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是板桥中学一所连云区最小的农村中学校长,我把我校的情况以及最近几年的做法汇报给您,期盼您给板桥中学做诊断!
关键词:成因探究;故事启迪;积极改变
背景介紹——开发中、拆迁中、建设中的板桥地大物博,人烟稀少。面积多达230多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仅仅16,326人。是目前苏北地区最大的街道。板桥中学始建于1965年,2003年,台南盐场中学和徐圩盐场中学相继撤并。但由于近十年的区域划分、布局调整、地方开发拆迁等各种因素影响,学生数从高峰期560人逐年减少,学校现有学生313名,34位教师,九个班级。到2015年前后,如果板桥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我校的学生数将始终维持在250人左右。前几年,是我们的磨合期、阵痛期,虽然比较平稳过渡。2008年,也获得了连云港市教学质量进步奖,但依然是薄弱学校,依然经不起风吹浪打。
一、成因探究——学校走向薄弱,有各种综合因素构成
过去地方经济的停滞导致教育的几乎零投入,教育教学设施比四县的同等学校都相差很远;由于众多的大专、职高的孩子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使家长看不到希望。“尊师重教”的氛围日渐低落,特别是我们城乡结合部;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地方发展较慢,稍有点文化素养的家庭都搬迁到城区,造成本地方家长整体素质越来越低下。仅剩的个别优秀生源又去“择校”了;信息闭塞,教师缺失教学风格。
二、故事启迪——放羊娃的命运与薄弱校何其相似
记者:放羊干什么?放羊娃:挣钱;记者:挣钱干什么?放羊娃:盖房子;记者:盖房子干什么?放羊娃:娶媳妇;记者:娶媳妇干什么?放羊娃:生娃;记者:生娃干什么?放羊娃:放羊啊!每当看到这个小故事的时候,我都很心酸。放羊娃命运和我们薄弱学校的教育现状何其相似!缺失了优秀学生源的支撑,每个班级不能考入三五个新中、海中时,我们薄弱学校的教育似乎进入了“迷茫期”。学校缺失个性,教师缺乏干劲,每天都要处理问题学生,每天身心都很疲惫。而且多数学生也没有航向,没有思想。还有师生关系不够和谐。我们每天是那样辛苦,但收效有多少,是否在重复着放羊娃的故事?
三、积极改变——探索教育教学之路
1.高扬理想风帆,激励教师前行。我在竭力回避着:不做放羊娃,也不能使每个孩子走出校园后还都是放羊娃!如果干等,薄弱学校迟早会被兼并,自生自灭。作为校长,必须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必须有明确的办学思路,让师生知道该怎么做;让学生喜欢学校;最为关键的是振奋教师的精神,引领学校发展。学校应该是书墨飘香,歌声飞扬;学校应该是学生的乐园,他们在这里尽情地展现个性,放飞理想;学校应该是教师成功的乐土,他们在这里挥洒自己的智慧,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2.挖掘学校精神,弘扬校园正气。要振奋教师的精神,首先要弘扬正气。要找到能凸现学校教师群体特色的精神生发点。我们首先挖掘了“板桥精神”。2003年区局领导一次会议上提出了“板桥精神”,指我们在边远农村的吃苦奉献精神,其实主要指当时惠志东校长带领下的班子成员在团结务实的精神。2005年,我们苦思冥想,终于找到了一个案例诠释这种精神,在全区交流会上,我这样总结:板桥中学的每一点点进步都凝聚着几代教育人的梦想和汗水。永不会忘记2001年前后,我们云台区学校的教师连续13个多月没发上工资,同行们没生活在其中,你是决然体会不到当时的生活有多艰难!我们曾经为了“出礼”集体到学校“打白条”。但就在那时,其它学校纷纷停课要工资,我们板桥中学却从来没有停过一节课。这就充分表现了我们板桥中学教师的高尚的师德和敬业奉献精神。哪怕是“无中生有”的一种精神,宣扬多了,也就逐渐内化了。老师们真的在变化,区局领导近几年每次检查都说,板桥学校的风气越来越好。
3.以感恩教育为主旋律,打造品牌德育。只有让学生学会知恩、感恩。才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只有知道感恩的人,他的一生才少了许多怨天尤人的不平,他的生命才会更加丰富。只有让孩子的心灵纯净了,才能安心学习。我校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我感觉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最有价值。目前已经申报成国家级课题在做。
与其苍白说教,不如引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体验。我们一直坚持树立精品意识,力争把每一项活动都做成精品。比如:我们每周都要在升国旗后,升校旗、升起上周综合表现最优异班的班旗,让该班的升旗手在全体同学嘹亮的校歌声中升起自己的旗帜,然后再有该班同学做国旗下讲话。我总感觉这是一件很有教育意义的事情。去年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曾经对我说:那次临近毕业时升起我班班旗,是初中阶段最让我难忘的时刻,那一记得,我似乎才真正领会了班旗的含义,我们的班旗请校长收藏好了,等聚会时让我们再升一次。
