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儿是产生和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以及新疆等省(区)部分地区的一种以情歌为主的山歌,是这些地区的汉、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以及部分裕固族和藏族群众用汉语歌唱的一种口头文学艺术形式。青海也成为‘少年’。她有自己独特的格律和演唱形式。演唱时即兴编词。有抒情和叙事两种,以抒情短章为多。根据其格律等可分为河湟花儿和洮岷花儿两大系列。”(王志艳:《青藏高原的呼唤》)河湟花儿别称青海花儿、河州花儿,新疆花儿、六盘山花儿、泾渭花儿是河湟花儿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的微小变异。据兰州大学教授郗慧民考证,今甘肃省的临夏、东乡、和政、广河、康乐等县和青海省的西宁、乐都、民和、湟中、循化、同仁、互助、大通等市县,在历史上通称河州。因此,郗慧民把产生和流行于这一地区的花儿叫作河州花儿。
河湟花儿是民族融合的产物,虽然以歌唱爱情为主,但也是该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折射反映。聆听河湟花儿和阅读其歌词,听众和读者眼前能徐徐展开该地区各民族的风俗画卷。
第一,河湟花儿反映了河湟地区民众的宗教信仰。花儿学者黄河在《花儿与民俗》一文中说:“宗教信仰习俗是一个民族最早的文化习俗。”“五月十三的单刀会,南禅寺搭下的戏台;多人的伙里甭找来,打发个姨妹者叫来。”南禅寺位于西宁市,建于明朝永乐年间,以关帝殿为中心。“你背上罗锅我背上枪,上山去,要吃个黄羊的肉哩;你拿上黄表我拿上香,进庙堂,要吃个不罢的咒哩。”(孟达令)这反映了汉族群众对神赌咒的迷信思想。“上去高山老爷庙,进去者好,出来者摆一场阵哩;庄子上看下你一个,成了时好,不成时得一场病哩。”老爷庙建于青海省大通县北川河畔的老爷山上,因奉关公像而得名。老爷山花儿会形成于明代,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举行。“七里寺峡的药水泉,担子担,桦木的勺勺儿舀干……”青海省境内的花儿会还有民和七里寺花儿会、乐都瞿昙寺花儿会、互助五峰山花儿会等,大都与汉族、土族信仰的佛教、道教有关。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人演唱河湟花儿时,一般不涉及真主或胡大字眼,但可以从他们从事的经济活动、首饰、民族语言判断其宗教信仰,如“跟上阿哥西口外走,新疆的生活(哈)过走”。郗慧民在《西北花儿学》一书中指出,清朝时期,甘、青地区的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人通过战争、屯垦、谋生、经商、从政几种方式,西迁至新疆,因此产生了河州花儿的分支——新疆花儿。“河州的尕妹满拉哥,大通的学里口念过。岁数小者叫不成哥,喜欢者叫了声阿哥。”大通是土族回族自治县,“满拉”是指在清真寺内学习伊斯兰教知识的学员,结业后,可当阿訇。因此,这是一首有关回族的爱情花儿。“黄河上度过了(哟噢)半辈子,(尕巴嘉呀)浪尖上耍花子哩……”尕巴嘉,撒拉语,朋友之意。
第二,河湟花儿反映了河湟地区的节日习俗,那里的汉族、土族人时兴过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等。端午节那天,人们在家门和窗户上要插柳条,女孩子要佩戴绣球,“五月里五端阳,杨柳插在铺门上”,“杨柳的弯弯弯杨柳,五月端午的绣球;我跟你今日成两口,好日子还在个后头”。与荷包一样,绣球也是定情信物。关于祭灶,也有一首花儿:“年年腊月的二十三,要送灶君嘛上九天。悄悄儿我把灶君问,为啥我年年是穷光蛋?”
