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险界有这样一种说法:“曾经有200人先后飞上太空,但是有史以来只有一个人曾经叼着一只番茄,环绕俄亥俄州一周。”当然,这绝不是说,飞上太空相比叼着番茄环绕俄亥俄州来得容易。不过,不同探险活动的参与者确实有多寡之别。“叼着番茄环绕俄亥俄州”或许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成就。然而,如果有一件事情全世界只有五个人曾经成功完成,而尝试者也是寥寥无几,其中还有五个人送掉了性命,那就足以证明这件事情确实充满了艰难险阻。
Ivan放弃了工程师的优厚待遇,专心在喜马拉雅山区进行高风险的攀登活动,这让他身边的人们感到难以理解——登山在厄瓜多尔通常被视为一种怪癖。然而风险以及随之而来的机遇,正是Ivan所追求的。“什么事情都得尝试一下,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曾经梦想成为一名斗牛士,我觉得我必须体验一下那种感觉。于是我加入一所斗牛学校,那里面都是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而我这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就跟他们一起参加培训课程。最终我达到了目标:站在场地中央,等待着冲过来的公牛。”Ivan告诉我们。
“那段经历太吓人了!”Ivan这样描述道。“我彻底吓呆了,两腿抖个不停,因为木门随时都有可能打开,放里面的公牛冲出来。那头牛并不大,因为我是第一次尝试,不过我还是很紧张:牛角刮擦场地外墙的声音,在我耳朵里响个不停。但是我的孩子们,还有亲朋好友都在一旁看着,所以我尽可能干净利落地解决了它,尽管我当时惟一的想法是,赶快掉头逃命!”
喜马拉雅的召唤
Ivan第一次去喜马拉雅山区时,因为手头紧张,所以打算偷登位于尼泊尔的普莫里峰。“我发现自己太天真了……抵达大本营的那一刻我就意识到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偷偷登上去不被人发觉。然而,就是在那一刻,我决定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喜马拉雅的攀登中去。我辞掉工程师的工作,一边打零工一边训练,同时筹集资金。”Ivan先是登顶海拔6856米的阿玛丹布拉峰,之后又在短时间内连续无氧登顶马纳斯鲁和布洛阿特两座高峰。“再后来就是珠峰,我的人生彻底改变了,”Ivan说,“登顶珠峰给我带来了名誉。”Ivan成了厄瓜多尔第一个珠峰登顶者,而且全程无氧。在家乡的机场,他发现自己忽然成了名人,赞助商也接踵而至。
Ivan的幸运在攀登界也引发了很大的反响,许多登山队伍都邀请他参加,似乎只要有他这个“吉祥物”,队伍就一定能够成功登顶。然而,太过相信幸运,必然会遭遇挫折。Ivan在干城章嘉峰的攀登并不顺利,这让习惯了一帆风顺的他难以接受。然而,最大的打击来自一座被他低估的山峰道拉吉里峰。2006年攀登道拉吉里峰时遭遇的挫折几乎让Ivan丧失了信心。回到家乡的安第斯山脉,他在那里一边徒步,一边深刻检省自己的内心。当他回到喜马拉雅时,心中已经没有了原先的骄气,取而代之的是专属于成熟攀登者的睿智。
在南迎帕尔巴特峰,Ivan重新享受到了成功的欣喜。2007年,他又与Andrew Lock搭档成功登顶安纳普尔娜峰。而在2008年——从事高海拔攀登的第十一个年头,Ivan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那么,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我并不害怕未来。”Ivan表示道。“生活中永远都有挑战,永远都有新鲜事物值得尝试。对我来说,极地探险显得很有吸引力:新的地形,新的环境,新的困难艰险等待克服。什么事情都得尝试一下,对吧?”
Ivan放弃了工程师的优厚待遇,专心在喜马拉雅山区进行高风险的攀登活动,这让他身边的人们感到难以理解——登山在厄瓜多尔通常被视为一种怪癖。然而风险以及随之而来的机遇,正是Ivan所追求的。“什么事情都得尝试一下,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曾经梦想成为一名斗牛士,我觉得我必须体验一下那种感觉。于是我加入一所斗牛学校,那里面都是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而我这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就跟他们一起参加培训课程。最终我达到了目标:站在场地中央,等待着冲过来的公牛。”Ivan告诉我们。
“那段经历太吓人了!”Ivan这样描述道。“我彻底吓呆了,两腿抖个不停,因为木门随时都有可能打开,放里面的公牛冲出来。那头牛并不大,因为我是第一次尝试,不过我还是很紧张:牛角刮擦场地外墙的声音,在我耳朵里响个不停。但是我的孩子们,还有亲朋好友都在一旁看着,所以我尽可能干净利落地解决了它,尽管我当时惟一的想法是,赶快掉头逃命!”

喜马拉雅的召唤
Ivan第一次去喜马拉雅山区时,因为手头紧张,所以打算偷登位于尼泊尔的普莫里峰。“我发现自己太天真了……抵达大本营的那一刻我就意识到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偷偷登上去不被人发觉。然而,就是在那一刻,我决定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喜马拉雅的攀登中去。我辞掉工程师的工作,一边打零工一边训练,同时筹集资金。”Ivan先是登顶海拔6856米的阿玛丹布拉峰,之后又在短时间内连续无氧登顶马纳斯鲁和布洛阿特两座高峰。“再后来就是珠峰,我的人生彻底改变了,”Ivan说,“登顶珠峰给我带来了名誉。”Ivan成了厄瓜多尔第一个珠峰登顶者,而且全程无氧。在家乡的机场,他发现自己忽然成了名人,赞助商也接踵而至。
Ivan的幸运在攀登界也引发了很大的反响,许多登山队伍都邀请他参加,似乎只要有他这个“吉祥物”,队伍就一定能够成功登顶。然而,太过相信幸运,必然会遭遇挫折。Ivan在干城章嘉峰的攀登并不顺利,这让习惯了一帆风顺的他难以接受。然而,最大的打击来自一座被他低估的山峰道拉吉里峰。2006年攀登道拉吉里峰时遭遇的挫折几乎让Ivan丧失了信心。回到家乡的安第斯山脉,他在那里一边徒步,一边深刻检省自己的内心。当他回到喜马拉雅时,心中已经没有了原先的骄气,取而代之的是专属于成熟攀登者的睿智。
在南迎帕尔巴特峰,Ivan重新享受到了成功的欣喜。2007年,他又与Andrew Lock搭档成功登顶安纳普尔娜峰。而在2008年——从事高海拔攀登的第十一个年头,Ivan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那么,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我并不害怕未来。”Ivan表示道。“生活中永远都有挑战,永远都有新鲜事物值得尝试。对我来说,极地探险显得很有吸引力:新的地形,新的环境,新的困难艰险等待克服。什么事情都得尝试一下,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