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涵盖了绿化植物的配置、土方地形的塑造、景观小品的布局、园路的连通及景观灯光的衬托。它不仅仅要满足功能的需要,同时还要艺术效果的展示,是意境与形式美的结合。因此,园林绿化的施工有别于建筑施工,仅有完整的图纸,严谨的态度,熟练的技术,并不能很好的展示出设计意图,或者说是设计方案所包含的内在意境。特别是在林相下的改造和公园内的新建景区对于设计人员、施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注重固有林相结构下的园林工程的各个环节中注重细节与质量,是一个作品成败与否的关键。
【关键词】:园林工程 ; 景观效果; 质量 ; 浅析
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崇明岛的中北部,前身为崇明县东平林场,于1959年围垦始建,经过近50多年的林木交替建设,园内森林繁茂、野趣浓郁,90年代公园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它作为4A级国家森林公园,是构建崇明森林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满足市民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发展上海市森林旅游的重要区域。2008年在市、县两级政府部门的关心下,以“原生态”郊野公园为理念实施了一期改造工程。2014年为完善和巩固改造成果实施了二期改造工程,突出了园中造景和主题性的改造手法。本次工程主要以土方造型、园路地面铺装和绿化种植为主的景观改造,现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论述在园林施工中应注重的景观效果。
一、土方造型
土方造型是园林工程中的基础性工程,不同的地形、地貌会形成风格各异的景观效果,因此地形是人化风景的艺术概括。一般施工图中都会有相应的地形标高图作为地形地貌施工的依据,但往往图纸的标高曲线一旦经过施工放样难免走形,同时等高线相隔一段出现,过于造作,难成天然之趣。在机械大土方翻挖造坡之后,人工的微地形处理至关重要,此时土坡造型的标高一定要考虑土壤的自然沉降系数,坡顶坡脚过度要自然,坡脚得依据坡顶标高,保证足够长度,才不至于显得太过突兀,检查完成的土坡造型要饱满、自然方为上品。同时要注意边坡与周边环境的衔接,尤其是与硬质铺装或道路侧石的过渡,许多以往的建成项目中,土坡低于硬质材料十多公分,造成地形在此突然扁平甚至凹陷,从而破坏整体景观效果。
地形可以创造空间环境,从而改变视线中缺乏层次变化、形象上单调平乏的现象,也可以利用地形有效自然地划分空间,如:缓坡、土丘、小河等等,使之形成不同功能的空间场所和丰富的景观层次。
东平森林公园二期改造中主题“枫园”土方造型即是设计的重中之重,也是施工的重中之重,一个合理的优秀的土方造型不仅可以提升一个工程的整体艺术效果也是一个工程成败与否的关键。“枫园”位于森林公园内的西北部,北临公园主干道,三边临水。在设计上采用了依托公园内原有香樟林和水杉林为高层背景,主干道为主入口设在北面,所以也是典型的前轻后重的层次设计,同时配合土方的高低错落对面临水的河道进行了曲型河岸线的塑造,这样的设计既能起到土方平衡的作用,又能使人开阔视野,望向山坡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同时因山坡的起伏及山坡上种植疏密的植物也有效的起到林中有景的感觉,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2、园路铺设
园路铺设是指在园林环境中运用自然或人工的铺装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铺设于地面形成的地表形式。作为园林景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园林铺装主要通过园路、空地、广场等不同形式的印象组合,贯穿游人游览过程的始终。在园林环境中不仅具有分割空间和组织游览的作用,而且为人民提供了良好的休息和活动场所,同时还直接创造了优美的地面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增强了园林艺术美的效果。
