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在美国四位总统任内的国防部、国务院任职,担任过老布什总统的特别助理、国务卿鲍威尔的顾问,为稳定阿富汗和北爱尔兰局势充当特使,先后在哈佛大学、卡内基、布鲁金斯学会从事研究,执掌美国顶级研究机构外交关系委员会14年……理查德·哈斯的这份履历堪称“旋转门”机制的典范人物。如今,这位在政学两界均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又因特朗普的赞誉而受到关注。一向与学术界关系不睦的特朗普几次约见哈斯,就外交事务咨询意见,并在“推特”上发声:“我很喜欢他,真正让我喜欢和尊敬的人也就那么几个”。据报道,特朗普还一度考虑任命哈期为美国常务副国务卿。
6月24日,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理查德·哈斯携新著《失序时代》(A World in Disarray)中文版来华,在盘古智库举办推介活动。包括笔者在内的所有与会者都怀揣一个共同问题:这位受到特朗普“信任”的学者现在在想些什么?
全球秩序从有序到失序
哈斯在演讲一开场就将视线从特朗普引向世界。他说,“我知道大家关注的都是这位新总统。一位总统可以在很多事情上做出选择,比如可以自行选择副总统、推动符合自己倾向的政策、说自己想说的话,但有一件事不可选择,那就是你所处的时代。无论是特朗普还是希拉里抑或其他人,竞选成功后都要面对同样的世界。”
而在哈斯眼中,这个世界正像他的新书书名一样,正处于“失序的时代”。随后的讲述充满了忧虑:冷战结束后的世界,两极格局被打破,大国争霸卷土重来,弱国造成的问题同样令人失措。中东持续动荡,欧洲因乌克兰事件、英国脱欧、难民危机等面临秩序重组,亚洲格局因中国崛起而面临调整、朝核问题持续发酵、印巴关系剑拔弩张……与此同时,网络黑客、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传染性疾病等各种危机突显,以更加多样化的方式对人类构成挑战。
这一长串的讲述,令人不禁想起哈斯在2014年秋天一篇文章中发出的疑问:“这种变化到底是一起起孤立事件,还是某种长期趋势的开始?”如今,哈斯得出的答案显然是更加悲观的那一个:当今时代可能正进入失序状态。这样的论断与美国战略大师基辛格的判断不谋而合。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一书中同样忧心忡忡地认为,当今世界正处在貌似有序、实则逐渐向无序状态演进的长期趋势中。
虽然哈斯被特朗普誉为特朗普团队相当“信任”的学者,但他直言不讳地对特朗普就任以来在全球性问题上的决策提出了批评。他在会后接受采访时笑言,“特朗普现在应该不再喜欢我了,因为我一直在批评他的政策”。他严厉批评特朗普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决定,认为无论从经济还是机制建设角度看这都是非常严重的错误。他希望这个协定能够继续存在,未来美国可以有机会考虑重新加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在哈斯看来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哈斯认为,新国际秩序一个基本要素是气候变化合作,无论是否担责,所有国家都无法避开气候变化造成的后果。
近期,笔者接连与多位访华的美国知名学者面对面交流,哈斯式的抱怨可谓不绝于耳。不过,在所有学者将批评矛头指向特朗普时,却也认识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执政理念如此偏激的候选人,却依然能够过关斩将夺得总统宝座?或许,在特朗普的“不靠谱”背后,有一些非常“靠谱”的东西在发挥支撑作用。
哈斯说,“外交政策始于国内,仅仅聚焦于外交政策是不够的”。特朗普的很多外交政策并非空穴来风。例如,希拉里、桑德斯等人都曾在总统竞选期间表达了对TPP的反对,显然美国内部对于全球性贸易协议的政治支持在减少。再如,特朗普多次质疑同盟关系,虽然与他个人有关,但也反映了美国国内对于为盟国买单的不满之情。
世界秩序2.0:基于“主权义务”
当然,作为有远见的战略家,得出悲观的结论不应是最终目标。接下来的问题显而易见:这种“失序”是否是不可逆的,有没有解决方案?
哈斯告诉与会者,相对于二战结束后建立的秩序,如今的世界正在进入“2.0版”。“我们最好赶快行动起来。时间并不站在我们一边。所有的问题不会自动消失,只会越来越糟”。在被问及什么问题最严峻的时候,哈斯表示,这是个无法回答的问题。今天看来,朝核、叙利亚问题都极具危险性。但或许明天一觉醒来,巴基斯坦、阿富汗或其它某个地方又会成为新的危机焦点。与其关注具体事务点,不如将视野放宽,看看能为降低危险趋势做些什么?哈斯给出的答案是——“主权义务”。
“主权”被视为1648年以来国际秩序的核心和基石,它通常意味着权利,即按照本国意愿确立社会体制、做出决策的自由。但在全球化环境中,每个国家的行动都在更加深刻和广泛地影响其他国家,仅局限于某一地区内的危机越来越少。这就要求各国不能只要求权利,还要承担义务,要确保“那些跨越本国国界的行动不会伤及他人”。哈斯认为,“主权义务”应当成为构建“世界秩序2.0”的基础,这与当前这个高度互联、必须集体应对挑战的时代高度吻合。但这并不是对主权权利的否决和抛弃,而是在继续“充分尊重既定边界”的前提下,对国际秩序的补充和完善。
中美协调:应对全球挑战的唯一选择
大国合作是建立全球新秩序的首要途径。哈斯强调,在建立“世界秩序2.0”以应对全球挑战方面,美国应当发挥更大作用,其他国家也应发挥作用。美国不可能仅凭一己之力,其他国家也不可能抛开美国独立行事。中美协调无疑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那么,中美能否走上共同协调之路?
