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班级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情感交流,能让学生自觉地接收教育,成为情感丰富、心理健全、人格完善的人,同时也让班级成为积极向上、自律和谐、团结奋进的班集体。
关键词:以人为本;情感管理;交流谈心
在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当今,班主任更要做好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讲究管理的艺术,将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有机结合,让学生既自觉、自主地去遵守制度,又自我管理,从而造就更出色的班集体。
一、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把握学生中的“自然群落”,是实施情感管理的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的倾向,就谈不上教育。”班主任在接新班时,一定要适时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家访、谈心,走访教过的教师,进行适度的观察,从而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
1.把握每一个“小团体”的“首领”,对其合理定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会形成一些“小团体”,这些“小团体”往往是根据兴趣爱好、学习成绩、性格脾气或社会关系等因素自然形成的。“小团体”的“首领”在客观上都有着一定的管理潜力。让这些学生担任某一职务,充分发挥其领导优势,就能更好地影响到本团体的其他同学。比如:有一个“首领”全面发展,在学生中有相当的威信,便可委任其为班长;有“首领”的学习、纪律表现不佳,却有不少人听从他,就让他当值日班长,体育、卫生小组长等。尤其是后者,若引导得好,以之为契机便能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
2.把握“小团体”中有交叉的学生,让他们成为“桥梁”。“小团体”必然会产生交叉。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形成一个“小团体”、体育爱好者又形成一个“小团体”。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成绩优秀的同时,也爱好体育,让这些学生成为“桥梁”,就能使两个“小团体”的学生互相影响,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比强制性规定的“一帮一”岂不更有效?把握每一位学生,正视学生中种种自然“小团体”的存在,合理发挥他们的有利因素,就能使学生的自我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养成教育的渗透性是实施情感管理的关键
由于学生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因此我们要讲究养成教育的艺术性。
1.寓养成教育于各科教学中,把握其规范性。行为习惯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良好的习惯将使人受益终身,而不良习惯对他们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班主任需紧密联系各科教师,密切观察学生在各科教学中的行为,形成合力。同时,抓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切忌朝令夕改,使学生无所适从。学生在养成好习惯的同时,对坏习惯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矫治和防御的作用。行为规范的训练,必须持之以恒,从小事入手,从细节抓起,滴水穿石,经年累月,才能达到目的。
2.寓养成教育于各项活动、日常生活中,把握其具体性。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应渗透于学生的学习、劳动、娱乐等各个方面,使他们日常生活的行为举止有一定的依据。教师应常抓不懈,反复练习,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比强制性的制度管理和扣分来得实在有用。
三、激励是实施情感管理的有效手段
在现代量化的考核制度下,学生必须步步小心,时时在意,唯恐做错一件事,被扣了分。如此,整个班级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班级气氛就会紧张、严肃。因此,激励这种情感管理,往往就如春日的一缕阳光,更能温暖人心。
1.选五个不是班长的“班长”。班长职务代表信任、能力、权力和荣誉,调皮生只能望“长”兴叹。但不妨在他们中选五个值日班长,每天班级各项工作由一人负责,这样既可以让他们加强自制力,又可使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如果再辅以教师和班委的帮助,他们一定会发生可喜的变化。
2.变“罚”为“奖”。班级管理不可能永远风和日丽,有奖必有罚。学生犯错误的机会多于得到表扬的机会,因此我们要换一种形式,让他们乐于接受,乐于改正,把“罚”变为“奖”。
