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育与教学,心灵的塑造是第一位的。现在的学生,由于学习任务过重来自社会、家长、自身的压力过大,情感冷漠已成普遍现象,诉说自己寂寞、没有朋友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心理脆弱,悲观绝望,情感迷茫,觉得犹如生活在沙漠中的学生也不在少数。新世纪合格人才需要有高尚情操、健全人格。由此可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文章不是无情物”,综观语文教材,情感教育就是促进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铸就他们高尚的人格。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这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需的。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
一、要使学生生情,教师须先“酿”情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和组织者,应重视自身的情感建构,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只有这样,才能以真挚、健康、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我们知道,情感不是贴在作品表面的标签,它是蕴含在作品之中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饱满的情感,全身心投入到理解教材之中去。不但要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写作背景、写作缘起及其他有关情况,还要对教材作深层次的分析、解剖,体会和把握作者的情感,“因材施教”。总之,备课时教师必须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例如《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寄情于景的散文佳作,教师只有在课前陶醉于其所描摹的清新美妙的诗情画意之中,体会到作者不要人为的所谓“文明”,只要“独立的、安静的”生活和热爱大自然的眷眷情怀,教学时才有可能让学生沐坐春风般地得到情感上的陶冶。
二、要使学生入情,教师终须“含”情课堂语言要“含”情
为什么有的课学生听了会味同嚼蜡?为什么有的学生对语文丧失了学习积极性?这同有些教师课堂语言的呆板、枯燥、冷漠,甚至尖酸刻薄的讽刺、挖苦有很大关系。所以,教师的语言应注意生动形象、风趣、热情,富有感染力,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注意以情感人,营造出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心情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学习,这样学生的思路才会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敏捷。
三、教学过程注意“激”情、“悟”情、“动”情
学生是一个鲜活的群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审美观和褒贬取向。语文教师要抓住那些在表情达意上最具表现力的语言或表现手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情感。文章写得有情,再加上教师注意“激”情,那么,学生就会在情感的作用下,凝思静想,心驰神往,思维的火花才会被点燃,灵性就会被激发出来,由“悟”情,最后进入“动”情的境地,这样既提高了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和审美能力,又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健康的情感。
在这一过程中,我采用了下面一些方法:
1.读中“激”情。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既是感知教材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更深切的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悟文章的音乐美、含蓄美和形象美的桥梁,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充满激情的诵读,会使学生脑海里有情有境,头脑中会连续再现文章中的抒情载体――艺术形象,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进入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强烈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陶冶。如《沁园春·长沙》,通过反复的诵读,不但词中描绘的湘江秋景给学生强烈的美感,同时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也给学生以崇高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诵读欲望。如古诗词、文言文,可采用先教师范读或放磁带“导读”,后学生仿读;小说、戏剧,可根据人物不同,让学生分角色读;适合演讲的议论文,让学生上讲台作模拟演讲。另外还可以利用音像资料和多媒体,进行配乐、配图朗读。
总之,要让学生在读中体味教材蕴含的情感、哲理、意境以及“弦外之音”。在读中把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思想美融为一体,使学生沉醉在情感世界里,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析中“悟”情。对一些难点,教学中要采用分析讨论的方法,来帮助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情感。如《祝福》中描写鲁四老爷书房里“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另一边脱落的文字系朱熹《四书集注》中的“品节祥明德性坚定”,这副对联表现的是理学家所谓的“修养”标准。然后让学生分析讨论:作者让这一边“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暗示着他“品节”和“德性”的失落,鲁四老爷从朱熹那里学到的“理学”也只剩下“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了,而这又和他“大骂”“新党”相矛盾,证明他的“事理”既不“通达”,“心气”也不“和平”。这样写表现了作者对鲁四老爷顽固而又虚伪、自私而又狭隘性格的讽刺和揶揄,通过分析,学生就不难领悟作者的情感和写作缘由,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写时“动”情。语文教学除了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能力外,很重要的一项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果学生写作不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冲动,而是象挤牙膏一样挤出来,写与情不能融为一体的话,这种训练将会显得枯燥乏味,学生会失去写作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学会“煽”情,引导学生因为“情动”而“辞发”。可以针对现实中的题材“煽”情,引导学生写出有情感内容的文章。如:抗“非典”期间,由于卫生部长和北京市长应对措施不及时,被撤销职务事件、一些高官被查处事件;申奥成功、神舟五号上天等,这些都是非常能触动学生情感的,再加上教师恰当的“煽”,就能收到“银瓶乍破水浆迸”的效果。还可以利用辩论、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煽”起学生澎湃的情感,让学生动情,进而激起学生写作的欲望。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要情感丰富而真诚,在教学中要努力将自己与作者的情感交流传达给学生,用情感的乳汁去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身心愉快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兴趣、习惯、审美观、个性心理品质,向健康、和谐的高层次方向发展,这样语文教学才会是生动的、鲜活的、有生命力的。
爱因斯坦说:“文学艺术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们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土壤里。 语文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才能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受到教育。
