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韩特种战波诡云谲

来源 :华声晨报·天下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1986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个月,朝鲜半岛的局势随着朝鲜核试验、导弹试射等问题交织在一起而显得更加复杂多变。当国际社会把目光聚焦在朝鲜核设施和“舞水端”导弹上的时候,不应忽视还有一个因素也在半岛局势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力,那就是双方的特种作战部队。
  实际上,在朝鲜半岛整个南北对峙的历史中,特种部队一直是朝韩之间直接交锋的核心力量,双方展开的多次特种作战行动都对朝鲜半岛局势产生过和产生着重大影响。
  不久前美韩联合举行的代号为“关键决断”和“秃鹫”的两场大规模军演中,就专门有应对朝鲜突袭韩国城市、以潜艇为主进行海上渗透的特种作战内容。
  虽然,朝韩之间的战火于1953年7月随着板门店协议的达成而熄灭,但以两国特种部队为主角的“隐蔽战争”却从未停止。
  为了获取对方重要的军事情报,朝韩双方一直在使用特种部队进行相互渗透。相比较之下,朝鲜特种部队的渗透较为频繁,也常常引起外界的关注,其主要采取陆上和海上两种方式进行渗透。
  朝鲜特种部队陆上渗透主要依靠挖掘穿越军事分界线的地道。据韩国《朝鲜日报》今年4月18日报道,韩国地道专家李宗昌和金振哲表示,“朝鲜侵韩地道已经延伸到首尔站附近。通过此地道,仅需1小时,朝鲜特种部队就可以有干余人员到达首尔”。此前,他们一共发现了4条朝鲜短期使用的地道和13条长期使用的地道。
  朝鲜特种部队的海上渗透主要依靠微型潜艇。但是,由于海底情况复杂,朝鲜微型潜艇在执行特种任务时经常发生事故。1996年9月的江陵潜艇搁浅事件就是代表。本应是秘密的渗透行动,结果登岸的26名朝鲜特种部队人员被4万韩国军警围捕,最终11人自杀、13人被击毙、1人被俘,只有1人返回朝鲜。
  在今年韩美举行的“关键决断-2013”联合演习中,就包含了韩国军警部队在首尔地区展开大规模的城市防御作战,以及韩美海军部队在海上实施联合反潜拦截水下潜艇渗透的演习课目,这正是为了应对朝鲜特种部队的渗透。
  韩国方面的渗透组织得较为隐秘,几乎不为外界所知,但是规模并不逊于朝鲜,付出的代价也不小。2003年9月21日,韩国《朝鲜日报》、《韩国时报》等媒体报道,韩国军方首次承认,从1951年到1994年,为潜入朝鲜而训练出来的“北派工作队”多达1.3万多人,其中7800人死亡或失踪。
  同静悄悄的渗透与反渗透相比,朝韩特种部队展开的暗杀与报复则要血腥、激烈得多。1968年1月17日,朝鲜第124部队一支31人的特种小分队身着韩国军服,悄无声息地穿过朝韩交界的“非军事区”,执行朝鲜人民军侦察局赋予的刺杀韩国总统朴正熙的秘密任务。
  经过数天跋涉,这支小分队于20日夜顺利潜入汉城,直逼青瓦台韩国总统府。但行动被警惕的韩国军警察觉,双方在汉城展开激战,朝鲜特种部队接近总统府最近时,距离仅有800米。最终,小分队于次日大部分被击毙,一人被捕,仅有一人逃脱返回朝鲜。
  韩国政府应对“青瓦台袭击事件”的直接反应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当年4月,韩国军队随即组建了一支31人、以暗杀金日成为目标的空军特种部队。这支小分队代号“684部队”,人员是由从社会上招募的闲散人员编组而成。
  但随着南北双方对话的展开,这一任务最终被韩国政府取消。而这些特战队员却面临着被政府抛弃的危险,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本应冲向平壤的第684部队却冲向了青瓦台,最终全部倒在自己人的枪口下。2003年,韩国拍摄的一部名为《实尾岛》的电影披露了这一悲剧事件的完整经过,在韩国民众中引起极大反响。
