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期是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的基础阶段。良好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简要总结儿童心理健康定义,现阶段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心理健康;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一、幼儿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解释到“一个人在其自身和环境条件下能够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而不是百分百的完美状态,即心理健康。”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United Nation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指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而且是一种完全的精神状态和社会适应性。”
第三届国际心理健康大会确定的心理健康标准是身体、智力和情绪都能很好地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的谦逊和快乐可以充分发挥一个人的能力,并在工作和事业中过着高效的生活。
(二)幼儿心理健康
研究者普遍认为,成人的心理健康定义不能直接扩展到婴幼儿,幼儿心理健康有其独特方面。因为在成长过程中,所有的发育领域都是相互交织的,当涉及到婴儿的心理健康时,它必须涉及到婴儿时期的各种健康问题,包括个人情感反应,知觉运动表现,早期社会关系。
2000年10月,Charles Zeanah和Paula Doyle Zeanah提出,儿童早期心理健康是指儿童在生物学、人际关系和文化背景下的情感和社会能力的适当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儿童生命和促进儿童健康放在第一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儿童心理健康的同時注重儿童的身体健康。总之,幼儿心理健康是指相应年龄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正常,“积极的情绪,开朗的性格,对环境没有心理障碍,具有较快的适应能力”。换而言之,儿童的心理和身体的健康一样重要。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
目前人们逐渐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但很多人对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认很片面。很多幼儿园和家长重视孩子的健康,把“三个指标”作为孩子健康的标准。如今,很多幼儿园常以身高、体重和血红蛋白这三个指标作为衡量儿童健康的依据。从幼儿园管理者到老师,甚至是家长,他们都非常重视这一点。这无疑是必要的,但也显示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到位,儿童的不当行为和心理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片面性
由于幼儿园中没有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纲,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分散、混乱,不能独立形成体系。此外,还缺乏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首先,把心理问题医学化。心理健康教育被片面地理解为心理治疗。其次,把心理问题德育化。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往往被道德教育所取代。此外,把幼儿心理问题成人化。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许多幼儿园忽视了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往往简单地借鉴中小学乃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来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三)师资心理教育素质有待提高
除了家庭教育,儿童教育主要体现在幼儿园教育上。幼儿园对幼儿的影响主要是教师。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许多幼儿园教师没有取得教师资格证书,许多教师甚至没有达到《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教育资格。许多私立幼儿园老师甚至不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这些实践者本身对儿童心理知识的认识比较肤浅,有的甚至不了解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当他们面对孩子们所表现出的各种状况时,他们常常感到不知所措。教师对孩子发展关注不全面,有的部分容易被忽略。如注重幼儿知识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幼儿情感、情感、态度、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注重营造美丽、高档的物质环境,而忽略了良好的人际氛围和师生关系的营造;关注幼儿园的教育,忽略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了较为简单的教育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上还欠考虑。
三、关于幼儿心理教育的建议
(一)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正确的教育思想使教育者对教育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教师应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含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其对儿童的重要影响,重视儿童的个性化发展。
幼儿教育中,幼儿园教师是教育孩子的主要引导者。为里让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让一线职工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显然非常重要。目前,我国职前培训的课程中相应开设了幼儿心理学专业,幼儿工作者开始重视本学科在工作中的作用,教师应利用资源开展工作,使理论运用到实践。同时,幼儿园也要定期为教师提供职后培训机会,让教师接触到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让心理健康教育得以实现。
(二)注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关注渗透教育。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儿童教育应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故事、游戏、歌曲等来实现我们想要传达的思想,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思想来理解其中的道理。其中,游戏渗透是儿童教育最恰当的方式之一,游戏过程也是儿童最容易表现出心理问题的过程。因此,游戏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孩子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儿童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利用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的每一个过程都能够实现对儿童的影响,从而能够使儿童更好地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心理素质。
(三)营造良好的幼儿园教育氛围,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幼儿园教育环境
幼儿园是除了家庭之外孩子们接触的第一个集体环境。这个环境中与他们同龄的孩子相互影响。现在,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被视为“小皇帝”和“小公主”。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使他们失去了很多相互交流、合作、谦虚、友谊的机会。它会带来孤僻、任性、依赖、排他和做事缺乏信心。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园特有的同伴群体,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帮助孩子实现身体、智力、道德和美的全面发展,还要为孩子创造健康良好的教育环境,保证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不仅要有一个绿化、净化、美化的物质环境,还要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愉快的相互关心、团结、友谊、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
幼儿园教师应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用爱心、耐心和关怀滋养他们的心灵,给予他们温暖,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应该给他们真诚的微笑,体贴的话语和温柔的爱。爱抚可以让孩子们感觉亲密,愿意住在这个群体,逐渐摆脱焦虑在幼儿园生活,尽快走出焦虑期,觉得幼儿园家庭的温暖感受同时,愿意接受幼儿园的培养和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星.内蒙古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
[2]潘海燕.杨再鹤.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健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王芳芳、叶广俊、王燕.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0年第16卷第1期.
