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逐步改革和发展,经济责任审计已逐步成为我国一种极具特色的审计类型。通过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大大加强和监督党政领导干部执政的合法性,这对推进我国政治治理体制发展和完善也有着重大的意义。经济责任审计在基层审计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基层领导干部不仅代表了基层区域行使权力,同时也代表着党和国家。因此研究对基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既是对过去工作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对现在工作的规划和完善。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 基层领导干部 问题 对策
经济责任审计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和发展而形成的现代审计监察制度。但由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历程较短,尤其是基层经济责任审计建设,导致基层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各异,问题突出,而目前的理论指导大多建立在宏观层面上,实践中缺乏可以遵循的现成模式。因此加强基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概述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指针对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经营管理责任而进行的审计,其审计的内容是对领导干部任期的经济责任进行审查和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义为:审计机关依法对审计监督对象的主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对本地区(部门或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领导干部根据岗位不同可划分为中央与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党政部门与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法人代表。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
(二)经济责任审计特点
1、时间跨度长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由于审计结果产生的周期比较长,所以会影响到后期对其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及时有效运用。由于经济责任审计的项目内容比较广,尤其是要对被审计的领导干部进行责任认定,审计报告从开始编制到最后发表,常常最少要一个月,有时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样以来,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和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履职情况报告就会延期做出,这势必会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的效果,甚至还会影响党委政府及其他机关对被审计对象的考察和任用。
2、范围大
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审查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二是审查国有资产的保值及增值情况;三是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四是审查是否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纪法规;五是审查领导干部是否廉洁从政。随着现在经济和政治的高速发展,现在的审计工作内容又扩展了许多,再加上审计过程中多种情况交叉、情况复杂,使审计工作不得不关注其他相关领域的情况。
3、责任追究侧重于领导干部本人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对象就是各级领导干部,因为他们是相关经济责任的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也是针对领导干部所做出的,对他们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以及财务状况是否真实合法做出整体评价。如果在审计过程中查出了问题,单位的经济负责人首当其冲受到处罚,因为他肩负着整个单位的经济责任。
二、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有了较快的发展和进步。
第一,审计对象实行了全方位的覆盖。根据制订的长期审计项目规划以及详细的年度计划,建立并完善了审计对象划分管理制度,将一级预算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和乡镇主要领导班子全部纳入了审计对象,并建立完善了审计对象数据库,至此,全县一级单位已经基本实现了审计的全覆盖。
第二,审计项目的操作流程日趋规范。近年来,我国基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严格遵守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操作规程,所有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审计组长均由副科职及以上领导干部担任,主审也是由挑选出的业务骨干担任,严格落实相关经济责任。在审计过程中,严格遵守审计准则的规定,规范审计实施程序,对相关审计的项目进行三级复核审查。审计最终的结果报告不仅要报送县主要领导,还要在审计局相关网站上予以部分公开。
第三,整改问责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近年来,我国审计整改工作力度逐渐加大。项目审计结束后,被审计单位要在限定时间内将整改情况报告报送给县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引导并促进了被审计单位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提高领导干部决策和管理水平。对于发现的问题,具体情形具体分析,提出问责建议,及时进行整改处理,起到警醒作用,切实提高审计成果的运用水平。
三、基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工作缺少协调配合
有些人认为对基层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人事部门的事情, 对于出现的贪污腐败现象也应该由纪检部门进行,与审计所的关系不大。再加上对基层领导干部的宣传教育不够充分,导致基层领导干部自身意识薄弱,认识不到位。很大一部分的基层领导干部认为只要不受贿、贪污,不违背相关的经济法律规定,就没有必要接受经济责任审计。他们认为对他们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就是找麻烦、挑刺,影响他们的工作,对审计工作产生极大的抵触情绪,所以即使他们会接受审计检查,也只是走个过场,趋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地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
(二)经济责任划分不够明确
在当今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下,许多基层领导干部对上级下达的任务都是一起抓,大家一起干,因此,他们并没有清楚地划分相应的职责,管理上存在缺陷,缺少健全完善的经济责任分配制度,等到出了问题就互相推诿,逃避责任。就乡镇而言,大多数的乡镇单位,书记和镇长的地位几乎等同,管理的事务和负责的工作也基本相同,许多与经济挂钩的工作都是由书记或镇长决定,有时由两人共同决定,根本不会把每项经济责任考虑进去,更不用说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了。
(三)审计人员满足不了工作需求
目前,我国基层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人员还未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一是专业的审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是国家审计机关,审计的工作人员属于公务员,公务员的编制是由国家严格控制的。虽然很多会计事务所也可以承担经济责任审计的任务,但目前审计机构还不能完全引入,因此导致经济责任审計的人员严重匮乏。二是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就基层来说,县级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中专业的很少,人员结构极不合理,大多数人都只懂得财务收支审计,对工程技术审计等其他方面的审计缺乏认识,审计理念比较陈旧,审计技术也比较落后,无法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 (四)“先离任后审计”使审计工作得不到有效执行
