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主体和客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实践证明:6岁以下的儿童,不论是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还未成熟。通常情况下他们只能识别一些简单的事物以及做出一些比较简易的反应。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孩子们在日常中的行为反应,并能在教学过程中弄清楚他们的目的。这样才能使师生间的互动更加有效果,使师生关系更加紧密。在幼儿园中,师幼互动是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中最核心的人际互动,它构成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来讲,师幼互动的质量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因为师幼互动在幼儿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早上来园到晚上离园,从入园到毕业,师幼互动的质量影响着幼儿的每一天,每一年,每一阶段的发展水平。对教师来说,互动是师幼共同对话,共同合作,共同建构和共同成长的过程。许多幼儿园教师认为,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同样是受益者,因为互动不断刺激和挑战着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在与幼儿的互动中不断触发思考,得到成长。对幼儿园来说,师幼互动行为的教育过程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师幼互动的状况是幼儿园教育效果和质量的反映,提高师幼水平与提高幼儿园质量有着极高的相关度。
关键词:师幼;互动;幼儿
师幼互动是指教师与幼儿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生活活动中,基于课程内容、操作材料、人际交往而引起的认知、情感上的相互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观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师幼互动”应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教师时时都要保持这样一种教育理念:尊重幼儿,理解幼儿、关注幼儿,把视线保持在和幼儿统一的水平上。要让幼儿随时看见教师的眼睛,在这种心灵的交汇,情感的互动中,使幼儿积极表现自己的长处,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一定的进取心和责任感,让每一位幼儿在师幼互动中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师幼互动”是教师与幼儿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是互为主体、教育伙伴式的互动。维果茨基曾提示我们:教育作为一种代际之间的文化传送活动,实际上就是在成人和儿童之间发生的“社会共享”的认知。单独的学习并构不成教育,一厢情愿的灌输也不构成教育,教育首先是一种关系,一种相互交流的可能性空间,而幼儿教育本身就表现为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因此,我们要在幼儿和教师之间建构一种积极有效的互动,让幼儿和教师在互动中相互沟通、相互促进,并共同得到健康成长。
1、用心交流,以积极的情感互动为基础。
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对于自己喜爱的人(教师),幼儿会怀有深深的思念之情和亲近之意,而对于害怕的人(教师),甚至连听到声音都感到恐惧。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行为总是有着或浓厚或淡薄的情感特征,在积极、进取的情感氛围中,无论是教师或幼儿,都会有一种身心愉悦的感觉,互动的情绪高涨,效果也极佳。这种积极、进取的情感交流,需要教师放下管理者架子,以观察者、朋友的身份,在良好和谐的氛围中进行。这是因为幼儿年龄小,有时他的主观感受难以通过语言清晰表达,这时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是他内心表现,也有的孩子性格内向、胆小、不愿开口说话,常以哭声表达自己的愿望。这要求我们以一个母亲般的眼睛,敏锐细致地捕捉孩子的神态情绪,分析孩子的行为态度,解开孩子心头的疙瘩。在忙碌的教学中,哪怕简单地聊几句话,或者摸摸孩子的头,或者递一个微笑的眼神,都能给幼儿的心田吹来一抹和煦的春风。例如:在早上迎接由于生病而好几天没来园的宇轩时,老师简单的一句:“宇轩,老师可想你了!”就使她的脸上显出快慰的神情,当老师伸出手在宇轩的脸上抚摸着说:“咦,小脸蛋更漂亮了!”宇轩羞涩地往老师怀里钻了钻,欢快地和妈妈再见了。教师简单而亲切的询问、抚摸、关注充分表达了对幼儿的喜欢,孩子也感受到被关怀的满足。在互动过程中使双方获得美的情感体验。这种自然流露的情感交流,使互动双方以爱换爱、用心交流所形成的互动。
2、教师在游戏中的正确定位