(郑 虹,浙江省兰溪市第五中学)
“文章不是无情物”,综观语文教材,情感教育就是促进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铸就他们高尚的人格。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这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需的。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
一、要使学生生情,教师须先“酿”情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和组织者,应重视自身的情感建构,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只有这样,才能以真挚、健康、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我们知道,情感不是贴在作品表面的标签,它是蕴含在作品之中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饱满的情感,全身心投入到理解教材之中去。不但要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写作背景、写作缘起及其他有关情况,还要对教材作深层次的分析、解剖,体会和把握作者的情感,“因材施教”。总之,备课时教师必须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例如《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寄情于景的散文佳作,教师只有在课前陶醉于其所描摹的清新美妙的诗情画意之中,体会到作者不要人为的所谓“文明”,只要“独立的、安静的”生活和热爱大自然的眷眷情怀,教学时才有可能让学生沐坐春风般地得到情感上的陶冶。
二、要使学生入情,教师终须“含”情课堂语言要“含”情
为什么有的课学生听了会味同嚼蜡?为什么有的学生对语文丧失了学习积极性?这同有些教师课堂语言的呆板、枯燥、冷漠,甚至尖酸刻薄的讽刺、挖苦有很大关系。所以,教师的语言应注意生动形象、风趣、热情,富有感染力,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注意以情感人,营造出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心情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学习,这样学生的思路才会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敏捷。
三、教学过程注意“激”情、“悟”情、“动”情
学生是一个鲜活的群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审美观和褒贬取向。语文教师要抓住那些在表情达意上最具表现力的语言或表现手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情感。文章写得有情,再加上教师注意“激”情,那么,学生就会在情感的作用下,凝思静想,心驰神往,思维的火花才会被点燃,灵性就会被激发出来,由“悟”情,最后进入“动”情的境地,这样既提高了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和审美能力,又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健康的情感。
在这一过程中,我采用了下面一些方法:
1.读中“激”情。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既是感知教材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更深切的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悟文章的音乐美、含蓄美和形象美的桥梁,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充满激情的诵读,会使学生脑海里有情有境,头脑中会连续再现文章中的抒情载体――艺术形象,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进入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强烈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陶冶。如《沁园春·长沙》,通过反复的诵读,不但词中描绘的湘江秋景给学生强烈的美感,同时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也给学生以崇高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诵读欲望。如古诗词、文言文,可采用先教师范读或放磁带“导读”,后学生仿读;小说、戏剧,可根据人物不同,让学生分角色读;适合演讲的议论文,让学生上讲台作模拟演讲。另外还可以利用音像资料和多媒体,进行配乐、配图朗读。
总之,要让学生在读中体味教材蕴含的情感、哲理、意境以及“弦外之音”。在读中把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思想美融为一体,使学生沉醉在情感世界里,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析中“悟”情。对一些难点,教学中要采用分析讨论的方法,来帮助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情感。如《祝福》中描写鲁四老爷书房里“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另一边脱落的文字系朱熹《四书集注》中的“品节祥明德性坚定”,这副对联表现的是理学家所谓的“修养”标准。然后让学生分析讨论:作者让这一边“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暗示着他“品节”和“德性”的失落,鲁四老爷从朱熹那里学到的“理学”也只剩下“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了,而这又和他“大骂”“新党”相矛盾,证明他的“事理”既不“通达”,“心气”也不“和平”。这样写表现了作者对鲁四老爷顽固而又虚伪、自私而又狭隘性格的讽刺和揶揄,通过分析,学生就不难领悟作者的情感和写作缘由,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写时“动”情。语文教学除了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能力外,很重要的一项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果学生写作不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冲动,而是象挤牙膏一样挤出来,写与情不能融为一体的话,这种训练将会显得枯燥乏味,学生会失去写作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学会“煽”情,引导学生因为“情动”而“辞发”。可以针对现实中的题材“煽”情,引导学生写出有情感内容的文章。如:抗“非典”期间,由于卫生部长和北京市长应对措施不及时,被撤销职务事件、一些高官被查处事件;申奥成功、神舟五号上天等,这些都是非常能触动学生情感的,再加上教师恰当的“煽”,就能收到“银瓶乍破水浆迸”的效果。还可以利用辩论、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煽”起学生澎湃的情感,让学生动情,进而激起学生写作的欲望。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要情感丰富而真诚,在教学中要努力将自己与作者的情感交流传达给学生,用情感的乳汁去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身心愉快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兴趣、习惯、审美观、个性心理品质,向健康、和谐的高层次方向发展,这样语文教学才会是生动的、鲜活的、有生命力的。
爱因斯坦说:“文学艺术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们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土壤里。 语文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才能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受到教育。
(郑 虹,浙江省兰溪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