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湖南省株洲市为例,揭示在这一典型工业城市里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并对其进行应对措施的可行试探,以期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株洲市;企业文化;建设;调查;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3-0130-02
中国共产党的17大报告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于一个企业,文化建设同样至关重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发展实践中逐步自觉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所恪守的经营宗旨、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的综合反映。它的构成包括五要素:一是企业的价值理念层面;二是企业的制度层面;三是职工的行为意识层面;四是物质要素层面;五是指企业的习惯传统层面。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企业文化研究的重要奠基人约翰·科特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显而易见的。” 企业文化既体现了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是企业必要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的来源。
本文以湖南省株洲市为例,于2009年7-8月间成立课题组,就“株洲市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展开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社会调查。重点抽查了株洲市35家企业,通过座谈、填写问卷、查阅档案资料等方式收集了反映企业文化建设实际情况的一手材料。并多次走访了株洲工业企业的主管部门——株洲市经委、株洲市企业家协会、株洲市科技局、株洲市劳动局等部门调查了解情况,对该市的工业企业进行了一场较切实深入的调查。
1株洲市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也还有不少企业仍然未能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的企业在这个问题上只做表面文章,缺乏实质,徒有形式。这些都是企業发展面临的潜在危机。可以看到我市企业文化建设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文化发展呈现不均衡现象。株洲一边拥有一大批如唐人神、千金药业、南车时代集团、株冶集团、江山置业等企业文化建设好的企业。但同时也还有一大批企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对文化建设的理解肤浅;更有一些企业主对企业文化的概念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清楚什么是企业文化。个别企业主还说企业只要能赚钱就行,我们不需要企业文化。有的企业明明有企业目标、企业精神、企业口号等,还贴在宣传栏中,但不知道这就是在塑造企业文化。这部分企业在株洲企业中占的比重比较大。株洲企业文化建设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调查结果显示:从企业规模看,认为“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主要竞争优势”的,小型企业中占25%,大型企业中占55%,这表明企业文化建设在大型企业更受重视。从经济类型看,外资企业认为“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主要竞争优势”的占52%,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企业。
第二,整体水平不高,多数企业文化建设处于酝酿探索阶段。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的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文化的制度层面相对熟悉,对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企业缺乏愿景规划,更谈不上,用价值观、愿景教育员工、形成合力;有部分企业经营者认识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在行动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只是停留在意识领域,没有实质的运作,或者说,没有进入操作程序。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只有10%的企业有专门的企业文化部,70%企业的企业文化工作分散在党委工会、人力资源部及策划部中,大部分流于形式化。从多数企业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随意性强,系统性弱,主要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多数情况是政府部门检查哪方面内容就弥补哪方面内容,经营生产哪方面吃紧就紧抓哪方面,即便是员工的文化活动,也大多是出于缓解员工压力,丰富一下文化生活。严重的是企业文化建设直接受制于企业经营状况,没有真正把企业文化根植于企业的生产生活之中。
第三,对企业文化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根据成功企业的统计资料看,文化建设的投入产出比最高可达1:22,企业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是隐型资本。然而,有许多企业缺乏前瞻的眼光,一味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偏重于处理一些生产经营的实际问题,疏于对企业经营理念的提炼和提升;有的企业家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低,企业管理水平还很低,还处在经验管理阶段。认为企业文化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因而不愿花精力,舍不得投入,只把企业文化摆在口上、写在纸上。现实中,对企业文化真正投入较多的企业,是一定有收效的。比如:唐人神、千金药业、新奥燃气等等企业,就是从中获益的典型。
第四,传统意识,惯性思维仍占据半劈江山。株洲有一大批企业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因此企业文化也带有很强的“计划”烙印,一些落后的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如家长作风、平均主义、服从思想等,与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公平、创新观念严重相左,制约着企业对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反应,企业文化滞后,不利于企业现代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导致企业对有关变革的信息不闻不问,或不愿放弃现在可得利润而为改革承担风险,犹豫不决。另一方面,这些企业表现出来的文化特点极具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比如繁文缛节、层层关节、政治斗争、墨守成规、对顾客漠不关心……。还有一种情况是:企业文化被娱乐化、政治化、形象化、口号化取代,或者直接用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代替企业文化建设。现代企业文化的发展要彻底改变长期计划体制形成的思维模式和观念的影响,还任重道远。
