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运用在建筑工程中的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地提高。所谓的建筑工程检测就是对建筑实体进行相关的检测得出数据提供参考和对建筑结构的一个全面认识。因为在建筑检测中建筑结构检测是其最为重要的技术组成部分,也是围绕建筑实体的一些性能进行的检测,对建筑工程的进程有很大的作用,所以要积极推进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前言:如今,我国经济正高速发展,相应的建筑也在不断地建造,而建筑工程检测技术是建筑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对建筑工程质量有巨大的作用。 而且在建筑工程中,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可以比较及时地发现施工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妥善的解决方法。
1 .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
在建筑工程中人们经常用的检测技术就是非破损检测和微破损检测。非破损检测主要是通过对原有的物理量进行测量,由此来判断建筑工程检测的参数,并且坚持“不破坏原有结构”的原则。非破损检测方法具有可靠的的优点,首先是这种方法实行起来很方便,而且还可以保持原有的无力结构。其次是非破损检测的检测精度比较高。但是非破损检测也存在缺点,在检测的过程中检测样本要大,而且也很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微破损检测就与非破损检测恰恰相反,微破损检测的取样对象是对被检测对象进行轻度破损,以此来估计检测的估计值。 微破损检测的优点主要是有利于充分利用人力物力,但是它的缺点也比较多。首先就是这个方式对原有的物理结构有破坏,然后是它选择的样本不宜太多,因为它实施起来具有破坏性,而且检测的准确性相对来说也不高,最后是项目检测的结果适合局部不适合整体,要进行全面的检测会比较麻烦。
2 .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2.1无法承担重大的义务和责任
在如今的建筑市场里,存在一些问题,像权钱交易,暗箱操作等,这些都将成为垄断建筑市场的惯用手段。在这样的大环境里,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已经抛弃了安全质量和服务至上的原则,而是靠一些不符合建筑工程市场规定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比如说采取“体外损失,体内补”的方式来偷工减料,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而这些,检测监督人员都是知道的,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并非是他们认同这种做法,只是他们也迫于各种压力不得不配合。再者就是检测单位人员的素质各不相同,而且检测单位内部的管理比较松散,相关制度不健全,在管理不善的情况下,有的检测人员便忘记了自己的职业操守。如此一来,检测市场存在弊端就无法承担重大的义务和责任。
2.2不注重现场取样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中,一种材料是否能够准确应用于工程中在于取样的过程是否足够谨慎,取样时,不同工程材料要用到的取样方法各不相同,比如说钢筋、砖、水泥、石、砂、混凝土等等工程材料,其取样方法都应当按照规定严格操作,否则,建造的建筑可能具有稳定性差、耐腐蚀性差的缺陷,比如说混凝土的用量高于或者低于规定用量,将导致工程不能顺利,更严重的是这部分工程可能要重新建造,所以说,取样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先送样后挑选,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然而我国建筑企业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是实际取样方法与现行标准背道而驰,很多企业选择先挑选材料、后送样,或者直接让施工单位送样至质检部门,这种试样方法缺乏一定的真实性,不能保证现用材料的质量是合格的,因为监督部门往往只关注样本质量是否合格,而不到现场进行检测,加上先选材后送样中材料与样本可能存在的差异性,这样一来,就算样品检测出来的数据符合规定,也不能保证现用材料合格。除此之外,在实际施工中对试样取样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很少进行试样取样的现象,根据现行标准规定工程材料都应定期、分批进场,但是由于检测监督机制不够完善,来自不同批次、不同厂家的材料在质量和性能上存在一些差异,一旦试样取样次数不足,或者有的遗漏没有进行检测,都有可能使一些不合格的材料应用在工程上,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3.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相关情况
3.1回弹法无损检测技术
回弹法作为建筑工程中一门重要的技术,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回弹法是用一弹簧驱动的重锤,通过弹击杆(传力杆),弹击混凝土表面,并测出重锤被反弹回来的距离,以回弹值(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作为与强度相关的指标,来推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一种方法。回弹法能够通過回弹仪测出的回弹数值掌握混凝土表面的质量情况。它的优势在于不会对建筑的结构以及相关建筑构件的力学性质和承载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通过回弹值测定混凝土强度的结果也比较准确,因此这种方法的使用范围广、频率高。
3.2超声回弹综合法无损检测技术
与回弹法一样,超声回弹综合法也是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检测技术,它是指将超声仪和回弹仪相结合,在构件混凝土同一测区分别测量声音和回弹值,然后利用已建立起的测强公式推算测区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一种方法。它将超声法和回弹法相结合,同时具有这两种方法的优势,测试的精准度高,更全面反映混凝土工程质量。首先,对于精准度高的优势,体现在:简单的回弹法虽然仪器简单,操作方便,但是仅由一种物理参数进行强度说明存在的误差风险比较大,弹簧的伸缩强度受很多别的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龄期、含水量,一般来说,混凝土强度越强,弹簧值也随之升高,但是如果混凝土表层的水分增加或者碳化程度加深,回弹值就会发生变化。所以只依靠回弹法得出的结果可靠程度不够;单一的超声法也是如此,超声法受骨料、龄期、含水量等因素的影响,龄期增长,混凝土强度变低,但是声速却与之相反,龄期越长,声速越高,含水量减少又会导致声速降低,与回弹值的变化方向不一致。所以,企业为了提高精准度,往往采用二者结合的方式,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减小误差。
