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u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课堂提问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如: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这样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下面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二、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钱梦龙先生在教学中的“曲问”,可以说是创造了提问的最高艺术境界。他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中就有两处成功的“曲问”(就是关于“龀”字和“孀”字的理解),结果效果是明显的。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問,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四、提问还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纵上所述,可以看到: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公路施工单位是公路工程项目的直接承建者,是质量保证体系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它对一个项目完成的质量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阐述了高速公路在施工的完成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公路施工;质量监管;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发挥了重要作用。高速公路在施工上由于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生
期刊
摘要:市政给排水工程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关系着城市未来可持续的发展。目前,经济高速发展带动城市的飞速建设,造成了市政给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已不再适应当下形势。因此,须改变市政给排水规划观念,保持与日俱进的思想,实现城市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编制出高质量的全面、可持续的规划,服务于城市给排水工程建设的指导,对建设良好城市人居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规划
期刊
摘要:本论文结合某高速公路大跨度双连拱隧道工程的具体情况,针对该隧道在浅埋软岩段施工技术难度大、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对此工程在浅埋软岩段的施工方案、实施步骤和主要关键技术进行了具体研究。论文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依照本文所述施工方案实施该项目,效果良好,能给其他此类型隧道施工提供知识和经验,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字: 大跨度;双连拱;浅埋;软弱围岩;施工  1隧道工程概况  大跨度双
期刊
摘要:东深供水是大型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而莲湖泵站2#UPS因连续出现故障,双电源切换可靠性达不到安全运行要求,需进行改造。本文就莲湖泵站2#UPS的改造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泵站UPS双电源切换改造    引言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是大型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一个由多级泵站、多种管线、多种设备组成的复杂系统,其泵站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因此各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电源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而莲湖泵站4
期刊
摘要:基坑支护工程是一项风险性较高的工程,而支护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经济效益、工程进度、施工安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深基坑支护地下连续墙在深基坑支护中的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措施;锚杆施工    随着城市建设快迅发展,城市用地日益紧张,要求更多地对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同时高层建筑、地铁、港口、桥涵、重型厂房的地下构筑物的建设,对基坑支护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支护方法难以满
期刊
摘要:针对电网建设工程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山区送电线路工程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两方面的内容。对工程设计和施工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有助于山区送电线路工程切实做好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山区电网建设与山区生态环境科学统一、协调发展。  关键词:线路工程文明施工环境保护       随着人们对环境认识的提高,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我国把环境保护作一项
期刊
提要:最近几年,低碳、绿色、生态、环保这些风向标对房屋发展的影响非常大,太阳能工业化房屋顺应社会潮流,应运而生,它所表现的最大特点就是绿色建筑。本文首先介绍太阳能工业化房屋的特点及建造技术,随后阐述了我国太阳能工业化房屋的发展趋势。  一、太阳能工业化房屋特点   太阳能工业化房屋是用采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建造房屋,房屋的各个组成构件全部在工厂制作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再在施工现场将各房屋构件
期刊
摘要:介绍南宁地区明挖结构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合理选择设备及工法,穿越含水圆砾地层,成功解决了含水圆砾砂层连续墙槽壁易坍塌等难题,为今后南宁轨道交通工程大规模展开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圆砾层连续墙施工  中图分类号:TU45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近年来,国内城市化进程逐渐加速,各主要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也步入快速建设时期。随着南宁市轨道交通的启动,圆砾层地区基坑工程问题不断向深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成为各学科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下面就谈谈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些途径。   一、通过联想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联想是由所感知或所想的事物想起相关的事物的思维活动。联想虽然并不能直接产生有创新价值的新的形象,但它却为能够产生新形象的想象思维活动提供一定的基础。通过自由想象可探索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强制联想可找到实现预期目标的途径。联想的主要类型有接
期刊
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后进生所占比例较大,初中二年级尤为明显,这种状况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造成这种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预防两极分化,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就本人的一些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  1.缺乏数学学习兴趣、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