第三,河湟花儿反映了河湟地区的丧葬习俗。《相思病》反映了该地区做棺材、画棺材、入殓等土葬习俗。《唱翻阎王殿》反映了该地区在灵堂里摆放童男童女、孝子们戴全孝和长孙打引魂幡的丧葬习俗:“童男童女两边站,孝子们穿的是孝衫,往前打的是引魂幡,还唱着阳间的‘少年’。”
第四,河湟花儿反映了河湟地区的茶文化和饮食文化。“在河州地区,自唐宋以来就是有名的茶马交易地区。明代初年,政府在这里设茶马司,专门负责官营的以茶交换马匹的事宜。”(郗慧民:《西北花儿学》)“七寸的碟子里端馍馍,菊花碗里的茶喝。馍馍不吃(者)茶不喝,你把心上的话说。”这是普通民众喝的大碗茶,以馍馍作茶食。“韭菜地里黄萝卜花,几时咱俩到一搭,黄沙罐罐炖青茶,五月初八到一搭。”这是一首泾渭花儿,但也反映了甘、青一带煮罐罐茶的习俗,花儿中的青茶当指陕青茶。青海汉族歌手张存秀唱道:“三炮台的碗子喀啦啦响,云南的茶叶儿下上……”这是河湟地区最讲究排场的饮茶方式。“三炮台的碗子”就是盖碗,开始出现于清朝康熙年间。三炮台以瓷都生产的为上乘,由茶托、茶碗和茶盖三部分组成(一般是盖小于碗,盖沿在碗口之内。也有盖在口外的,称为“天盖地”)。茶碗里沏的茶,一般都是贩自云南的春尖茶,还要泡红枣、枸杞、桂圆、冰糖等滋补品。“客人们优哉游哉地刮着碗盖子细品慢尝着‘三炮台’盖碗子茶,拉家常,谈生意,是传递感情、建立友谊的极佳方式。”(汪鸿明:《漫画牡丹美)“肉面片蹲给者锅台上,盖碗茶放到个柜上……”(《阿哥们坐给者炕上》)河湟地区的饮食文化十分丰富,光面食就有面片、凉面、拉面、包子、锅盔等。“羊肉的包子是真包子,菜包子是个假的;个家的夫妻是真夫妻,外旁人她是假的。”这首花儿以羊肉包子和菜包子为喻,奉劝男人们区别对待妻子和情人。“马步芳修下的乐家湾,拔走了心上的少年;哭下的眼泪和成面,给阿哥烙下的盘缠。”此首花儿中的“盘缠”,就是干粮的意思。著名花儿王朱仲禄演绎的一首河湟花儿《泪泼五朵梅》唱道:“走哩走哩越走越远了,褡裢里的锅盔轻下了。”锅盔是出门人喜欢携带的干粮。
第五,河湟花儿反映了河湟地区的服饰文化。“毛蓝主腰儿铜纽子,白丝布搭上的里子;模样到你的也有哩,心肠儿总不如你的。”河湟地区和洮岷地区的人把棉袄叫作主腰儿,毛蓝布、白丝布是旧社会老百姓经常做衣裳的布料。“小阿哥好比是白棉花,纺成个线,织成个布,缝一件挨肉的汗褐;我身穿上,心里热乎者没法。”汗褐就是衬衣。这首花儿采用拟物的修辞手法,将阿哥比喻成一朵白棉花,然后变成一件挨肉的白汗褐。河湟花儿男歌手,特别是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人,喜欢穿白布衫子、青夹夹(青色马夹),戴白帽子。有一首民间小调唱道:“上去个拉扎山,家住阿河滩,头戴了白顶帽,身穿了青夹夹,人人都说美撒拉。我家在阿河滩,就在黄河沿,白丝布尕汗褂,身穿了青夹夹,人人都说美撒拉。”(《美撒拉》)撒拉族男人以穿戴尕汗褂、青夹夹和白号帽为最美的服饰打扮。 在河湟地区,人们把定情信物叫“记首”:“尕妹妹维下的新连手,戒指儿换了个记首。”河湟地区的女性,喜欢戴耳坠儿,“三两三钱的耳坠儿,穗穗儿打肩膀哩”。她们还喜欢戴价格昂贵的手镯,“玉石的手镯两条龙,不算个本,十二两银子的手工。手镯的价钱你甭问,我送给你,要尽个阿哥的真情”。只有生意人才送得起这样的礼品。
“在民间,刺绣前多半先以剪纸的形式将所绣的图案纹样敷贴于被绣物上,方才行针刺绣。刺绣的种类也很多,诸如桌裙、枕顶、绣鞋、荷包、小儿鞋帽等物,做工精细,形象逼真,配色艳丽和谐。”(王志艳:《挖掘宁夏尘封的痕迹》)河湟地区和洮岷地区的民众,把刺绣用的五色丝线叫作扣线,把在布料上的刺绣工艺叫作扎花,“扎花哩扎花哩针折了,针没折,扣线哈风吹上走了”(《清水令》)。“给阿哥扎个‘满腰转’,买断了天下的扣线。”“满腰转”,即青年男子围腰而穿着的花围肚,在左侧或右侧处开口,可或系或扣的夹层(或棉层),有多种功用,既能挡寒,又能在深而宽的口袋里塞装许多东西。一般在口袋外绣上漂亮的图案,有很强的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而且这个“满腰转”又显得十分奇特:“褐子的边边,里子是毡毡,牛毛俩扎上个牡丹。”褐子,是用牦牛绒或羊绒手工编织的毛呢料。上等褐子亦称氆氇,结构紧密,色彩自然。