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公众对各种知识的急切需求,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但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民众对科技方面的认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紧随时代步伐,普及科学知识于大众,是提高我国民众各项科学知识水平以及素质的重要举措,这对加快推广使用先进技术、促进国民经济实现战略转型、推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立足于新时期,面对新情况。新任务,新要求,就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科普宣传工作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可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宣传 时代步伐 普及 针对性
中图分类号:G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9-189-02
1 前言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而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任务之一,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在于要提高科学知识的认知水平,作为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宣传工作,对于促进广大人民深入了解科技知识,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提高科技宣传工作专业化水平,对于增强公众的科技意识、科学素养,顺利推动科技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有着非凡的意义。
2 科普宣传工作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科普宣传是将人类数千年来所创造的科学理论、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各种各样的生产技能,通过有效的途径传播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让公众了解接受,从而会更深刻、全面的认识事物,提高劳动生产技能,对于社会的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我国,进行科普宣传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立足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际情况,向民众发送大量能够促使民众提高认识水平与生活质量的信息。可以说科普宣传工作对于调节社会积极力量,承传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有着不可忽视的一面。加强科普宣传工作必须要采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形式,让人民在愉悦的环境中感受科学知识的熏陶。
科普宣传是党和政府与群众联系的纽带,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舆论导向作用。例如党和政府对科技的工作方针、政策等是通过宣传来营造广泛的社会舆论氛围。只有营造适当的科学舆论氛围,才能唤起人们对改造社会的意识,正确理解科学对社会发展的推动意义;例如通过科普宣传对某个社会问题进行解答,有助于提高公众对这个社会问题本质的认识,有助于提高科技在公众心中的示范性与权威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决定性力量,也是推动实现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进步的强大驱动力,因此,加强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意识,是由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所决定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虽然全球排名第二,但是人均水平却远在世界国家之后,现实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如果继续靠挖掘自然资源、盲目扩大规模生产、进行粗放经营是没有出路的。只有走以科技进步为依托的的内涵式扩大在生产新路,提高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比例,才能将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向集约型的经营方式转变。只有大力普及宣传科普知识,提高人民的科学意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3 在新时期对科普宣传工作职能研究
我国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集经济、知识、科技于一体的新经济时代,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大面积普及各种新的科研成果,已经变为现实。可以充分借助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传播科学技术。
3.1 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是确保科普知识宣传的先决条件
作为一名科普知识宣传者,要比较充分的了解科学技术发展总体水平。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学科总量高达6000多门,况且新的学科还在不断涌现。据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小时就会有大概二十项发明诞生,每年各国批准的专利高达120万件,并且知识半衰期变得越来越短。作为科普工作的宣传人员必须要了解国内外科技动态及学科发展方向,利用网络检索分析世界各国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承担起向大众及时介绍和正确解释科学技术的义务。
3.2 科普宣传的基本任务就是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大众的科学素质和科学意识
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提高民众的科学素质和科学意识,让民众时刻保持爱科学、学科学,是科技宣传的社会功能之一,只有科学知识得到真正普及,科学精神已经深入到每个民众的心中,社会才算是真正进入到了科学时代。一方面对于推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挥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是对于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世界观的,抛弃愚昧落后的旧思想、认清反科学、伪科学。净化社会环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有着重大作用,也是帮助机关领导、企业管理人员等提高科学决策,将健康、向上、文明的生产、生活导入科学轨道的迫切要求。总之,唯有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才能创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社会环境。
3.3 科普宣传的主攻方向在于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传播应用技术,促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服务于经济,是科普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职能。知识的创新和传播是新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知识的创新与传播虽然不等于经济的发展,但是关键还是要促使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仅为6%-8%,这一点已经充分说明了我国在普及应用技术,促其转化的任务迫切而又严峻。
4 在新时期有效科普宣传工作的策略
科普工作是党和国家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第十三条规定:科学普及工作是全社会的功能共同任务。社会各界应该组织参加各种科学普及活动。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的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必须做到:
(1)加大《科普法》的宣传力度,努力促使广大公民以及各类法人增强科普工作的法律意识,将公众的思想统一到《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科普法》上。
(2)进一步强化部门领导,协调好部门合作。《科普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武装力量、事业、企业单位、农村基层组织要适当开展科普宣传工作。”建议将科普宣传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与年度考核等重要内容。各级部门应该建立科学普及工作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密切合作,以最大限度整合地区科普资源,形成联动、互动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推动本地区科技工作的繁荣与发展。
