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双向Glenn术治疗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采用非体外循环双向Glenn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6例(非体外循环组),同期采用体外循环双向Glenn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0例(体外循环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均无死亡病例.非体外循环组术后肺动脉压显著低于体外循环组[(16.7±1.2)mm Hg(1 mm Hg=0.133 kPa)比
【机 构】
:
272129山东济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外科,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272129山东济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外科,272129山东济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外科,272129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双向Glenn术治疗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采用非体外循环双向Glenn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6例(非体外循环组),同期采用体外循环双向Glenn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0例(体外循环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均无死亡病例.非体外循环组术后肺动脉压显著低于体外循环组[(16.7±1.2)mm Hg(1 mm Hg=0.133 kPa)比(18.9±1.0)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6,P=0.026);非体外循环组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显著短于体外循环组[(12.2±2.7)h比(19.2±2.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2,P=0.041);两组术后血氧饱和度、乳糜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术后紫绀、活动后气促等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结论 非体外循环双向Glenn术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有效的手术方法。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 探讨家属行为对老年患者院前急救的影响,为制定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225例老年患者院前急救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家属行为与老年患者的院前急救的成功与否密切相关。影响较大的正性因素依次为:呼救及时、积极协助抢救、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信任医护人员、抢救现场有序;负性因素依次为:呼救不及时、自行进行错误处理、急救知识知晓率低、不信任医护人员、在患者身边谈论病情、抢救现场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循证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注射方法,循证组应用循证注射方法,每位患者共注射14次,总注射为1 400针次.比较两组患者皮下出血发生次数、局部疼痛程度及皮下硬结的发生率.结果 循证组轻、中、重度皮下出血发生率分别为76.0%、23.1%、0.9%,对照组分别为48.0%、30.0%、
目的 探讨完善出院健康教育对PICC长期置管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PICC长期置管的出院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针对PICC置管安全性进行完善后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置管保留时间、置管相关事件发生率及置管全程完成率.结果 置管全程完成率观察组(87.4%)高于对照组(69.9%),发生置管相关事件观察组(5.7%)低于对照组(37
目的 探讨平衡锻炼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4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进行常规护理和康复锻炼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融入平衡锻炼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个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1个月(57.16 ±6.41)分,3个月(78.86±5.18)分,6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2b栓两种给药方法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宫颈糜烂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5例)采用干扰素α-2b栓10万u塞阴道,1次/d,30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55例)采用干扰素α-2b栓10万u塞阴道,隔天1次,30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比较两种给药方法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1个月、2个月治愈率分别为61
【摘 要】目的:开展阴道多元化微创手术。方法:将新式阴式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子宫切除術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阴式组术中出血、排气时间显著低于经腹组。阴式组术后住院时间短。结论: 改良式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部无瘢痕、医疗费用低等优点。 【关键词】改良式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经腹子宫切除术;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
【摘 要】目的:探讨APN排班模式在优质护理实践中对患者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选取的是以功能制加部分小组制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选取的是APN排班模式,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种类、意识障碍的程度、ADL量表评分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通过第三方调查不同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