关键词:成因探究;故事启迪;积极改变
背景介紹——开发中、拆迁中、建设中的板桥地大物博,人烟稀少。面积多达230多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仅仅16,326人。是目前苏北地区最大的街道。板桥中学始建于1965年,2003年,台南盐场中学和徐圩盐场中学相继撤并。但由于近十年的区域划分、布局调整、地方开发拆迁等各种因素影响,学生数从高峰期560人逐年减少,学校现有学生313名,34位教师,九个班级。到2015年前后,如果板桥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我校的学生数将始终维持在250人左右。前几年,是我们的磨合期、阵痛期,虽然比较平稳过渡。2008年,也获得了连云港市教学质量进步奖,但依然是薄弱学校,依然经不起风吹浪打。
一、成因探究——学校走向薄弱,有各种综合因素构成
过去地方经济的停滞导致教育的几乎零投入,教育教学设施比四县的同等学校都相差很远;由于众多的大专、职高的孩子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使家长看不到希望。“尊师重教”的氛围日渐低落,特别是我们城乡结合部;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地方发展较慢,稍有点文化素养的家庭都搬迁到城区,造成本地方家长整体素质越来越低下。仅剩的个别优秀生源又去“择校”了;信息闭塞,教师缺失教学风格。
二、故事启迪——放羊娃的命运与薄弱校何其相似
记者:放羊干什么?放羊娃:挣钱;记者:挣钱干什么?放羊娃:盖房子;记者:盖房子干什么?放羊娃:娶媳妇;记者:娶媳妇干什么?放羊娃:生娃;记者:生娃干什么?放羊娃:放羊啊!每当看到这个小故事的时候,我都很心酸。放羊娃命运和我们薄弱学校的教育现状何其相似!缺失了优秀学生源的支撑,每个班级不能考入三五个新中、海中时,我们薄弱学校的教育似乎进入了“迷茫期”。学校缺失个性,教师缺乏干劲,每天都要处理问题学生,每天身心都很疲惫。而且多数学生也没有航向,没有思想。还有师生关系不够和谐。我们每天是那样辛苦,但收效有多少,是否在重复着放羊娃的故事?
三、积极改变——探索教育教学之路
1.高扬理想风帆,激励教师前行。我在竭力回避着:不做放羊娃,也不能使每个孩子走出校园后还都是放羊娃!如果干等,薄弱学校迟早会被兼并,自生自灭。作为校长,必须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必须有明确的办学思路,让师生知道该怎么做;让学生喜欢学校;最为关键的是振奋教师的精神,引领学校发展。学校应该是书墨飘香,歌声飞扬;学校应该是学生的乐园,他们在这里尽情地展现个性,放飞理想;学校应该是教师成功的乐土,他们在这里挥洒自己的智慧,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2.挖掘学校精神,弘扬校园正气。要振奋教师的精神,首先要弘扬正气。要找到能凸现学校教师群体特色的精神生发点。我们首先挖掘了“板桥精神”。2003年区局领导一次会议上提出了“板桥精神”,指我们在边远农村的吃苦奉献精神,其实主要指当时惠志东校长带领下的班子成员在团结务实的精神。2005年,我们苦思冥想,终于找到了一个案例诠释这种精神,在全区交流会上,我这样总结:板桥中学的每一点点进步都凝聚着几代教育人的梦想和汗水。永不会忘记2001年前后,我们云台区学校的教师连续13个多月没发上工资,同行们没生活在其中,你是决然体会不到当时的生活有多艰难!我们曾经为了“出礼”集体到学校“打白条”。但就在那时,其它学校纷纷停课要工资,我们板桥中学却从来没有停过一节课。这就充分表现了我们板桥中学教师的高尚的师德和敬业奉献精神。哪怕是“无中生有”的一种精神,宣扬多了,也就逐渐内化了。老师们真的在变化,区局领导近几年每次检查都说,板桥学校的风气越来越好。
3.以感恩教育为主旋律,打造品牌德育。只有让学生学会知恩、感恩。才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只有知道感恩的人,他的一生才少了许多怨天尤人的不平,他的生命才会更加丰富。只有让孩子的心灵纯净了,才能安心学习。我校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我感觉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最有价值。目前已经申报成国家级课题在做。
与其苍白说教,不如引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体验。我们一直坚持树立精品意识,力争把每一项活动都做成精品。比如:我们每周都要在升国旗后,升校旗、升起上周综合表现最优异班的班旗,让该班的升旗手在全体同学嘹亮的校歌声中升起自己的旗帜,然后再有该班同学做国旗下讲话。我总感觉这是一件很有教育意义的事情。去年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曾经对我说:那次临近毕业时升起我班班旗,是初中阶段最让我难忘的时刻,那一记得,我似乎才真正领会了班旗的含义,我们的班旗请校长收藏好了,等聚会时让我们再升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