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从一个学生的视角出发,谈论了电影《金陵十三钗》的精神主旨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独特观点即“父爱”精神在电影中的体现和升华。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电影;人性光环
时值抗日战争胜利61周年之际,有幸在网络上观看了《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影片在紧张和悲悯的气氛中落幕,而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一个以小见大的片子,当时在南京发生了很多的惨案,张艺谋导演却选取了这么巴掌大的教堂发生的故事为背景,整个电影采用了很多摇摆的镜头,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父爱,不知道为什么我先想到的是这个,片中的孟先生,通俗意义上的汉奸,可在我眼里,他只不过是一个想让自己的女儿能逃离南京,摆脱魔爪的父亲,如果他不爱自己的女儿,他早自己逃走了,而不会在知道女儿没法逃离的情况下,也同时留下,并充当汉奸报名,寄希望能够和日本人打好关系,把自己的宝贝女儿送走,最后的最后,他也死去了,不过唯一可以欣慰的是,他发现自己的女儿有了活的机会,他毫无遗憾的走了,虽然并未能看见女儿最后一眼。
同样是父爱,片中的假神父,真殡仪化妆师,约翰先生,他最初以一个色兮兮,贪婪,自私的形象出现,跑到教堂到处翻东西,要钱,勒索,甚至只想和秦淮河的美女们一起玩乐,却突然在日本兵要枪杀女学生的一刻,站了出来,充当神父,想以自己的神父身份来保护她们,后来谈话中,才知道,他的女儿在12岁的时候去世了,和这群女学生一样的年纪,他人生中第一次给去世的人化妆,就是给自己的女儿,他想要保护那些和自己女儿一样的孩子们,想让她们能够好好地活着。
冲击感,强烈的对比感,是的,印象中秦淮河的女人,甚至包括整个中国旧社会的青楼女子们,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就让教堂的女学生第一次看见她们一样,都觉得她们脏,在她们走过的地板上都要拨水擦擦,甚至不想和她们共用厕所。可就是这群秦淮河女人中,玉墨,洁白如玉,13岁以前她也是一个在教堂好好读书的好女孩,可是13岁的时候继父打碎了她的梦,从人间堕入地狱,变成了黑黑的墨,混沌于秦淮河上,游戏于人间,她的英语就是在六年的教堂生涯中学习的,她也曾经如同一个纯洁的公主活在世界上,却最终被命运推到了自己不想去的地方,但是她还是抱有希望,看到女学生们因为要被送去联欢会演唱跳楼时,她是第一个站出来要代替这群女孩子去的。她只是想,能够让这群没有受过黑暗折磨的,生活在阳光的孩子们,能够代替她好好的活着,好好地呼吸新鲜空气。豆蔻,是的,14个秦淮河女人中的一个,当看到佟大为半夜的李队长将濒临垂危的小伙子送到地窖时,擦干脸,她发现这个小伙子特别想自己的弟弟,那段对话我印象很深刻,她拿着断了3根弦,只剩下一根的琵琶,为小伙子弹曲,温柔地低下头抱着他,和他讲话,想让小老乡娶她,她问小伙子,家里有田不?小伙子说没有,豆蔻说,不要紧的,那我弹琵琶,你拿着棍子,咱们要饭给你妈妈吃。小伙子说家里的人都没了。豆蔻想给他弹曲子,可是琴弦少了,于是豆蔻和同样想回到秦淮河找自己最喜欢的耳环的另一风尘女子香兰,一起跑出教堂,想去拿琴弦,想在小伙子活着的时候给他弹一曲名震秦淮河的琵琶曲,让他走的安详满足。可是,在这个枪林弹雨的南京,她们有去无回,至死豆蔻手中还攥着琴弦,那是她想为自己心中的弟弟弹奏一曲的琴弦,也是她生命终结的所在。她也是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子,却为了圆一个濒死之人的梦,走了。香兰死时候带着自己最喜欢的耳环,也值得也不值得,只有自己知道。红菱,一直和玉墨竞争头牌的女子,一直互相看着不顺眼,在最后的时刻,却也愿意追随着玉墨一起代替女学生们前去赴会,那一瞬间,突然读懂了,她们的内心深处都是一样的纯洁高尚,没有什么头牌竞争,有的只是一颗不愿意输给对方的心,都愿意将最好的自己展现给他人。犹记得,神父替她们化好妆,将她们身上的风尘之气洗去,换成一副标准女学生的摸样,她们兴奋开心的样子,互相说着,我也是女学生了,我家总算也出了一个读书人,我爸妈也欣慰了,她们是说给谁听的呢,她们是讲给自己听,让自己去的更坚定,让同伴们去的更坚定。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啊,这是世人对风尘女子的评价,却也使得她们想去改变这种看法,想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的动力之一啊。看着她们和女学生们互赠衣物时,交代那些女学生一定要替自己好好地活着,好好的生活,我突然感受到,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善良如天使般的自己,无论命运让她们在世人的眼里多么的肮脏不堪,她们依然活得潇洒自如,依然在某个时刻展现自己生命中最后的闪亮的光辉。
