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怀旧主题是琦君散文的重要特点。她的散文追忆过去、怀念故人、思念故乡,把现实生活与怀乡恋旧情绪渗透在一起。她散文中的怀旧情绪也正代表了一批大陆去台作家的心绪。这种怀旧是浓郁的乡愁、乡恋,也是在精神上对传统的认同和回归。
关键词:琦君散文 怀旧
琦君,被称为“台湾文坛闪亮的恒星”,她的散文影响了台湾几代人;据其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橘子红了》也曾轰动海峡两岸。怀恋家乡风物和故乡人的怀旧散文是她创作中最出色、最受关注的内容,乡愁之歌成为萦绕在她散文创作里的一段久久不散的旋律。
琦君的幼年是在浙江永嘉县瞿溪乡度过的,因此她的怀乡恋旧散文首先指向的是家乡的各种事物:妈妈做的玉兰酥,农历春节的红豆糕,桂花卤、桂花茶,还有粽子里蕴含的无限乡愁,都是盘踞在琦君心中永久的情怀。她不厌其烦地叙说它们的制作方法、美妙的滋味,故乡老屋的树、冬季的雪……都寄托了琦君心中浓郁的乡恋。在离开故乡日益遥远的岁月里,琦君借助文字塑造起自己的一个回忆世界,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积。
乡土总是和人紧密联系的,缅怀故人成为其怀旧情绪散文的又一个亮点。母亲是琦君回忆的重点,是在她笔下一个始终不会褪色的人物,她從各种不同的角度塑造了一个丰满的女性形象,描绘了母女之间其乐融融的深情(《母亲的手艺》)。此外,在她的回忆世界里,还有一个喜欢讲故事、一副慈悲心肠的外公(《外公》)、她的好朋友——长工阿荣伯和花匠阿标叔叔(《阿标叔》)、剃头的宝松师傅(《宝松师傅》)以及对她一生影响重大的夏承焘老师,等等。在琦君看来,亲人师友的一举一动、音容笑貌,代表了逝去的时光和遥远的故乡。
琦君的怀乡恋旧情绪还渗透了她的现实生活习惯。她怀念的是传统的中国调料:“我呢,不管是法兰西的、意大利的、俄罗斯的调味料一概拒绝,拌的是一成不变的麻油酱油醋,百分之百的中国味。”(《家有“怪妻”》)她崇尚传统的生活方式:“我这个‘今之古人’,是多么怀念旧时代的简朴生活。想起那时老长工阿荣伯噼噼啪啪拨着算盘帮母亲记家用帐,……那个灵活的算盘,不就是今日的电脑计算机吗,可是算盘是那么的可爱,……”(《电脑与烦恼》)“回想我童年时代,从没有听说过‘尼龙’、‘塑胶’这些名词。”(《环保的联想》)她渴望“以壮健的身心,回到故乡,在先人的庐墓边安居下来,享受壮阔的山水田园之美,呼吸芬芳静谧的空气”(《琦君自选集·写作回顾(代序)》)。这种坦然与向往都昭示了她心底浓浓的恋旧情结。
同时,“怀旧”也影响了琦君的文学、创作观。当她面对日新月异的文学样式、技法和观念时,依旧推崇中国传统的文学精神,并且表现出对“现代派”的疏离感:“时至今日,我国的文学思潮深受西方文学各种不同派别的冲击,于是一知半解、东施效颦者有之,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者有之,菲薄中国传统文化美德、文学精粹而一味崇洋者有之。”(《悲剧与惨剧》)“但有时读某些‘现代派’作品,却似乎是诗非诗,文非文,亦诗亦文,不诗不文,似小说非小说,说理乎?抒情乎?使我这个‘今之古人’如堕五里雾中,只好自叹追不上潮流,落在时代后面吃灰尘了。”(《旧书新义》)因此她的文学创作也以怀旧主题、传统艺术特色为主,其“恋旧”可见一斑。
