物之间的对比
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来反映生活、揭示主题。人物关系无疑是展示主题的纽带。《祝福》中的人物虽不多,却有着鲜明得出对比,这使得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更加突出。
①不同人物的对比
祥林嫂与柳妈形成鲜明对比。同样是受压迫被剥削的劳动妇女,却由于经历不同而结局迥异。祥林嫂因为是寡妇,又死了儿子,手是不干净的,所以被鲁四爷唾弃,只让她做烧火的事。柳妈则不然,她是一个善良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凭这个她就可以有资格洗器皿,然而柳妈所处的地位只是比祥林嫂高一点而已,她就可以站在高处,对祥林嫂进行无情的奚落。鲁迅把这两个人物放在一起对比,既批判了 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又揭示了 劳动人民内心深处的疤痕。
②同一人物的对比
首先,是鲁四老爷自己与自己。小说先交代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但紧接着就写他“大骂其新党”,然后小说又写到他的书房陈设:“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而后却写他高声地骂祥林嫂是个谬种。同一个人,两种截然不同的言谈举止,这样一对比,就把鲁四老爷道貌岸然而内心冷酷凶残的本质揭露无遗。
其次,是祥林嫂自己与自己。她的肖像,鲁迅先生抓住了前后四个阶段的不同特点,作了准确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将祥林嫂的社会处境细腻地表现出来。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时的“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这表明她的生活虽然艰难困苦,但她仍有活力;第二次来鲁家做工时,“脸色青黄,只是两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又显示出她再嫁再寡的创伤十分严重,只能以泪洗面,这样悲痛的心情使她愈发憔悴;第三次描写她的肖像是在她捐了门槛后仍然遭到侮辱与呵斥,此时的她“脸色同时变作灰黑,只是失神的站着”,“第二天不但眼睛窃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从祥林嫂的脸色和精神状态变化,可以看出的希望已经破灭,此时的她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第四次描写她的肖像,是她在街头乞讨的场景,她“头发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个活物。”跟前几次相比,祥林嫂的的外貌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她的变化,不仅表现为身体的衰老干枯,还表现为精神上仿佛失去了感知,几乎变成了一个行尸走肉。是怎样的一个吃人的环境,使一个善良、勤劳、淳朴的妇女被活活地折磨而惨死?
二、比喻
比喻的运用也是本文的一大成功之处,鲁迅先生善于抓住本体的特征设譬立喻,使小说中的人物贴切自然,切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他写柳妈“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柳妈是一个佣人,同祥林嫂一样,属于被剥削阶层,常年劳累是她们的生活,在这样一种生活状态下,脸上的皱纹肯定会越来越多,因此,她笑起来就像“核桃”一样,纹路又粗又深。
在第二次来到鲁四老爷家时,鲁迅先生把祥林嫂的脸比作“死尸”似的脸。遭遇了两次丧夫,儿子又被狼叼走的沉重打击的祥林嫂,被命运折磨得到了死亡的边缘,她的脸上既没有血色,也没用任何表情,这样的脸跟死尸没有任何差异。在冬至祭组时节,因为“四婶”和“四叔”的嫌弃,嫌弃祥林嫂败坏风俗,不干不净,所以不让她插手祭祀的事务,“她很胆怯,不独怕黑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是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这里,鲁迅先生把她比作了惴惴的小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祥林嫂的可怜和对世人的害怕。这两个喻体,都抓住了本体的特征,用得生动传神,人物形象性格立刻跃然纸上。
三、反复
反复是本文中运用频率较高的又一修辞手法。
小说第一次反复是在文章中的一、二自然段,“我”回到故乡,所见、所闻、所感,都显示出了家乡的人和事没有变化,文中两次写道:“没有什么大变化,单是老了些。”此处 作者巧妙地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四叔和家乡人生活的未改变,间接透露出鲁镇仍然处于封建思想观念这一环境下,点出小说的背景,起渲染烘托作用。
第二次反复在第二自然段和第十自然段,在“我”看到这些情况后,“我”都暗自下决心,“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第一次想要走,是因为在看到“年年如此,家家如此”的年终大典后,被封建礼教思想所笼罩,对于这一现象感到失望。第二次是在 了解了祥林嫂的悲惨 遭遇后,对她表示同情,同时,对于她的遭遇却没有能力挽救,无力改变鲁镇的黑暗,因此想要逃离这样的现实世界。作者在这里用反复的手法,点出了“我 ”内心 的真实想法与不足之处,说明了“我”在封建传统思想下仍然有懦弱的一面。
文中第三次反复是在“我”向一个短工打听祥林嫂的死讯,他回答我时,“始终没有抬头”,“仍然没有抬头”,“我”向和祥林嫂同一阶层的短工打听这一消息,他没有表现出多余震惊与同情,而是“淡然的回答”,“简捷的说“,都显示出了他的麻木不仁。鲁迅先生通过这一细节的反复,集中体现了鲁镇人民对于祥林嫂之死的默然和精神上的麻木。
小说最后一次反复则表现在祥林嫂对阿毛之死的哭诉上,首先阿毛是她的亲生骨肉,阿毛的死让她深深地自责。其次,阿毛之死让深受封建思想教化的祥林嫂深知,“出嫁随夫,夫死从子”的封建伦理纲常会将她在社会上存在的可能剥夺殆尽。她不厌其烦的将这一经历讲述给鲁镇上的人,不顾他人的嘲弄与取笑,单是“我真傻”就反复了四次,这就不只突出了她那极度悲伤与自责的矛盾心理,而且为她自身的悲惨死去作了铺垫。
总之,鲁迅先生巧妙的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把祥林嫂“有价值的人生撕破了给人看”,令人警醒。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