玉墨和约翰在战火硝烟中,短暂的相处中,感受到了爱情的召唤,是的,虽然短暂,但我愿意相信,当约翰给玉墨化妆时,郑重其事的对玉墨讲,等战争结束了,我会找到你,带你回家。玉墨告诉他,明天起自己的身子就不属于自己了,不如现在就带我回家吧。其实,每一个都知道她们的结局是什么样子的,可是大家心里都憧憬着那微小渺茫的希望,是啊,可能她们会活着,可能像以往接客一样,接了一群日本人而已,可能她们能熬过去呢。我想当最后玉墨和约翰两手相握,又分开,玉墨微笑面对约翰登上那个将她们带往明知结果的未知地方时,相视的瞬间,爱意浓浓,彼此珍视对方,虽不能相守,但是他们都做了自己认为最值的,最正确的事情,有时候爱,并不一定是相守。
片子的最后,没有交代具体的结局,其实结局是一定,在当时那种巨大的历史洪流面前,每一个弱小的人都是那么无助,何况这些沦落风尘的女子呢,她们抱着必死的心,怀揣破玻璃片子,已经宣告了结局,但是依然给人希望,万一呢,可能她们跑了,在不知名的地方安静的生活着,过着她们早已向往的普通人的生活,没有锦衣玉食,没有绫罗绸缎,有的只是那片问心无愧,安逸和祥的生活。
南京,一直是我很喜欢的地方,但那个地方,沉淀了太多历史的重负,影片又一次重现当时的情景。每一个父亲,都以自己的方式爱着自己的女儿,每一个微小的生命都用自己的力量宣告着自己存在的意义,每一个都在特殊的环境下展现着自己的魅力,希望,是的,我们怀有很多的希望去期待,去生活。
作者简介
郝智博(1996-),男,现为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一中学学生。
作者单位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一中学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200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电影;人性光环
时值抗日战争胜利61周年之际,有幸在网络上观看了《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影片在紧张和悲悯的气氛中落幕,而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一个以小见大的片子,当时在南京发生了很多的惨案,张艺谋导演却选取了这么巴掌大的教堂发生的故事为背景,整个电影采用了很多摇摆的镜头,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父爱,不知道为什么我先想到的是这个,片中的孟先生,通俗意义上的汉奸,可在我眼里,他只不过是一个想让自己的女儿能逃离南京,摆脱魔爪的父亲,如果他不爱自己的女儿,他早自己逃走了,而不会在知道女儿没法逃离的情况下,也同时留下,并充当汉奸报名,寄希望能够和日本人打好关系,把自己的宝贝女儿送走,最后的最后,他也死去了,不过唯一可以欣慰的是,他发现自己的女儿有了活的机会,他毫无遗憾的走了,虽然并未能看见女儿最后一眼。
同样是父爱,片中的假神父,真殡仪化妆师,约翰先生,他最初以一个色兮兮,贪婪,自私的形象出现,跑到教堂到处翻东西,要钱,勒索,甚至只想和秦淮河的美女们一起玩乐,却突然在日本兵要枪杀女学生的一刻,站了出来,充当神父,想以自己的神父身份来保护她们,后来谈话中,才知道,他的女儿在12岁的时候去世了,和这群女学生一样的年纪,他人生中第一次给去世的人化妆,就是给自己的女儿,他想要保护那些和自己女儿一样的孩子们,想让她们能够好好地活着。