园路有别于一般纯交通道路,其交通功能从属于游览的要求,虽然也利于人流疏导,但并不是以取得捷径为准则的。园路与景石、植物、建筑相搭配,受环境气氛的感染。而看似随意的园林小道使人有贴近自然的感觉,让人们从烦燥、紧张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因此,园路的设计应该充满生活气息,充满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基于这样的要求,园路的铺装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森林公园绿化、硬质园路工程的园林地面铺装形式较为多样,与地形、搭配丰富有层次的观赏植物、园林小品组成和谐统一的园林景观。在园路的选材上,以仿花岗岩、大理石、麻石和鹅卵石为主材,充分发挥材料的质感、色彩的特点,增强了园路的艺术感染力。
园路铺设的形式多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主要通过质感、色彩、纹样和尺度的相互组合产生变化。
2.1 质感
路面的铺装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材料的质地给人们提供感受。在进行铺地设计的时候,我们要充分考虑空间的大小,大空间要做的粗犷些,应该选用质地粗大、厚实,线条较为明显的材料,因为粗糙往往使人感到稳重、沉重、开朗;另外,在烈日下面,粗糙的鋪地可以较好的吸收光线,不显得耀眼。而在小空间则应该采用较细小、圆滑、精细的材料,细致感给人轻巧、精致、柔和的感觉。因此,大面积的铺装宜选用粗质感的铺地材料,细微处、重点之处宜选用细质感的材料。
在此次改造中的园路铺装中则很好的运用了这种细质感的材料组合,在鹅卵石的游步道中镶嵌大理石的石板(如下左图),这种卵石石料和仿花岗岩大理石铺面组合而成的园林小径,给人一种粗狂、稳定的感觉。不同的素材创造不同的美的效应,这两种素材的质地虽不大相同,但通过园林工匠师的巧妙结合,也同样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对该景观小节点的景观效果也是一个极大的提升。
2.2 色彩
色彩是心灵表现的一种手段,它能把设计者的情感强烈地贯穿于人们的心灵。铺装的色彩在园林中一般是衬托景点的背景,所以要与周围环境的色调相协调。色彩的选择还要充分的考虑到人的心理感受。色彩具有鲜明的个性,暖色调热烈,冷色调优雅,明色调轻快,暗色调宁静。色彩的应用应追求统一中求变化,即铺装的色彩要与整个园林景观相协调,同时园林艺术的基本原理,用视觉上的冷暖节奏变化以及轻重缓急节奏的变化,打破色彩千篇一律的沉闷感,最重要的就是做到稳定而不沉闷,鲜明而不俗气。 例如在活动区,使用色彩鲜艳的铺装,吸引大量的儿童前来嘻戏、游戏,形成活泼、欢快的气氛;在湖岸边安静休息区域,采用色彩素淡的花岗岩铺装,营造安宁、平和的气氛。在绿色茵茵的草坪中间镶嵌浅色素雅的石板路,打破了绿地中千篇一律的绿色,体现了色彩应用中统中求变的原理。
2.3 纹样
园路铺设地面以其多种多样的形式、纹样来衬托和美化环境,增加园林的景致,纹样同样也起着装饰路面的作用,而纹样有因环境和场所的不同而具有多种变化,不同的纹样给人们的心理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一些采用砖铺成为直线或者平行线的路面具有增强地面设计效果的作用。一些与视线垂直的直线有增强空间的方向感,在园林中可以起到组织路线引导游览的作用。
2.4 尺度
铺装图案的大小对外部空间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形体较大、较开展则会使空间产生一种宽敞的尺度感,而较小、紧缩的形状,则使空间具有压缩感和私密感。由于图案尺寸的大小不同以及采用了与周围不同色彩、质感的材料,还将影响空间的比例关系,可构造出与环境相协调的布局,铺装材料的尺寸也影响到其使用,通常大尺寸的花岗岩、抛光砖等材料适宜大空间,而中、小尺寸的地砖和小尺寸的马赛克,更适用于一些中小型空间,但就形式意义而言,尺寸的大与小在美感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并非越大越好,有时小尺寸材料铺装形成的肌理效果或拼缝图案往往能产生出较好的形式趣味,或者利用小尺寸的铺地材料组合而成大的图案,也可以与大空间取得比例上的协调。
森林公园内房车营地入口的铺装(如下图)就采用了这种形式,利用小尺寸的铺地材料组合而成的矩形图案,与整体南入口的大空间形成一个很好的比例协调。