哈斯的答案是简潔而确定的。他说,关于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必然发生冲突的理论,是从历史视角考察得出的。无论准确与否,更根本的问题在于,这一规律是否适用于中美?哈斯强调,中国的改革发展正是不断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国在现有国际体系中受益而非受损。“征服”也从来不符合中国的战略文化。中美有合作的一面,也有意见不同的一面,要做的是管理分歧。否则,如果中美对抗将世界带回冷战格局,无论地区性危机还是全球性挑战都无法有效应对,中美都要为此付出巨大代价。
特朗普就任带给中美关系的,既有冲击和挑战,也有新的机遇。哈斯对此的预期显得颇为乐观。他说,中美深化合作,需要在各个层面不断磋商,其中不仅包括经济、安全等紧迫议题,也应包括“世界秩序2.0”这样的长远问题。
新世界秩序: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以“主权义务”为前提的“世界秩序2.0”,无疑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哈斯坦承,将“主权义务”确立为国际秩序的支柱,可能需要数十年的协商谈判。即便如此,其被接受程度和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可能完全均衡。对主权义务的具体内容及执行方式,各国同样很难达成一致。
笔者心头一直萦绕的问题则是,这样的“新秩序”将基于何种新规则。毕竟,“基于规则”已成为美国现、前任政府官员在多边场合均会提及的词汇。从主权权利至主权义务,如果国际秩序的基石变更,会带来哪些规则的根本性改变?如果其他规则都没有大的变化,那么世界秩序从“1.0版”进化到“2.0版”的说法是否太过牵强?遗憾的是,哈斯并未对此做出详细解答,翻遍他的新书也未能解惑。就像“基于规则的秩序”似乎已被认定是“亚太和平稳定的基石”,但却没有什么人认真讨论过这一秩序究竟长什么样;美军一再宣称“依法”在南海实施“航行自由行动”,防长马蒂斯却无法说出行动的具体依据。
未来的世界秩序走向何方,依然是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重大问题。
(作者为盘古智库副秘书长、高级研究员)
6月24日,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理查德·哈斯携新著《失序时代》(A World in Disarray)中文版来华,在盘古智库举办推介活动。包括笔者在内的所有与会者都怀揣一个共同问题:这位受到特朗普“信任”的学者现在在想些什么?
全球秩序从有序到失序
哈斯在演讲一开场就将视线从特朗普引向世界。他说,“我知道大家关注的都是这位新总统。一位总统可以在很多事情上做出选择,比如可以自行选择副总统、推动符合自己倾向的政策、说自己想说的话,但有一件事不可选择,那就是你所处的时代。无论是特朗普还是希拉里抑或其他人,竞选成功后都要面对同样的世界。”
而在哈斯眼中,这个世界正像他的新书书名一样,正处于“失序的时代”。随后的讲述充满了忧虑:冷战结束后的世界,两极格局被打破,大国争霸卷土重来,弱国造成的问题同样令人失措。中东持续动荡,欧洲因乌克兰事件、英国脱欧、难民危机等面临秩序重组,亚洲格局因中国崛起而面临调整、朝核问题持续发酵、印巴关系剑拔弩张……与此同时,网络黑客、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传染性疾病等各种危机突显,以更加多样化的方式对人类构成挑战。
这一长串的讲述,令人不禁想起哈斯在2014年秋天一篇文章中发出的疑问:“这种变化到底是一起起孤立事件,还是某种长期趋势的开始?”如今,哈斯得出的答案显然是更加悲观的那一个:当今时代可能正进入失序状态。这样的论断与美国战略大师基辛格的判断不谋而合。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一书中同样忧心忡忡地认为,当今世界正处在貌似有序、实则逐渐向无序状态演进的长期趋势中。
虽然哈斯被特朗普誉为特朗普团队相当“信任”的学者,但他直言不讳地对特朗普就任以来在全球性问题上的决策提出了批评。他在会后接受采访时笑言,“特朗普现在应该不再喜欢我了,因为我一直在批评他的政策”。他严厉批评特朗普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决定,认为无论从经济还是机制建设角度看这都是非常严重的错误。他希望这个协定能够继续存在,未来美国可以有机会考虑重新加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在哈斯看来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哈斯认为,新国际秩序一个基本要素是气候变化合作,无论是否担责,所有国家都无法避开气候变化造成的后果。
近期,笔者接连与多位访华的美国知名学者面对面交流,哈斯式的抱怨可谓不绝于耳。不过,在所有学者将批评矛头指向特朗普时,却也认识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执政理念如此偏激的候选人,却依然能够过关斩将夺得总统宝座?或许,在特朗普的“不靠谱”背后,有一些非常“靠谱”的东西在发挥支撑作用。
哈斯说,“外交政策始于国内,仅仅聚焦于外交政策是不够的”。特朗普的很多外交政策并非空穴来风。例如,希拉里、桑德斯等人都曾在总统竞选期间表达了对TPP的反对,显然美国内部对于全球性贸易协议的政治支持在减少。再如,特朗普多次质疑同盟关系,虽然与他个人有关,但也反映了美国国内对于为盟国买单的不满之情。
世界秩序2.0:基于“主权义务”
当然,作为有远见的战略家,得出悲观的结论不应是最终目标。接下来的问题显而易见:这种“失序”是否是不可逆的,有没有解决方案?