琦君的怀旧情绪如此强烈,在表达中也富有自己的特点。除了直接的回忆之外,她还会“触景生情”地将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事物和逝去的时光联系在一起,这种特点在她旅居国外时创作的散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美国食品店里的饼干,种类繁多,却没一种是对我胃口的。每回吞咽着怪味饼干时,就会想起童年时代母亲做的香脆麦饼,母亲称之为土饼干。”(《梦中的饼干屋》)“其实我是想起了在欧洲时喝的矿泉水,多少还有点故乡山泉的味道,……”(《水是故乡甜》)“而那棉花糖似的一片白,格外使我怀念小时候下雪天的快乐情景,心头就有说不出的温暖。”(《春雪·梅花》)在津津乐道旧日的同时,琦君也不时流露出往事难追难觅的黯然:“几十年来,我从未见过家乡的那种清香白玉兰树,也无从学做香软的玉兰酥。”(《玉兰酥》)“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地道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春酒》)充满了对“失去”的焦虑和无奈。在琦君的笔下,故乡、过去的一切都显得至真至美,出现“美化”的倾向:“说实在的,即使是真正天然矿泉水,饮啜起来,在感觉上,在心情上比起故乡的水,能一样的清冽甘美吗?”(《水是故乡甜》)“想想母亲那个时代,怎舍得买名贵的松子、核桃,又哪儿来洋里洋气的巧克力粉。但她蒸出来的红豆糕,怎么会那么香软好吃呢?”(《红豆糕》)“人的心理常常具有美化过去的倾向,过去因其与现在的时空、心理距离而脱离了与主体的功利性联系,它已经不再是现实的对象而是审美的对象。……它的不可复现性使得它具有了现在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不仅是琦君散文的特点,也是包括林海音等在内的一批台湾散文作家的共同特征,“由于时间的距离和空间的分隔,使旧日的生活经历洒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夕阳余辉”。
由此可见,怀乡恋旧是贯穿琦君散文始终的一段绚烂的旋律。正如作者自述,她是一个恋旧近乎固执的人,这种怀旧是其浓郁的乡愁、乡恋,是她在精神上对传统的认同和回归。它的产生有诸多的原因。首先,怀乡、怀旧是从古至今文学中恒久不变的一个主题。“乡情是人类的一种情结,只要是有感情的人,必然摆脱不了它在心灵长久牵绊而引起的悲喜”。而琦君本就是个恋旧的人,在她看来,“一个有思想感情的人,哪有不怀念自己出生长大的家乡的?家乡的风土人情,家乡的生活习惯、衣着、饮食,哪一样不令人怀念呢?”(《乡土情怀》)她的每一篇怀旧思亲的文章,总能引起共鸣,唤起了人们心底存在着的乡愁。
其次,怀旧乡愁在台湾作家身上又表现得格外强烈。与琦君一样,林海音、张秀亚、梁实秋等许多台湾中老年作家的笔下都回旋着绵绵不绝的思乡曲:“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林海音:《生命的风铃·冬阳、童年、骆驼队》)“上海江湾路,是我童年记忆所系的主要空间。”(林文月:《夏天的会话·江湾路忆往》)琦君散文中的怀旧情绪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代,代表了一批大陆去台作家的心绪。在他们看来,他们的根属于大陆、故乡的那片土壤。这批作家在大陆多接受过传统教育,儒家“安土重迁”思想对他们或多或少都产生了影响。琦君她只能通过散文,在回忆中亲吻故乡的土地和人们。传统文化心态令她一次次回首从前,获得心灵的归属和满足,这也是和她同时代的一批作家的共性。张秀亚的《三色堇》、林海音的《英子的乡恋》等一系列文章,都折射出这一心态。
综上所述,琦君散文中的怀旧情绪成为她创作中最为动人的一支旋律,她用自己多彩的笔不仅抒发了对故乡深重的怀恋,安慰自己飘泊的心灵,也唤起人们心底恒久的乡愁。在她浓郁的乡愁中,包裹着一颗深受传统文化熏染的心。
参考文献:
[1]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34.