第五,个性化不够突出。在我们走访的过程中看到,很多不同类型的企业所宣传的企业文化内容雷同,一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干脆照搬别人的“成品”, 对自身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合、企业文化与员工的关系、企业文化的长远建设和发展方向没有足够的认识,因而,对企业文化建设缺少理性的总结、提炼,企业文化的内容共性很强,没有创意,也无法彰显个性,体现不了本企业独有的特色。也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认识明确,决心很大,但方法不当,不善于挖掘、提炼企业文化的精髓,虽然付出不少,最终还是内容单一,层次不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个性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不可能为企业创造出竞争力。
第六,群众参与度不够。调查中发现,部分企业领导层提出的精神、口号往往不能被员工所理解和接受,缺乏群众基础,因而也不能被员工认同,难以形成共识。再好的企业文化,如果没有内部人的认同和支持,不可能起作用。只有当企业精神、价值追求成为广大员工共同追求时,才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激励力。
2株洲市企业文化建设对策思考
如何开展株洲市的企业文化建设?在此,我们从两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从株洲市委、市政府及企业有关管理部门的角度看:
第一,市委、市政府及企业各主管部门,要站在战略的高度,用先进的视野去引导企业的发展。一定要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议事日程上来,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应该设有专门的机构、由专人从事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管理、引导协调、服务指导等工作。使全市的企业文化建设彻底走出自发状态,呈现自觉而又健康的发展局面。海尔公司总裁张瑞敏用“休克鱼”的理论,来比喻那些在从设备上、资金上健全,而治理模式不行的企业,他认为,激活休克鱼唯一途径,就是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从株洲市目前的情况看,市属企业75家中,只有9家真正改制完成。换言之,“休克鱼”数量尚为数不少,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是激活它们不可缺少的重要举措。
第二,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鼓励企业开展文化建设,创品牌、树形象。广泛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开展培训,解剖国际国内好的企业范例;组织经营管理者实地考察、调研,学习先进企业的文化管理经验。政府还应当从政策上支持企业文化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健康有益企业文化活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评优活动等,应该设立企业文化基金会,对于那些企业文化搞得好的和创建市级、省级甚至国际的品牌企业要分类奖励。这样,一方面能为株洲市的企业文化建设营造环境,另一方面为本市的企业创品牌提供平台,增强知名度。要致力于创品牌产品、培育品牌产业,抓好品牌企业,大力提升品牌价值,以品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赢得市场。
第三,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和典型示范的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媒体的导向作用很重要。通过媒体对企业文化的理论进行宣传,先进典型、先进成果进行宣传报道等形式使企业文化建设更加深入人心,成为全民共识。在宣传的过程中,要善于解剖典型,激发大家学习先进企业、先进经验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用典型开路,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其次,从微观,即从企业本身的角度看:
第一,要发挥企业领导者的核心作用。“如果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总裁就是高举企业文化的旗手”。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人,首先应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带头人。作为海尔文化的“教父”——海尔总裁张瑞敏在谈到自己的角色时说,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他认为自己在企业里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做一个“布道者”,“追求卓越、产业报国”成为激扬一代海尔人精神源源不尽的推动力。
第二,完善企业的制度文化。制度是价值观落地的重要保障。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对于保障企业正常经营、协调各方面关系、保证团结协作、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制约各种消极因素和越轨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家个人素质是前提,机制是根本。机制比资金重要,比市场重要,比人才重要,比文化重要。没有现代企业制度就没有企业家和企业文化。我们不可离开企业制度基础空谈企业文化,那等于在沙滩上建造楼阁。企业文化不应该是空穴来风的思想泡沫。”企业文化要通过机制、制度体现出来,要让员工从企业的流程、制度、规范、考核、激励机制中切实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内容、作用和价值,这样的企业文化才不会是企业家的“空中楼阁”。
第三,调动员工的参与热情,形成向心力。首先,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调动大家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挖掘企业文化的个性特征,提炼出被群众认同的价值观文化;其次企业文化最终实现和生效,完全有赖于全体企业职工的自觉参与。企业文化从精神文化落实到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中,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优秀的企业精神、先进的文化理念外化到了全体企业员工的行为习惯中,这才是真正成功的企业文化,才能凝聚人心,让企业上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能增加员工的归属感。也只有在凝聚功能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发挥导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增誉功能。员工的参与才是企业文化得以实现的真正动力。
参考文献
[1]约翰·科特等著,曾中,李晓涛译.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9).
[2]罗长海.企业文化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
[3]吴平.中国企业应如何建设企业文化[J].企业研究,2007,(8):285.