3.3红外成像无损检测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领域逐渐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检测技术,其中最为实用的技术之一就是红外成像无损检测技术,这种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被测体具有连续向外界辐射红外线的物理特性,再利用红外线检测仪检测物体辐射的热量和热流并以此来检测被测体的质量。在红外线成像仪检测到被测体表面或者内部有凹陷时,由于内部或表面有凹陷的物体热辐射会产生一定的变化,红外线成像仪会根据被测体热辐射产生的温度分布情况通过传感器的传导再利用成像技术形成一副温度分部的图像,技术员可以通过对图像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物体内部或者表层存在缺陷的大小和分布情况,有利于技术员对施工进行调整和修补。红外线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范围、宽视野内的测量,因为它不需要与被测体进行接触,极大地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最重要的一点是,红外线成像仪受外界因素干扰小,精准度高,使用成本低,常用于墙体剥离层检测、屋面、墙面的漏水检测、装饰面层质量检测等工程质量检测中。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基础设施的检测技术也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工程的材料、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尽管我国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技术检测系统还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这就要求企业在施工时要适当、精确地使用检测技术,提高取样意识,长此以往,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一定能够再跨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何萍.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4):4961.
[2]郭金金.关于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5):374-374. DOI:10.3969/j.issn.2095-6630.2017.25.363.
[3]姚现华,黄锋.关于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8):3104. DOI:10.3969/j.issn.2095-6630.2017.08.022.
关键词: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前言:如今,我国经济正高速发展,相应的建筑也在不断地建造,而建筑工程检测技术是建筑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对建筑工程质量有巨大的作用。 而且在建筑工程中,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可以比较及时地发现施工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妥善的解决方法。
1 .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
在建筑工程中人们经常用的检测技术就是非破损检测和微破损检测。非破损检测主要是通过对原有的物理量进行测量,由此来判断建筑工程检测的参数,并且坚持“不破坏原有结构”的原则。非破损检测方法具有可靠的的优点,首先是这种方法实行起来很方便,而且还可以保持原有的无力结构。其次是非破损检测的检测精度比较高。但是非破损检测也存在缺点,在检测的过程中检测样本要大,而且也很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微破损检测就与非破损检测恰恰相反,微破损检测的取样对象是对被检测对象进行轻度破损,以此来估计检测的估计值。 微破损检测的优点主要是有利于充分利用人力物力,但是它的缺点也比较多。首先就是这个方式对原有的物理结构有破坏,然后是它选择的样本不宜太多,因为它实施起来具有破坏性,而且检测的准确性相对来说也不高,最后是项目检测的结果适合局部不适合整体,要进行全面的检测会比较麻烦。
2 .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2.1无法承担重大的义务和责任
在如今的建筑市场里,存在一些问题,像权钱交易,暗箱操作等,这些都将成为垄断建筑市场的惯用手段。在这样的大环境里,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已经抛弃了安全质量和服务至上的原则,而是靠一些不符合建筑工程市场规定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比如说采取“体外损失,体内补”的方式来偷工减料,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而这些,检测监督人员都是知道的,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并非是他们认同这种做法,只是他们也迫于各种压力不得不配合。再者就是检测单位人员的素质各不相同,而且检测单位内部的管理比较松散,相关制度不健全,在管理不善的情况下,有的检测人员便忘记了自己的职业操守。如此一来,检测市场存在弊端就无法承担重大的义务和责任。