幼儿园教育活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没有压迫性的游戏活中,能体现真正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而这种没有心理负担的活动,是有利于师幼间互动和有效互动的,如果教师的介入和指导变成了对幼儿游戏的控制,去导演去指挥游戏,或者干脆放任自流,不干预幼儿的活动,那必然影响建立积极的师幼互动,在教育过程中,尤其是在游戏中,教师扮演伙伴角色和儿童一起玩,有利于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而我们教师感到,只有真正和孩子们玩在一起,才能体验到从未有过的发自内心的快乐,而这种积极的、愉快的情绪又进一步激发儿童积极的情绪,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而且教师能够在和孩子玩的过程中发现儿童的兴趣、需要等,为今后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提供依据和素材,为发现儿童的个别差异,针对儿童的特点进行教育提供细致观察的机会。
3、为幼儿提供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
在这几年的教育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幼儿语言的发展,因为幼儿期是人的语言发展关键期,在这段时间里,对幼儿进行适时的培养是很重要的,甚至会影响其一生,所以,在工作中每天不但利用早晨的谈话活动,让幼儿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还要与幼儿进行个别谈话,特别是针对那些性格内向、胆小,不爱讲话的幼儿,我们班有一个名叫琪琪的女孩,平时不爱讲话,甚至点到她的名字时,她都不回答“到”,通过一段时间的个别谈话,渐渐地琪琪变得喜欢与人沟通了,不但能听到他洪亮的答“到”的声音,她还能主动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甚至还能来“告状”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总是尽量给孩子们更多的说的机会,提问时也尽量引导幼儿自己说、多说,给每个幼儿发言的机会,教师很少给予总结,让幼儿自己总结、补充,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情境和环境下,师幼互动存在完全不同的表现方式。在教育活动和生活活动中,教师一般以发出要求、指令、约束纪律等内容为主,幼儿较多表现为服从;而在游戏活动中,孩子面对的互动环境和氛围相对要宽松得多,幼儿就会表现得更为开放、轻松、自由。同样,以操作为主的教学活动,也为幼儿提供了更为充分的互动空间,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克服教师的权威,多组织一些氛围比较宽松、儿童交往机会比较多的游戏、操作活动,真正做到尊重幼儿、关心幼儿,重视幼儿的情感需要,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地位,建立真正的民主、平等、亲密、可信赖、相互尊重的新型师幼交往方式,为幼儿营造开放、和谐、温暖、宽松的环境,使幼儿快乐的成长,渡过他们幸福的童年。同时,以赏识的目光看待每个孩子,学会等待,相信孩子,善于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尊重幼儿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在积极的互动中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
总之,我們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让孩子们真正地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孩子们的想法,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理解他们内心所想的内容。这样,才能与他们平等和谐的交流相处,从而有效的实现师生互动。
关键词:师幼;互动;幼儿
师幼互动是指教师与幼儿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生活活动中,基于课程内容、操作材料、人际交往而引起的认知、情感上的相互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观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师幼互动”应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教师时时都要保持这样一种教育理念:尊重幼儿,理解幼儿、关注幼儿,把视线保持在和幼儿统一的水平上。要让幼儿随时看见教师的眼睛,在这种心灵的交汇,情感的互动中,使幼儿积极表现自己的长处,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一定的进取心和责任感,让每一位幼儿在师幼互动中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师幼互动”是教师与幼儿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是互为主体、教育伙伴式的互动。维果茨基曾提示我们:教育作为一种代际之间的文化传送活动,实际上就是在成人和儿童之间发生的“社会共享”的认知。单独的学习并构不成教育,一厢情愿的灌输也不构成教育,教育首先是一种关系,一种相互交流的可能性空间,而幼儿教育本身就表现为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因此,我们要在幼儿和教师之间建构一种积极有效的互动,让幼儿和教师在互动中相互沟通、相互促进,并共同得到健康成长。
1、用心交流,以积极的情感互动为基础。
