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逐渐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居住区景观构成要素的解析,结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以期在发挥景观环境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居民进行社会性活动的需要。
关键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构成要素;存在问题;趋势
中图分类号TU98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7-0262-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居民对居住区需求已经从“居者有其屋”的普通居住区逐渐转向了“居者优其屋”的有益身心健康的绿色生态居住区。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逐渐发挥着重要作用,居住区环境的景观质量已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1-2]。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关键是要以人为本,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生态学为基础,对居住区环境进行人性化、生态化的设计,创造有序流动的小区环境空间序列,营造自然、和谐、健康、舒适的居住区环境,达到“人-建筑-环境”在规划设计中的和谐统一[3-5]。
1居住区景观构成要素
1.1植物绿化
绿化是环境景观的基本构成要素,植物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是更应该突出的要素之一。居住区的环境设计,强调以绿为主的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发挥,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原则,向生态化、景观化、艺术化方面发展。一是植物配置要乔、灌、草结合。植物配置应向生态化、乡土化、景观化、功能化方向发展。科学地利用各种植物,发挥其最大的特性,构成生态美景。将植物配置成高、中、低各层次,既能丰富植物品种,又能使三维绿量达到最大化,使释放的氧气和制造的有机物更多,有益于人类的健康。这样,整个居住区的植物疏密有致,高低错落,远近分明,达到一定的生态效益。二是植物绿化要做到四季有景。在居住区环境中绿色只是作为背景来渲染,而花则是画龙点睛之笔,它可以使整个环境动起来,给人一种放松的心情。充分利用形态树种、观花树种、色叶树种、香味树种、观果树种综合配置,形成小生态环境,做到“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三是植物绿化要平面与立体结合。居住区绿化已经从水平方向转向水平与垂直方向结合,目前居住区内的环境设计,除了进行水平地面绿化之外,更多的是在围墙、屋顶、阳台上实施绿化,让整个的居住区更能突出一定的人文气息。设计中,在追求构图、对比、质感的同时,还要讲究一定的实用性,从而使人与自然亲密接触、融为一体,极大地丰富居住区的绿化内涵。
1.2建筑小品设计
居住区应精心组织造型新颖、色彩柔和明快、风格协调、布局活泼富有变化的建筑群体,重视建筑外部体型的处理,以美化小区环境、增强住宅的识别性,形成有变化、有韵律、疏密有致,与植物和谐统一的居住空间。
小品在居住区硬质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雕塑小品,要与基地的环境和居住区风格的主题相协调;园艺小品,要有一定的实用性,要充分体现现代的韵味;设施小品,要造型美观,能够点缀生活。通过精心地设计,小品也能够成为居住区环境中的闪光点,耐人寻味,体现出“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效果。
1.3水体设计
水之态相,变化无穷,利用水的流动、聚散,可构成变换无穷的美丽景色。在居住区建设中,往往用水来烘托一定的气氛,突出人们亲水的特性。
在居住区中,一线弯弯的水面贯穿内外,能够使内外空间连续、舒展。线状水面宜曲不宜直,似飘带、如游龙,同时起到空间层次的界定和导向作用,构成丰富多姿的景色。一潭静水漂浮着几片绿萍,使环境显得和平宁静。一池配有各种喷嘴和水底照明的音乐喷泉,时而水柱冲天、雾气飘逸;时而温文尔雅,造型优美,水声潺潺,音乐随着水势而悠扬起伏,给人奔放舒展的感受和乐趣。
2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2.1偏重建筑建材
有的小区人工湖边,汉白玉、大理石、花岗石应有尽有,与周边建筑相堆砌,而岸边仅有几株灌木,水中些许小鱼。当行人在炎夏步行至此,渴望蔽荫之所,却很难找到湖边林荫下观赏垂钓意境。小区绿地景观的开发与设计,必须与自然特性相吻合,应当在自然的本来面貌上加以升华。
2.2设计盲目追求档次
有的居住区内出现笔直的景观大道、世纪大道,宽至几十米、长数千米空而无物。不仅尺度严重失控,缺乏细部的推敲处理,其间还充斥着硬质广场、巨型雕塑、半年也不喷水的喷泉、大型热带植物。这种昂贵的宣泄,被一些设计师和开发商视为高档的标志,既劳民伤财,又缺乏实用性。
3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趋势
3.1生态建设与景观的综合运用
由于居住区以硬质景观为主,在居住区绿化设计中应注意绿化与人工景观相协调,合理设计植物群落,提高绿化覆盖率,突出生态效益。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不仅要平面化,而且要提倡“林荫型”的立体化模式。利用墙壁种植攀援植物,可以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使这部分空间增加美化、彩化效果,从而提高住宅小区的生态效益。
可通过视觉、嗅觉与听觉景观的综合运用来提升景观效果。必要的硬质景观可以产生较强的视觉冲击,形成较好的视觉和听觉景观。植物景观在小区内所占比例较大,能创造更好的环境景观效果。在植物造景上,除了满足人们视觉上不同的效果外,还应分别布置应用植物花卉散发的幽香,营造以浓郁香气为嗅觉感官来源的植物景观。在听觉的应用上,除了水景,通过合理的植物布局,招引鸟类、昆虫,可以营造清脆的鸟鸣声、树叶沙沙声,昆虫的呢喃声,这样构成了小区园林造景中独特而自然的环境氛围。