2.2不注重现场取样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中,一种材料是否能够准确应用于工程中在于取样的过程是否足够谨慎,取样时,不同工程材料要用到的取样方法各不相同,比如说钢筋、砖、水泥、石、砂、混凝土等等工程材料,其取样方法都应当按照规定严格操作,否则,建造的建筑可能具有稳定性差、耐腐蚀性差的缺陷,比如说混凝土的用量高于或者低于规定用量,将导致工程不能顺利,更严重的是这部分工程可能要重新建造,所以说,取样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先送样后挑选,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然而我国建筑企业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是实际取样方法与现行标准背道而驰,很多企业选择先挑选材料、后送样,或者直接让施工单位送样至质检部门,这种试样方法缺乏一定的真实性,不能保证现用材料的质量是合格的,因为监督部门往往只关注样本质量是否合格,而不到现场进行检测,加上先选材后送样中材料与样本可能存在的差异性,这样一来,就算样品检测出来的数据符合规定,也不能保证现用材料合格。除此之外,在实际施工中对试样取样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很少进行试样取样的现象,根据现行标准规定工程材料都应定期、分批进场,但是由于检测监督机制不够完善,来自不同批次、不同厂家的材料在质量和性能上存在一些差异,一旦试样取样次数不足,或者有的遗漏没有进行检测,都有可能使一些不合格的材料应用在工程上,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3.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相关情况
3.1回弹法无损检测技术
回弹法作为建筑工程中一门重要的技术,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回弹法是用一弹簧驱动的重锤,通过弹击杆(传力杆),弹击混凝土表面,并测出重锤被反弹回来的距离,以回弹值(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作为与强度相关的指标,来推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一种方法。回弹法能够通過回弹仪测出的回弹数值掌握混凝土表面的质量情况。它的优势在于不会对建筑的结构以及相关建筑构件的力学性质和承载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通过回弹值测定混凝土强度的结果也比较准确,因此这种方法的使用范围广、频率高。
3.2超声回弹综合法无损检测技术
与回弹法一样,超声回弹综合法也是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检测技术,它是指将超声仪和回弹仪相结合,在构件混凝土同一测区分别测量声音和回弹值,然后利用已建立起的测强公式推算测区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一种方法。它将超声法和回弹法相结合,同时具有这两种方法的优势,测试的精准度高,更全面反映混凝土工程质量。首先,对于精准度高的优势,体现在:简单的回弹法虽然仪器简单,操作方便,但是仅由一种物理参数进行强度说明存在的误差风险比较大,弹簧的伸缩强度受很多别的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龄期、含水量,一般来说,混凝土强度越强,弹簧值也随之升高,但是如果混凝土表层的水分增加或者碳化程度加深,回弹值就会发生变化。所以只依靠回弹法得出的结果可靠程度不够;单一的超声法也是如此,超声法受骨料、龄期、含水量等因素的影响,龄期增长,混凝土强度变低,但是声速却与之相反,龄期越长,声速越高,含水量减少又会导致声速降低,与回弹值的变化方向不一致。所以,企业为了提高精准度,往往采用二者结合的方式,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减小误差。
3.3红外成像无损检测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领域逐渐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检测技术,其中最为实用的技术之一就是红外成像无损检测技术,这种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被测体具有连续向外界辐射红外线的物理特性,再利用红外线检测仪检测物体辐射的热量和热流并以此来检测被测体的质量。在红外线成像仪检测到被测体表面或者内部有凹陷时,由于内部或表面有凹陷的物体热辐射会产生一定的变化,红外线成像仪会根据被测体热辐射产生的温度分布情况通过传感器的传导再利用成像技术形成一副温度分部的图像,技术员可以通过对图像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物体内部或者表层存在缺陷的大小和分布情况,有利于技术员对施工进行调整和修补。红外线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范围、宽视野内的测量,因为它不需要与被测体进行接触,极大地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最重要的一点是,红外线成像仪受外界因素干扰小,精准度高,使用成本低,常用于墙体剥离层检测、屋面、墙面的漏水检测、装饰面层质量检测等工程质量检测中。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基础设施的检测技术也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工程的材料、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尽管我国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技术检测系统还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这就要求企业在施工时要适当、精确地使用检测技术,提高取样意识,长此以往,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一定能够再跨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何萍.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4):4961.
[2]郭金金.关于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5):374-374. DOI:10.3969/j.issn.2095-6630.2017.25.363.
[3]姚现华,黄锋.关于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8):3104. DOI:10.3969/j.issn.2095-6630.2017.08.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