在园林景观工程施工中,铺装景观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营造空间的整体形象上往往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5园路的特例形式
公园改造过程中为了更有效展现林中有景,“走进大森林,回归大自然”的主题意境。新建了“密林深处”,林中以木栈道、木栈桥连接的亭、廊设计手法使我们更好的回归了森林的主体。
所以在公园的园路工程中,园路的铺装景观及贯穿了整个公园的园路运用工程,对整个公园的空间组织及营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有效提升了整个公园的景观效果,同时也实现了空间景观资源的利用最大化。
3、植物造景
东平森林公园二期改造结合原有景点及改建规划分设各个景区,景区改造规划着重于植物景观的塑造,通过对林相结构科学合理的调整,运用植物造景手法,以植物本身的形态、线条、色彩、质地形成层次丰富的森林景观,增添森林公园的生机和野趣。
3.1植物造景的表现形式
(1)孤植树,是作为园林局部空间的主景构图而设置,一般配植在开阔空间中或视线开朗处,往往是所在空间的主景和焦点。
对于孤植物树的选择一般要求树木形体高大,树冠开阔、枝叶茂盛,或者形态优美,树体的每一面都是其观赏面都要展示在游人的面前,因此与群植树相比,其要求更高,每一个特定的环境要求衬托的景色不同,所要表达的意境也不同,往往是一棵树的存在代表的是一个环境空间内的氛围,每一棵孤植树都是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结合挑选的结晶,是一种创作思路在实际运用中的体现。
如在森林公园望湖大草坪广场上孤植了一株大型香樟,此香樟造型优美,在炎炎的夏日给人以遮阳避暑,在严寒冬日给人以遮风挡雨,给空旷的草坪增添了几分生机,又如在大草坪的东、北两侧孤植了桂花、广玉兰,集观形、观色叶、观花于一体的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2)树丛组团,是按形式美的构图规律,既表现树木群体美,又烘托树木个体、美的丛状组合形式。在形态上有高低、远近的层次变化;色彩上有基调、主调与配调之分。群体的疏密错落布局形成明显的空间划属关系,随着观赏视点的变换和植物季相的演变,树丛的群体组合形态、色彩等景象表现也随之变化。
组团式的园林植物配置种植方式现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园林工程中,因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没有固定的形式或套路,可以根据现场环境或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把不同类型的植物随意的进行搭配组合,既能展示其个体美又能展现其整体美,受到广大观赏者的喜爱和赞赏,因此其应用于越来越多的园林景观工程中。
森林公园的此次改造运用了大量组团的手法来进行植物配置,即大乔木与小乔木及灌木、景石、球类植物、草花等按照不同的色彩、季相及形态有机的组合成一个个小的景点,而小景点又与大景观有机结合,既能单独欣赏又能融入大景观之中,给人以移步换景的感觉,成为公园植物配置的一大亮点,提升了整个公园的植物配置景观效果。
(3)群植,是一種混合种植的配置方式,主要表现群体美,追求群体外貌,以此构造园林的一个主景。
如此次森林公园的杉林细雨景区,采用水杉、池杉、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北美落羽杉等常用杉林品种呈片状混交。同时引入新优品种如中山杉、东方杉等成片种植,增加林分内杉树的半常绿及常绿品种。路侧、水边、空地等重点区域种植杉属的其他品种植物如日本冷杉、冷杉、柳杉、日本柳杉、红豆杉、三尖杉等以各类乔木杉类树种作为树群群植,下搭配色块及草坪,优美的林冠线伸展延长,在空间视觉上给人以深远感、恢弘感,使人心情舒畅,同时它又可以起到有效的隔阻噪音及划分空间区域的作用。
结束语
公园改造后,以水面、草坪、密林和疏林、园路小品有机结合为特色,根据生态园林的原理,运用植物生态多样性的原则,优化人工生态群落、构成层次丰富,生态效应良好的复合型的生态空间,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
