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语文教学一直不尽如人意,可谓在夹缝中求生存,有相当多的学生冷落语文,更谈不上享受语文。有人曾这样描述语文教学: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语文教学真是吃力不讨好啊!翻阅近几年的语文杂志,追寻“语文的诗意”成了许多语文教师的心声和呼声。实施新课程,让人想得最多的就是能否借这样一个契机消除语文教学的尴尬,让语文课迸发出魅力、活力和生命力。应该说,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视窗、开辟了一方新天地、提供了一次新机遇,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借助这一契机实现自己的教学新理想:做成功的语文教师,让学生一生铭记;拥有成功的语文教学,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一、成功的语文教学应该充满了魅力
新课程强调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影响深远。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意味着语文的意义决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并已成为人类精神财富一部分的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进而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掘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教出语文的灵性,让学生为语文的丰美感喟,从语文的丰厚中获得滋养。语文课可以划一叶扁舟,掠过满载美妙篇章的语文课本,在各个朝代逍遥游:感悟庄子的汪洋恣肆、陶潜的平淡质朴,品味李白的清新俊逸、杜甫的沉郁顿挫,领略苏子的旷达豪放、柳永的细腻缠绵;也可以走进作品,纵览《孟子》的理趣、《三国》的智趣、《水浒》的义趣、《红楼梦》的情趣;还可以跨越时空,体验“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喜,“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的怒,“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哀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乐。语文课就应该营造这样的人文氛围,语文教师应该如一个导游,带领学生领略语文的天光云影。这样的时刻,师生往往灵感激发,心灵飞翔,情感流淌。与大师同行,同经典对话,每个人的心弦都被轻轻地拨动,这样的语文课便散发着魅力。也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潜移默化间培养了审美情趣,提高了文化品味,这不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积累、感悟、熏陶”吗?
语文课还应该教出情趣。一则“禁止踩踏草坪,违者罚款”的禁示语,冷若冰霜,拒人千里。而通过语文,可以让它友善、充满温情:“草之青青,踏之何忍?”充满了善意的提醒;“小草正在生长,请勿打扰”则充满对小草生命的呵护。这其中的语句转换就包含了语文的情趣。讲到李煜的写愁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妨引入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试着探究一下,诗人各是在何种情况下发出如此感叹的,这些表达有何异曲同工之处,这也是语文课的一种情趣。
卢梭说,“教学的艺术是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课堂上,就是要让学生体验到这些灵性与情趣,让他们为语文的魅力所打动,进而喜欢语文,这样的语文课便是成功的。
二、成功的语文教学应该充满了活力
要让语文课充满活力,就要树立三种意识:生本意识、对话意识和问题意识。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树立生本意识即教师要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甚至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伙伴。“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应当铭记的警语。关注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因为没有个性就没有多样性,没有多样性就不可能有创造性。要相信学生的潜能,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九种基本智力,不同的人有各自不同的优势智力领域,教师要做的是激发出学生的潜能。“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句话,课堂不是教师独自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园地”。
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对话,是一种探究,是一种合作,那就要有对话意识。首先要创设平等对话的氛围,维护学生的话语权,构建学生的心理安全区域,宁鸿彬老师的“三允许”策略——允许学生说错做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自己的意见——肯定会对我们有所启发。其次要努力构建“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参与备课,让学生修改教案,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发光体,每个学生都会有所探究并对这个共同体有所贡献。三是允许做“横看成岭侧成峰”式的多元解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平等对话就可能共享经验、知识,弥补缺漏,实现自我超越。有了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动起来,课堂也能活起来。