氆氇衣衫冬暖夏凉,实为牧区服装中的珍品和上品。毡毡,即毛毡。“你勒上了走,人前头夸我的手段。”北宋时期,唃厮啰建立了河湟政权,“其疆域包括今青海的湟(乐都)、鄯(西宁)、廓州(化隆县境)和积石军(贵德县);甘肃的熙(临洮)、河(临夏)、洮(临潭)、岷(岷县)、叠(迭部)、宕(宕昌)等州”(陈炳应、卢冬:《古代民族》)。汉族歌手张存秀唱道:“鞑子的荷包满腰转……”“鞑子”当指藏族人,洮岷地区人称呼藏民为番鞑拉。《现代汉语小词典》对“荷包”的解释是:1.随身携带的装零钱和零星东西的小包;2.指衣服上的兜儿。岷县寺沟乡录沙、巴仁等明显受过藏文化影响的村人把衣兜叫作荷包儿。因此,“满腰转”是藏族人的刺绣品,兼有衣兜的功能,别名缠腰、缠腰子。花儿学者黄河在《花儿与民俗》一文中写道:“大姑娘、小媳妇把牡丹绣在缠腰子、钱荷包、袜底、蹭跟上……”
第六,河湟花儿反映了河湟地区的娱乐文化及其他民俗文化。这首河湟花儿很富有生活情趣:“四四方方一盘棋,马踏了车,炮打了当头的象了。老虎不吃回头食,好朋友,我把你人情上让了。”“红铜的勺子里擦浆子,影子匠蒙下的亮子。我为的‘花儿’是双辫子,打灯蛾儿(蝴蝶之意)的样子。”“亮子”就是皮影戏纸幕。青海著名皮影戏大师刘文泰说,青海皮影戏是乾隆时期由山西传来的,约有200多年历史。有一首与烟瓶有关的河湟花儿是:“青铜的烟瓶双穗儿,水灌上凉凉的……”“青铜的烟瓶”当指水烟斗,装的是甘字头黄烟,用火绳点火,吸起来咕噜咕噜作响。这些涉及河湟地区的烟草文化。西北人吸旱烟的历史,最早应在明末清初。
河湟花儿是民族融合的产物,虽然以歌唱爱情为主,但也是该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折射反映。聆听河湟花儿和阅读其歌词,听众和读者眼前能徐徐展开该地区各民族的风俗画卷。
第一,河湟花儿反映了河湟地区民众的宗教信仰。花儿学者黄河在《花儿与民俗》一文中说:“宗教信仰习俗是一个民族最早的文化习俗。”“五月十三的单刀会,南禅寺搭下的戏台;多人的伙里甭找来,打发个姨妹者叫来。”南禅寺位于西宁市,建于明朝永乐年间,以关帝殿为中心。“你背上罗锅我背上枪,上山去,要吃个黄羊的肉哩;你拿上黄表我拿上香,进庙堂,要吃个不罢的咒哩。”(孟达令)这反映了汉族群众对神赌咒的迷信思想。“上去高山老爷庙,进去者好,出来者摆一场阵哩;庄子上看下你一个,成了时好,不成时得一场病哩。”老爷庙建于青海省大通县北川河畔的老爷山上,因奉关公像而得名。老爷山花儿会形成于明代,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举行。“七里寺峡的药水泉,担子担,桦木的勺勺儿舀干……”青海省境内的花儿会还有民和七里寺花儿会、乐都瞿昙寺花儿会、互助五峰山花儿会等,大都与汉族、土族信仰的佛教、道教有关。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人演唱河湟花儿时,一般不涉及真主或胡大字眼,但可以从他们从事的经济活动、首饰、民族语言判断其宗教信仰,如“跟上阿哥西口外走,新疆的生活(哈)过走”。郗慧民在《西北花儿学》一书中指出,清朝时期,甘、青地区的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人通过战争、屯垦、谋生、经商、从政几种方式,西迁至新疆,因此产生了河州花儿的分支——新疆花儿。“河州的尕妹满拉哥,大通的学里口念过。岁数小者叫不成哥,喜欢者叫了声阿哥。”大通是土族回族自治县,“满拉”是指在清真寺内学习伊斯兰教知识的学员,结业后,可当阿訇。因此,这是一首有关回族的爱情花儿。“黄河上度过了(哟噢)半辈子,(尕巴嘉呀)浪尖上耍花子哩……”尕巴嘉,撒拉语,朋友之意。
第二,河湟花儿反映了河湟地区的节日习俗,那里的汉族、土族人时兴过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等。端午节那天,人们在家门和窗户上要插柳条,女孩子要佩戴绣球,“五月里五端阳,杨柳插在铺门上”,“杨柳的弯弯弯杨柳,五月端午的绣球;我跟你今日成两口,好日子还在个后头”。与荷包一样,绣球也是定情信物。关于祭灶,也有一首花儿:“年年腊月的二十三,要送灶君嘛上九天。悄悄儿我把灶君问,为啥我年年是穷光蛋?”