[2]郑春.试论台湾文学作品中的乡愁情结.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1).
[3]郑明娳.现代散文类型论.大安出版社,1987:79.
关键词:琦君散文 怀旧
琦君,被称为“台湾文坛闪亮的恒星”,她的散文影响了台湾几代人;据其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橘子红了》也曾轰动海峡两岸。怀恋家乡风物和故乡人的怀旧散文是她创作中最出色、最受关注的内容,乡愁之歌成为萦绕在她散文创作里的一段久久不散的旋律。
琦君的幼年是在浙江永嘉县瞿溪乡度过的,因此她的怀乡恋旧散文首先指向的是家乡的各种事物:妈妈做的玉兰酥,农历春节的红豆糕,桂花卤、桂花茶,还有粽子里蕴含的无限乡愁,都是盘踞在琦君心中永久的情怀。她不厌其烦地叙说它们的制作方法、美妙的滋味,故乡老屋的树、冬季的雪……都寄托了琦君心中浓郁的乡恋。在离开故乡日益遥远的岁月里,琦君借助文字塑造起自己的一个回忆世界,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积。
乡土总是和人紧密联系的,缅怀故人成为其怀旧情绪散文的又一个亮点。母亲是琦君回忆的重点,是在她笔下一个始终不会褪色的人物,她從各种不同的角度塑造了一个丰满的女性形象,描绘了母女之间其乐融融的深情(《母亲的手艺》)。此外,在她的回忆世界里,还有一个喜欢讲故事、一副慈悲心肠的外公(《外公》)、她的好朋友——长工阿荣伯和花匠阿标叔叔(《阿标叔》)、剃头的宝松师傅(《宝松师傅》)以及对她一生影响重大的夏承焘老师,等等。在琦君看来,亲人师友的一举一动、音容笑貌,代表了逝去的时光和遥远的故乡。
琦君的怀乡恋旧情绪还渗透了她的现实生活习惯。她怀念的是传统的中国调料:“我呢,不管是法兰西的、意大利的、俄罗斯的调味料一概拒绝,拌的是一成不变的麻油酱油醋,百分之百的中国味。”(《家有“怪妻”》)她崇尚传统的生活方式:“我这个‘今之古人’,是多么怀念旧时代的简朴生活。想起那时老长工阿荣伯噼噼啪啪拨着算盘帮母亲记家用帐,……那个灵活的算盘,不就是今日的电脑计算机吗,可是算盘是那么的可爱,……”(《电脑与烦恼》)“回想我童年时代,从没有听说过‘尼龙’、‘塑胶’这些名词。”(《环保的联想》)她渴望“以壮健的身心,回到故乡,在先人的庐墓边安居下来,享受壮阔的山水田园之美,呼吸芬芳静谧的空气”(《琦君自选集·写作回顾(代序)》)。这种坦然与向往都昭示了她心底浓浓的恋旧情结。
同时,“怀旧”也影响了琦君的文学、创作观。当她面对日新月异的文学样式、技法和观念时,依旧推崇中国传统的文学精神,并且表现出对“现代派”的疏离感:“时至今日,我国的文学思潮深受西方文学各种不同派别的冲击,于是一知半解、东施效颦者有之,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者有之,菲薄中国传统文化美德、文学精粹而一味崇洋者有之。”(《悲剧与惨剧》)“但有时读某些‘现代派’作品,却似乎是诗非诗,文非文,亦诗亦文,不诗不文,似小说非小说,说理乎?抒情乎?使我这个‘今之古人’如堕五里雾中,只好自叹追不上潮流,落在时代后面吃灰尘了。”(《旧书新义》)因此她的文学创作也以怀旧主题、传统艺术特色为主,其“恋旧”可见一斑。
琦君的怀旧情绪如此强烈,在表达中也富有自己的特点。除了直接的回忆之外,她还会“触景生情”地将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事物和逝去的时光联系在一起,这种特点在她旅居国外时创作的散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美国食品店里的饼干,种类繁多,却没一种是对我胃口的。每回吞咽着怪味饼干时,就会想起童年时代母亲做的香脆麦饼,母亲称之为土饼干。”