【参考文献】:
[1]、窦阳 王宜彧 . 浅谈园路铺装的形式及其装饰作用[J].北京园林,2010,(01) 2.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二期工可报告[R]上海,
2012
【关键词】:园林工程 ; 景观效果; 质量 ; 浅析
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崇明岛的中北部,前身为崇明县东平林场,于1959年围垦始建,经过近50多年的林木交替建设,园内森林繁茂、野趣浓郁,90年代公园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它作为4A级国家森林公园,是构建崇明森林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满足市民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发展上海市森林旅游的重要区域。2008年在市、县两级政府部门的关心下,以“原生态”郊野公园为理念实施了一期改造工程。2014年为完善和巩固改造成果实施了二期改造工程,突出了园中造景和主题性的改造手法。本次工程主要以土方造型、园路地面铺装和绿化种植为主的景观改造,现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论述在园林施工中应注重的景观效果。
一、土方造型
土方造型是园林工程中的基础性工程,不同的地形、地貌会形成风格各异的景观效果,因此地形是人化风景的艺术概括。一般施工图中都会有相应的地形标高图作为地形地貌施工的依据,但往往图纸的标高曲线一旦经过施工放样难免走形,同时等高线相隔一段出现,过于造作,难成天然之趣。在机械大土方翻挖造坡之后,人工的微地形处理至关重要,此时土坡造型的标高一定要考虑土壤的自然沉降系数,坡顶坡脚过度要自然,坡脚得依据坡顶标高,保证足够长度,才不至于显得太过突兀,检查完成的土坡造型要饱满、自然方为上品。同时要注意边坡与周边环境的衔接,尤其是与硬质铺装或道路侧石的过渡,许多以往的建成项目中,土坡低于硬质材料十多公分,造成地形在此突然扁平甚至凹陷,从而破坏整体景观效果。
地形可以创造空间环境,从而改变视线中缺乏层次变化、形象上单调平乏的现象,也可以利用地形有效自然地划分空间,如:缓坡、土丘、小河等等,使之形成不同功能的空间场所和丰富的景观层次。
东平森林公园二期改造中主题“枫园”土方造型即是设计的重中之重,也是施工的重中之重,一个合理的优秀的土方造型不仅可以提升一个工程的整体艺术效果也是一个工程成败与否的关键。“枫园”位于森林公园内的西北部,北临公园主干道,三边临水。在设计上采用了依托公园内原有香樟林和水杉林为高层背景,主干道为主入口设在北面,所以也是典型的前轻后重的层次设计,同时配合土方的高低错落对面临水的河道进行了曲型河岸线的塑造,这样的设计既能起到土方平衡的作用,又能使人开阔视野,望向山坡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同时因山坡的起伏及山坡上种植疏密的植物也有效的起到林中有景的感觉,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2、园路铺设
园路铺设是指在园林环境中运用自然或人工的铺装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铺设于地面形成的地表形式。作为园林景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园林铺装主要通过园路、空地、广场等不同形式的印象组合,贯穿游人游览过程的始终。在园林环境中不仅具有分割空间和组织游览的作用,而且为人民提供了良好的休息和活动场所,同时还直接创造了优美的地面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增强了园林艺术美的效果。