问题是教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高质量的问题往往能激活课堂。课堂的质量往往来自于问题的质量,尤其是学生的发问。“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无疑富有张力,是教学的高境界。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想问、敢问、会问、善问。教师要成为一个帮助发现问题而不是拿出现成结论的人,课堂也不应该总是运行在事先铺设的轨道上,而应该多一些“旁逸斜出”。
语文课的活力还在于实行开放策略,引入生活的活水。做讲演、搞辩论、编刊物、观展览、演戏剧、练书法等等,这些也都是语文的应有之义,不也正符合新课标倡导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教学要走一条素养培育型道路,身陷题海、囿于课堂是语文的悲哀,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复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说,以素质教育对付应试,能取得更好成绩。这样做,也许会让我们发现“回首向来经行处,满眼风光满眼春”。
三、成功的语文教学还应该彰显着生命力
语文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一段生命历程。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使用过“课堂生活”一词,认为师生的课堂活动是一种生命活动,那就应该拓展生命疆界,充实生命内涵,提高生命质量,让语文课程在生命中留下烙印。
一次语文课,由《我与地坛》引出了“面对苦难”的话题。一番讨论发言之后,笔者借用了贝多芬的名言“乞求失败”和作家陆星儿的一段话:“感谢挫折和失败,因为它,人生才丰富、充实。苦难是人生的真谛,苦难在雕塑一个人。”另外还有一篇《让苦难芬芳》的短文:“如果把苦难只视为苦难,那它真的就只是苦难。但是如果让它与你精神世界里最广阔的那片土地去结合,它就会成为一种宝贵的营养,让你在苦难中如凤凰涅槃,体会到特别的甘甜和美好。”最后,在“强者在逆境中奋进,弱者在顺境中沉沦”的字幕和《命运交响曲》的音乐中,笔者自身真切地感受到那一刻有一种力量和精神正在穿透师生的心灵。笔者相信,这样的时刻是熔铸进每个人的生命的。
语文教学的使命又是指向生命未来的,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正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语文教师推行“两本”政策(语文札记本、随笔本)和“三个一”工程(饱览一肚诗文、练就一张铁嘴、铸成一枝妙笔)。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就是把老师教给的东西都遗忘之后剩下的东西。那么,上述这些便是中学时代的语文带给每一个人的恩泽,成为一个人生命的血液,受益一生,享用一生。如果说,通过语文课程培养了有思想、善表达、爱写作的学生,为他们打下了终身发展的底子,这样的语文教学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作为一次对语文教师的机遇与挑战,新课程已经翩然来到了我们身旁,“生存还是毁灭”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面对课程改革的大潮,只能有两个选择,或淹没潮底,或屹立潮头,我们只有反思教学经历,提升自身素养,付诸教学实践,才能早适应,早主动,早改革,早受益。同时也要争取借此机会建设一个富有魅力、活力、生命力的语文课程,不懈追求“你还未进教室,而学生都在翘首期盼你进教室”(巢宗祺教授语)的教学高境界。
[作者通联:浙江宁波中学]
一、成功的语文教学应该充满了魅力
新课程强调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影响深远。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意味着语文的意义决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并已成为人类精神财富一部分的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进而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掘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教出语文的灵性,让学生为语文的丰美感喟,从语文的丰厚中获得滋养。语文课可以划一叶扁舟,掠过满载美妙篇章的语文课本,在各个朝代逍遥游:感悟庄子的汪洋恣肆、陶潜的平淡质朴,品味李白的清新俊逸、杜甫的沉郁顿挫,领略苏子的旷达豪放、柳永的细腻缠绵;也可以走进作品,纵览《孟子》的理趣、《三国》的智趣、《水浒》的义趣、《红楼梦》的情趣;还可以跨越时空,体验“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喜,“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的怒,“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哀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乐。语文课就应该营造这样的人文氛围,语文教师应该如一个导游,带领学生领略语文的天光云影。这样的时刻,师生往往灵感激发,心灵飞翔,情感流淌。与大师同行,同经典对话,每个人的心弦都被轻轻地拨动,这样的语文课便散发着魅力。也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潜移默化间培养了审美情趣,提高了文化品味,这不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积累、感悟、熏陶”吗?