(《梦中的饼干屋》)“其实我是想起了在欧洲时喝的矿泉水,多少还有点故乡山泉的味道,……”(《水是故乡甜》)“而那棉花糖似的一片白,格外使我怀念小时候下雪天的快乐情景,心头就有说不出的温暖。”(《春雪·梅花》)在津津乐道旧日的同时,琦君也不时流露出往事难追难觅的黯然:“几十年来,我从未见过家乡的那种清香白玉兰树,也无从学做香软的玉兰酥。”(《玉兰酥》)“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地道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春酒》)充满了对“失去”的焦虑和无奈。在琦君的笔下,故乡、过去的一切都显得至真至美,出现“美化”的倾向:“说实在的,即使是真正天然矿泉水,饮啜起来,在感觉上,在心情上比起故乡的水,能一样的清冽甘美吗?”(《水是故乡甜》)“想想母亲那个时代,怎舍得买名贵的松子、核桃,又哪儿来洋里洋气的巧克力粉。但她蒸出来的红豆糕,怎么会那么香软好吃呢?”(《红豆糕》)“人的心理常常具有美化过去的倾向,过去因其与现在的时空、心理距离而脱离了与主体的功利性联系,它已经不再是现实的对象而是审美的对象。……它的不可复现性使得它具有了现在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不仅是琦君散文的特点,也是包括林海音等在内的一批台湾散文作家的共同特征,“由于时间的距离和空间的分隔,使旧日的生活经历洒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夕阳余辉”。
由此可见,怀乡恋旧是贯穿琦君散文始终的一段绚烂的旋律。正如作者自述,她是一个恋旧近乎固执的人,这种怀旧是其浓郁的乡愁、乡恋,是她在精神上对传统的认同和回归。它的产生有诸多的原因。首先,怀乡、怀旧是从古至今文学中恒久不变的一个主题。“乡情是人类的一种情结,只要是有感情的人,必然摆脱不了它在心灵长久牵绊而引起的悲喜”。而琦君本就是个恋旧的人,在她看来,“一个有思想感情的人,哪有不怀念自己出生长大的家乡的?家乡的风土人情,家乡的生活习惯、衣着、饮食,哪一样不令人怀念呢?”(《乡土情怀》)她的每一篇怀旧思亲的文章,总能引起共鸣,唤起了人们心底存在着的乡愁。
其次,怀旧乡愁在台湾作家身上又表现得格外强烈。与琦君一样,林海音、张秀亚、梁实秋等许多台湾中老年作家的笔下都回旋着绵绵不绝的思乡曲:“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林海音:《生命的风铃·冬阳、童年、骆驼队》)“上海江湾路,是我童年记忆所系的主要空间。”(林文月:《夏天的会话·江湾路忆往》)琦君散文中的怀旧情绪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代,代表了一批大陆去台作家的心绪。在他们看来,他们的根属于大陆、故乡的那片土壤。这批作家在大陆多接受过传统教育,儒家“安土重迁”思想对他们或多或少都产生了影响。琦君她只能通过散文,在回忆中亲吻故乡的土地和人们。传统文化心态令她一次次回首从前,获得心灵的归属和满足,这也是和她同时代的一批作家的共性。张秀亚的《三色堇》、林海音的《英子的乡恋》等一系列文章,都折射出这一心态。
综上所述,琦君散文中的怀旧情绪成为她创作中最为动人的一支旋律,她用自己多彩的笔不仅抒发了对故乡深重的怀恋,安慰自己飘泊的心灵,也唤起人们心底恒久的乡愁。在她浓郁的乡愁中,包裹着一颗深受传统文化熏染的心。
参考文献:
[1]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34.
[2]郑春.试论台湾文学作品中的乡愁情结.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1).
[3]郑明娳.现代散文类型论.大安出版社,1987:79.