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自嘲背后也有励志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ie830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最近,随着“打工人”这一网络模因(英文meme,有“文化的遗传因子”之义)突然走红,网上几乎处处可见这句颇为“无厘头”的顺口溜。一时间,不论是在流水线上辛苦劳动的产业工人,还是在格子间里低头伏案的都市白领,不同行业、不同收入水平的工薪收入者,纷纷在网上用起了“打工人”这个共同的自称。(2020年10月27日《中国青年报》)
  “打工赚不了几个钱,但多打几份工可以让你没时间花钱。早安,打工人!”“没有困难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打工人!”……网友热传或自创的这些关于“打工人”的段子和表情包,是自嘲,也是自我激励,道出许多人的心声。
  首先要承认,“打工人”段子和表情包流行背后,是年轻人对职场现实的吐槽,对高压环境的不满,对生活重担的调侃。想当初,刚入社会,年轻人普遍想“干一番事业”“拼一份前程”,然而,随着时间一步步推移,才发现现实总是残酷的。“干事业”“拼前程”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无论白领还是蓝领,无论上班族还是创业者,干事业的本质,都是打工——要赚钱养家糊口,要买房买车、还房贷车贷、结婚生子,等等,以及到了中年仍要面临被裁员等风险。“打工人”段子和表情包能成功跨越各行各业的职业身份形成一种共识,归根结底,大家都是“打工人”。
  对职场现实的吐槽,对高压环境的不满,对生活重担的调侃,从某种意义上讲,表明不少年轻人在自我认知上实现了觉醒,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一方面,年轻人最终要学会务实地工作与生活,多务实、少务虚才是年轻人常态化的前进方向。有人说,年轻人至少要将70%的精力用于务实,最多将30%的精力用于务虚。多务实、少务虚的前提就是认清自己,构建一种实际的身份认同,不把时间与精力过多地浪费在不切实际的憧憬与幻想上。
  另一方面,在自我认知上觉醒,认识到大家都是“打工人”,有助于消除“职业鄙视链”,至少可以减轻职业鄙视程度。正如网友所说:“长期以来,人们喜欢把职业分为三六九等。工资低下,待遇不好,干苦活、重活的群体才叫‘打工者’;每天坐办公室、写代码、谈生意、开会议等群体才叫‘为梦想奋斗’……金融从业者看不起程序员,程序员看不起门店导购……然而,突然走红的‘打工人’,让高管、‘码农’、建筑工,不分职位、薪水高低,没有谁比谁更高贵,这表明以前的职业偏见正在慢慢消散!”
  “打工人”段子和表情包也透露出“打工人”在屈辱中的坚韧、在不甘中的奋斗、在平凡中的追求。比如,“老天爷不会辜负你每一滴汗水,它们都会体现在你老板的账户余额里。”“打工人,与生活负隅顽抗,与老板据理力争,与客户百般耐心沟通,与周一的闹钟搏斗,顽强不屈的意志天地可鉴。”这些段子传递出,虽然人在打工,却不卑不亢,透露出一种自嘲式的坚韧。相比于佛系、丧文化等词,它带有更积极的乐观主义色彩。
  罗曼·罗兰曾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每一个平凡的“打工人”皆如此。除了对“打工人”的自嘲予以倾听、理解,我们也需要反思:工薪階层既是劳动人口结构的绝对主体,也是社会运转的中流砥柱,还需要怎样的保障与支持、关切和关怀,才不会穿着沉重的盔甲,朝着未来走去?