3.2合理布置空间尺度,体现文化品位
在空间的布置上,应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根据日本景观设计师卢原义信提出的“宜人尺度”要求,不仅硬化景观要符合人们的生理、心理尺度,植物景观亦应符合尺度变化。沿用这一原则,植物景观间隔变化,因地制宜,步移景异,使人耳目一新,又避免了同一种植物景观给人造成的疲倦感。在此尺度的倍数点,结合植物布置休息坐椅或形成对景景观。通过各种绿化空间以及公共设施的塑造,为居民的社会交往创造便利条件。
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人类居住的空间,也是居住区文化的凝聚地与承载点,因此在居住区环境的规划设计中要认识到文化特征对于住区居民健康、高尚情操培育的重要性,使居住区环境具有高层次的文化品位与特色。
3.3向多元化发展
居住区环境设计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一是底层架空。架空的底层解决了首层居民的地面返潮问题;同时可以让绿色得以延續;此外,架空的底层还可以停放自行车、摩托车,减少了停车场占地。营造架空层的园林景观,要结合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功能布局,遵循设计的理念,考虑设计的比例,适当缩小景物的尺度,巧妙运用借景、框景、障景等造景手法,让室内空间向室外延续,从而起到增大空间、加深绿色景观的作用。总之,按照居住区景观设计理念所创造出来的景观生态模式,能够完善城市居民居住区的生态系统,提高居住区环境的质量。二是屋顶绿化与墙面绿化。屋顶绿化、墙面绿化、室内绿化是住宅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之一。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之初,就要考虑绿化对屋顶产生的承重、防漏等问题,如会所的屋顶、楼的顶层、立体的墙面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绿化,使绿化得以延伸,使绿地增厚,面积扩大。在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居住区环境景观还要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便利、健康与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要为人所用,尽可能创造自然、舒适、亲近、自然、宜人的景观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融合。
4参考文献
[1] 孙文中.谈现代居住区的景观环境建设[J].山西建筑,2001,27(4):14-15.
[2] 李文.居住区外环境设计的探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31(3):75-76.
[3] 陈永生,管欣.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7-38.
[4] 章俊华.居住区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 金涛,杨永胜.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与营建[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
关键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构成要素;存在问题;趋势
中图分类号TU98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7-0262-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居民对居住区需求已经从“居者有其屋”的普通居住区逐渐转向了“居者优其屋”的有益身心健康的绿色生态居住区。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逐渐发挥着重要作用,居住区环境的景观质量已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1-2]。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关键是要以人为本,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生态学为基础,对居住区环境进行人性化、生态化的设计,创造有序流动的小区环境空间序列,营造自然、和谐、健康、舒适的居住区环境,达到“人-建筑-环境”在规划设计中的和谐统一[3-5]。
1居住区景观构成要素
1.1植物绿化
绿化是环境景观的基本构成要素,植物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是更应该突出的要素之一。居住区的环境设计,强调以绿为主的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发挥,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原则,向生态化、景观化、艺术化方面发展。一是植物配置要乔、灌、草结合。植物配置应向生态化、乡土化、景观化、功能化方向发展。科学地利用各种植物,发挥其最大的特性,构成生态美景。将植物配置成高、中、低各层次,既能丰富植物品种,又能使三维绿量达到最大化,使释放的氧气和制造的有机物更多,有益于人类的健康。这样,整个居住区的植物疏密有致,高低错落,远近分明,达到一定的生态效益。二是植物绿化要做到四季有景。在居住区环境中绿色只是作为背景来渲染,而花则是画龙点睛之笔,它可以使整个环境动起来,给人一种放松的心情。充分利用形态树种、观花树种、色叶树种、香味树种、观果树种综合配置,形成小生态环境,做到“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三是植物绿化要平面与立体结合。居住区绿化已经从水平方向转向水平与垂直方向结合,目前居住区内的环境设计,除了进行水平地面绿化之外,更多的是在围墙、屋顶、阳台上实施绿化,让整个的居住区更能突出一定的人文气息。设计中,在追求构图、对比、质感的同时,还要讲究一定的实用性,从而使人与自然亲密接触、融为一体,极大地丰富居住区的绿化内涵。
1.2建筑小品设计
居住区应精心组织造型新颖、色彩柔和明快、风格协调、布局活泼富有变化的建筑群体,重视建筑外部体型的处理,以美化小区环境、增强住宅的识别性,形成有变化、有韵律、疏密有致,与植物和谐统一的居住空间。