由于这是一种事后审计的方式,在审计工作开始时,有的离职的干部已经调往其他地区工作,造成审计工作取证难的问题,管理部门及单位其他人员也不能及时了解到相关情况,不利于本单位工作的改进。如果在有人升职时再进行离任审计,审计人员的心理会受到影响,害怕得罪人遭到打击报复,工作容易敷衍了事,这样就大大削弱了审计的监督职能,严重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效果。
(五)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对基层领导干部评价的指标体系缺少统一的标准。由于领导级别不同,所属的单位部门不同,工作性质不同,领导干部所负责任也不同,再加上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发展历程较短,目前缺乏统一的可供审计人员操作参考的评价指标体系,这给审计评价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也留下了潜在的风险。由于不同单位的情况各异,实施细则中关于审计评价的标准比较宏观、不够具体,所以在审计的过程中其指导意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四、改善基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对策
(一)强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国家和审计机关必须加大对开展基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强调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及作用,组织基层领导干部进行宣传教育,让他们从根本上改变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错误认识,消除他们的抵触情绪,逐步引导他们,让他们愿意接受经济责任审计,并积极配合审计部门的审查。基层领导干部必须自身意识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接受并支持该项工作的开展,主动接受审计机关的审查并给予积极地配合和协调,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提高工作质量。
(二)建立明确的领导干部职责分配制度
审计机关应当根据具体的不同的情况来界定領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所应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从而规避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审计对象权责不清的问题,同时还要明确参与审计的审计人员的具体职责和其权利范围,避免越权或者滥用职权。基层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也应该自身树立责任意识,这就要求其所在机关部门要建立明确完善的职责分配制度,对于每一项具体的任务,都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有了制度上的约束,领导干部才会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才会将自己所要担负的工作和任务牢记于心。
(三)提高审计人员数量与质量
首先要增加审计人员编制,建立充分的人才引进和选拔机制,扩大政府对审计服务的购买力,扩大审计人员队伍。然后要切实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审计人员自身要加强学习意识,不仅要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不断加强相关政策及法规的学习和运用,学会科学评价基层经济责任审计的履行情况,合理区分经济责任。审计部门也要对审计人员进行定时的系统性的培训。
(四)实行“先审后离”制度
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坚持“先审后离”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我国基层经济责任审计多采用离任审计的方式,但审计实践证明,离任审计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等到领导离任或调任的时候再去进行审计,由于任期长,时间跨度大,导致审计难度大,造成的经济损失很难追回。还要坚持任中审计的方法,任中审计是实现先审后离形式的重要手段,这种方式较离任审计来讲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一是被审计机关配合程度较高,针对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进行纠正,有利于其落实整改。二是能够对领导干部任期的经济责任进行实时监督,有效地预防了经济责任履行过程中的不恰当行为,防患于未然。
(五)健全相关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工作是经济责任审计过程的重要内容,展示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成果,体现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义。准确地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进行评价,可以为上级党政机关部门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因此,审计人员在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时,应当与绩效审计相结合,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一是要做到客观公正,二是要做到全面充分,三是做到将定性与定量指标结合到一起。根据被审计机关具体的发展状况,应区别各基层区域的不同特点,划分出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的目标,针对不同的目标设置相应的评价指标。
五、未来基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发展展望
从目前我国基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进程来看,我国基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正向着更加全面,更加规范,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
我国基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逐渐形成以现代风险导向为基础的新型工作框架。基层领导干部由于品行不一,处理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参差不齐,所以往往在其工作中存在着较大的审计风险,因此构建以风险导向为基础的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是必要的。
在当今经济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层经济责任审计建设也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积极转变发展方向,丰富其内容,完善其制度,协调其职能,改进其方法,深入贯彻改革发展。促进基层经济责任审计建设是国家更加进步的台阶,我们要不断学习,深入研究,更好地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促进作用,使其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逐渐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努力实现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镇湘.完善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探讨[J].时代金融,2017,(20).
[2] 刘超.浅议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9).
[3] 刘战平.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现状与对策[J].中国内部审计,2016,(2).