3.多鼓励,巧批评。“听表扬,可以令人奋进;挨批评,则常常使人沮丧。”(霍懋征)表扬、鼓励不但可以加快学生前进的步伐,而且能增进师生间的情谊,使学生更加信任教师。同表扬一样,批评也是班主任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如果运用得当也会激励学生。为使批评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除自身要加强修养外,还要熟悉学生的性格,只有摸透了学生的脾气,批评才能荡涤他们的心胸污垢,净化他们的灵魂,激励他们的斗志。对心眼较小、心事重、自尊心强的学生,教师应采取旁敲侧击的提醒式批评;对性格内向、喜欢思考的学生,可严肃地连续发问,促使其独立思考,认真地自省,从错误中获得“悟释”;对依赖心强、自觉性差的学生,可采用严厉的措辞,使之触动深刻;对反应灵活、性情暴躁的学生,应采用商讨方式的批评,使它与表扬一样,让学生愿意接受。
四、师生间融洽的谈心是实施情感管理的利剑
量化制度对小学生来说只能暂时有效,要真正养成好习惯、好品德,必须要有情感管理的艺术。谈心是最重要的情感管理方式,师生间真诚的谈心沟通是班主任与学生心灵接触的过程,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教师对自己真诚无私的关心,增进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从而达到了“不等扬鞭自奋蹄”的目的。
1.直接谈心。直接谈心应把学生置于与教师平等的地位,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直接谈心有多种方式,表扬激励式、商议式、严厉式、安慰式等。在交谈中,学生往往又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妨碍师生谈话的沟通,如逆反心理、防御、紧张、侥幸心理等。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掌握谈话的艺术,注意谈话的方法,使谈话收到成效。首先,谈话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谈话的内容和具体问题进行分析,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其次,谈话要注重情感氛围的创设,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对学生讽刺挖苦,更不能用侮辱性语言,态度要和善,语气要平和,不管出现什么尴尬情况,班主任必须保持冷静,控制自己的情感。再次,选择恰当的地点和时机,对于比较固执和满不在乎的学生,要在办公室里交谈,使其感到谈话的严肃性;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可在清静的地方交谈;对性格外向的学生,可与之在室外交谈,也可边散步边谈。最后,谈话要提高“听”的质量。要认真听学生叙说,“听”是为了“谈”,是一个主动引导、积极思考的过程,是为更好地“谈”准备材料,找基础、找时机的过程。教师巧妙地利用教育契机,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句温柔的话语,一个轻轻的举动,就能在学生心头绽开美丽的花朵。
2.间接谈心。若直接谈心,而学生仍无动于衷,我行我素,可利用其他方法进行间接谈心。(1)书信沟通:有些事学生不好当面说,头绪多,也不一定能说清,可让写其周记、书信,讲清楚。也可用周记的批语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坦露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达成共识,进行育人。(2)电话沟通:若学生未来上课,可打电话询问。如学生生病,向学生了解病情并说慰问勉励的话语。(3)家访联系:家访工作可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增进师生情谊,帮助家长改进家教方法,扫除学生因家庭矛盾而形成的心理障碍。与家长多交流、多联系也是班级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以及情感化的思想交流,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再调皮的学生也能被感化,也能进步。
3.随机教育,润物无声。教师若能注意实施随机教育,师生间就极易沟通。(1)时间的随机:可在课前、课后和学生随机聊聊,在周末、闲暇时间和学生随机谈谈,此刻学生的心理放松,心情愉悦,有一种认同感,“亲其师,信其道”。(2)场合的随机:有一个乒乓球打得特棒但经常不交作业的学生,期中测试数学只得了32分。一天课间休息,笔者与他交战后佩服地对他说:“你的球打得太好了,老师都不是你的对手!你的脑袋不笨,拿出打球的拼劲来,我就不信你学习上不去,有困难尽管来找我。”此后他再也没缺交过作业。这就是随机教育的力量。(3)内容的随机:学生最反感班主任婆婆妈妈,天天念叨一个经。谈心时可谈正面的,也可以谈反面的,可谈学生的、教师的,也可以谈家长的,只要学生接受,有正面教育意义即可。(4)方式的随机: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善于抓住机会,随机进行教育内容的渗透。班主任教育学生是没有固定方式的,关键在于班主任要随时抓住教育契机,使教育得法。