第三,河湟花儿反映了河湟地区的丧葬习俗。《相思病》反映了该地区做棺材、画棺材、入殓等土葬习俗。《唱翻阎王殿》反映了该地区在灵堂里摆放童男童女、孝子们戴全孝和长孙打引魂幡的丧葬习俗:“童男童女两边站,孝子们穿的是孝衫,往前打的是引魂幡,还唱着阳间的‘少年’。”
第四,河湟花儿反映了河湟地区的茶文化和饮食文化。“在河州地区,自唐宋以来就是有名的茶马交易地区。明代初年,政府在这里设茶马司,专门负责官营的以茶交换马匹的事宜。”(郗慧民:《西北花儿学》)“七寸的碟子里端馍馍,菊花碗里的茶喝。馍馍不吃(者)茶不喝,你把心上的话说。”这是普通民众喝的大碗茶,以馍馍作茶食。“韭菜地里黄萝卜花,几时咱俩到一搭,黄沙罐罐炖青茶,五月初八到一搭。”这是一首泾渭花儿,但也反映了甘、青一带煮罐罐茶的习俗,花儿中的青茶当指陕青茶。青海汉族歌手张存秀唱道:“三炮台的碗子喀啦啦响,云南的茶叶儿下上……”这是河湟地区最讲究排场的饮茶方式。“三炮台的碗子”就是盖碗,开始出现于清朝康熙年间。三炮台以瓷都生产的为上乘,由茶托、茶碗和茶盖三部分组成(一般是盖小于碗,盖沿在碗口之内。也有盖在口外的,称为“天盖地”)。茶碗里沏的茶,一般都是贩自云南的春尖茶,还要泡红枣、枸杞、桂圆、冰糖等滋补品。“客人们优哉游哉地刮着碗盖子细品慢尝着‘三炮台’盖碗子茶,拉家常,谈生意,是传递感情、建立友谊的极佳方式。”(汪鸿明:《漫画牡丹美)“肉面片蹲给者锅台上,盖碗茶放到个柜上……”(《阿哥们坐给者炕上》)河湟地区的饮食文化十分丰富,光面食就有面片、凉面、拉面、包子、锅盔等。“羊肉的包子是真包子,菜包子是个假的;个家的夫妻是真夫妻,外旁人她是假的。”这首花儿以羊肉包子和菜包子为喻,奉劝男人们区别对待妻子和情人。“马步芳修下的乐家湾,拔走了心上的少年;哭下的眼泪和成面,给阿哥烙下的盘缠。”此首花儿中的“盘缠”,就是干粮的意思。著名花儿王朱仲禄演绎的一首河湟花儿《泪泼五朵梅》唱道:“走哩走哩越走越远了,褡裢里的锅盔轻下了。”锅盔是出门人喜欢携带的干粮。
第五,河湟花儿反映了河湟地区的服饰文化。“毛蓝主腰儿铜纽子,白丝布搭上的里子;模样到你的也有哩,心肠儿总不如你的。”河湟地区和洮岷地区的人把棉袄叫作主腰儿,毛蓝布、白丝布是旧社会老百姓经常做衣裳的布料。“小阿哥好比是白棉花,纺成个线,织成个布,缝一件挨肉的汗褐;我身穿上,心里热乎者没法。”汗褐就是衬衣。这首花儿采用拟物的修辞手法,将阿哥比喻成一朵白棉花,然后变成一件挨肉的白汗褐。河湟花儿男歌手,特别是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人,喜欢穿白布衫子、青夹夹(青色马夹),戴白帽子。有一首民间小调唱道:“上去个拉扎山,家住阿河滩,头戴了白顶帽,身穿了青夹夹,人人都说美撒拉。我家在阿河滩,就在黄河沿,白丝布尕汗褂,身穿了青夹夹,人人都说美撒拉。”(《美撒拉》)撒拉族男人以穿戴尕汗褂、青夹夹和白号帽为最美的服饰打扮。 在河湟地区,人们把定情信物叫“记首”:“尕妹妹维下的新连手,戒指儿换了个记首。”河湟地区的女性,喜欢戴耳坠儿,“三两三钱的耳坠儿,穗穗儿打肩膀哩”。她们还喜欢戴价格昂贵的手镯,“玉石的手镯两条龙,不算个本,十二两银子的手工。手镯的价钱你甭问,我送给你,要尽个阿哥的真情”。只有生意人才送得起这样的礼品。