[4] 夏剑锋.改进基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浅探[J].审计月刊,2017,(4).
作者简介:程子璇(1997—),女,汉族,河南省漯河市人,审计硕士,单位:兰州财经大学,研究方向:政府审计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 基层领导干部 问题 对策
经济责任审计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和发展而形成的现代审计监察制度。但由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历程较短,尤其是基层经济责任审计建设,导致基层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各异,问题突出,而目前的理论指导大多建立在宏观层面上,实践中缺乏可以遵循的现成模式。因此加强基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概述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指针对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经营管理责任而进行的审计,其审计的内容是对领导干部任期的经济责任进行审查和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义为:审计机关依法对审计监督对象的主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对本地区(部门或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领导干部根据岗位不同可划分为中央与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党政部门与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法人代表。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
(二)经济责任审计特点
1、时间跨度长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由于审计结果产生的周期比较长,所以会影响到后期对其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及时有效运用。由于经济责任审计的项目内容比较广,尤其是要对被审计的领导干部进行责任认定,审计报告从开始编制到最后发表,常常最少要一个月,有时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样以来,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和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履职情况报告就会延期做出,这势必会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的效果,甚至还会影响党委政府及其他机关对被审计对象的考察和任用。
2、范围大
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审查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二是审查国有资产的保值及增值情况;三是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四是审查是否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纪法规;五是审查领导干部是否廉洁从政。随着现在经济和政治的高速发展,现在的审计工作内容又扩展了许多,再加上审计过程中多种情况交叉、情况复杂,使审计工作不得不关注其他相关领域的情况。
3、责任追究侧重于领导干部本人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对象就是各级领导干部,因为他们是相关经济责任的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也是针对领导干部所做出的,对他们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以及财务状况是否真实合法做出整体评价。如果在审计过程中查出了问题,单位的经济负责人首当其冲受到处罚,因为他肩负着整个单位的经济责任。
二、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有了较快的发展和进步。
第一,审计对象实行了全方位的覆盖。根据制订的长期审计项目规划以及详细的年度计划,建立并完善了审计对象划分管理制度,将一级预算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和乡镇主要领导班子全部纳入了审计对象,并建立完善了审计对象数据库,至此,全县一级单位已经基本实现了审计的全覆盖。
第二,审计项目的操作流程日趋规范。近年来,我国基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严格遵守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操作规程,所有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审计组长均由副科职及以上领导干部担任,主审也是由挑选出的业务骨干担任,严格落实相关经济责任。在审计过程中,严格遵守审计准则的规定,规范审计实施程序,对相关审计的项目进行三级复核审查。审计最终的结果报告不仅要报送县主要领导,还要在审计局相关网站上予以部分公开。
第三,整改问责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近年来,我国审计整改工作力度逐渐加大。项目审计结束后,被审计单位要在限定时间内将整改情况报告报送给县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引导并促进了被审计单位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提高领导干部决策和管理水平。对于发现的问题,具体情形具体分析,提出问责建议,及时进行整改处理,起到警醒作用,切实提高审计成果的运用水平。
三、基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工作缺少协调配合
有些人认为对基层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人事部门的事情, 对于出现的贪污腐败现象也应该由纪检部门进行,与审计所的关系不大。再加上对基层领导干部的宣传教育不够充分,导致基层领导干部自身意识薄弱,认识不到位。很大一部分的基层领导干部认为只要不受贿、贪污,不违背相关的经济法律规定,就没有必要接受经济责任审计。他们认为对他们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就是找麻烦、挑刺,影响他们的工作,对审计工作产生极大的抵触情绪,所以即使他们会接受审计检查,也只是走个过场,趋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地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
(二)经济责任划分不够明确
在当今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下,许多基层领导干部对上级下达的任务都是一起抓,大家一起干,因此,他们并没有清楚地划分相应的职责,管理上存在缺陷,缺少健全完善的经济责任分配制度,等到出了问题就互相推诿,逃避责任。就乡镇而言,大多数的乡镇单位,书记和镇长的地位几乎等同,管理的事务和负责的工作也基本相同,许多与经济挂钩的工作都是由书记或镇长决定,有时由两人共同决定,根本不会把每项经济责任考虑进去,更不用说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了。
(三)审计人员满足不了工作需求
目前,我国基层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人员还未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一是专业的审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是国家审计机关,审计的工作人员属于公务员,公务员的编制是由国家严格控制的。虽然很多会计事务所也可以承担经济责任审计的任务,但目前审计机构还不能完全引入,因此导致经济责任审計的人员严重匮乏。二是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就基层来说,县级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中专业的很少,人员结构极不合理,大多数人都只懂得财务收支审计,对工程技术审计等其他方面的审计缺乏认识,审计理念比较陈旧,审计技术也比较落后,无法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 (四)“先离任后审计”使审计工作得不到有效执行