园路有别于一般纯交通道路,其交通功能从属于游览的要求,虽然也利于人流疏导,但并不是以取得捷径为准则的。园路与景石、植物、建筑相搭配,受环境气氛的感染。而看似随意的园林小道使人有贴近自然的感觉,让人们从烦燥、紧张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因此,园路的设计应该充满生活气息,充满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基于这样的要求,园路的铺装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森林公园绿化、硬质园路工程的园林地面铺装形式较为多样,与地形、搭配丰富有层次的观赏植物、园林小品组成和谐统一的园林景观。在园路的选材上,以仿花岗岩、大理石、麻石和鹅卵石为主材,充分发挥材料的质感、色彩的特点,增强了园路的艺术感染力。
园路铺设的形式多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主要通过质感、色彩、纹样和尺度的相互组合产生变化。
2.1 质感
路面的铺装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材料的质地给人们提供感受。在进行铺地设计的时候,我们要充分考虑空间的大小,大空间要做的粗犷些,应该选用质地粗大、厚实,线条较为明显的材料,因为粗糙往往使人感到稳重、沉重、开朗;另外,在烈日下面,粗糙的鋪地可以较好的吸收光线,不显得耀眼。而在小空间则应该采用较细小、圆滑、精细的材料,细致感给人轻巧、精致、柔和的感觉。因此,大面积的铺装宜选用粗质感的铺地材料,细微处、重点之处宜选用细质感的材料。
在此次改造中的园路铺装中则很好的运用了这种细质感的材料组合,在鹅卵石的游步道中镶嵌大理石的石板(如下左图),这种卵石石料和仿花岗岩大理石铺面组合而成的园林小径,给人一种粗狂、稳定的感觉。不同的素材创造不同的美的效应,这两种素材的质地虽不大相同,但通过园林工匠师的巧妙结合,也同样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对该景观小节点的景观效果也是一个极大的提升。
2.2 色彩
色彩是心灵表现的一种手段,它能把设计者的情感强烈地贯穿于人们的心灵。铺装的色彩在园林中一般是衬托景点的背景,所以要与周围环境的色调相协调。色彩的选择还要充分的考虑到人的心理感受。色彩具有鲜明的个性,暖色调热烈,冷色调优雅,明色调轻快,暗色调宁静。色彩的应用应追求统一中求变化,即铺装的色彩要与整个园林景观相协调,同时园林艺术的基本原理,用视觉上的冷暖节奏变化以及轻重缓急节奏的变化,打破色彩千篇一律的沉闷感,最重要的就是做到稳定而不沉闷,鲜明而不俗气。 例如在活动区,使用色彩鲜艳的铺装,吸引大量的儿童前来嘻戏、游戏,形成活泼、欢快的气氛;在湖岸边安静休息区域,采用色彩素淡的花岗岩铺装,营造安宁、平和的气氛。在绿色茵茵的草坪中间镶嵌浅色素雅的石板路,打破了绿地中千篇一律的绿色,体现了色彩应用中统中求变的原理。
2.3 纹样
园路铺设地面以其多种多样的形式、纹样来衬托和美化环境,增加园林的景致,纹样同样也起着装饰路面的作用,而纹样有因环境和场所的不同而具有多种变化,不同的纹样给人们的心理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一些采用砖铺成为直线或者平行线的路面具有增强地面设计效果的作用。一些与视线垂直的直线有增强空间的方向感,在园林中可以起到组织路线引导游览的作用。
2.4 尺度
铺装图案的大小对外部空间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形体较大、较开展则会使空间产生一种宽敞的尺度感,而较小、紧缩的形状,则使空间具有压缩感和私密感。由于图案尺寸的大小不同以及采用了与周围不同色彩、质感的材料,还将影响空间的比例关系,可构造出与环境相协调的布局,铺装材料的尺寸也影响到其使用,通常大尺寸的花岗岩、抛光砖等材料适宜大空间,而中、小尺寸的地砖和小尺寸的马赛克,更适用于一些中小型空间,但就形式意义而言,尺寸的大与小在美感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并非越大越好,有时小尺寸材料铺装形成的肌理效果或拼缝图案往往能产生出较好的形式趣味,或者利用小尺寸的铺地材料组合而成大的图案,也可以与大空间取得比例上的协调。
森林公园内房车营地入口的铺装(如下图)就采用了这种形式,利用小尺寸的铺地材料组合而成的矩形图案,与整体南入口的大空间形成一个很好的比例协调。
在园林景观工程施工中,铺装景观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营造空间的整体形象上往往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5园路的特例形式