  (编辑 邢多多[email protected],西米绘图)
其他文献
《说文解字》里,“闲”字,意思是“门里有木”;无所往来奔波,即为“闲”。  想那门院内:花草扶疏,最宜花间对酌;碧树参天,可于树下饮茶;青竹几竿,听风过竹吟,便是享受;即便只有苔痕阶绿,调素琴、阅金经亦可慢养心灵。  闲暇之“闲”,多因心有闲情;闲情将俗常日子浸染了一层雅意。闲暇,不是无聊没事做,也不是有事而偷懒不去做,而是带着闲情逸致去做事,纵然身忙而心亦闲。  纵观历史,大凡艺术与哲学史上的成
期刊
B站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讲述了编辑、译者、二手书店店主、绘本作家、书籍设计师等人和书的故事,虽然只有五集的片长,在B站总播放量却达到945万,并在豆瓣收获9.4分的评价。  这部美誉度极高的纪录片,被90后孙阳买下IP,变身成“网红”实体书店。纸上王国、二手书奇幻漂流、书籍保险库、衍生潮玩站、手账研习室……走进一个个集装箱式的区域组合,像打开了一个万花筒;潮玩、动漫、科幻展混搭书香,不少纪录片粉
期刊
韩浩月专栏  韩浩月,男,生于上世纪70年代,现居北京。评论人,为多家媒体撰写文化、娱乐评论。专栏作家,出版有多部个人作品集。  老石板得有几百年历史了,大块的石头,被磨滑了棱角,所有从此经过的车与人,都得提前做好刹车动作,缓慢地通过。想起老县医院,脑海里第一浮现的就是这个慢镜头。  桥的下面,是一大汪水。不能叫河,不能叫湖,只能叫一大汪水。水是死水,没有来源,也没有去路,但由于面积不小,风从桥下
期刊
一场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之旅  乔伊是一所音乐中学的兼职教师,一直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爵士音乐钢琴家。但是在他人生的前半段,除了到处碰壁,什么也没有得到,他教的学生也让他十分头疼。好运忽然接踵而至,先是学校通知他终于成为了正式职员,然后在学生的推荐下,他得到了和爵士乐明星乐队合作的机会。  就在他感到自己的人生梦想似乎触手可及的时候,他掉进了施工井中,乔伊的灵魂由此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生之彼岸。在拼命
期刊
《图解世界精英思维》  作者:崔洋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任何一个健康而成熟的社会,都有其中坚力量,我们一般称之为“精英”。19世纪的意大利社会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给“精英”下过一个定义,“我们把那些在各自领域获得最高能力指数的人确定为一个阶级,并将其命名为精英阶级”。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对“精英”的认识不断深化,现代精英理论认为,精英不是一个阶级,而是一类人群
期刊
作家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说话》,文中说:“说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天天说话,不见得就会说话;许多人说了一辈子的话,没有说过几句好话。”的确如此,说话容易,但要想把话说好,或者是每天都好好说话,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记得上中学时,班上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不知为何事吵了起来,吵得很凶,无论别人怎么劝,都劝不停。男生嘲笑女生:“你看看你长的那几根头发,与秃子有什么区别?还每天照镜子,臭美啥?”  女生
期刊
石节子村是一个藏在大山深处的小山村,靳勒是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的老师,也是石节子村考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1991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  靳勒想用艺术改变乡村,便在老家創办了国内第一家乡村美术馆——石节子美术馆。石节子美术馆的特殊之处在于整个村庄就是一座美术馆,由整个自然村的山水、田园、植被、院落、家禽、农具、日用品及村民生活构成,每家都是展览厅,所有看到的和感受到的都是艺术的一部分。  如今,石节
期刊
我天生是个馋人,对于各种美食,一向来者不拒。朋友去广州,携回各色点心,勇于试味的我,自然逐一品尝。这次最喜欢的,莫过于鸡仔饼。送口细品,五味杂陈,再搭配着朋友送的普洱茶,甚是有味。  提起“鸡仔饼”,很多人会联想到鸡肉,实际上,它跟鸡一点关系都没有,只是形状相似而已。“鸡仔饼”又名“小凤饼”,源自广州成珠楼酒店,历史悠久,远近驰名。  关于这道美食的来历,当地流传着几种不同的说法,最广为流传的一种
期刊
在图书馆的杂志架上,我看到《风流一代》和《读者》挨着,出于好奇,便拿起《风流一代》读起来。我读到专题文章《女孩,你买房了吗》时,突然觉得那个买房的刘小莹正是我。文中对女性购房者为何猛增的剖析更是深得我心,比如“一套房子不仅是安居的暖窝,更是一片自我的天地”“买房让问题朝着自己可控的方向改善,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杂志中的很多内容都很符合我们年轻人的心理,也很贴近生活,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本杂志
期刊
“凡尔赛文学”在社交网络上疯狂传播,它并非中法文学友好交流的衍生产品,而是网友自创的一种文体。其最大特点在于不经意间地露富、拐弯抹角地炫耀、润物细无声地展示一种高端品质生活,用何炅的话总结:“‘凡尔赛文学’就是‘用最低调的话,炫最高调的耀’。”  先通过几个例子体会一下“凡尔赛文学”,比如,“真的太讨厌了,男朋友送我的红色法拉利太土了,直男就这审美吗?”又如,“当家里没有酒精的时候,默默地掏出SK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