(3)在乡、镇、村应该投入一定资金,建立科学技术互动协会和科学普及协会,为切实做好科学普及工作,组织在农 村开展实用技术宣讲培训,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开展农业科技进村工作,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将系统传授技术与电化教学相结合,将外地生产经验与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实施“因材施教、重点培养、推广典范”的教学方法,提高劳动者的科学素养与生产技术水平。
(4)加大资金投入,满足民众对科普知识的需求。科技宣传经费作为科普宣传的保障,是工作得以延续。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尽管科技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是应用于宣传上还是比较小,特别是在一些重大项目、重大科技成果上面由于经费的严重不足,导致宣传手段单一,形式单调,因此加大资金投入,势在必行,根据《科普法》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科普的经费投入应该占行政区总人数的0,3元基数上,年实际自增速度不得低于10%的要求,落实科普经费,改变科普手段落后状况。比如建立科学技术馆,并将其纳入财政全额预算,将其作为公共事业单位,有能力的地方要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5)加强科普宣传工作的队伍建设,提高工作者的素质。由于科技宣传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所以除了具有一般宣传工作的共性之外,必须具备一定的在专业化知识。要求工作人员一方面是要具备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之外,另一方面还应该拥有较高的科学素养,这样才能适合当今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需要。面对新的形势,必须要建立培养开发机制,加强工作人员的新思想、新理念,打造有利于优秀科技宣传人才的环境;围绕着人才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大力培养复合型、全新型、领军型人才,带动宣传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坚持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引进工作,着力开展人才培训工作,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教育培训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机制。
(6)发挥现代科学技术,打造科技宣传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立具有核心层次的新闻媒体网络系统,有效调动各类媒体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报道积极性。在科技宣传方面要求全面掌握与分析网络、电视、电台、短信、杂志等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一体化多方面合作。在科技宣传公共服务平台上面。要做到坚持谋划与策划、规划与计划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做到谋划深远、策划新颖、规划可行、计划精细,利用各类宣传载体打造全新的科技宣传服务平台。
(7)营造良好的科普宜传氛围,健全激励机制。建立适当的科普激励机制,大力鼓励科技人员开展科普咨询和技术服务,建立奖励制度与奖励基金,对于长期从事科普工作并且成绩显著的人员,应该给予适当的表彰奖励,提拔等。
5 结束语
做好新时期的科普宣传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能仅仅靠单一的政策方针就可以完成,而是要先从本质上认清科普宣传的重大意义,充分研究好在新时期的工作职能,然后才是运筹帷幄多种手段齐下,各个环节共抓,充分调动有关方面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实现科普宣传工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宗镜,努力搞好科技宣传和科技情报工作[J],西北地质,2002,(01)
[2]李昊,河南省科技情报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2005,(01)
[3]唐娟,做好新形势下高校科技宣传工作的思考[J],魅力中国,2009,(04)
[4]巩军贤,基层科技宣传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创新[J],理论学习,2008,(02)
[5]李强,新形势下科技报的读者定位[J],新闻战线,2005。(10)
[6]安相芹,图书馆工作中应加强科技宣传[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03)
[7]朱东,科技宣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2001,(06)
[8]文帆,适时适用易懂——浅谈县级广播的科技宣传[J],声屏世界,2001,(05)
关键词:科技宣传 时代步伐 普及 针对性
中图分类号:G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9-189-02
1 前言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而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任务之一,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在于要提高科学知识的认知水平,作为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宣传工作,对于促进广大人民深入了解科技知识,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提高科技宣传工作专业化水平,对于增强公众的科技意识、科学素养,顺利推动科技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有着非凡的意义。
2 科普宣传工作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科普宣传是将人类数千年来所创造的科学理论、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各种各样的生产技能,通过有效的途径传播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让公众了解接受,从而会更深刻、全面的认识事物,提高劳动生产技能,对于社会的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我国,进行科普宣传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立足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际情况,向民众发送大量能够促使民众提高认识水平与生活质量的信息。可以说科普宣传工作对于调节社会积极力量,承传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有着不可忽视的一面。加强科普宣传工作必须要采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形式,让人民在愉悦的环境中感受科学知识的熏陶。
科普宣传是党和政府与群众联系的纽带,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舆论导向作用。例如党和政府对科技的工作方针、政策等是通过宣传来营造广泛的社会舆论氛围。只有营造适当的科学舆论氛围,才能唤起人们对改造社会的意识,正确理解科学对社会发展的推动意义;例如通过科普宣传对某个社会问题进行解答,有助于提高公众对这个社会问题本质的认识,有助于提高科技在公众心中的示范性与权威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决定性力量,也是推动实现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进步的强大驱动力,因此,加强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意识,是由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所决定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虽然全球排名第二,但是人均水平却远在世界国家之后,现实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如果继续靠挖掘自然资源、盲目扩大规模生产、进行粗放经营是没有出路的。只有走以科技进步为依托的的内涵式扩大在生产新路,提高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比例,才能将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向集约型的经营方式转变。只有大力普及宣传科普知识,提高人民的科学意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3 在新时期对科普宣传工作职能研究
我国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集经济、知识、科技于一体的新经济时代,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大面积普及各种新的科研成果,已经变为现实。可以充分借助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传播科学技术。