  韩国现任总统朴景惠就是当年差点遇袭的朴正熙总统的女儿。今年1月21目,在青瓦台袭击事件45周年之时,韩国首都防卫司令部动员4000军警部队在首尔市中心举行演习,背景就是朝鲜特种部队再次渗透至首尔,韩国军方进行紧急应对。可见青瓦台袭击的阴影一直笼罩在韩国首脑和民众的心头,挥之不去。
  近年来,随着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和朝韩两国军队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双方特种作战的战场也从地面、海上延伸到了网络空间。
  1998年,朝鲜军方成立了代号为“121部队”的网络战部队,由人民军总参谋部指挥自动化局和人民武力部侦察局领导,专门负责收集美日韩等国军队的情报,并执行网络攻击与防御作战任务。
  此后,该部队发动了数次颇具影响的网络攻击。2009年7月,第121部队通过“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使韩国总统府、国会、国情院、国防部等主要政府网站,以及美国证券交易所和白宫主页瘫痪,被韩国媒体称为“7.7网络恐怖袭击”。为此,在当年美韩举行的“乙支自由卫士”联合演习中,专门设置了模拟朝鲜网络战部队攻击美韩军队内部网络的情况。
  2010年3月26目,“天安舰事件”发生后,第121部队更是运用手中掌握的大量韩国民众网络账号,在韩国各主要网站论坛上密集发帖,展开了大规模的网络心理战。韩国政府事后不得不承认,朝鲜运用网络战部队展开的这种新形式的特种作战,风险低、代价小,产生的效果却远远比传统特种作战击沉一艘舰艇、刺杀几个人员要大得多。
  对此,韩国军队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韩联社今年4月报道,韩国军方将把分散在网络司令部、联合参谋本部等多个部门的网络战相关功能整合到国防部新设的“网络政策总管科”,以统一制定网络战的政策和规划。同时,韩国军队也在扩充网络战人员,以增强网络战能力。
  应该说,朝韩之间的特种战既是朝鲜半岛南北对峙的特殊产物,也是朝鲜半岛局势的一面镜子。从近些年来看,尽管朝鲜半岛的局势时常会因一些敏感问题而骤然紧张,但朝韩双方的特种作战正经历着由激烈走向缓和的变化。因为,长期对峙使双方都认识到,以对话替代对抗才是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唯一的出路。
  (王鹏)
其他文献
不久前,中国和菲律宾船只齐聚位于南沙群岛的仁爱礁,一时间该海域似乎又再现去年中菲黄岩岛对峙场景,甚至被菲律宾媒体炒作为“仁爱礁事件”,此一情势打破了南海今年以来少有的平静。  然而,细细梳理自5月9日以来的媒体报道,发现实际情况是中国海上执法力量在仁爱礁海域正常巡航并保护渔民安全生产,而菲律宾派出三艘军舰进行“监视”。在台湾渔民遭菲律宾海警开枪射杀的背景下,中国海上执法船只及随后一艘军舰到达仁爱礁
期刊
综合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叙利亚内战虽已持续两年零三个月,却不能遂美国之愿,让巴沙尔·阿萨德政权垮台。相反,叙政府军逐渐在战场上占据优势。特别是叙政府军开始与黎巴嫩真主党联手,似乎到了美国出手的时候。  美国干涉不可逆转  叙利亚内战爆发后的两年里,美国除向叙反对派提供通信设备和非军事援助外,并无更大动作。美国的如意算盘是扶持叙反对派,将巴沙尔赶下台。但两年过后,反对派非但没有搞垮巴沙尔,自
期刊
俄罗斯对美国反导系统又有反制新举措  近日,俄军成功试射一种全新的洲际导弹,所有弹头都命中位于哈萨克斯坦巴尔哈什靶场的指定目标。报道称,新导弹将“足以击败美国现有和未来的反导系统”。那么,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导弹?它对美国反导系统的突防能力究竟如何?对俄罗斯反制美国反导系统有什么意义?——  俄军总参谋部作战总局局长扎鲁德尼茨基上将披露了不久前刚刚试射的该型导弹的名称——“边界”,并宣布这已是该导
期刊