[4]王振宇主编,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关键词:心理健康;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一、幼儿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解释到“一个人在其自身和环境条件下能够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而不是百分百的完美状态,即心理健康。”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United Nation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指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而且是一种完全的精神状态和社会适应性。”
第三届国际心理健康大会确定的心理健康标准是身体、智力和情绪都能很好地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的谦逊和快乐可以充分发挥一个人的能力,并在工作和事业中过着高效的生活。
(二)幼儿心理健康
研究者普遍认为,成人的心理健康定义不能直接扩展到婴幼儿,幼儿心理健康有其独特方面。因为在成长过程中,所有的发育领域都是相互交织的,当涉及到婴儿的心理健康时,它必须涉及到婴儿时期的各种健康问题,包括个人情感反应,知觉运动表现,早期社会关系。
2000年10月,Charles Zeanah和Paula Doyle Zeanah提出,儿童早期心理健康是指儿童在生物学、人际关系和文化背景下的情感和社会能力的适当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儿童生命和促进儿童健康放在第一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儿童心理健康的同時注重儿童的身体健康。总之,幼儿心理健康是指相应年龄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正常,“积极的情绪,开朗的性格,对环境没有心理障碍,具有较快的适应能力”。换而言之,儿童的心理和身体的健康一样重要。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
目前人们逐渐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但很多人对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认很片面。很多幼儿园和家长重视孩子的健康,把“三个指标”作为孩子健康的标准。如今,很多幼儿园常以身高、体重和血红蛋白这三个指标作为衡量儿童健康的依据。从幼儿园管理者到老师,甚至是家长,他们都非常重视这一点。这无疑是必要的,但也显示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到位,儿童的不当行为和心理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片面性
由于幼儿园中没有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纲,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分散、混乱,不能独立形成体系。此外,还缺乏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首先,把心理问题医学化。心理健康教育被片面地理解为心理治疗。其次,把心理问题德育化。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往往被道德教育所取代。此外,把幼儿心理问题成人化。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许多幼儿园忽视了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往往简单地借鉴中小学乃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来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三)师资心理教育素质有待提高
除了家庭教育,儿童教育主要体现在幼儿园教育上。幼儿园对幼儿的影响主要是教师。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许多幼儿园教师没有取得教师资格证书,许多教师甚至没有达到《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教育资格。许多私立幼儿园老师甚至不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这些实践者本身对儿童心理知识的认识比较肤浅,有的甚至不了解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当他们面对孩子们所表现出的各种状况时,他们常常感到不知所措。教师对孩子发展关注不全面,有的部分容易被忽略。如注重幼儿知识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幼儿情感、情感、态度、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注重营造美丽、高档的物质环境,而忽略了良好的人际氛围和师生关系的营造;关注幼儿园的教育,忽略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了较为简单的教育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上还欠考虑。
三、关于幼儿心理教育的建议
(一)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正确的教育思想使教育者对教育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教师应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含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其对儿童的重要影响,重视儿童的个性化发展。
幼儿教育中,幼儿园教师是教育孩子的主要引导者。为里让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让一线职工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显然非常重要。目前,我国职前培训的课程中相应开设了幼儿心理学专业,幼儿工作者开始重视本学科在工作中的作用,教师应利用资源开展工作,使理论运用到实践。同时,幼儿园也要定期为教师提供职后培训机会,让教师接触到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让心理健康教育得以实现。
(二)注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关注渗透教育。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儿童教育应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故事、游戏、歌曲等来实现我们想要传达的思想,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思想来理解其中的道理。其中,游戏渗透是儿童教育最恰当的方式之一,游戏过程也是儿童最容易表现出心理问题的过程。因此,游戏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孩子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儿童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利用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的每一个过程都能够实现对儿童的影响,从而能够使儿童更好地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心理素质。
(三)营造良好的幼儿园教育氛围,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幼儿园教育环境
幼儿园是除了家庭之外孩子们接触的第一个集体环境。这个环境中与他们同龄的孩子相互影响。现在,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被视为“小皇帝”和“小公主”。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使他们失去了很多相互交流、合作、谦虚、友谊的机会。它会带来孤僻、任性、依赖、排他和做事缺乏信心。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园特有的同伴群体,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帮助孩子实现身体、智力、道德和美的全面发展,还要为孩子创造健康良好的教育环境,保证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不仅要有一个绿化、净化、美化的物质环境,还要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愉快的相互关心、团结、友谊、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
幼儿园教师应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用爱心、耐心和关怀滋养他们的心灵,给予他们温暖,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应该给他们真诚的微笑,体贴的话语和温柔的爱。爱抚可以让孩子们感觉亲密,愿意住在这个群体,逐渐摆脱焦虑在幼儿园生活,尽快走出焦虑期,觉得幼儿园家庭的温暖感受同时,愿意接受幼儿园的培养和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星.内蒙古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
[2]潘海燕.杨再鹤.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健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王芳芳、叶广俊、王燕.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0年第16卷第1期.
[4]王振宇主编,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