冲击感,强烈的对比感,是的,印象中秦淮河的女人,甚至包括整个中国旧社会的青楼女子们,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就让教堂的女学生第一次看见她们一样,都觉得她们脏,在她们走过的地板上都要拨水擦擦,甚至不想和她们共用厕所。可就是这群秦淮河女人中,玉墨,洁白如玉,13岁以前她也是一个在教堂好好读书的好女孩,可是13岁的时候继父打碎了她的梦,从人间堕入地狱,变成了黑黑的墨,混沌于秦淮河上,游戏于人间,她的英语就是在六年的教堂生涯中学习的,她也曾经如同一个纯洁的公主活在世界上,却最终被命运推到了自己不想去的地方,但是她还是抱有希望,看到女学生们因为要被送去联欢会演唱跳楼时,她是第一个站出来要代替这群女孩子去的。她只是想,能够让这群没有受过黑暗折磨的,生活在阳光的孩子们,能够代替她好好的活着,好好地呼吸新鲜空气。豆蔻,是的,14个秦淮河女人中的一个,当看到佟大为半夜的李队长将濒临垂危的小伙子送到地窖时,擦干脸,她发现这个小伙子特别想自己的弟弟,那段对话我印象很深刻,她拿着断了3根弦,只剩下一根的琵琶,为小伙子弹曲,温柔地低下头抱着他,和他讲话,想让小老乡娶她,她问小伙子,家里有田不?小伙子说没有,豆蔻说,不要紧的,那我弹琵琶,你拿着棍子,咱们要饭给你妈妈吃。小伙子说家里的人都没了。豆蔻想给他弹曲子,可是琴弦少了,于是豆蔻和同样想回到秦淮河找自己最喜欢的耳环的另一风尘女子香兰,一起跑出教堂,想去拿琴弦,想在小伙子活着的时候给他弹一曲名震秦淮河的琵琶曲,让他走的安详满足。可是,在这个枪林弹雨的南京,她们有去无回,至死豆蔻手中还攥着琴弦,那是她想为自己心中的弟弟弹奏一曲的琴弦,也是她生命终结的所在。她也是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子,却为了圆一个濒死之人的梦,走了。香兰死时候带着自己最喜欢的耳环,也值得也不值得,只有自己知道。红菱,一直和玉墨竞争头牌的女子,一直互相看着不顺眼,在最后的时刻,却也愿意追随着玉墨一起代替女学生们前去赴会,那一瞬间,突然读懂了,她们的内心深处都是一样的纯洁高尚,没有什么头牌竞争,有的只是一颗不愿意输给对方的心,都愿意将最好的自己展现给他人。犹记得,神父替她们化好妆,将她们身上的风尘之气洗去,换成一副标准女学生的摸样,她们兴奋开心的样子,互相说着,我也是女学生了,我家总算也出了一个读书人,我爸妈也欣慰了,她们是说给谁听的呢,她们是讲给自己听,让自己去的更坚定,让同伴们去的更坚定。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啊,这是世人对风尘女子的评价,却也使得她们想去改变这种看法,想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的动力之一啊。看着她们和女学生们互赠衣物时,交代那些女学生一定要替自己好好地活着,好好的生活,我突然感受到,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善良如天使般的自己,无论命运让她们在世人的眼里多么的肮脏不堪,她们依然活得潇洒自如,依然在某个时刻展现自己生命中最后的闪亮的光辉。
玉墨和约翰在战火硝烟中,短暂的相处中,感受到了爱情的召唤,是的,虽然短暂,但我愿意相信,当约翰给玉墨化妆时,郑重其事的对玉墨讲,等战争结束了,我会找到你,带你回家。玉墨告诉他,明天起自己的身子就不属于自己了,不如现在就带我回家吧。其实,每一个都知道她们的结局是什么样子的,可是大家心里都憧憬着那微小渺茫的希望,是啊,可能她们会活着,可能像以往接客一样,接了一群日本人而已,可能她们能熬过去呢。我想当最后玉墨和约翰两手相握,又分开,玉墨微笑面对约翰登上那个将她们带往明知结果的未知地方时,相视的瞬间,爱意浓浓,彼此珍视对方,虽不能相守,但是他们都做了自己认为最值的,最正确的事情,有时候爱,并不一定是相守。
片子的最后,没有交代具体的结局,其实结局是一定,在当时那种巨大的历史洪流面前,每一个弱小的人都是那么无助,何况这些沦落风尘的女子呢,她们抱着必死的心,怀揣破玻璃片子,已经宣告了结局,但是依然给人希望,万一呢,可能她们跑了,在不知名的地方安静的生活着,过着她们早已向往的普通人的生活,没有锦衣玉食,没有绫罗绸缎,有的只是那片问心无愧,安逸和祥的生活。
南京,一直是我很喜欢的地方,但那个地方,沉淀了太多历史的重负,影片又一次重现当时的情景。每一个父亲,都以自己的方式爱着自己的女儿,每一个微小的生命都用自己的力量宣告着自己存在的意义,每一个都在特殊的环境下展现着自己的魅力,希望,是的,我们怀有很多的希望去期待,去生活。
作者简介
郝智博(1996-),男,现为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一中学学生。
作者单位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一中学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