由于这是一种事后审计的方式,在审计工作开始时,有的离职的干部已经调往其他地区工作,造成审计工作取证难的问题,管理部门及单位其他人员也不能及时了解到相关情况,不利于本单位工作的改进。如果在有人升职时再进行离任审计,审计人员的心理会受到影响,害怕得罪人遭到打击报复,工作容易敷衍了事,这样就大大削弱了审计的监督职能,严重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效果。
(五)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对基层领导干部评价的指标体系缺少统一的标准。由于领导级别不同,所属的单位部门不同,工作性质不同,领导干部所负责任也不同,再加上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发展历程较短,目前缺乏统一的可供审计人员操作参考的评价指标体系,这给审计评价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也留下了潜在的风险。由于不同单位的情况各异,实施细则中关于审计评价的标准比较宏观、不够具体,所以在审计的过程中其指导意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四、改善基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对策
(一)强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国家和审计机关必须加大对开展基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强调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及作用,组织基层领导干部进行宣传教育,让他们从根本上改变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错误认识,消除他们的抵触情绪,逐步引导他们,让他们愿意接受经济责任审计,并积极配合审计部门的审查。基层领导干部必须自身意识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接受并支持该项工作的开展,主动接受审计机关的审查并给予积极地配合和协调,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提高工作质量。
(二)建立明确的领导干部职责分配制度
审计机关应当根据具体的不同的情况来界定領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所应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从而规避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审计对象权责不清的问题,同时还要明确参与审计的审计人员的具体职责和其权利范围,避免越权或者滥用职权。基层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也应该自身树立责任意识,这就要求其所在机关部门要建立明确完善的职责分配制度,对于每一项具体的任务,都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有了制度上的约束,领导干部才会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才会将自己所要担负的工作和任务牢记于心。
(三)提高审计人员数量与质量
首先要增加审计人员编制,建立充分的人才引进和选拔机制,扩大政府对审计服务的购买力,扩大审计人员队伍。然后要切实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审计人员自身要加强学习意识,不仅要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不断加强相关政策及法规的学习和运用,学会科学评价基层经济责任审计的履行情况,合理区分经济责任。审计部门也要对审计人员进行定时的系统性的培训。
(四)实行“先审后离”制度
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坚持“先审后离”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我国基层经济责任审计多采用离任审计的方式,但审计实践证明,离任审计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等到领导离任或调任的时候再去进行审计,由于任期长,时间跨度大,导致审计难度大,造成的经济损失很难追回。还要坚持任中审计的方法,任中审计是实现先审后离形式的重要手段,这种方式较离任审计来讲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一是被审计机关配合程度较高,针对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进行纠正,有利于其落实整改。二是能够对领导干部任期的经济责任进行实时监督,有效地预防了经济责任履行过程中的不恰当行为,防患于未然。
(五)健全相关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工作是经济责任审计过程的重要内容,展示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成果,体现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义。准确地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进行评价,可以为上级党政机关部门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因此,审计人员在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时,应当与绩效审计相结合,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一是要做到客观公正,二是要做到全面充分,三是做到将定性与定量指标结合到一起。根据被审计机关具体的发展状况,应区别各基层区域的不同特点,划分出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的目标,针对不同的目标设置相应的评价指标。
五、未来基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发展展望
从目前我国基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进程来看,我国基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正向着更加全面,更加规范,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
我国基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逐渐形成以现代风险导向为基础的新型工作框架。基层领导干部由于品行不一,处理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参差不齐,所以往往在其工作中存在着较大的审计风险,因此构建以风险导向为基础的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是必要的。
在当今经济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层经济责任审计建设也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积极转变发展方向,丰富其内容,完善其制度,协调其职能,改进其方法,深入贯彻改革发展。促进基层经济责任审计建设是国家更加进步的台阶,我们要不断学习,深入研究,更好地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促进作用,使其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逐渐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努力实现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镇湘.完善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探讨[J].时代金融,2017,(20).
[2] 刘超.浅议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9).
[3] 刘战平.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现状与对策[J].中国内部审计,2016,(2).
[4] 夏剑锋.改进基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浅探[J].审计月刊,2017,(4).
作者简介:程子璇(1997—),女,汉族,河南省漯河市人,审计硕士,单位:兰州财经大学,研究方向:政府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