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实施和谐教育

来源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h1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教育应以健康和谐的教育为主,在制度约束下必须以人为本。如何正确实施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要思索的问题。
  关键词:学校;教育;和谐;学生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爱是儿童的基本心里要素。作为一名教书育人者,应该善于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针对所长,引其发展,依据不足,补其所需。我们在校园这个大家庭里不难发现,体罚、变现体罚是影响师生关系优化的重要因素。如果说,学生犯了错误,尤其是连续几次犯同样错误时,教师往往愤怒于“屡教不改”,而予以严厉的惩罚。认为道理平时已经说过多遍了,只有严惩不贷才能使学生“吸取教训”。于是就“错一字,罚十遍,一个手板;迟到一次罚站一小时;作业不完成罚做伏地完成等等”更有甚的当众辱骂学生,虽然绝大多数教师带着恨铁不成钢的“爱”去体罚学生,殊不知这种爱是狭隘的爱,不是以人为本,是一种粗暴的爱,是一种不良的“身教”,是我们教师的常犯的错误。
  以人为本,热爱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真心爱护。那么教师应如何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真爱,做到和谐教育呢?
  一、以人为本,教为核心
  学校是学生发展的主阵地,而不是管制和束缚学生的地方。以人为本,简单的说就是要时时把人看作高级生命体,即“把人当人来看”,以人的发展为本,在学校应关注每一个学生,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间的差异,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快乐地成长,使校园成为其幸福的乐园。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的教学策略要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学习”,这就是说,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要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转向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将由重过程转变。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间的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和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的理解。师生之间不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而应该是平等的“你——我”关系,双方应互相尊重、相互信任、真诚交往、共同探求真理、交流人生体验。所以教师在“教”时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程还给学生。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分层施教。在“难点转换”、“方法的交换”“环节的调整”“内容的增减”“情绪的激发”以及“学习的评价”等方面下功夫,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做到让课堂真正“活”起来。特别是较低的班级,应帮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
  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亲近学生,宽容学生
  由于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教师都相信“严师出高徒”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实践,然而在实践中有不少教师由于对“严师出高徒”的片面理解,最后换来失败的结果;有的教师面对学生不自觉地戴“面具”,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深埋心底,从不流露。明明内心似火,处处为学生着想,却貌似冰霜、不苟言笑;有的教师对学生很少鼓励,多动辄训斥、讽刺、挖苦,以为如此的“心直口快”可刺激学生的上进心;有的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保持在学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甚至自觉不自觉地在学生面前掩饰自己的过失……殊不知,正是由于这种对严师的片面理解,造成了师生情感交流的障碍,同时也让学生对教师望而生畏、冷淡疏远,而教师也失去了把握学生思想脉搏的机会,难以对症下药。因此,教师要有一颗宽容之心。要知道没有一点缺点错误的学生是没有的。教育史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共鸣,没有教育者的真情投入,哪有学生的真情回报!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禅师晚上练功,看到墙角下有堆垒起来的石头,便知道这是徒弟违反院规跳出禅院,办自己私事而用的。正在这时,禅师听到墙外有脚步声,知道出院的徒弟回来了,于是他躬身趴在石堆上,让翻墙的徒弟踩着他的背下了墙头,这徒弟低下头一看,自己踩着老禅师的脊背下来的,羞愧交加地低下了头,无言以对。老禅师拍着他的肩膀说:“时间不早了,快回去吧。”老禅师宽容大度的教育機智令人叫绝,同时,我也被老禅师身体力行而巧妙设置台阶以唤醒徒弟的行为所折服。
  如学生有错,“强迫硬逼其改过”则常常会出现阳奉阴违,适得其反的功效,有时还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对抗情绪,这样的教育是百害无一利的。只有真正宽容学生、理解学生,深入学生群体,视学生为友,才能促使学生自我教育,才会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记得有位教师正在上课,一位同学急促敲门后,匆匆推门而入,在座同学哄笑起来,冰冷的天,看到这位同学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此时教师打消了批评他的念头,为了达到教育目的还不能任其发展,这位教师微笑的把他拉到身边俯身在他的耳边小声说:“你能不能用个词来说一说同学们的‘笑’是什么意思?”他脸红了,轻声说:“是嘲笑,挖苦的笑。”这位老师摇摇头说:“没那么严重啊,大家看到你脸上的汗珠,是会意的笑、谅解的笑,你们说是不是这样啊?”全班同学异口同声的回答:“对!”从那以后,这名同学再也没有迟到过。这名老师就是运用了和谐的教育方式,亲近学生,避重就轻,不谈学生的过错;独出心裁地让学生“精心选词用句”来描述当时情景,实时把握尺度,合理科学处理,学生羞愧难当时我又巧妙地打圆场,体现了教师和全班同学的善解人意,豁达和宽容。这如同是一贴治本治标的膏药替代了又苦又涩的汤药,学生事后会感激教师的好意,心里固然不会存在抵触情绪,自然而然的改过了。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已经成为了共识。只要灵活掌控,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才是和谐的教育。
其他文献
科学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予认识自然事物和应用所学获得知识,大胆自主探求和应用知识。教师要有意识地与学生同玩同乐,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既促进身心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CT(HRCT)扫描方法,增加对头颅腔隙梗塞诊断的可靠性.材料和方法:对临床疑有腔隙的病人在基底节区及可疑部位加用HRCT扫描,遇到腔隙病灶与像素颗粒难以区分
期刊
当今国际环境呈现全球化,各个国家的经济、文化等都存在交流和合作,多元文化是目前国际之间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我校音乐课堂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以此作为
班任工作需要对学生有信任和理解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管理学生中还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以具体的要求树立学生的规则意识,让学生能坐得住,以培养学生的
2000年国际CT和三维断面成像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rn论文出版:会议的论文集将在会议举行前出版.截稿日期为2000年4月15日评选的重要论文将列rn在大会和分会场作主题发言,会后以
《幼儿园教育研究新探》一书中,试图阐明幼儿园教育研究的的性质、特点和意义,强调幼儿园教育研究旨在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效率、强调幼儿园教育研究要结合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的
[本刊讯]自1993年以来,在奥林匹克精神的启发下,根据的有关条款,本着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的原则,先后由中国科技日报(副刊rn部、国际部)、中国科协报新闻部、地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