公园改造过程中为了更有效展现林中有景,“走进大森林,回归大自然”的主题意境。新建了“密林深处”,林中以木栈道、木栈桥连接的亭、廊设计手法使我们更好的回归了森林的主体。
所以在公园的园路工程中,园路的铺装景观及贯穿了整个公园的园路运用工程,对整个公园的空间组织及营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有效提升了整个公园的景观效果,同时也实现了空间景观资源的利用最大化。
3、植物造景
东平森林公园二期改造结合原有景点及改建规划分设各个景区,景区改造规划着重于植物景观的塑造,通过对林相结构科学合理的调整,运用植物造景手法,以植物本身的形态、线条、色彩、质地形成层次丰富的森林景观,增添森林公园的生机和野趣。
3.1植物造景的表现形式
(1)孤植树,是作为园林局部空间的主景构图而设置,一般配植在开阔空间中或视线开朗处,往往是所在空间的主景和焦点。
对于孤植物树的选择一般要求树木形体高大,树冠开阔、枝叶茂盛,或者形态优美,树体的每一面都是其观赏面都要展示在游人的面前,因此与群植树相比,其要求更高,每一个特定的环境要求衬托的景色不同,所要表达的意境也不同,往往是一棵树的存在代表的是一个环境空间内的氛围,每一棵孤植树都是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结合挑选的结晶,是一种创作思路在实际运用中的体现。
如在森林公园望湖大草坪广场上孤植了一株大型香樟,此香樟造型优美,在炎炎的夏日给人以遮阳避暑,在严寒冬日给人以遮风挡雨,给空旷的草坪增添了几分生机,又如在大草坪的东、北两侧孤植了桂花、广玉兰,集观形、观色叶、观花于一体的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2)树丛组团,是按形式美的构图规律,既表现树木群体美,又烘托树木个体、美的丛状组合形式。在形态上有高低、远近的层次变化;色彩上有基调、主调与配调之分。群体的疏密错落布局形成明显的空间划属关系,随着观赏视点的变换和植物季相的演变,树丛的群体组合形态、色彩等景象表现也随之变化。
组团式的园林植物配置种植方式现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园林工程中,因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没有固定的形式或套路,可以根据现场环境或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把不同类型的植物随意的进行搭配组合,既能展示其个体美又能展现其整体美,受到广大观赏者的喜爱和赞赏,因此其应用于越来越多的园林景观工程中。
森林公园的此次改造运用了大量组团的手法来进行植物配置,即大乔木与小乔木及灌木、景石、球类植物、草花等按照不同的色彩、季相及形态有机的组合成一个个小的景点,而小景点又与大景观有机结合,既能单独欣赏又能融入大景观之中,给人以移步换景的感觉,成为公园植物配置的一大亮点,提升了整个公园的植物配置景观效果。
(3)群植,是一種混合种植的配置方式,主要表现群体美,追求群体外貌,以此构造园林的一个主景。
如此次森林公园的杉林细雨景区,采用水杉、池杉、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北美落羽杉等常用杉林品种呈片状混交。同时引入新优品种如中山杉、东方杉等成片种植,增加林分内杉树的半常绿及常绿品种。路侧、水边、空地等重点区域种植杉属的其他品种植物如日本冷杉、冷杉、柳杉、日本柳杉、红豆杉、三尖杉等以各类乔木杉类树种作为树群群植,下搭配色块及草坪,优美的林冠线伸展延长,在空间视觉上给人以深远感、恢弘感,使人心情舒畅,同时它又可以起到有效的隔阻噪音及划分空间区域的作用。
结束语
公园改造后,以水面、草坪、密林和疏林、园路小品有机结合为特色,根据生态园林的原理,运用植物生态多样性的原则,优化人工生态群落、构成层次丰富,生态效应良好的复合型的生态空间,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
【参考文献】:
[1]、窦阳 王宜彧 . 浅谈园路铺装的形式及其装饰作用[J].北京园林,2010,(01) 2.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二期工可报告[R]上海,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