小品在居住区硬质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雕塑小品,要与基地的环境和居住区风格的主题相协调;园艺小品,要有一定的实用性,要充分体现现代的韵味;设施小品,要造型美观,能够点缀生活。通过精心地设计,小品也能够成为居住区环境中的闪光点,耐人寻味,体现出“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效果。
1.3水体设计
水之态相,变化无穷,利用水的流动、聚散,可构成变换无穷的美丽景色。在居住区建设中,往往用水来烘托一定的气氛,突出人们亲水的特性。
在居住区中,一线弯弯的水面贯穿内外,能够使内外空间连续、舒展。线状水面宜曲不宜直,似飘带、如游龙,同时起到空间层次的界定和导向作用,构成丰富多姿的景色。一潭静水漂浮着几片绿萍,使环境显得和平宁静。一池配有各种喷嘴和水底照明的音乐喷泉,时而水柱冲天、雾气飘逸;时而温文尔雅,造型优美,水声潺潺,音乐随着水势而悠扬起伏,给人奔放舒展的感受和乐趣。
2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2.1偏重建筑建材
有的小区人工湖边,汉白玉、大理石、花岗石应有尽有,与周边建筑相堆砌,而岸边仅有几株灌木,水中些许小鱼。当行人在炎夏步行至此,渴望蔽荫之所,却很难找到湖边林荫下观赏垂钓意境。小区绿地景观的开发与设计,必须与自然特性相吻合,应当在自然的本来面貌上加以升华。
2.2设计盲目追求档次
有的居住区内出现笔直的景观大道、世纪大道,宽至几十米、长数千米空而无物。不仅尺度严重失控,缺乏细部的推敲处理,其间还充斥着硬质广场、巨型雕塑、半年也不喷水的喷泉、大型热带植物。这种昂贵的宣泄,被一些设计师和开发商视为高档的标志,既劳民伤财,又缺乏实用性。
3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趋势
3.1生态建设与景观的综合运用
由于居住区以硬质景观为主,在居住区绿化设计中应注意绿化与人工景观相协调,合理设计植物群落,提高绿化覆盖率,突出生态效益。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不仅要平面化,而且要提倡“林荫型”的立体化模式。利用墙壁种植攀援植物,可以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使这部分空间增加美化、彩化效果,从而提高住宅小区的生态效益。
可通过视觉、嗅觉与听觉景观的综合运用来提升景观效果。必要的硬质景观可以产生较强的视觉冲击,形成较好的视觉和听觉景观。植物景观在小区内所占比例较大,能创造更好的环境景观效果。在植物造景上,除了满足人们视觉上不同的效果外,还应分别布置应用植物花卉散发的幽香,营造以浓郁香气为嗅觉感官来源的植物景观。在听觉的应用上,除了水景,通过合理的植物布局,招引鸟类、昆虫,可以营造清脆的鸟鸣声、树叶沙沙声,昆虫的呢喃声,这样构成了小区园林造景中独特而自然的环境氛围。
3.2合理布置空间尺度,体现文化品位
在空间的布置上,应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根据日本景观设计师卢原义信提出的“宜人尺度”要求,不仅硬化景观要符合人们的生理、心理尺度,植物景观亦应符合尺度变化。沿用这一原则,植物景观间隔变化,因地制宜,步移景异,使人耳目一新,又避免了同一种植物景观给人造成的疲倦感。在此尺度的倍数点,结合植物布置休息坐椅或形成对景景观。通过各种绿化空间以及公共设施的塑造,为居民的社会交往创造便利条件。
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人类居住的空间,也是居住区文化的凝聚地与承载点,因此在居住区环境的规划设计中要认识到文化特征对于住区居民健康、高尚情操培育的重要性,使居住区环境具有高层次的文化品位与特色。
3.3向多元化发展
居住区环境设计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一是底层架空。架空的底层解决了首层居民的地面返潮问题;同时可以让绿色得以延續;此外,架空的底层还可以停放自行车、摩托车,减少了停车场占地。营造架空层的园林景观,要结合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功能布局,遵循设计的理念,考虑设计的比例,适当缩小景物的尺度,巧妙运用借景、框景、障景等造景手法,让室内空间向室外延续,从而起到增大空间、加深绿色景观的作用。总之,按照居住区景观设计理念所创造出来的景观生态模式,能够完善城市居民居住区的生态系统,提高居住区环境的质量。二是屋顶绿化与墙面绿化。屋顶绿化、墙面绿化、室内绿化是住宅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之一。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之初,就要考虑绿化对屋顶产生的承重、防漏等问题,如会所的屋顶、楼的顶层、立体的墙面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绿化,使绿化得以延伸,使绿地增厚,面积扩大。在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居住区环境景观还要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便利、健康与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要为人所用,尽可能创造自然、舒适、亲近、自然、宜人的景观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融合。
4参考文献
[1] 孙文中.谈现代居住区的景观环境建设[J].山西建筑,2001,27(4):14-15.
[2] 李文.居住区外环境设计的探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31(3):75-76.
[3] 陈永生,管欣.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7-38.
[4] 章俊华.居住区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 金涛,杨永胜.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与营建[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