3.1 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是确保科普知识宣传的先决条件
作为一名科普知识宣传者,要比较充分的了解科学技术发展总体水平。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学科总量高达6000多门,况且新的学科还在不断涌现。据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小时就会有大概二十项发明诞生,每年各国批准的专利高达120万件,并且知识半衰期变得越来越短。作为科普工作的宣传人员必须要了解国内外科技动态及学科发展方向,利用网络检索分析世界各国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承担起向大众及时介绍和正确解释科学技术的义务。
3.2 科普宣传的基本任务就是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大众的科学素质和科学意识
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提高民众的科学素质和科学意识,让民众时刻保持爱科学、学科学,是科技宣传的社会功能之一,只有科学知识得到真正普及,科学精神已经深入到每个民众的心中,社会才算是真正进入到了科学时代。一方面对于推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挥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是对于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世界观的,抛弃愚昧落后的旧思想、认清反科学、伪科学。净化社会环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有着重大作用,也是帮助机关领导、企业管理人员等提高科学决策,将健康、向上、文明的生产、生活导入科学轨道的迫切要求。总之,唯有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才能创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社会环境。
3.3 科普宣传的主攻方向在于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传播应用技术,促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服务于经济,是科普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职能。知识的创新和传播是新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知识的创新与传播虽然不等于经济的发展,但是关键还是要促使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仅为6%-8%,这一点已经充分说明了我国在普及应用技术,促其转化的任务迫切而又严峻。
4 在新时期有效科普宣传工作的策略
科普工作是党和国家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第十三条规定:科学普及工作是全社会的功能共同任务。社会各界应该组织参加各种科学普及活动。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的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必须做到:
(1)加大《科普法》的宣传力度,努力促使广大公民以及各类法人增强科普工作的法律意识,将公众的思想统一到《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科普法》上。
(2)进一步强化部门领导,协调好部门合作。《科普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武装力量、事业、企业单位、农村基层组织要适当开展科普宣传工作。”建议将科普宣传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与年度考核等重要内容。各级部门应该建立科学普及工作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密切合作,以最大限度整合地区科普资源,形成联动、互动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推动本地区科技工作的繁荣与发展。
(3)在乡、镇、村应该投入一定资金,建立科学技术互动协会和科学普及协会,为切实做好科学普及工作,组织在农 村开展实用技术宣讲培训,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开展农业科技进村工作,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将系统传授技术与电化教学相结合,将外地生产经验与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实施“因材施教、重点培养、推广典范”的教学方法,提高劳动者的科学素养与生产技术水平。
(4)加大资金投入,满足民众对科普知识的需求。科技宣传经费作为科普宣传的保障,是工作得以延续。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尽管科技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是应用于宣传上还是比较小,特别是在一些重大项目、重大科技成果上面由于经费的严重不足,导致宣传手段单一,形式单调,因此加大资金投入,势在必行,根据《科普法》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科普的经费投入应该占行政区总人数的0,3元基数上,年实际自增速度不得低于10%的要求,落实科普经费,改变科普手段落后状况。比如建立科学技术馆,并将其纳入财政全额预算,将其作为公共事业单位,有能力的地方要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5)加强科普宣传工作的队伍建设,提高工作者的素质。由于科技宣传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所以除了具有一般宣传工作的共性之外,必须具备一定的在专业化知识。要求工作人员一方面是要具备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之外,另一方面还应该拥有较高的科学素养,这样才能适合当今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需要。面对新的形势,必须要建立培养开发机制,加强工作人员的新思想、新理念,打造有利于优秀科技宣传人才的环境;围绕着人才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大力培养复合型、全新型、领军型人才,带动宣传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坚持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引进工作,着力开展人才培训工作,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教育培训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机制。
(6)发挥现代科学技术,打造科技宣传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立具有核心层次的新闻媒体网络系统,有效调动各类媒体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报道积极性。在科技宣传方面要求全面掌握与分析网络、电视、电台、短信、杂志等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一体化多方面合作。在科技宣传公共服务平台上面。要做到坚持谋划与策划、规划与计划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做到谋划深远、策划新颖、规划可行、计划精细,利用各类宣传载体打造全新的科技宣传服务平台。
(7)营造良好的科普宜传氛围,健全激励机制。建立适当的科普激励机制,大力鼓励科技人员开展科普咨询和技术服务,建立奖励制度与奖励基金,对于长期从事科普工作并且成绩显著的人员,应该给予适当的表彰奖励,提拔等。
5 结束语
做好新时期的科普宣传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能仅仅靠单一的政策方针就可以完成,而是要先从本质上认清科普宣传的重大意义,充分研究好在新时期的工作职能,然后才是运筹帷幄多种手段齐下,各个环节共抓,充分调动有关方面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实现科普宣传工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宗镜,努力搞好科技宣传和科技情报工作[J],西北地质,2002,(01)
[2]李昊,河南省科技情报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2005,(01)
[3]唐娟,做好新形势下高校科技宣传工作的思考[J],魅力中国,2009,(04)
[4]巩军贤,基层科技宣传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创新[J],理论学习,2008,(02)
[5]李强,新形势下科技报的读者定位[J],新闻战线,2005。(10)
[6]安相芹,图书馆工作中应加强科技宣传[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03)
[7]朱东,科技宣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2001,(06)
[8]文帆,适时适用易懂——浅谈县级广播的科技宣传[J],声屏世界,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