在近二十年的班级管理中,笔者常常将自己定位到和学生同等的地位进行换位思考,和学生交朋友,听学生说心里话,这样得出的结论和采取的措施往往使学生乐于接受,便于实施。
关键词:以人为本;情感管理;交流谈心
在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当今,班主任更要做好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讲究管理的艺术,将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有机结合,让学生既自觉、自主地去遵守制度,又自我管理,从而造就更出色的班集体。
一、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把握学生中的“自然群落”,是实施情感管理的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的倾向,就谈不上教育。”班主任在接新班时,一定要适时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家访、谈心,走访教过的教师,进行适度的观察,从而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
1.把握每一个“小团体”的“首领”,对其合理定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会形成一些“小团体”,这些“小团体”往往是根据兴趣爱好、学习成绩、性格脾气或社会关系等因素自然形成的。“小团体”的“首领”在客观上都有着一定的管理潜力。让这些学生担任某一职务,充分发挥其领导优势,就能更好地影响到本团体的其他同学。比如:有一个“首领”全面发展,在学生中有相当的威信,便可委任其为班长;有“首领”的学习、纪律表现不佳,却有不少人听从他,就让他当值日班长,体育、卫生小组长等。尤其是后者,若引导得好,以之为契机便能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
2.把握“小团体”中有交叉的学生,让他们成为“桥梁”。“小团体”必然会产生交叉。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形成一个“小团体”、体育爱好者又形成一个“小团体”。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成绩优秀的同时,也爱好体育,让这些学生成为“桥梁”,就能使两个“小团体”的学生互相影响,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比强制性规定的“一帮一”岂不更有效?把握每一位学生,正视学生中种种自然“小团体”的存在,合理发挥他们的有利因素,就能使学生的自我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养成教育的渗透性是实施情感管理的关键
由于学生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因此我们要讲究养成教育的艺术性。
1.寓养成教育于各科教学中,把握其规范性。行为习惯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良好的习惯将使人受益终身,而不良习惯对他们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班主任需紧密联系各科教师,密切观察学生在各科教学中的行为,形成合力。同时,抓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切忌朝令夕改,使学生无所适从。学生在养成好习惯的同时,对坏习惯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矫治和防御的作用。行为规范的训练,必须持之以恒,从小事入手,从细节抓起,滴水穿石,经年累月,才能达到目的。
2.寓养成教育于各项活动、日常生活中,把握其具体性。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应渗透于学生的学习、劳动、娱乐等各个方面,使他们日常生活的行为举止有一定的依据。教师应常抓不懈,反复练习,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比强制性的制度管理和扣分来得实在有用。
三、激励是实施情感管理的有效手段
在现代量化的考核制度下,学生必须步步小心,时时在意,唯恐做错一件事,被扣了分。如此,整个班级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班级气氛就会紧张、严肃。因此,激励这种情感管理,往往就如春日的一缕阳光,更能温暖人心。
1.选五个不是班长的“班长”。班长职务代表信任、能力、权力和荣誉,调皮生只能望“长”兴叹。但不妨在他们中选五个值日班长,每天班级各项工作由一人负责,这样既可以让他们加强自制力,又可使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如果再辅以教师和班委的帮助,他们一定会发生可喜的变化。
2.变“罚”为“奖”。班级管理不可能永远风和日丽,有奖必有罚。学生犯错误的机会多于得到表扬的机会,因此我们要换一种形式,让他们乐于接受,乐于改正,把“罚”变为“奖”。