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对于自己喜爱的人(教师),幼儿会怀有深深的思念之情和亲近之意,而对于害怕的人(教师),甚至连听到声音都感到恐惧。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行为总是有着或浓厚或淡薄的情感特征,在积极、进取的情感氛围中,无论是教师或幼儿,都会有一种身心愉悦的感觉,互动的情绪高涨,效果也极佳。这种积极、进取的情感交流,需要教师放下管理者架子,以观察者、朋友的身份,在良好和谐的氛围中进行。这是因为幼儿年龄小,有时他的主观感受难以通过语言清晰表达,这时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是他内心表现,也有的孩子性格内向、胆小、不愿开口说话,常以哭声表达自己的愿望。这要求我们以一个母亲般的眼睛,敏锐细致地捕捉孩子的神态情绪,分析孩子的行为态度,解开孩子心头的疙瘩。在忙碌的教学中,哪怕简单地聊几句话,或者摸摸孩子的头,或者递一个微笑的眼神,都能给幼儿的心田吹来一抹和煦的春风。例如:在早上迎接由于生病而好几天没来园的宇轩时,老师简单的一句:“宇轩,老师可想你了!”就使她的脸上显出快慰的神情,当老师伸出手在宇轩的脸上抚摸着说:“咦,小脸蛋更漂亮了!”宇轩羞涩地往老师怀里钻了钻,欢快地和妈妈再见了。教师简单而亲切的询问、抚摸、关注充分表达了对幼儿的喜欢,孩子也感受到被关怀的满足。在互动过程中使双方获得美的情感体验。这种自然流露的情感交流,使互动双方以爱换爱、用心交流所形成的互动。
2、教师在游戏中的正确定位
幼儿园教育活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没有压迫性的游戏活中,能体现真正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而这种没有心理负担的活动,是有利于师幼间互动和有效互动的,如果教师的介入和指导变成了对幼儿游戏的控制,去导演去指挥游戏,或者干脆放任自流,不干预幼儿的活动,那必然影响建立积极的师幼互动,在教育过程中,尤其是在游戏中,教师扮演伙伴角色和儿童一起玩,有利于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而我们教师感到,只有真正和孩子们玩在一起,才能体验到从未有过的发自内心的快乐,而这种积极的、愉快的情绪又进一步激发儿童积极的情绪,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而且教师能够在和孩子玩的过程中发现儿童的兴趣、需要等,为今后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提供依据和素材,为发现儿童的个别差异,针对儿童的特点进行教育提供细致观察的机会。
3、为幼儿提供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
在这几年的教育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幼儿语言的发展,因为幼儿期是人的语言发展关键期,在这段时间里,对幼儿进行适时的培养是很重要的,甚至会影响其一生,所以,在工作中每天不但利用早晨的谈话活动,让幼儿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还要与幼儿进行个别谈话,特别是针对那些性格内向、胆小,不爱讲话的幼儿,我们班有一个名叫琪琪的女孩,平时不爱讲话,甚至点到她的名字时,她都不回答“到”,通过一段时间的个别谈话,渐渐地琪琪变得喜欢与人沟通了,不但能听到他洪亮的答“到”的声音,她还能主动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甚至还能来“告状”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总是尽量给孩子们更多的说的机会,提问时也尽量引导幼儿自己说、多说,给每个幼儿发言的机会,教师很少给予总结,让幼儿自己总结、补充,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情境和环境下,师幼互动存在完全不同的表现方式。在教育活动和生活活动中,教师一般以发出要求、指令、约束纪律等内容为主,幼儿较多表现为服从;而在游戏活动中,孩子面对的互动环境和氛围相对要宽松得多,幼儿就会表现得更为开放、轻松、自由。同样,以操作为主的教学活动,也为幼儿提供了更为充分的互动空间,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克服教师的权威,多组织一些氛围比较宽松、儿童交往机会比较多的游戏、操作活动,真正做到尊重幼儿、关心幼儿,重视幼儿的情感需要,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地位,建立真正的民主、平等、亲密、可信赖、相互尊重的新型师幼交往方式,为幼儿营造开放、和谐、温暖、宽松的环境,使幼儿快乐的成长,渡过他们幸福的童年。同时,以赏识的目光看待每个孩子,学会等待,相信孩子,善于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尊重幼儿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在积极的互动中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
总之,我們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让孩子们真正地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孩子们的想法,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理解他们内心所想的内容。这样,才能与他们平等和谐的交流相处,从而有效的实现师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