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素质特征:一是博、专结合的扎实的知识基础。包括宽厚的文化积淀和高深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二是以创新能力为特征的高度发达的智力和能力。包括对创新需求的敏锐预测和正确把握能力、较强的探究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三是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包括开放的意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理性的怀疑和批判精神、执著的探索精神;四是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包括强烈的责任感、合作精神,正确的价值观、义利观和道德评价准则;五是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强烈的竞争意识。包括应对国际竞争的意识和能力;六是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包括强健的体魄、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等。
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各级各类教育和不同层次学校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阶段,这是由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思维能力等因素所决定的;高等学校学术自由的传统、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积淀、综合的学科结构和育人氛围、丰富的人力和物质资源等,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特点来看,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起着重要的启蒙性和基础性作用。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创造性人格特征的培育,从事创造性劳动所应具备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感,应该从小抓起,持之以恒。学生在小学和中学教育阶段养成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他们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直接决定了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业水平和工作后的成材潜力。只有不同教育阶段相互衔接,不同层次学校贯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才会取得实效。
创新型人才成材的检验标准是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在工作实践中取得创新性的成果和创造性的业绩。显然,这又与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制度环境、工作条件和成材氛围紧密相关。从这个角度而言,所谓“钱学森之问”,不仅高等教育界要反思,基础教育界也要反思;不仅教育界要反思,用人单位、政府和社会也要反思。只有学校、用人单位、政府和社会责任明晰、形成合力,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成材才会落到实处。
因此,研究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内涵,把握创新型人才的成材规律,明晰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层次学校的功能和职责,协调贯通地进行系统的实践探索,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共同和使命。
我认为,中小学校和高等学校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协同探索。
首先,在教育观念方面。如何树立富有时代内涵的科学的人才观和符合教育规律与中国国情的多元化的质量观,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如何促进教育公平和入学机会均等,探索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科学选拔人才,体现使每个孩子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的理念;如何理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关系,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将先进的人才观念和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其次,在学校建设方面。如何在正确办学理念指导下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需求确定学校的发展定位,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多样化发展;如何在学校发展目标上体现出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学校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层次性和衔接性,避免盲目攀比和目标趋同;如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如何加强文化建设,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和综合的育人氛围,形成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校风学风。
第三,在人才培养方面。如何遵循不同教育阶段的人才成长规律和特点,明晰中小学校和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要求,做到相互贯通衔接,避免不同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和模式趋同;如何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体现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选择权的理念;如何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之符合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避免内容重复或盲目拔高,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如何因材施教,探索多样化和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如何通过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等先进教学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如何改革教学手段,发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等。
第四,在协同改革方面。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要加强沟通交流,积极稳妥地进行协同改革的探索。例如,建立中小学校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共同研讨机制,定期举办大中小学校长论坛和师生交流,促进观点交锋,相互启发借鉴;启动有关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协调改革的研究项目,联合开展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的研究;建立协调改革的试点或实验区,合作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材和实验室建设,以及中考、高考招生的多元化改革试验等。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各级各类教育和不同层次学校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阶段,这是由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思维能力等因素所决定的;高等学校学术自由的传统、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积淀、综合的学科结构和育人氛围、丰富的人力和物质资源等,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特点来看,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起着重要的启蒙性和基础性作用。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创造性人格特征的培育,从事创造性劳动所应具备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感,应该从小抓起,持之以恒。学生在小学和中学教育阶段养成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他们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直接决定了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业水平和工作后的成材潜力。只有不同教育阶段相互衔接,不同层次学校贯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才会取得实效。
创新型人才成材的检验标准是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在工作实践中取得创新性的成果和创造性的业绩。显然,这又与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制度环境、工作条件和成材氛围紧密相关。从这个角度而言,所谓“钱学森之问”,不仅高等教育界要反思,基础教育界也要反思;不仅教育界要反思,用人单位、政府和社会也要反思。只有学校、用人单位、政府和社会责任明晰、形成合力,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成材才会落到实处。
因此,研究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内涵,把握创新型人才的成材规律,明晰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层次学校的功能和职责,协调贯通地进行系统的实践探索,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共同和使命。
我认为,中小学校和高等学校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协同探索。
首先,在教育观念方面。如何树立富有时代内涵的科学的人才观和符合教育规律与中国国情的多元化的质量观,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如何促进教育公平和入学机会均等,探索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科学选拔人才,体现使每个孩子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的理念;如何理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关系,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将先进的人才观念和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其次,在学校建设方面。如何在正确办学理念指导下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需求确定学校的发展定位,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多样化发展;如何在学校发展目标上体现出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学校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层次性和衔接性,避免盲目攀比和目标趋同;如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如何加强文化建设,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和综合的育人氛围,形成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校风学风。
第三,在人才培养方面。如何遵循不同教育阶段的人才成长规律和特点,明晰中小学校和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要求,做到相互贯通衔接,避免不同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和模式趋同;如何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体现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选择权的理念;如何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之符合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避免内容重复或盲目拔高,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如何因材施教,探索多样化和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如何通过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等先进教学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如何改革教学手段,发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等。
第四,在协同改革方面。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要加强沟通交流,积极稳妥地进行协同改革的探索。例如,建立中小学校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共同研讨机制,定期举办大中小学校长论坛和师生交流,促进观点交锋,相互启发借鉴;启动有关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协调改革的研究项目,联合开展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的研究;建立协调改革的试点或实验区,合作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材和实验室建设,以及中考、高考招生的多元化改革试验等。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