哈斯告诉与会者,相对于二战结束后建立的秩序,如今的世界正在进入“2.0版”。“我们最好赶快行动起来。时间并不站在我们一边。所有的问题不会自动消失,只会越来越糟”。在被问及什么问题最严峻的时候,哈斯表示,这是个无法回答的问题。今天看来,朝核、叙利亚问题都极具危险性。但或许明天一觉醒来,巴基斯坦、阿富汗或其它某个地方又会成为新的危机焦点。与其关注具体事务点,不如将视野放宽,看看能为降低危险趋势做些什么?哈斯给出的答案是——“主权义务”。
“主权”被视为1648年以来国际秩序的核心和基石,它通常意味着权利,即按照本国意愿确立社会体制、做出决策的自由。但在全球化环境中,每个国家的行动都在更加深刻和广泛地影响其他国家,仅局限于某一地区内的危机越来越少。这就要求各国不能只要求权利,还要承担义务,要确保“那些跨越本国国界的行动不会伤及他人”。哈斯认为,“主权义务”应当成为构建“世界秩序2.0”的基础,这与当前这个高度互联、必须集体应对挑战的时代高度吻合。但这并不是对主权权利的否决和抛弃,而是在继续“充分尊重既定边界”的前提下,对国际秩序的补充和完善。
中美协调:应对全球挑战的唯一选择
大国合作是建立全球新秩序的首要途径。哈斯强调,在建立“世界秩序2.0”以应对全球挑战方面,美国应当发挥更大作用,其他国家也应发挥作用。美国不可能仅凭一己之力,其他国家也不可能抛开美国独立行事。中美协调无疑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那么,中美能否走上共同协调之路?
哈斯的答案是简潔而确定的。他说,关于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必然发生冲突的理论,是从历史视角考察得出的。无论准确与否,更根本的问题在于,这一规律是否适用于中美?哈斯强调,中国的改革发展正是不断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国在现有国际体系中受益而非受损。“征服”也从来不符合中国的战略文化。中美有合作的一面,也有意见不同的一面,要做的是管理分歧。否则,如果中美对抗将世界带回冷战格局,无论地区性危机还是全球性挑战都无法有效应对,中美都要为此付出巨大代价。
特朗普就任带给中美关系的,既有冲击和挑战,也有新的机遇。哈斯对此的预期显得颇为乐观。他说,中美深化合作,需要在各个层面不断磋商,其中不仅包括经济、安全等紧迫议题,也应包括“世界秩序2.0”这样的长远问题。
新世界秩序: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以“主权义务”为前提的“世界秩序2.0”,无疑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哈斯坦承,将“主权义务”确立为国际秩序的支柱,可能需要数十年的协商谈判。即便如此,其被接受程度和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可能完全均衡。对主权义务的具体内容及执行方式,各国同样很难达成一致。
笔者心头一直萦绕的问题则是,这样的“新秩序”将基于何种新规则。毕竟,“基于规则”已成为美国现、前任政府官员在多边场合均会提及的词汇。从主权权利至主权义务,如果国际秩序的基石变更,会带来哪些规则的根本性改变?如果其他规则都没有大的变化,那么世界秩序从“1.0版”进化到“2.0版”的说法是否太过牵强?遗憾的是,哈斯并未对此做出详细解答,翻遍他的新书也未能解惑。就像“基于规则的秩序”似乎已被认定是“亚太和平稳定的基石”,但却没有什么人认真讨论过这一秩序究竟长什么样;美军一再宣称“依法”在南海实施“航行自由行动”,防长马蒂斯却无法说出行动的具体依据。
未来的世界秩序走向何方,依然是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重大问题。
(作者为盘古智库副秘书长、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