[4]刘茂长.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EB/OL].中国传统文化网, 2004,(11).
关键词:株洲市;企业文化;建设;调查;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3-0130-02
中国共产党的17大报告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于一个企业,文化建设同样至关重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发展实践中逐步自觉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所恪守的经营宗旨、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的综合反映。它的构成包括五要素:一是企业的价值理念层面;二是企业的制度层面;三是职工的行为意识层面;四是物质要素层面;五是指企业的习惯传统层面。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企业文化研究的重要奠基人约翰·科特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显而易见的。” 企业文化既体现了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是企业必要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的来源。
本文以湖南省株洲市为例,于2009年7-8月间成立课题组,就“株洲市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展开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社会调查。重点抽查了株洲市35家企业,通过座谈、填写问卷、查阅档案资料等方式收集了反映企业文化建设实际情况的一手材料。并多次走访了株洲工业企业的主管部门——株洲市经委、株洲市企业家协会、株洲市科技局、株洲市劳动局等部门调查了解情况,对该市的工业企业进行了一场较切实深入的调查。
1株洲市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也还有不少企业仍然未能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的企业在这个问题上只做表面文章,缺乏实质,徒有形式。这些都是企業发展面临的潜在危机。可以看到我市企业文化建设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文化发展呈现不均衡现象。株洲一边拥有一大批如唐人神、千金药业、南车时代集团、株冶集团、江山置业等企业文化建设好的企业。但同时也还有一大批企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对文化建设的理解肤浅;更有一些企业主对企业文化的概念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清楚什么是企业文化。个别企业主还说企业只要能赚钱就行,我们不需要企业文化。有的企业明明有企业目标、企业精神、企业口号等,还贴在宣传栏中,但不知道这就是在塑造企业文化。这部分企业在株洲企业中占的比重比较大。株洲企业文化建设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调查结果显示:从企业规模看,认为“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主要竞争优势”的,小型企业中占25%,大型企业中占55%,这表明企业文化建设在大型企业更受重视。从经济类型看,外资企业认为“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主要竞争优势”的占52%,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企业。
第二,整体水平不高,多数企业文化建设处于酝酿探索阶段。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的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文化的制度层面相对熟悉,对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企业缺乏愿景规划,更谈不上,用价值观、愿景教育员工、形成合力;有部分企业经营者认识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在行动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只是停留在意识领域,没有实质的运作,或者说,没有进入操作程序。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只有10%的企业有专门的企业文化部,70%企业的企业文化工作分散在党委工会、人力资源部及策划部中,大部分流于形式化。从多数企业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随意性强,系统性弱,主要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多数情况是政府部门检查哪方面内容就弥补哪方面内容,经营生产哪方面吃紧就紧抓哪方面,即便是员工的文化活动,也大多是出于缓解员工压力,丰富一下文化生活。严重的是企业文化建设直接受制于企业经营状况,没有真正把企业文化根植于企业的生产生活之中。
第三,对企业文化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根据成功企业的统计资料看,文化建设的投入产出比最高可达1:22,企业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是隐型资本。然而,有许多企业缺乏前瞻的眼光,一味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偏重于处理一些生产经营的实际问题,疏于对企业经营理念的提炼和提升;有的企业家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低,企业管理水平还很低,还处在经验管理阶段。认为企业文化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因而不愿花精力,舍不得投入,只把企业文化摆在口上、写在纸上。现实中,对企业文化真正投入较多的企业,是一定有收效的。比如:唐人神、千金药业、新奥燃气等等企业,就是从中获益的典型。
第四,传统意识,惯性思维仍占据半劈江山。株洲有一大批企业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因此企业文化也带有很强的“计划”烙印,一些落后的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如家长作风、平均主义、服从思想等,与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公平、创新观念严重相左,制约着企业对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反应,企业文化滞后,不利于企业现代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导致企业对有关变革的信息不闻不问,或不愿放弃现在可得利润而为改革承担风险,犹豫不决。另一方面,这些企业表现出来的文化特点极具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比如繁文缛节、层层关节、政治斗争、墨守成规、对顾客漠不关心……。还有一种情况是:企业文化被娱乐化、政治化、形象化、口号化取代,或者直接用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代替企业文化建设。现代企业文化的发展要彻底改变长期计划体制形成的思维模式和观念的影响,还任重道远。
