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克罗恩病(CD)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方法 收集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1996-2006年的CD住院病例,按照维也纳分类标准进行临床,按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的建议进行临床严重度分度.结果 共纳入36例CD患者,男女比例为1.25:1,诊断时年龄15~68岁.根据维也纳分类标准,诊断时年龄<40岁(A1)者25例(69.4%)≥40岁(A2)者11例(30.6%);病变部位位于末端回肠(L1)者14例(38.9%),结肠(L2)10例(27.8%),回结肠(L3)11例(27.8%),上消化道(L4)2例(5.6%);无狭窄、穿孔(B1)15例(41.7%),发生狭窄(B2)10例(27.8%),发生穿孔(B3)11例(30.1%).A1型中病变位于末端回肠者占44.0%,A2型中病变位于结肠者占45.5%.活检标本的非干酪样肉芽肿检出率为44.4%,手术标本为66.7%.共18例患者接受手术诊治,手术率为50.0%.内科治疗轻度患者以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5-氨基水杨酸(5-ASA)为主;中度患者小肠受累者以激素治疗为主,结肠受累者以口服SASP/5-ASA为主;重度患者以激素治疗为主,2例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结论 维也纳分类标准简单、易行,适用于我国CD人群的分类.本组CD患者手术率高.应根据临床严重度和病变部位选择药物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