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友的公司为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服务,一笔不小的生意,当然也是一份荣耀。每每谈及此事,好友总是欲言又止,看得出平静下面有一份兴奋,保密协议在身,啥也不能说,简单的几个词引得我等浮想联翩。关于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内容,保密似乎早就是最高原则,可如今已经很难了。
几日前,传来消息,声名显赫的Sex Pistols(“性手枪”)乐队拒绝出现在8月12日的奥运会闭幕式上进行表演,这条消息的来源肯定极为可靠。拒绝奥运会的邀约鲜有先例,这支成立于四十多年前的朋克老组合分分合合曾经制造出无数的波澜,此番拒绝作为英国文化的符号出现在盛会之上,让很多人倍感失落,《澳大利亚人》报评论说,“他们拒绝了10亿电视观众的邀请”。
确有10亿量级的观众在等待着奥运会开幕式,老朋克们咋想的,咱们不得而知。开幕式上,保罗?麦卡特尼这样的老英雄应允出场,着实让大家兴奋了一番,这早就不是秘密了,甚至是总导演新闻发布会上重点表达的内容。至于说,“007”空降伦敦碗的说法也从各个渠道有过耳闻,近来有人兴奋爆料,我想大约有人亲眼得见设计文案或者彩排现场吧。
这些小细节的曝光仿佛就是“剧透”一般,慢慢释放,有益于聚拢关注。创作团队内心是有尺度的,奥运盛典自然不同于日常商业大片,很多紧要环节是一定要将秘密保守到最后一刻的。此一心愿若想实现,如今已是太难。凡盛典必彩排,且反复多次,直至最后时刻。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导演博伊尔曾经抱怨说,彩排时曾经遭遇过飞机空中拍摄,现在也搞不清楚那是疯狂竞争之下的媒体行为,还是偶然飞临上空的个体事件而已。几千人共同参与的宏大现场,长长的合作链条上散落着太多的合作机构,移动终端人手一个,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暗示在网络上都能转换成全民的智慧冲浪,想保守秘密难度实在不小。群众觉悟再高,也怕那些急于立功的媒体人,北京奥运会前韩国那位仁兄,不就是将彩排中的镜头提前“剧透”,惹来国人责骂。
有一种说法很有意思,英国人认为保守开闭幕式的秘密实在有些不合情理了,好贵的门票通通卖完,现场看客需要了解盛典的细节绝对公平,遮三挡四地透着几分矫情。至少谁在现场表演早该大大方方地公布出来,谁来点燃火炬台以及点火的方式自然可以一直保守至最后时刻。奥运会历史上还真出现过媒体“抢跑”的先例,将最后一名火炬手的名字泄露出来,搞得组委会被迫最后时刻换人,目的只有一个,最高机密不容泄露。
关于伦敦奥运会最后火炬手的猜想始终没有停止过,英国人创意水准应该不至平庸,此一秘密保守到7月27日最后时刻难度虽有,但仍有把握。其实,大家都清楚,开幕式前几日的深夜里,那些事关最后秘密的核心人物必然会悄然潜入主体育场,在完全清场的情況下苦练若干次,媒体也约定俗成地不去做偷窥,也生怕自己搅了全世界的好局,在现场记录这一过程的贴身拍摄者身上也必有严苛的保密协议,伦敦也该如此。打破这一终极秘密并不难,只是大家底线尚存,共同维护着而已。
具体到开幕式的有些具体环节还是应该有选择地提前广而告之,以北京奥运会为例,导演组有一项创意绝对用心,在代表团入场时,场地里铺下白布,所有人走过一个颜料池,鞋底有了五彩的颜色,走过白布留下痕迹,也就自然形成了万人集体有心无心之间创造的独特行为艺术品。可惜了,提前公众不知,现场直播又没有特别强调,最终飞扬在天空的这一画作平淡了许多。■
(作者系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几日前,传来消息,声名显赫的Sex Pistols(“性手枪”)乐队拒绝出现在8月12日的奥运会闭幕式上进行表演,这条消息的来源肯定极为可靠。拒绝奥运会的邀约鲜有先例,这支成立于四十多年前的朋克老组合分分合合曾经制造出无数的波澜,此番拒绝作为英国文化的符号出现在盛会之上,让很多人倍感失落,《澳大利亚人》报评论说,“他们拒绝了10亿电视观众的邀请”。
确有10亿量级的观众在等待着奥运会开幕式,老朋克们咋想的,咱们不得而知。开幕式上,保罗?麦卡特尼这样的老英雄应允出场,着实让大家兴奋了一番,这早就不是秘密了,甚至是总导演新闻发布会上重点表达的内容。至于说,“007”空降伦敦碗的说法也从各个渠道有过耳闻,近来有人兴奋爆料,我想大约有人亲眼得见设计文案或者彩排现场吧。
这些小细节的曝光仿佛就是“剧透”一般,慢慢释放,有益于聚拢关注。创作团队内心是有尺度的,奥运盛典自然不同于日常商业大片,很多紧要环节是一定要将秘密保守到最后一刻的。此一心愿若想实现,如今已是太难。凡盛典必彩排,且反复多次,直至最后时刻。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导演博伊尔曾经抱怨说,彩排时曾经遭遇过飞机空中拍摄,现在也搞不清楚那是疯狂竞争之下的媒体行为,还是偶然飞临上空的个体事件而已。几千人共同参与的宏大现场,长长的合作链条上散落着太多的合作机构,移动终端人手一个,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暗示在网络上都能转换成全民的智慧冲浪,想保守秘密难度实在不小。群众觉悟再高,也怕那些急于立功的媒体人,北京奥运会前韩国那位仁兄,不就是将彩排中的镜头提前“剧透”,惹来国人责骂。
有一种说法很有意思,英国人认为保守开闭幕式的秘密实在有些不合情理了,好贵的门票通通卖完,现场看客需要了解盛典的细节绝对公平,遮三挡四地透着几分矫情。至少谁在现场表演早该大大方方地公布出来,谁来点燃火炬台以及点火的方式自然可以一直保守至最后时刻。奥运会历史上还真出现过媒体“抢跑”的先例,将最后一名火炬手的名字泄露出来,搞得组委会被迫最后时刻换人,目的只有一个,最高机密不容泄露。
关于伦敦奥运会最后火炬手的猜想始终没有停止过,英国人创意水准应该不至平庸,此一秘密保守到7月27日最后时刻难度虽有,但仍有把握。其实,大家都清楚,开幕式前几日的深夜里,那些事关最后秘密的核心人物必然会悄然潜入主体育场,在完全清场的情況下苦练若干次,媒体也约定俗成地不去做偷窥,也生怕自己搅了全世界的好局,在现场记录这一过程的贴身拍摄者身上也必有严苛的保密协议,伦敦也该如此。打破这一终极秘密并不难,只是大家底线尚存,共同维护着而已。
具体到开幕式的有些具体环节还是应该有选择地提前广而告之,以北京奥运会为例,导演组有一项创意绝对用心,在代表团入场时,场地里铺下白布,所有人走过一个颜料池,鞋底有了五彩的颜色,走过白布留下痕迹,也就自然形成了万人集体有心无心之间创造的独特行为艺术品。可惜了,提前公众不知,现场直播又没有特别强调,最终飞扬在天空的这一画作平淡了许多。■
(作者系中央电视台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