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浅蓝菌素改变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系U266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谱变化,进一步明确浅蓝菌素引起U266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SuperArray cDNA基因芯片,分析U266细胞在浅蓝菌素(20 μg/m1)处理前后细胞凋亡相关基冈的表达谱变化,对Rip2、caspase9及TRAF2代表性主要差异基冈进行半定量RT-PCR进行验证.结果 浅蓝菌素处理U266细胞12 h后,
【机 构】
:
310009,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310009,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310009,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310009,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浅蓝菌素改变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系U266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谱变化,进一步明确浅蓝菌素引起U266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SuperArray cDNA基因芯片,分析U266细胞在浅蓝菌素(20 μg/m1)处理前后细胞凋亡相关基冈的表达谱变化,对Rip2、caspase9及TRAF2代表性主要差异基冈进行半定量RT-PCR进行验证.结果 浅蓝菌素处理U266细胞12 h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在研究的96个基因中,共有44个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改变较明显,其中表达上调2倍以上的基因41个,表达下调2倍以上的基因3个.caspase 9表达的显著上调,说明线粒体途径在凋亡中起了主要作用;TRAF2基因表达的变化,提示在凋亡过程中有细胞核内转录因子的参与.结论 浅蓝菌素引起U266细胞的凋亡有死亡受体信号通路和死亡受体非依赖的信号通路共同参与,线粒体途径在凋亡中起了主要作用,细胞核内转录冈子参与了浅蓝菌素引起U266细胞的凋亡。
其他文献
摘要:民间游戏源于民间,是由劳动人民创作,蕴含着朴素的人文价值,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它有着很强的趣味性和灵活性,内容和玩法形式多样。从优化民间游戏玩法、提高材料选择的科学性、加强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促使在户外活动更好地开展民间游戏,从而使幼儿的体质得到锻炼,幼儿的情感和社会性得到更好发展,促使幼儿园能更好地运用民间游戏促进美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文化传承;民间游戏;户外活动;应用研究 民
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5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及8名健康对照的血清EPO水平,并分析PV患者血清EPO水平与临床表现、血常规结果和干细胞培养结果等多项指标的相关性,探讨PV发病机制及血清EPO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主要是由于控制淋巴细胞分化、增殖、凋亡的细胞信号通路失调所致.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是生理性淋巴细胞发生、分化、活化和生存所必需的一条信号调节级联通路。
传统放化疔可以缩小肿瘤体积,降低原始细胞比例,但停止治疗后容易复发.因此,人们设想肿瘤可能起源于具有"干细胞性质"的细胞群.1961年,TilI等[1]已经推测组织特异性干细胞可能是肿瘤的细胞起源.但直至近年,随着干细胞生物学和异种移植动物模型的发展,肿瘤干细胞表型以及功能才得到证实[2]。
摘要:共同富裕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及社会所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全社会、中长期的动态过程。在这过程中,寻找到变化之共性,探索流动之源头,才能更好地促成共同富裕这个伟大理想的实现。我们致力于以浙江这个共同富裕示范区为突破口,观察研究浙江省内不同区域的共同富裕发展情况。而本文将先从浙江省共同富裕发展极具代表性的杭嘉两地为主要案例进行初步的分析对比。 关键词:共同富裕 城
正常造血干细胞(HSC)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能在体内重建造血系统.20世纪70年代早期,一些研究表明白血病细胞中仅有一小群细胞有体外广泛增殖能力,基于这些研究,出现了白血病干细胞(1eukemia stem cells,LSC)的概念:白血病细胞中极少数具有无限自我更新和起始白血病形成能力的细胞。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复发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可采用化疗、2次移植和干扰素α治疗,但效果均不理想.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因其能使复发者重建供者型造血而成为移植后复发CML的一线治疗,但常伴有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全血减少两大合并症。
外周血干细胞(PBSC)因具有移植物植入速度快,无需全身麻醉,对供者创伤小等优势,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供者的年龄亦已放宽至80岁左右[1].近年出现的应用PBSC的治疗性血管生成新技术更进一步拓宽了PBSC的临床应用范围,此类患者多为年龄≥60岁的老年人.在<60岁的供者中,G-CSF动员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有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2],对于≥60岁的高龄供者,相关文献报道极少见.我们对28例年龄
患者,女,14岁.入院前7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乏力.曾检查血常规:WBC 4.0×109/L,中性粒细胞0.06×109/L,Hb 75 g/L,BPC 80×109/L,Ret 0.015.骨髓象:三系增生减低,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口服十一酸睾酮、再障生血片、中药(具体不详)等治疗,复查Hb 100~110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