语文课还应该教出情趣。一则“禁止踩踏草坪,违者罚款”的禁示语,冷若冰霜,拒人千里。而通过语文,可以让它友善、充满温情:“草之青青,踏之何忍?”充满了善意的提醒;“小草正在生长,请勿打扰”则充满对小草生命的呵护。这其中的语句转换就包含了语文的情趣。讲到李煜的写愁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妨引入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试着探究一下,诗人各是在何种情况下发出如此感叹的,这些表达有何异曲同工之处,这也是语文课的一种情趣。
卢梭说,“教学的艺术是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课堂上,就是要让学生体验到这些灵性与情趣,让他们为语文的魅力所打动,进而喜欢语文,这样的语文课便是成功的。
二、成功的语文教学应该充满了活力
要让语文课充满活力,就要树立三种意识:生本意识、对话意识和问题意识。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树立生本意识即教师要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甚至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伙伴。“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应当铭记的警语。关注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因为没有个性就没有多样性,没有多样性就不可能有创造性。要相信学生的潜能,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九种基本智力,不同的人有各自不同的优势智力领域,教师要做的是激发出学生的潜能。“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句话,课堂不是教师独自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园地”。
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对话,是一种探究,是一种合作,那就要有对话意识。首先要创设平等对话的氛围,维护学生的话语权,构建学生的心理安全区域,宁鸿彬老师的“三允许”策略——允许学生说错做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自己的意见——肯定会对我们有所启发。其次要努力构建“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参与备课,让学生修改教案,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发光体,每个学生都会有所探究并对这个共同体有所贡献。三是允许做“横看成岭侧成峰”式的多元解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平等对话就可能共享经验、知识,弥补缺漏,实现自我超越。有了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动起来,课堂也能活起来。
问题是教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高质量的问题往往能激活课堂。课堂的质量往往来自于问题的质量,尤其是学生的发问。“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无疑富有张力,是教学的高境界。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想问、敢问、会问、善问。教师要成为一个帮助发现问题而不是拿出现成结论的人,课堂也不应该总是运行在事先铺设的轨道上,而应该多一些“旁逸斜出”。
语文课的活力还在于实行开放策略,引入生活的活水。做讲演、搞辩论、编刊物、观展览、演戏剧、练书法等等,这些也都是语文的应有之义,不也正符合新课标倡导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教学要走一条素养培育型道路,身陷题海、囿于课堂是语文的悲哀,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复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说,以素质教育对付应试,能取得更好成绩。这样做,也许会让我们发现“回首向来经行处,满眼风光满眼春”。
三、成功的语文教学还应该彰显着生命力
语文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一段生命历程。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使用过“课堂生活”一词,认为师生的课堂活动是一种生命活动,那就应该拓展生命疆界,充实生命内涵,提高生命质量,让语文课程在生命中留下烙印。
一次语文课,由《我与地坛》引出了“面对苦难”的话题。一番讨论发言之后,笔者借用了贝多芬的名言“乞求失败”和作家陆星儿的一段话:“感谢挫折和失败,因为它,人生才丰富、充实。苦难是人生的真谛,苦难在雕塑一个人。”另外还有一篇《让苦难芬芳》的短文:“如果把苦难只视为苦难,那它真的就只是苦难。但是如果让它与你精神世界里最广阔的那片土地去结合,它就会成为一种宝贵的营养,让你在苦难中如凤凰涅槃,体会到特别的甘甜和美好。”最后,在“强者在逆境中奋进,弱者在顺境中沉沦”的字幕和《命运交响曲》的音乐中,笔者自身真切地感受到那一刻有一种力量和精神正在穿透师生的心灵。笔者相信,这样的时刻是熔铸进每个人的生命的。
语文教学的使命又是指向生命未来的,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正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语文教师推行“两本”政策(语文札记本、随笔本)和“三个一”工程(饱览一肚诗文、练就一张铁嘴、铸成一枝妙笔)。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就是把老师教给的东西都遗忘之后剩下的东西。那么,上述这些便是中学时代的语文带给每一个人的恩泽,成为一个人生命的血液,受益一生,享用一生。如果说,通过语文课程培养了有思想、善表达、爱写作的学生,为他们打下了终身发展的底子,这样的语文教学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作为一次对语文教师的机遇与挑战,新课程已经翩然来到了我们身旁,“生存还是毁灭”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面对课程改革的大潮,只能有两个选择,或淹没潮底,或屹立潮头,我们只有反思教学经历,提升自身素养,付诸教学实践,才能早适应,早主动,早改革,早受益。同时也要争取借此机会建设一个富有魅力、活力、生命力的语文课程,不懈追求“你还未进教室,而学生都在翘首期盼你进教室”(巢宗祺教授语)的教学高境界。
[作者通联:浙江宁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