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建筑业和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筑业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建筑业的安全问题更是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愈来愈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
【关键词】 建筑施工;事故;原因;措施;建议
建筑施工行业是一个伤亡事故频发的行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但是与此同时,伤亡事故也频频发生,这不仅给社会人民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也给施工的工程带来了不小的隐患。本文从建筑施工的特点出发,针对施工过程中产生伤亡事故的原因进行合理分析,提出了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的应对策略,只有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认真贯彻并有效执行,才能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这也是现代建筑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1、企业法人的安全意识薄弱
企业法人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如果企业法人的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很难保证在建筑施工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什么问题。当工期、成本、安全等因素发生矛盾时,意识薄弱的企业法人往往会考虑工期和成本,却忽略了安全生产、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导致了安全隐患的存在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2、分包责任不明确
一个重大工程项目一般会把整个项目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分别承包给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之间为了利润,往往会使项目分配交叉,导致有的工程部分有很多人完成,有的却一个人都没有,责任不明确导致质量无保障,施工的安全性自然无法体现,一旦发生事故,也不能及时的得到处理。
3、施工队伍素质低下
有经验的从业人员在中国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且工资开的也比较高,一些施工单位和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会招聘许多无建筑施工经验的劳动者来从事建筑工作,这些人员有的经过了一定的培训但未经过安全规范操作考核,有的干脆是现学现卖,连最基本的操作流程都不熟悉,于是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4、建筑辅助设施搭建不合理
建筑辅助设施如塔吊、龙门架等的搭建和拆装太简便,根本没有达到安全施工的的基本要求,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危险。与此同时,出于成本考虑,许多安全设备在老化和超出试用期后仍然被施工单位保留和利用,导致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意外发生断裂和损坏,从而引发了施工事故的发生。
5、安全设备匮乏
安全防护设备是保护施工人员免于意外伤亡的最后一道屏障,但某些企业和单位往往为节省成本,故意不配备这些防护设备,导致事故一旦发生,非死即伤,给施工人员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另外,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完整(例如机械传动设备的防护罩等),也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二、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的建议
1、加强安全教育
让每一个员工懂得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明确自己的安全行为责任,做到:其一,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都必须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的学习,并进行严格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场;其二,对特种岗位作业人员一律凭劳动管理部门颁发的操作岗位证书上岗;其三,对进入施工现场持证的架子工等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检;其四,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指挥的管理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其五,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操作员工一律停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罚。施工企业应建立施工现场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和档案,明确教育岗位、教育人员、教育内容,安全教育内容必须具体而有针对性。
2、搭建施工安全生产的管理平台,建立多方联合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施工企业应严格执行工程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含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针对每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预测,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防范发生事故。
施工企业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内容应包括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既要做到有针对性,又要简单明了。监测单位对施工中可能遇到影响安全的各种险情,必须按规定做好测、预报工作,及时向项目法人、监理和施工单位建议采取有效的技术防护措施。
3、规范制度,完善相应法规,加强总包、分包的资质认证和管理
加强安全法规制度建设,对存在违章指挥,不为施工操作人员提供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用品,强令民工冒险作业,长期连续作业的责任人,建筑论文发表要依法追究其责任。企业要建立施工现场工伤事故定期报告制度和记录,并建立事故档案。每月要填写伤亡事故报表,发生伤亡事故必须按规定进行报告,并认真按“四不放过”(事故原因调查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不明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将安全工作的违章情况、评估评价与招投标挂钩;对于“三类人员”不到位、无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企业,不予办理招投标手续;发生安全事故的企业,在参加工程投标时按相应规定扣减商务标书分;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企业,酌情给予暂停投标或降低资质等级处分。
4、规范施工安全资料整理
除国家有关规范外,一般在地方(地级市以上)建设工程安全管理部门都专门编制印发了《建设工程安全资料整理办法》,在每个工程开工之初,就应建立工程安全资料档案,指定专人收集并整理,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不能调动资料管理人员。安全资料必须保持真实、可信、完整的原则。
5、提高先进科研成果运用能力
通过加大科学技术含量的投入,减少和弥补人为的错误,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改变传统落后的施工工艺,努力做到建筑企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解放生产力,变手工操作为机械作业,变高空作业为地面操作,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安全因素。掌握并运用人机工程学和安全心理学的科研成果,调整好施工操作人员的心理、生理特征和状况,避免员工在情緒低落时出现失常行为,有效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
三、结束语
在建筑行业领域,企业常常出于成本的考虑,选择忽略施工的安全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取得短时间的成效,但其实不然,这好比杀鸡取卵,一旦发生建筑伤亡事故,就会给企业和施工人员双方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要防患于未然,做好预防工作,与此同时,也要做好施工事故发生之后的应急处理工作,两手都要硬。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而且还能保障企业、社会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 建筑施工;事故;原因;措施;建议