“在民间,刺绣前多半先以剪纸的形式将所绣的图案纹样敷贴于被绣物上,方才行针刺绣。刺绣的种类也很多,诸如桌裙、枕顶、绣鞋、荷包、小儿鞋帽等物,做工精细,形象逼真,配色艳丽和谐。”(王志艳:《挖掘宁夏尘封的痕迹》)河湟地区和洮岷地区的民众,把刺绣用的五色丝线叫作扣线,把在布料上的刺绣工艺叫作扎花,“扎花哩扎花哩针折了,针没折,扣线哈风吹上走了”(《清水令》)。“给阿哥扎个‘满腰转’,买断了天下的扣线。”“满腰转”,即青年男子围腰而穿着的花围肚,在左侧或右侧处开口,可或系或扣的夹层(或棉层),有多种功用,既能挡寒,又能在深而宽的口袋里塞装许多东西。一般在口袋外绣上漂亮的图案,有很强的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而且这个“满腰转”又显得十分奇特:“褐子的边边,里子是毡毡,牛毛俩扎上个牡丹。”褐子,是用牦牛绒或羊绒手工编织的毛呢料。上等褐子亦称氆氇,结构紧密,色彩自然。氆氇衣衫冬暖夏凉,实为牧区服装中的珍品和上品。毡毡,即毛毡。“你勒上了走,人前头夸我的手段。”北宋时期,唃厮啰建立了河湟政权,“其疆域包括今青海的湟(乐都)、鄯(西宁)、廓州(化隆县境)和积石军(贵德县);甘肃的熙(临洮)、河(临夏)、洮(临潭)、岷(岷县)、叠(迭部)、宕(宕昌)等州”(陈炳应、卢冬:《古代民族》)。汉族歌手张存秀唱道:“鞑子的荷包满腰转……”“鞑子”当指藏族人,洮岷地区人称呼藏民为番鞑拉。《现代汉语小词典》对“荷包”的解释是:1.随身携带的装零钱和零星东西的小包;2.指衣服上的兜儿。岷县寺沟乡录沙、巴仁等明显受过藏文化影响的村人把衣兜叫作荷包儿。因此,“满腰转”是藏族人的刺绣品,兼有衣兜的功能,别名缠腰、缠腰子。花儿学者黄河在《花儿与民俗》一文中写道:“大姑娘、小媳妇把牡丹绣在缠腰子、钱荷包、袜底、蹭跟上……”
第六,河湟花儿反映了河湟地区的娱乐文化及其他民俗文化。这首河湟花儿很富有生活情趣:“四四方方一盘棋,马踏了车,炮打了当头的象了。老虎不吃回头食,好朋友,我把你人情上让了。”“红铜的勺子里擦浆子,影子匠蒙下的亮子。我为的‘花儿’是双辫子,打灯蛾儿(蝴蝶之意)的样子。”“亮子”就是皮影戏纸幕。青海著名皮影戏大师刘文泰说,青海皮影戏是乾隆时期由山西传来的,约有200多年历史。有一首与烟瓶有关的河湟花儿是:“青铜的烟瓶双穗儿,水灌上凉凉的……”“青铜的烟瓶”当指水烟斗,装的是甘字头黄烟,用火绳点火,吸起来咕噜咕噜作响。这些涉及河湟地区的烟草文化。西北人吸旱烟的历史,最早应在明末清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