第五,个性化不够突出。在我们走访的过程中看到,很多不同类型的企业所宣传的企业文化内容雷同,一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干脆照搬别人的“成品”, 对自身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合、企业文化与员工的关系、企业文化的长远建设和发展方向没有足够的认识,因而,对企业文化建设缺少理性的总结、提炼,企业文化的内容共性很强,没有创意,也无法彰显个性,体现不了本企业独有的特色。也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认识明确,决心很大,但方法不当,不善于挖掘、提炼企业文化的精髓,虽然付出不少,最终还是内容单一,层次不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个性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不可能为企业创造出竞争力。
第六,群众参与度不够。调查中发现,部分企业领导层提出的精神、口号往往不能被员工所理解和接受,缺乏群众基础,因而也不能被员工认同,难以形成共识。再好的企业文化,如果没有内部人的认同和支持,不可能起作用。只有当企业精神、价值追求成为广大员工共同追求时,才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激励力。
2株洲市企业文化建设对策思考
如何开展株洲市的企业文化建设?在此,我们从两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从株洲市委、市政府及企业有关管理部门的角度看:
第一,市委、市政府及企业各主管部门,要站在战略的高度,用先进的视野去引导企业的发展。一定要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议事日程上来,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应该设有专门的机构、由专人从事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管理、引导协调、服务指导等工作。使全市的企业文化建设彻底走出自发状态,呈现自觉而又健康的发展局面。海尔公司总裁张瑞敏用“休克鱼”的理论,来比喻那些在从设备上、资金上健全,而治理模式不行的企业,他认为,激活休克鱼唯一途径,就是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从株洲市目前的情况看,市属企业75家中,只有9家真正改制完成。换言之,“休克鱼”数量尚为数不少,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是激活它们不可缺少的重要举措。
第二,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鼓励企业开展文化建设,创品牌、树形象。广泛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开展培训,解剖国际国内好的企业范例;组织经营管理者实地考察、调研,学习先进企业的文化管理经验。政府还应当从政策上支持企业文化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健康有益企业文化活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评优活动等,应该设立企业文化基金会,对于那些企业文化搞得好的和创建市级、省级甚至国际的品牌企业要分类奖励。这样,一方面能为株洲市的企业文化建设营造环境,另一方面为本市的企业创品牌提供平台,增强知名度。要致力于创品牌产品、培育品牌产业,抓好品牌企业,大力提升品牌价值,以品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赢得市场。
第三,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和典型示范的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媒体的导向作用很重要。通过媒体对企业文化的理论进行宣传,先进典型、先进成果进行宣传报道等形式使企业文化建设更加深入人心,成为全民共识。在宣传的过程中,要善于解剖典型,激发大家学习先进企业、先进经验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用典型开路,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其次,从微观,即从企业本身的角度看:
第一,要发挥企业领导者的核心作用。“如果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总裁就是高举企业文化的旗手”。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人,首先应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带头人。作为海尔文化的“教父”——海尔总裁张瑞敏在谈到自己的角色时说,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他认为自己在企业里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做一个“布道者”,“追求卓越、产业报国”成为激扬一代海尔人精神源源不尽的推动力。
第二,完善企业的制度文化。制度是价值观落地的重要保障。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对于保障企业正常经营、协调各方面关系、保证团结协作、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制约各种消极因素和越轨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家个人素质是前提,机制是根本。机制比资金重要,比市场重要,比人才重要,比文化重要。没有现代企业制度就没有企业家和企业文化。我们不可离开企业制度基础空谈企业文化,那等于在沙滩上建造楼阁。企业文化不应该是空穴来风的思想泡沫。”企业文化要通过机制、制度体现出来,要让员工从企业的流程、制度、规范、考核、激励机制中切实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内容、作用和价值,这样的企业文化才不会是企业家的“空中楼阁”。
第三,调动员工的参与热情,形成向心力。首先,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调动大家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挖掘企业文化的个性特征,提炼出被群众认同的价值观文化;其次企业文化最终实现和生效,完全有赖于全体企业职工的自觉参与。企业文化从精神文化落实到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中,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优秀的企业精神、先进的文化理念外化到了全体企业员工的行为习惯中,这才是真正成功的企业文化,才能凝聚人心,让企业上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能增加员工的归属感。也只有在凝聚功能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发挥导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增誉功能。员工的参与才是企业文化得以实现的真正动力。
参考文献
[1]约翰·科特等著,曾中,李晓涛译.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9).
[2]罗长海.企业文化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
[3]吴平.中国企业应如何建设企业文化[J].企业研究,2007,(8):285.
[4]刘茂长.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EB/OL].中国传统文化网, 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