“棱镜”事件搅慌了全世界。病毒、木马、黑客软件……他们就像幽灵,随时侵入你的电脑、网络空间,窃取你的秘密信息。看似无形的网络空间,在别有用心的潜伏者面前,很可能就是“一丝不挂”!  在这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时代里,网络战却如同一个挥之不去的影子,在空气中若隐若现地存在着。从后台走向前台,从配角转向主角,网络战改变了军事对抗形态,也大大延展了传统战争策略——其核心就是获取信息控制权。  网络空间
期刊
在窃听与反窃听的拉锯战中,各国不仅费尽心机窃取别人的信息,也更加煞费苦心地将自身的机密藏得严严实实。这也让很多人心生好奇,欧美国家元首的通讯是如何防监听的?  美国:出访携带“保密帐篷”  奥巴马酷爱黑莓手机众所周知,但美国国家安全局至少找到了16个黑莓安全系统的破绽。2009年,迫于奥巴马的“黑莓”情结,美国国家安全局开始为奥巴马打造一款“最高机密黑莓手机8830”,据称可以防堵任何黑客、窃听及
期刊
赴东欧开辟“遏华经济战线”  据日本《东洋经济》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日前在波兰首都华沙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四国首脑举行会谈,并发表了联合声明。日本表示将对东欧伙伴输出核电设施,东欧四国有多个将于2020年左右启动的核电计划,其中捷克将新建3座核电站,波兰和匈牙利将各新建两座核电站,日本核电企业将赢得很大的市场空间。《东洋经济》据此称赞安倍为“日本政府少有的顶级推销员”。  日本《产经新
期刊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刚刚结束访英之行的日本首相安倍几日前在英国皇家国家事务研究所发表寅讲时表示,“安倍经济学”是受曾任日本首相的高侨是清的启发。为了拉关系,安倍称,在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时,高侨是清曾到访伦敦,请求英国的银行认购日本政府债券,以筹措军费。“当时,有一个人慷慨地伸出了援助之手,那就是汇丰银行伦敦分行行长嘉谟伦爵士,而他正是现任英国首相卡梅伦的高曾祖父。”  不过,在
期刊
沙特一直敦促西方武装叙利亚的反对派。在接受《明镜》采访时,特基·费萨尔亲王(68岁,国王的顾问)谈论了其中的原因。  《明镜》:沙特向叙利亚反对派既提供金钱也提供武器。沙特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特基:目标是立即推翻阿萨德政权,立即停止“杀人机器”。沙特国王阿卜杜拉认为,阿萨德动用“杀人机器”来回应民众的要求。  《明镜》:伊朗支持的极端组织真主党,已经参加了支持阿萨德的战斗,并且不日将开进叙利亚城
期刊
在北爱尔兰刚刚落幕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G8)上,满怀期待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第一个到场,最后一个离席,却没能如愿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正式会晤。就在峰会之前,白宫“唐突”而直接地驳斥了日本外务省的“恳求”,最终仅同意两国首脑在会议期间举行“非正式会谈”。  外交新攻势出师不利,极力推销的“安倍经济学”又未被买账,安倍此行被评价为“从来没有哪次G8峰会日本收获如此之少”。  “日美之间从未面临如此脆弱的
期刊
伊尔玛·格蕾泽,生于1923年,1945年被美国占领当局组织的军事法庭判处死刑时,只有22岁。她并非出身名门,却以小小年纪就成了一名狂热的纳粹党徒。她所学专业是护士,却选择了集中营女看守的行当。凭着虐待、折磨、杀害犹太女囚的异乎寻常的热情,她十八九岁时就获得了令众多女看守羡慕不已的铁十字勋章,在20岁之前又被破格晋升为女囚集中营的看守长。从相貌上看,她是一个无可挑剔的美女,不仅她所任职的拉芬斯布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