建筑施工行业是一个伤亡事故频发的行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但是与此同时,伤亡事故也频频发生,这不仅给社会人民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也给施工的工程带来了不小的隐患。本文从建筑施工的特点出发,针对施工过程中产生伤亡事故的原因进行合理分析,提出了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的应对策略,只有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认真贯彻并有效执行,才能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这也是现代建筑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1、企业法人的安全意识薄弱
企业法人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如果企业法人的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很难保证在建筑施工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什么问题。当工期、成本、安全等因素发生矛盾时,意识薄弱的企业法人往往会考虑工期和成本,却忽略了安全生产、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导致了安全隐患的存在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2、分包责任不明确
一个重大工程项目一般会把整个项目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分别承包给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之间为了利润,往往会使项目分配交叉,导致有的工程部分有很多人完成,有的却一个人都没有,责任不明确导致质量无保障,施工的安全性自然无法体现,一旦发生事故,也不能及时的得到处理。
3、施工队伍素质低下
有经验的从业人员在中国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且工资开的也比较高,一些施工单位和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会招聘许多无建筑施工经验的劳动者来从事建筑工作,这些人员有的经过了一定的培训但未经过安全规范操作考核,有的干脆是现学现卖,连最基本的操作流程都不熟悉,于是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4、建筑辅助设施搭建不合理
建筑辅助设施如塔吊、龙门架等的搭建和拆装太简便,根本没有达到安全施工的的基本要求,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危险。与此同时,出于成本考虑,许多安全设备在老化和超出试用期后仍然被施工单位保留和利用,导致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意外发生断裂和损坏,从而引发了施工事故的发生。
5、安全设备匮乏
安全防护设备是保护施工人员免于意外伤亡的最后一道屏障,但某些企业和单位往往为节省成本,故意不配备这些防护设备,导致事故一旦发生,非死即伤,给施工人员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另外,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完整(例如机械传动设备的防护罩等),也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二、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的建议
1、加强安全教育
让每一个员工懂得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明确自己的安全行为责任,做到:其一,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都必须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的学习,并进行严格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场;其二,对特种岗位作业人员一律凭劳动管理部门颁发的操作岗位证书上岗;其三,对进入施工现场持证的架子工等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检;其四,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指挥的管理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其五,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操作员工一律停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罚。施工企业应建立施工现场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和档案,明确教育岗位、教育人员、教育内容,安全教育内容必须具体而有针对性。
2、搭建施工安全生产的管理平台,建立多方联合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施工企业应严格执行工程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含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针对每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预测,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防范发生事故。
施工企业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内容应包括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既要做到有针对性,又要简单明了。监测单位对施工中可能遇到影响安全的各种险情,必须按规定做好测、预报工作,及时向项目法人、监理和施工单位建议采取有效的技术防护措施。
3、规范制度,完善相应法规,加强总包、分包的资质认证和管理
加强安全法规制度建设,对存在违章指挥,不为施工操作人员提供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用品,强令民工冒险作业,长期连续作业的责任人,建筑论文发表要依法追究其责任。企业要建立施工现场工伤事故定期报告制度和记录,并建立事故档案。每月要填写伤亡事故报表,发生伤亡事故必须按规定进行报告,并认真按“四不放过”(事故原因调查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不明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将安全工作的违章情况、评估评价与招投标挂钩;对于“三类人员”不到位、无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企业,不予办理招投标手续;发生安全事故的企业,在参加工程投标时按相应规定扣减商务标书分;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企业,酌情给予暂停投标或降低资质等级处分。
4、规范施工安全资料整理
除国家有关规范外,一般在地方(地级市以上)建设工程安全管理部门都专门编制印发了《建设工程安全资料整理办法》,在每个工程开工之初,就应建立工程安全资料档案,指定专人收集并整理,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不能调动资料管理人员。安全资料必须保持真实、可信、完整的原则。
5、提高先进科研成果运用能力
通过加大科学技术含量的投入,减少和弥补人为的错误,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改变传统落后的施工工艺,努力做到建筑企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解放生产力,变手工操作为机械作业,变高空作业为地面操作,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安全因素。掌握并运用人机工程学和安全心理学的科研成果,调整好施工操作人员的心理、生理特征和状况,避免员工在情緒低落时出现失常行为,有效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
三、结束语
在建筑行业领域,企业常常出于成本的考虑,选择忽略施工的安全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取得短时间的成效,但其实不然,这好比杀鸡取卵,一旦发生建筑伤亡事故,就会给企业和施工人员双方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要防患于未然,做好预防工作,与此同时,也要做好施工事故发生之后的应急处理工作,两手都要硬。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而且还能保障企业、社会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