3.多鼓励,巧批评。“听表扬,可以令人奋进;挨批评,则常常使人沮丧。”(霍懋征)表扬、鼓励不但可以加快学生前进的步伐,而且能增进师生间的情谊,使学生更加信任教师。同表扬一样,批评也是班主任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如果运用得当也会激励学生。为使批评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除自身要加强修养外,还要熟悉学生的性格,只有摸透了学生的脾气,批评才能荡涤他们的心胸污垢,净化他们的灵魂,激励他们的斗志。对心眼较小、心事重、自尊心强的学生,教师应采取旁敲侧击的提醒式批评;对性格内向、喜欢思考的学生,可严肃地连续发问,促使其独立思考,认真地自省,从错误中获得“悟释”;对依赖心强、自觉性差的学生,可采用严厉的措辞,使之触动深刻;对反应灵活、性情暴躁的学生,应采用商讨方式的批评,使它与表扬一样,让学生愿意接受。
四、师生间融洽的谈心是实施情感管理的利剑
量化制度对小学生来说只能暂时有效,要真正养成好习惯、好品德,必须要有情感管理的艺术。谈心是最重要的情感管理方式,师生间真诚的谈心沟通是班主任与学生心灵接触的过程,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教师对自己真诚无私的关心,增进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从而达到了“不等扬鞭自奋蹄”的目的。
1.直接谈心。直接谈心应把学生置于与教师平等的地位,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直接谈心有多种方式,表扬激励式、商议式、严厉式、安慰式等。在交谈中,学生往往又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妨碍师生谈话的沟通,如逆反心理、防御、紧张、侥幸心理等。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掌握谈话的艺术,注意谈话的方法,使谈话收到成效。首先,谈话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谈话的内容和具体问题进行分析,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其次,谈话要注重情感氛围的创设,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对学生讽刺挖苦,更不能用侮辱性语言,态度要和善,语气要平和,不管出现什么尴尬情况,班主任必须保持冷静,控制自己的情感。再次,选择恰当的地点和时机,对于比较固执和满不在乎的学生,要在办公室里交谈,使其感到谈话的严肃性;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可在清静的地方交谈;对性格外向的学生,可与之在室外交谈,也可边散步边谈。最后,谈话要提高“听”的质量。要认真听学生叙说,“听”是为了“谈”,是一个主动引导、积极思考的过程,是为更好地“谈”准备材料,找基础、找时机的过程。教师巧妙地利用教育契机,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句温柔的话语,一个轻轻的举动,就能在学生心头绽开美丽的花朵。
2.间接谈心。若直接谈心,而学生仍无动于衷,我行我素,可利用其他方法进行间接谈心。(1)书信沟通:有些事学生不好当面说,头绪多,也不一定能说清,可让写其周记、书信,讲清楚。也可用周记的批语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坦露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达成共识,进行育人。(2)电话沟通:若学生未来上课,可打电话询问。如学生生病,向学生了解病情并说慰问勉励的话语。(3)家访联系:家访工作可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增进师生情谊,帮助家长改进家教方法,扫除学生因家庭矛盾而形成的心理障碍。与家长多交流、多联系也是班级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以及情感化的思想交流,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再调皮的学生也能被感化,也能进步。
3.随机教育,润物无声。教师若能注意实施随机教育,师生间就极易沟通。(1)时间的随机:可在课前、课后和学生随机聊聊,在周末、闲暇时间和学生随机谈谈,此刻学生的心理放松,心情愉悦,有一种认同感,“亲其师,信其道”。(2)场合的随机:有一个乒乓球打得特棒但经常不交作业的学生,期中测试数学只得了32分。一天课间休息,笔者与他交战后佩服地对他说:“你的球打得太好了,老师都不是你的对手!你的脑袋不笨,拿出打球的拼劲来,我就不信你学习上不去,有困难尽管来找我。”此后他再也没缺交过作业。这就是随机教育的力量。(3)内容的随机:学生最反感班主任婆婆妈妈,天天念叨一个经。谈心时可谈正面的,也可以谈反面的,可谈学生的、教师的,也可以谈家长的,只要学生接受,有正面教育意义即可。(4)方式的随机: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善于抓住机会,随机进行教育内容的渗透。班主任教育学生是没有固定方式的,关键在于班主任要随时抓住教育契机,使教育得法。
在近二十年的班级管理中,笔者常常将自己定位到和学生同等的地位进行换位思考,和学生交朋友,听学生说心里话,这样得出的结论和采取的措施往往使学生乐于接受,便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